加快推进健康老龄化是落实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

2022-04-13 01:21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医养专科

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 潘 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 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较2010年上升了5.44 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预计全国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老龄化、独子化日益加深,老年患者医疗和生活护理需求矛盾日渐凸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 康复护理等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席2022年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加强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完善老年人群健康支撑体系等方面,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护建言献策。

加强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香美教授,在向大会提交的《加强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的体系性培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案》中指出,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9年底,已有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2053年将达到4.87 亿的峰值。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1年经北京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教委等8 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该实施方案围绕预防保健、疾病诊治等方面的工作做了重点安排。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在老年健康维护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他们能够聚力相关领域,通过新的老年预防保健模式、更加优化的诊疗流程、创新医疗技术等方式让更多老年患者得到更好的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结局,推动国家健康战略的执行。

陈香美代表介绍,我国老年医学专科自2014年获批成为内科学下属的三级学科以来,老年医学专科的医师基本上都是从事干部保健工作或从其他内科专业过渡而来,国内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缺口约4 万人。我国尚未建立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的培训体系,没有统一的老年医学专科师资认证和水平考核。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的体系性培养对于做好老年患者的疾病防治工作,维护老年健康,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香美代表建议:一、注重老年医学体系性培养在学历教育中的全景式布局。老年医学作为通识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对社会老龄化、疾病和康养的认识,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老年学、老年医学等课程,鼓励高校自主培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建议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老年健康维护与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高校学生从通识教育阶段开始就能够思考建设性建议和可行性解决办法。现在我国仅有一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老年医学专业,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的精神,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医学本科等学历教学开设老年医学专业。

二、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注重老年医学的专业性,推进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目前,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老年医学科仅作为选轮科室,未纳入必轮科室,研究生教育中虽将老年医学作为二级学科,招收专业型硕士,但其临床培养仍按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合并培养,将来从事老年医学专业的医师难以获得老年医学的体系性培养。因此,对于老年医学专业的医师建议在内科、外科、全科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注重老年医学的专业性,加大老年医学的培训强度。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自2015年8月开展以来,尚未进入中国医师协会的试点专科及全国推行,培训细则草案也未进一步论证完善。建议规范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规范老年医学专科师资评定模式,建立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师资认证和水平考核体系。

康复训练提升老年患者身体机能

张国刚委员

三、拓宽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途径,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引导高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等加大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社会宣传,支持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纳入人才目录、积分落户、 市民待遇等政策范围加以优待。在养老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中工作的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参照执行基层医务人员相关政策给予激励。鼓励全国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招聘、使用和培养等方面向有关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加大人才招收机制。

四、提高老年医学医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素养。老年医学的发展离不开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在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探索和开拓,国家对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资助,科技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为老年医学从业医师提供资助支持,将极大地促进老年医学发展。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必须积极投入到老年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中,了解老年医学发展前沿和技术攻关难点,为更好地促进我国老年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健康管理应对老龄化慢病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教授说,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也随之而来,快速老龄化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今年是张国刚委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五年,这些年来他围绕“互联网+”慢病管理康复、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交了多份提案,中国作为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衍生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就成为他关注和日常调研走访的重点方向之一,今年他带来了《关于促进健康管理医学学科建设以应对老龄化慢病负担的提案》。

张国刚委员介绍,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成熟的健康管理能为逐步走向老龄化的社会提供有益有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张国刚委员在提案中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制度、物价、标准的制定与督查落实,引导健康管理专业的实践和发展方向。调动个人和家庭参与健康管理,形成全生命周期和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防、治、康、养全链条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病负担。张国刚委员还建议在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医学门类中纳入健康管理医学学科,明确健康管理医学学科定位,制定相应的亚专科和分支学科。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为支撑,编写各个学历层次的国家级健康管理医学专业教材并开展学历教育。

张国刚委员认为,在健康管理研究方面应该支持围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肿瘤风险筛查与管理等多个较稳定的学科方向,开展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立足国家需求探索健康管理医学与中医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创新开展健康管理学科交叉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明确健康管理的学科边界,从而使健康管理学科特色越来越鲜明,成熟度越来越高。

加强老年抑郁症防治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辉瑞中国企业资深顾问冯丹龙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老年抑郁症防治工作的提案》。冯丹龙委员介绍,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例近年来老年抑郁症求诊者越来越多,这表明一方面公众对精神健康越来越关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这也让老年抑郁症防治工作愈发显得重要与迫切。冯丹龙委员介绍,目前我国老年抑郁症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首先是公众对老年抑郁症存在偏见,不少人认为老人抑郁是因为“想太多或内心脆弱”。其次,老年抑郁患者病耻感强。很多老年人对精神疾病有很强的病耻感,不能意识到或者羞于承认自己罹患抑郁症,也不会主动就医。第三,老年抑郁症识别率低。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太典型,第一就诊科室常常不是精神科,浪费了医疗资源,社区医生、非专科医师对于老年抑郁症的疾病特点不了解,也导致了老年抑郁症的识别率低,容易误诊。第四,老年抑郁症康复较慢,第一个治疗周期就需要4~8 周。合并用药也较多,联合使用抗抑郁药时会有禁忌,且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自身代谢较慢,使用抗抑郁药易于出现不良反应,并且老年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常不能遵从医嘱,这也导致了老年抑郁症治疗困难,恢复缓慢。

冯丹龙委员

为此,冯丹龙委员提出六项建议:首先,加强公众老年抑郁症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纠正公众对老年抑郁症存有的偏见,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及时辨识父母或祖辈的情绪变化,使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加强疾病筛查。在非精神专科医院推广规范使用抑郁评估工具,加强对非精神专科医师与社区医师的培训,帮助非专科及社区医师初步诊断老年人群的精神心理问题,提高老年抑郁症的识别率。在社区医院、非专科医院和家庭开展便捷科学的老年抑郁症筛查,筛查中可使用心理咨询机器人等便捷工具。对于筛查发现但无法初步诊断的患者,非专业医院和社区医院应申请会诊或转诊。

第三,促进早期预防。鼓励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 志愿者等活动,加强社会交往与积极生活,全社会关爱高龄、空巢、多病老年人。

第四,加强专业培训,建立老年抑郁心理干预队伍。在社区医院、养老机构增设为老年人服务的心理咨询师,对抑郁风险人群予以评估和分类,开展心理干预,定期进行随访,必要时提供相关帮助。

第五,建立老年抑郁患者转诊通道。医疗机构针对需要诊断和治疗的老人提供便捷的转诊通道,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第六,发挥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优势。精神专科医院根据老年抑郁病患者的严重程度、 自杀风险、生活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建立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档案,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为进一步干预和诊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方案。专科医院治疗好转后,患者转社区医院继续开展随访和针对性干预及治疗。

把健康养老落到实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安阿玥教授介绍,截至2020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64 亿,占总人口的18.7%,老年抚养比19.7%。但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和养老从业人员不足,且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综合素养偏低,难以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同时,在养老过程中还没有将“健康养老”落到实处,如未能实现健康照顾,生活照护不足,缺乏心理照护等,社会上也时有报道个别养老院出现不善待老人事件的新闻,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碍我国养老事业健康进展。

安阿玥委员分析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养老从业人员缺口大,流动性大。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有床位800 多万张,按照国家标准养老护理员跟老人的比例应为1:4,也就是至少需要200 万名护理员,但目前相关从业人员还不足100 万人,数量缺口大。

二是养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缺乏、人文道德素养不足、法律意识欠缺。调查显示多数养老护理员为农村中年妇女,未参加过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有的甚至无医学基础知识,因此应多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

三是养老从业人员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率高。大多数养老护理人员由于薪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认同率低造成其职业倦怠率高,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到护理质量。

四是养老从业人员道德素养约束力不足,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国内暂无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价标准、养老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以及养老从业人员职业准则监督机制,这使得许多养老机构无法通过较为客观且公认的评价指标来反馈和指导养老服务,被服务对象也无法通过监督约束制度维护其自身权力,造成养老服务行业有了问题难以分清对与错和是与非。

安阿玥委员说,健康养老近年来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健康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能享受良好的健康照护、生活照护和心理照护,保证健康照护和生活照顾,最大程度进行心理照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年人、失能失智以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与日俱增,老年人对获得未病先防、缓解疼痛、康复护理等服务已经成为刚需。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严峻形势下,单一个“养老护理员” 职业已不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的护理服务需求。

安阿玥委员强调,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护理,使其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少生大病,在这方面恰恰是中医健康养老的优势。一项针对海淀区3841 名老人进行的调研表明,72.35%的老年人希望能在身边即社区或居家享受中医健康养老服务。安阿玥委员呼吁,将“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工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也纳入国家职业大典,成为养老护理员职业下设的一个新的工种,这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实施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中国老年人群体对健康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

为实现健康养老的目标,安阿玥委员建议:首先,应建立多元化养老人才培育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对有能力的专科学校、高等院校和养老机构进行评估和等级评定,实施不同级别的养老护理员培训。根据养老护理员自身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对于为特殊老人如生活不能自理、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可增加一定的专科培训,使其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质量。

其次,提高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薪资待遇,关注其心理健康。地方民政部门监督补贴,养老相关专业人员薪资水平不低于上年度地方服务业平均薪资。再次,加强社会支持和认可。各养老机构必须按规定对新入职的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入职前培训、岗前培训,入职后也要定期组织继续教育和在岗教育,提高自身软实力。政府部门应利用媒体等优势,积极宣传我国养老政策和推广养老护理员,不断优化政策规定,培养和吸纳人才。同时,还应加强养老护理人员道德人文素养培养,在制度上提高道德素养约束力。

最后,要增加后疫情时代下智能化养老措施。后疫情时代下,养老机构的封闭化管理使养老服务人员更为不足,必须大力发展智能化养老服务,如健康管理、社区养老、远程诊疗等,对涉及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税收优惠。安阿玥委员表示,如何妥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逐步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综合素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脚踏实地地将健康养老落实到实处。

完善医疗护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取消护工和规范护工的呼声成为社会热点,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护工行业市场化导向明显,护工行业无准入标准资格,缺乏规范化培训。护工多为“零经验上岗”,虽然多数第三方公司会为护工进行岗前培训,但没有进行系统性、专业化培训,存在培训效率低、效果差等不足等问题,多数是走过场、形式化,培训缺乏监督检查。朱同玉委员认为,可以根据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将护理体系分为护理员、助理护理、医疗护理和护理科学研究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教育各有侧重并有职业上升通道,这样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离职率,提升其职业荣誉感。

朱同玉委员在《关于完善医疗护理体系建设的提案》建议,实行“生活照护—医疗护理—护理创新”的创新体系模式。对于日常生活照护由护理员承担,低技术含量、低风险的基础医疗护理由助理护士承担,注册护士承担医疗护理工作。借鉴国际护理发展的经验,护理员和助理护士的工作质量由责任护士兼管,将护理员纳入护理队伍的整体队伍,形成“护理员—临床护士—研究型护士” 岗位体系,实现“生活照护—医疗护理—护理创新”的工作内涵匹配。

朱同玉委员还建议按医疗机构性质、不同专科床位数、患者自理程度、危重程度等需求,确定不同专科护理员的合理配置标准,最大程度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同时,将住院病房分为特级需求病房包括各类重症监护病房,高需求病房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特殊病房,中需求病房以及普通内科低需求病房,这四类病房医疗护理员的人床比配置比例建议分别为1:0.25、1:0.10、1:0.06 和1:0.05,并将此标准和护士配置标准共同纳入医院考评体系,以督促医院的有效执行。

推动老年照护师优质发展

陈香美代表在提交的《关于加大老年照护师培养和培训的建议案》中介绍,2022~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2.6 亿增至3.7 亿,50%是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占比达18.3%,5年内有照护需要的老年人比例将从25%上升到41%。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能力不足问题逐渐暴露,老年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老年病房、床位数量严重不足,全国26 万家养老机构,养老床位不足800 万张,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员与老年人比例远低于国际标准,而且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老年护理的需要,预计到2030年我国需要专业化、职业化老年照护师6800 万名。

陈香美代表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健康老龄化,下大力气全方位促进老年照护工作的开展,实现“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老年医学发展与社会老龄化人群的迫切需要。

陈香美代表建议:一、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老年照护师培养和培训体系、评定标准、认证体系、职业标准,打造一支专业化老年照护队伍。二、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加强以老年照护、长期照料服务等专业标准政策导向研究、统一规划并加大国家财政投入,推动相关标准、规范拟制修订。三、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居家老年照护管理者共同研究制定老年照护师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及服务质量标准,推动老年照护师队伍的优质发展。四、加快全国统一的老年照护师培养和培训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建设;规划覆盖全国的老年照护师培训中心建设,构建老年照护、养老照护(居家—社区—机构)三级培训网,扩大培养培训渠道,建议职业院校开设老年照护师课程,鼓励国家级学会、协会合作办学培养培训。五、加快居家社区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老年照护服务能力,构建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围绕更好满足居家社区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推动“互联网+老年照护”发展;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精准对接老年照护服务需求,提供上门照护服务、提供“菜单式”就近便捷为老服务。

推进医养结合人才培养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需要高质量培养和打造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潞教授针对目前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建议:一、明确主管部门,保障政策落实。由教育部门牵头,卫生健康、人社、市场监督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将医养照护人才培养工作分别纳入部门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 继续教育学院尽快增设医养照护专业,设立一批医养结合培训基地,探索协同培训模式,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培训内容,分级分类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岗前培训。

二、纳入学历教育,创新课程设计。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 创新设计专业课程,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实用人才。鼓励继续教育增设医养结合专业,允许发放毕业证书,积极推荐对口就业。鼓励有关院校选择医养结合机构作为相关专业学生主要实习基地,由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带培学生,促进在校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医养结合机构的工作环境与老龄氛围陶冶年轻人情操,消除对养老服务不应有的偏见。

三、重视全科医生,服务医养结合。统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构建与基层医疗特别是医养结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服务医养结合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制定定向就业计划,重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拓展住培医院,改善住培条件,扩大住培能力,提升全科医生住培数量与质量。

四、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地位。有关部门应按照行业规范与标准配备医养照护服务人员,引导退休护士参与医养照护指导、培训和服务等工作,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照护者开展应急救护和照护技能培训,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并取得专业培训证书。医养照护人员在职称评定、 社保等方面应与其他行业一视同仁,晋升高级职称的可以享受教授或专家同等待遇,开展优秀医养照护人员评选活动。

五、打造专业集群,完善培训体系。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医养结合理论,建立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学会协会与医养结合机构合作办学。采取灵活办学方式,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基础服务、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辅助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失智老年人服务等必要科目。同时,在重点老年医院和社区建立医养结合实训基地,组织医学院校和职业院校学生培训。畅通医学院校、高职院校与医养结合服务机构间人才培养输送渠道,真正形成集群化培训体系。

六、建立有效监管,规范行业发展。国家应明确各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统一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由民政和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专业监管。申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除必备的硬件设施外,应规定从业人员中专业照护师的比例,专业照护师需持培训证上岗。定期检查考核医养结合机构人员配备、标准达标和其他政策落实情况,对于队伍不达标的不予注册或限期整改。

加快发展长期护理险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林永忠教授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比例将越来越多,亟须加速推进长期护理险。林永忠代表在《构建长期护理制度离不开长期护理保险的长足发展的建议》 中介绍,长期护理险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需要长期照护(不少于6 个月)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属于健康保险范畴,包括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由政府主导政策设计,通过财政或社会化方式筹资,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一定强制性;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由保险公司主导开发,投保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作。我国2016年开始在14 个省份启动长期护理险制度试点,2020年新增14 个试点城市。

林永忠代表调研发现,我国开展长期护理险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发展困境。首先是筹资渠道单一。目前,我国长期护理险筹资主要是从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长期护理险是独立险种,与医疗保险保障范围不一致,但二者资金来源一致,导致长期护理险缺乏独立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费用的上涨,医疗保险基金自身资金压力渐增,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长期护理险的可持续性。同时,目前我国商业性护理险发展缓慢,主要由于保费相对较高、 给付形式单一、产品设计不够合理等原因,难以得到需求者的信任。

针对我国长期护理险的发展困境,林永忠代表建议:一要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提高长期护理险独立性。逐渐减少长期护理险对医疗保险基金的依赖,实现其独立运转。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确政府、单位、个人三方的筹资责任,制订可持续的筹资办法。拓宽筹资渠道,整合社会上的涉老资金,充分发挥慈善捐赠、福利基金等作用,建立与社会保障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多方共担费用,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降低资金短缺风险,提高其独立性,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尽快促进长期护理险的相关立法进程,制定详细条文、法律细则,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更加有效地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失能等级鉴定、护理等级评定、服务质量评价、支付标准和方式、评估鉴定机制、待遇申请办法、护理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等,使商业性长期护理险和社会性长期护理险更加公平化、合规化。

三要加强长期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水平。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长期护理服务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服务精神与专业水平,政府和第三方机构应提高长期护理工作人员薪酬水平和社会肯定度,从而更好地吸收长期护理人才。在人员培养方面应充分联合高等医学院、 专业医疗机构组织、社区卫生院等为护理人员提供医疗专业系统培训,提高专业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是加大长期护理险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影响力。我国长期护理险发展的时间较短、仍处于试点阶段,许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对于商业长期护理险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于农村地区,建议定期开展下乡活动、通过村委会进行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村老年人对长期护理险的知晓度,确保长期护理险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对于城市地区,可以通过社区走访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宣传,打破人们的传统观念,提高长期护理险的影响力,扩大保险的覆盖范围。

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民进中央在《关于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提案》中建议:一、加强规划和工作统筹。加快建立与老龄化相匹配的实体老龄工作管理机构,整合其他部门涉老职能统一归口管理,可鼓励部分地区先行试点。强化嵌入式养老服务与各项规划的对接,形成相关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功能设置、服务标准、政策扶持、业务指引等内容,制定土地审批、设施使用、风险承担等配套政策,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合理的准入制度,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完善服务评估监督,提升服务质量。

二、健全社区与机构的协作机制,明确双方权责。完善法律法规,保护老人、护工、机构等各方权益,确保服务机构和服务活动有法可依。形成依法依规、公开透明、权责分明、 监督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范围和工作权限,规定服务内容、服务类别、服务标准、受众范围,确定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和监管机制。不断加强社区与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数据信息等机构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三、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在社区建设护理站、食堂、老年大学等养老设施和活动场所,吸引社会组织运营。加强社区 “老年公寓”“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的嵌入和建设,盘活养老服务资源。建立邻里互助点,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居民参与。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面整合政策、设施、队伍、服务等相关信息,使各类资源精准对接养老需求,帮助机构实现跨社区连锁运营,加强机构自身“造血”能力。

四是构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有效结合,为周边老人提供全天候照料、专业医疗、数据信息、休闲娱乐等服务,在缺乏土地的中心城区,可根据就近原则鼓励跨社区开办。加强社区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充分融合,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养结合模式,加快建立认知症照护服务体系,帮助失智半失智老人。健全养老服务评价体系,试行养老机构信用分级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档案,加强养老服务风险底线管控。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医养专科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医养当兴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老年医学研究》对作者署名的要求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