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芃
“十三五”期间,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在省市教育部门带领和指导下,围绕“新教育·新技术·新评价”的工作主线,积极探索实践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特别是在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方面,力求将“对人的评价”转向“为了人的评价”。
1.新评价是新教育的新领域。桥西区2004年参与全国新教育实验研究,成为全国第一个新教育实验区。十多年来,桥西区始终把“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将新教育实验作为桥西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来抓。2012年,“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成为新教育新的研究项目。
2.新评价是石家庄教育改革的要求。2013年12月,石家庄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按照《石家庄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市级层面整体推进,同时鼓励各实验区县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实践研究。
3.新评价是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期间,桥西教育的主题词是“质量提升”,教学工作的主线确立为“新教育、新技术、新评价”。我们希望运用专业的、现代化的诊断工具实现科学评价,我们希望能透过评价结果参悟学生成长的密码,我们更希望通过评价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助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用好工具,准确解读数据。近几年,我区通过第三方共进行了4次学业质量抽样监测。监测结果呈现了学生个人、班级、学校及区域4种类型的报告单。报告单以“知识、技能、能力”为显性维度,以“方法、过程、策略”以及“价值、情感、态度”为隐性维度,每个维度下都包含了至少3个以上的测量指标。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及其问题或困难,可以超越个人主观经验进行分析。比如,通过个人报告单可以看到,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有的学生认知水平好,基础知识扎实,而有的学生体现出技能是强项,问题解决技能好,逻辑分析能力高等。所以,同样的分数可能隐藏着不一样的差异。
我区通过各种培训、竞赛提升教师的报告分析水平,保证全区各学校都有评价种子教师,能够准确解读报告,为科学运用评价结果打好基础。应该说,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让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立体,既能评价那些外显的知识、能力,也能评价内隐的、难以用符号表现的内在素养。
2.命好试题,改革评价导向。好的评价必须有好的试题,试题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评价的质量和教育的导向。这几年,我区跟随石家庄市质量监测的专家团队以及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的相关技术人员,从命题、测试到阅卷、分析,深度参与了学业质量评价的全过程。我们不断探索命题改革,使其指向问题解决,指向核心素养,并基于学科能力或素养进行合理的归因分析,引导教育教学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数学学科为例,命题基于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总目标是:测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尽可能清晰地反映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把握学生达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实际状况,了解相关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业质量的影响;为改进区域及学校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提供重要参照。
3.渗透教研,指导教学改进。相较于考试,课程、教学才是最佳落脚点。质量监测的有效诊断与反馈,不仅有助于找到学生的学习卡点,也能发现教师教学的研究卡点。系统化、专业化、数字化、模块化诊断与反馈能让学生和教师同频共振,让教与学同步走向深入。
班级、年级、区域报告可以充分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情况。它可以将班级成绩从总成绩构成分析到平均成绩对比,从能力、技能、知识等构成的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帮助教师从数据关联中寻找问题和原因,从而改进并指导教学。比如,通过班级数据分析和比对发现,有的教师在基础知识教学这方面很扎实,但在思维过程的引导、策略的传授等方面比较欠缺,那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应侧重思维方法的引导与传授。当然,根据报告单也可以发现教师的教学优势,在教研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师的优势特长,形成互补学习,提高教研效率。
数据质量分析让我们从经验解释到科学归因,再到个体学习策略的改进反馈,最终达到精学精练的精准发力,即实现学业分析(辅导)→优化学习,授业分析(教研)→优化教学,决策分析(决策)→优化管理。
教研、教学、教学管理的相互促进,这种良性循环能够使更多教师实现分层分类的因材施教,实现科学的减负提质。
几年来,伴随评价研究的进行,我区学生学业质量大幅提升,在2017年、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桥西区均取得河北省第一的优异成绩,教师专业水平也获得极大提升……
应该说,几年的研究让我们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实践探索也不断走向深入,但在如何整体优化教育的全过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依然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唯有牢牢抓住“全面发展”这个靶心,回到人的发展本身,走向看得见人的教育,才能释放对看不见的未来的焦虑;也唯有躬身教育实践,躬行教育评价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才能让教育评价切实为立德树人赋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