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问题学生之所以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仅和学校教师对其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关联,而且和家庭教育存在必然的联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较为深远。所以,对于初中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教师需要和家长加强互动合作。文章将对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困惑与出路展开分析,首先分析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然后针对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困惑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文章分析和探讨为其他教师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当前的困境。
关键词: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5-0013-03
引 言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如果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会更加严重,并且还会将不良的心理带入学校,从而影响其学习。当学生出现问题以后,家长如果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那么将会影响其成长,甚至有可能導致其出现违法犯罪问题。此时就应当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问题学生的引导工作。因此,为了让家长的教育方法适合孩子的成长,本文将根据大部分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困惑展开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工作。
一、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
通过对6个问题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笔者发现,其中2个家庭的学生对父母的态度较平淡,1个学生十分讨厌自己的父母,另外3个学生无法描述对父母的印象,因为他们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母。这6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大致相同,即在学校经常打闹,不配合教师工作,十分任性;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即对父母态度平淡的学生成绩中等,而其余4个学生成绩落后,在学校不仅不认真听讲,而且经常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让教师十分烦恼。在与这6对父母进行交流后,笔者发现,这些父母长期在外工作,与孩子沟通较少,忽视了孩子的感受,缺少对孩子的关心。虽然初中生从外表上看像成年人,但是其心性尚未成熟,如果在极度渴望得到父母关心的年纪却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爱,极易导致其不愿听从父母的教育,甚至故意违背父母的意愿,结交社会闲散人员。
(二)教育方法问题
现在,父母和孩子的代沟已经不是年龄差距的问题了,而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父母接受的教育与孩子的不同,如今很多流行语言或流行事物父母大多不知道,这样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毫无作用,而父母对于孩子表述的事情也无法及时地回应,这样两代人就出现了代沟问题。在一些孩子眼中,家长只知道对其说这不可以做、那不可以做,一味地让其努力学习。而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较强的这一年龄阶段的初中生则很难理解家长的教育言辞,因为很多事情他们没有经历过,更不知道父母对其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激化。
(三)家长的问题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较高。一旦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家长就会心态失衡,认为自己的孩子存在问题,并没有深刻地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几乎都来源于家庭。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庭对孩子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好榜样示范,对孩子的监督管理也十分松散;部分家庭则存在父母失信问题,答应孩子的事情却没有及时做到,甚至敷衍孩子;少部分家庭中存在父母喝酒、抽烟等问题,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产生了问题。
(四)教育目的观存在的问题
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学生的心理有着较大的关系,并不是说成绩优异的学生就不会出现问题。很多学生肩负着家长的期望,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在行为举止上却可能产生偏差。在调查中,成绩优异的孩子最不愿接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成绩滑坡,被父母认为不努力、不是好孩子,在教师同学眼中不是优秀的学生;而其他问题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则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自理能力。父母依旧将这些学生看作小孩子,导致其身心备受影响。如果父母不及时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就会阻碍孩子一生的成长[1]。
二、针对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困惑提出的建议
从上述内容中能够了解到,初中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便促使家庭教育能够顺利开展,并在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根据孩子的身心情况,制订家庭教育方案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社会上取得显著成就,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对孩子进行长期的引导和监管,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鼓励中成长,这样孩子才会主动学习。因此,对于初中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师首先要引导家长定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了解孩子的身心情况和日常需求;其次要引导家长结合孩子的情况,制订一套完整的教育方案,明确教育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问题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
例如,佳佳的父母希望孩子考上本市的重点高中,但是佳佳不仅学习成绩较差,而且在课堂上经常捣乱,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教师只能将佳佳的座位与其他同学分开,但是佳佳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在课堂上仍然扰乱教师的教学。教师在与佳佳的父母谈话后得知,佳佳自从上初中后就开始不愿学习,每次放学回家后就看电视,不写作业,妈妈知道后十分生气地打了佳佳,结果越打问题越严重。刚开始佳佳在挨打后还会写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彻底放弃了学习。在这种家庭情况下,佳佳明显是没有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产生了逆反心理。在佳佳看来,她喜欢看动画片,可是爸爸妈妈却阻碍她,不理解、不信任她,而且她曾提出看完电视就写作业,但是妈妈却必须让她写完作业再看电视,这样就导致佳佳在心理上极度不适。佳佳妈妈教育方法上的问题使得佳佳的问题越来越大。后来,佳佳父母制订的教育方案是与佳佳达成协议,每天放学后可以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看完之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和教师布置的其他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佳佳的行为举止明显有了改善。由此可见,在与孩子进行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切记要尊重和理解孩子,这样孩子的缺点才会改正[2]。
(二)父母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身处如今的社会,父母工作忙是普遍现象,在工作日中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也很少有时间与教师交流,这样就导致其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从教师口中得到的消息也不是积极的,从而导致其负面情绪增加。
父母与教师的沟通,实际上不仅要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主动向教师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首先,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问清楚事情的起因和经过,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回家后再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其次,对于可以参加的家长会,父母一定要及时参加,这样不仅可以知晓孩子的成绩问题,还可以在会后得到教师的反馈,从而有针对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学校也应根据家庭情况,定期组织研讨会。最后,教师可以根据问题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这样教师与父母之间的互动便会增加,交流也会增多,双方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清二楚,从而为“家校共育”奠定基础。
例如,王颖在校园中与同桌张一产生矛盾,张一的家长到校后直接指责自己的孩子,让张一向王颖道歉,并对张一说:“你能不能别在学校惹事?我们已经很忙了,你消停一点不可以吗?”张一的家长在还没有听教师的解释时就对张一大加指责,完全没有考虑张一的感受,使张一十分委屈。正是看到了张一家长这样的表现,教师才终于明白张一内向的原因。而王颖的家长到校后则是先问清楚原因,得知是自己孩子的错误后主动让王颖道歉,在放学后也主动与教师交流学校发生的事情,并对王颖进行了教育。王颖虽然犯了错误,但学习成绩稳定,性格很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3]。
(三)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问题学生的家长应当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首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问题学生不论发生任何事,都需要有人在旁给予一定的评价,或是给予鼓励,或是帮助其渡过难关,使其能够树立自信,如此才能够促使其获得良好成长,并逐渐从“问题学生”中脱离出来。学生家长应当对问题学生的本质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举止,进而了解其内心的情况,鼓励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避免其产生偏激的性格。例如,当家长发现孩子不愿與他人交流,常常独处时,家长应当多与其进行交流,了解其想法,也可以带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此来改善孩子当前的状态。
其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家长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时,可以利用劳动展开相应的教育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当让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其劳动意识,而且能够使其拥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学生缺乏劳动教育,那么其通常不会珍惜其他人的劳动成果,也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
最后,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性教育也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正视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避免因身体变化而产生心理问题。家长要改变一直以来“谈性变色”的心态,对问题学生展开家庭教育,这对问题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问题学生遇到不理解的两性问题以后,也会寻求家长的帮助,这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
(四)确定合理的期望值
对于学生来说,家长才是其最为重要的教师。家长通常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如果期望值过高,并不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应当充分发挥期望值的作用,合理设定期望值,以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这一点对于问题学生来说更为有效。
首先,家长对问题学生切勿给予过高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如果问题学生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家长就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甚至与孩子在情感上对立,导致家庭教育失败。对问题学生来说,若是期望值远远超过了自身能力,问题学生便会出现不自信或丧失前进动力的问题。由此可知,期望值应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此才能够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其次,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也不可过低。如果家长给予问题学生的期望值过低,学生很容易就能够达到家长的期望,容易引发更多的问题。例如,当学生出现了高傲、自卑等特点时,家长若是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教育,那么其在成长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对其未来成长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对问题学生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充分发挥出期望值的作用,使问题学生能够在家长的期望与教育中得到改变,健康成长。
结 语
总而言之,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家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让家长提升对自己孩子的重视度,加强日常观察,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从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孩子在接受爱的教育后,才会主动配合父母的教育,也才会积极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家长主动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在家庭教育上实现因材施教,逐渐引导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李满足.初中生家庭教育有效沟通的现状与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3):12-34.
姜海燕.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3):45-90.
姜希枫.特殊家庭初中问题生的干预策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8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斌(1975.9-),男,甘肃民勤人,任教于民勤县苏武镇新河中学,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