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引领 助力运算意识发展

2022-04-11 10:59:57吴文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计算能力

吴文琴

【摘 要】“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点,也是学生计算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需要从温故和知新两个角度,来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思维。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温习学习的契机,采取变式引思的策略,形成学习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好自主尝试、合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这类计算的本质,并通过“反刍”提炼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初步建构相应的学习认知,促使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得到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多维思考 运算意识 教学思考 计算能力

一、温故梳理,夯实基础

温故方能知新,其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教学之初,教师就需要围绕教学内容,找准学生学习的生长点,激活相应的学习认知、经验和思维等,为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更好地实现学习迁移和素质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梳理学习,唤醒学习认知

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回望,使得他们的学习意识得以唤醒。“同学们,同伴交流一下,这一阶段都学习了哪些方面的数学知识?”问题会刺激学生积极思考,也会让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实效性更强。

于是,学生们就会在自主回顾和同伴交流中较好地激活学习记忆。“这个单元最早学习的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主要的方法可以是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是先除两、三位数的最高位,再口算出整个数的商。”“还有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够除的话,商就写在十位上;不够除就要和个位合起来再去除。”这些学习回顾势必能唤醒学生关于除法的知识、计算方法等的认知,为后续的探究奠定基础。

(二)对应训练,强化学习理解

面对学生的回顾,教师就可以引导其自主举例,并解答。如有学生就结合复习学习的经验提出:“42÷3的笔算,就是用十位上的4先去除以3,可以商1,写在十位上;再把余下的1和2合成12,12÷3就是4,最后的商是14的。”还有学生补充道:“如果是42÷4,方法是与前面一样的,不过商的个位上是0。”此时,还有学生提出:“如果是42÷5,十位上的4是不够除的,就得把42合起来去除以5。”

接下来,学生们纷纷参与到举例和讨论学习之中。就这样,前面的除法学习也就在学生眼前浮现,在他们脑海中的印记就愈发深刻起来。同时,回顾学习与梳理活动,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得他们自我反思意识和学习归纳等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无形中他们的数学素养也得到了发展。

二、变式引思,形成冲突

借用学习积累,引入变式学习,从而开启学生探究学习的新征程,是打造有效学习的根本所在,也是构建活力数学教学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温故学习来梳理和积累,并以此为源点开启新的学习思考之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学习研究之中,让他们的学习探究活动自然发生。

(一)改编问题,引发思考

面对学生的争辩,教师就需要抓住这个契机,创建相应的学习探究情境,促使学生们更好地用活经验、用好知识,以数学思维开展新知学习的探究活动。

如教师接着学生讨论的话题,设计一个过渡性的话题,引发学生更多的学习注意力。“看来,同学们前面的学习研究还是蛮扎实的,分析和理解也是很深刻的。如果这个除法算式稍微改变一下,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教师的提问宛如投进平静湖面中的一枚石子,引发层层涟漪。

(二)解读变式,形成冲突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进一步思考会是怎样的改变呢?新的问题是怎样的呢?好奇心的产生就是他们参与学习的根本动力,也是他们有意义学习的良好开始。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提出自己的思考。这时候,学生们就会把自己的分析与猜想提出来,有学生提出把42÷5变成42÷8;也有学生提出把42÷5变成425÷5;还有学生提出把42÷5变成142÷5;等等。学生的思考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愈发浓烈起来,学生们的探究愿望也会随之强烈起来。

紧接着,学生们就会把注意力和研究的中心都落实在猜想的问题之中。有学生提出42÷8还是没有什么新意,计算方法还是与42÷5一样的;也有学生提出425÷5就不一样了,这里的被除数是三位数,而且还是有点特殊,因为原来42÷5中的4是不够除的,所以425÷5中4 也是不够除的,那又该怎么办呢?

三、尝试探究,感悟规律

(一)利用冲突,引导尝试

用好学习形成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投入实践探索之中,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根本路径之一,也是造就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切入点。所以,在教学的具体实施阶段,教师还需要借前面学习形成的冲突,巧设问题加以引导,以助力学生学习研究的深入。

如教师提出问题:“那面对425÷5这个问题,你该如何去进行竖式计算呢?把自己的思考与同伴分享一下,再去试一试。”问题会指引学生更好地去复习前面的学习研究,深入地解读425÷5的计算算理。同时,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等环节中更加理性地去把握笔算的基本方法等,为积累起正确的计算学习经验助力。

(二)反馈学习,提炼规律

在學生进行必要的学习讨论与尝试学习之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所做所思进行反馈,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角,丰厚学生对这类计算的学习感知,为他们深入地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计算方法提供最真切的学习体验。

其间,学生们就会分析出:425除以5的计算过程和前面学习过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是一样的,第一步看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用4除以5,发现是不够除的,这样就需要把十位加进来看,就是42除以5,接下来的方法就是一样的。经过尝试学习、分享互动等学习体验,学生们会对这类计算建立起初步的思维模型。

四、反刍提炼,初成建构

(一)实践验证,深化理解

真理都是需要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来证明的,也会在一个个实践中被完善。为此,在学生初步感悟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计算方法的前提下,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实践体验中进行深化理解,促进其认知的建构。同时,促使学生相关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思维得到更好的巩固发展。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就可以按照教材上的方式设置一个“想一想、做一做”环节,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深化。如出示竖式模型,引导学生填写其中商和其他部分等,让学生在应用学习所得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思考的步骤,以及试商的方法等,使学生的学习理解变得更加深入。

(二)复习互动,提炼规律

教师要促使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认知构建,光靠“联系”还是有所欠缺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深化、在理解中建构。这样才会达成真正的学思融合。所以,在教学的梳理总结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回顾。同时,还要给学生一个交流互动的学习反馈平台,让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梳理、凝练,最终形成可靠的学习认知建构。

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梳理,让他们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明白“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基本思考程序,以及计算的基本原理等,让整个学习在交流中形成碰撞、在思考中实现升华,并形成扎实的、有效的计算思维模型,从而助推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运算素养发展。

综上所述,要发展学生计算能力,培育好他们的运算素养,不是靠单纯的大量的训练就能奏效的,还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努力从学生基础抓起,从尝试学习引导开始,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探究之中,并在合作分享等活动中形成思维碰撞,从而实现整个学习活动的有效推进。同时,教师要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积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搭建平台,以释放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活力,使得他们能够更为理性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探究之中,让他们对计算算理的解读更深入、计算能力的发展更迅速。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2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6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2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2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7:44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09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1:20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