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文本的必要前提与硬性标准

2022-04-11 10:59张月琴陈菁菁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张月琴 陈菁菁

【摘 要】深入理解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实现深入理解,它有什么必要前提和硬性标准,这是本文探索的重点所在。本文还提出了深入理解文本的若干“前提和标准”,以期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入理解 必要前提 硬性标准

一、深入理解文本的必要前提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前期准备,而且通常是准备越充分越好。要深入理解一个文本,也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深入理解文本。其必要前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能按学段掌握文本包含的基础知识

“理解”属于能力的范畴,但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能力培养必定低效。尤其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本来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编者都有意识、有序列地安排了一些属于语文的基础知识,如字的读音与写法、词的积累与意义、句的类型与特点等,教学中,这些都是需要不折不扣落实和反复巩固的。落实知识,不仅仅为了掌握基础知识本身,也是为了更深的理解文本和为今后的阅读打基础。想象一下,如果课文学过了,可是连字音都还有许多读不准、连词的含义也模模糊糊,能算深入理解文本吗?一个识字量不多的人,能喜欢课外阅读吗?当然,掌握基础知识也应当按照不同年级的要求,逐渐递增,如有些字词句虽然出现在第一学段的课文中,但也不一定就要在这个学段里完全掌握。这方面,语文教材都有比较明确而清晰的要求,如有些知识只要求学习,而有些则要求学会甚至掌握。“学习、学会、掌握”等概念,有经验的教师对此大多心中有数,在具体操作中也都知道掌握尺度。

(二)能准确、流畅或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做到深入理解文本,给人的感觉好像主要靠“看”“想”和“说”,仔细看和认真想并能说出来,当然是深入理解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这之前,还必须充分朗读。朗读,就是大声地读出来。有声朗读与无声阅读的不同点在于:一是速度,有声朗读往往会慢一些,因为每一个字的音都要经过器官的处理,而无声阅读主要作用于眼睛,音符以及强弱往往都会跳过,也就是说,朗读需要更仔细;二是朗读时必然会留意句子中关键词语,否则就会支离破碎或者不成腔调,没有抑扬顿挫之感,而无声的阅读就不会考虑语言的流畅性和音韵节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也确实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尤其优美的文学作品,对其理解,特别需要反复吟诵,如经典古诗抒情散文等。有些教师在这方面存在认识误区,他们以为只要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讲得多、讲得深,学生就能深入理解。殊不知,有些文本通过反复朗读也能达到理解。有声朗读的基本要求可分四个层级:一是准确,不读错音,不读破句;二是音量和速度适中;三是自然流畅;四是有感情或有节奏。需要强调的是,有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任何课文一律写上“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不妥当的。因为不是所有课文都是为了表达感情的,有的课文主要是介绍事物,有的课文主要是说明道理。我们应当看到,如今有些课文教过了,作业也做了,可是学生还是读不好。有些学生,任何一篇课文都没有好好读过,有的学生没有一篇课文能读好,哪怕是第三学段的学生读第一第二学段的课文,也是勉勉强强。这样的阅读状态是不可能达到深入理解的。

(三)能初步理解文本的体裁特征

不同的职业有不相同的特点,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文章也是如此,不同的文体也有不同的特点,对它的理解也应当充分考虑文体特征。现在的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如眼科从五官科中分出来了,而有些医院又把青少年近视从眼科中分离出来。文章也是这样,同样是叙述类的,可以分成小说、散文、记叙文、通讯报道等。而同样是散文,又可以分为以写人为主、以记事为主、以写景为主、以抒情为主等的散文。我们要深入理解文本,就要先了解这个文本的外部特征,即这个文本属于哪一种体裁,这种体裁有什么特征。先着眼于文本的外部特征,就是先着眼于宏观,再由宏观进入中观,然后再到微观,这样容易准确理解把握。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灯光》这两篇课文都是叙述性的,都是以表现战争中人物为主的。但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前者以纪实为主,后者以虚构为主;前者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后者时间跨度很长;前者是记叙文(人物通讯),后者是小说(文学作品)。这些都属于文章的外部特征,虽然没有涉及主题思想与情感,但明白这些,对深入理解文本,却是非常必要的。這些外部特征,好像教学楼中的走廊,虽然不是上课的教室,但要走进教室总要先通过走廊。

(四)了解某些文本或作者的历史背景

进入教材的课文,有的是和盘托出的,有的却只是冰山一角;有些课文内容是独立存在的,有的却牵涉复杂的关系;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当代学生的认知没有多大距离,而有些却存在着生活经验或时空上的隔阂……因此,对部分文本而言,要深入理解,必须先了解相关背景,或故事背景,或人物背景,或作者背景。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行为难以理解:乘客和船员已经全部逃离了,哈尔威船长明明也有足够时间逃离的,可他为什么“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对此疑问的解码,就必须联系当时西方船长们信奉的理念:轮船的命运与船长同在,船在船长在,船亡船长亡。如果把这一特定的信仰告诉学生,那么他们对文本认知就会更深入。

二、深入理解文本的硬性标准

任何一个文本,都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内容、形式、语言。就其重要性而言,这三者的排序也应当如此。鉴别是不是深入理解文本,就必须着眼于这三个方面,而且是硬性的,缺一不可的。

(一)能否精准辨析每一文本的立意差异

这是从内容上说的。内容,就是关于写什么、表达什么的问题,主要是指文章的材料、主题(立意)、感情、观点等。有些教师认为,现行的教材是以主题为单元的,同一单元的课文主题是相同的。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主题的范畴有大小之别,同一主题下的若干篇课文,不等于每一篇都完全一样。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这样的意识: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性,正像地球上没有两株完全相同的小白菜一样,教材中肯定没有两篇内容完全一样的课文。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精准把握是第一位的,如果把主题单元中若干篇课文的内容都用一个大概念来统领,就谈不上深入理解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三篇课文,主题都是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但其中的父爱和母爱都是有区别的。《慈母情深》中的母爱着重表现在对孩子精神生活的支持与赞赏,是一种远见卓识的爱;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母爱侧重于对孩子的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的肯定与鼓励 ;《父爱之舟》中的父爱,是一种慈母般无微不至的父爱,因为作者的母亲因病而难以表达,父亲代替了母亲的那一部分爱;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父爱则是典型的严父之爱。如果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没有细细地辨别这些不同的爱,就不能算深入理解文本。只有把握内容的个性,才能体现教材的独特价值,才能让学生避免出现多读一篇少读一篇没关系的心理感受。主题单元中的主题,都是大同小异的,理解时,我们不能只管“大同”和而不求“小异”,正确的教学应当是“先求大同,再辨小异”。

(二)能否准确判别每一文本的表现特色

这是从形式上说的。形式,是关于怎么写的问题,主要是指构思、框架、表达方式等。众所周知,非专业性的成人阅读与中小学生课内阅读是有较大区别的,主要在于非专业成人阅读往往只关注内容(信息)的理解,而中小学生课内阅读除此之外,还必须学习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阅读目的的不同,决定了关注点的不同。正因为这样,教材在编写时,都会充分考虑文本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便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和学习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明白:每一种文本形式都不会重复,都具有某方面的典型性,都值得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努力找出它们的个性所在,以个性教学为重点。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 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表现的都是伟人的精神风貌,都集中写了一件事。前者写毛泽东主席在获知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时的情景,后者写青年刘伯承眼睛动手术时的情景。除了内容上的不同外,在写作方法上,两篇课文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以心理活动描写和插叙为主,后者以动作和对话描写为主。这样的区别,不是作者或编者刻意为之,而是由内容(事件)本身决定的,前者以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性格;后者则是以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可以说,两篇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完美结合的。认识文本在写作形式上的差异,这是对文本的另一种深入理解。

(三)能否真切体味每一文本的语言特色

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学习语言的运用。现在许多教学专家强调的“语用”,就是语言运用的缩略。强调语用,旨在回归语文学习的本真。阅读教学中,检验学生对课文是不是深入理解,不能不涉及对文本语言的体味。如果一篇课文学过之后,学生既没有在数量上丰富语言,也没有在感觉和认知上体会到课文语言的精妙,那肯定算不上真正地深入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如今有些教师对“语用”的理解有些片面,以为就是理解词语和丰富词汇。其实,学习语言运用的内涵相当广泛,如积累词语数量、掌握句式特点、体会感情色彩,知晓音韵、节奏,感受比喻、夸张、拟人等常见修辞手法,等等。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在语言方面同样是十分讲究的,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能做到“文质兼备”,这里的“文”,就是语言和文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其中《桥》和《穷人》刻画的都是正面形象。《桥》中的老支书是一位“摆渡”村民生命的先进基层干部;《穷人》中的桑娜夫妇是一对物质上极其贫穷,而精神品质相当富裕的良善之人。这两篇课文,体裁,都是微型小说;描写的人物都是正面形象;核心事件都是遭遇灾难;表达上,都很注重环境的渲染。语言上呢?其实,两者的语言风格大相径庭。《桥》采用大量短句、短段,如開头: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再如,结尾: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儿子。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句式,因为洪水来袭,情势紧急,一切言语和动作都必须简短快捷。而《穷人》虽然写的也是不幸的灾难,但并不是分秒之内的事,主人公桑娜有一个不得不慎重思考的过程,因而句子相对比较长。如第1自然段: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这一段的描写是那么地细腻而徐缓,没有急促与紧张之感。将两者进行比较,不难看出: 《桥》的语言节奏,短促而快速;《穷人》的语言节奏沉重而缓慢。如果学生能感受这种语言的差别,那就可以说对语言的理解是深入的了。

明确了必要前提和硬性标准,这只是得到了一个“测量工具”,并不等于马上就能深入理解。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内核呢?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也许有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如抓住中心句、寻找点睛之笔等,但最根本的,还是教师自己必须先有“道”,自己能深入理解。“道”从何来?唯一的途径 ,就是《文心雕龙》中所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