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驾马车”育动高年级体育课

2022-04-11 10:59张晓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高年级教学策略

张晓艳

【摘 要】一节真正好的体育课,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四句真言就像四驾马车,育动每一个在世界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间点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体育教学是学生体育品德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学科育人既是党和国家的教育主张,又是国家教育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以学科育人视角来详细阐述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简述如何在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实强化运动能力、提升认知水平、增强合作意识、磨炼意志品质,真正做到“以体育人”。

【关键词】体育 高年级 教学策略 学科育人

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这四句真言就像四驾马车,拉动每一个在世界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间点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指导如何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真正达成育人的目标。

学科育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能力之外,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学科育人的概念将纯粹的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与培养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

一、“以体育人”的内涵与价值

学科的功能不仅是让学生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还是促进学生们的智商情商发展、世界观建立、思维意识培养、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达到学生身心的综合发展的目的。同时,真正使学科教学从“知识本位”自然转换到“育人本位”,从而使学科教育真正实现育人的价值。

而对应到体育学,其育人价值则是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教授学生提升自我的能力和给学生提供不断创新、主动创造的动力,使学生变得热情主动、积极乐观、逻辑性强、创新意识强,具有正确价值观。而“以体育人”价值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体育学科是教育学生的载体之一,它有着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第二层,学生可以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学到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从而积累经验,即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第三层,它让学生主动及自觉地追求美好的生活和人生。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体育教学内容和施教方式上不断做出评估和取舍,使体育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充分发挥“以体育人”的价值,完成时代赋予的学科育人的历史使命。

二、“四驾马车”的育动性教学策略及路径

(一)以“享受乐趣”牵头,提升认知水平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多创设游戏与比赛等趣味活动,让学生能享受竞争与表现的乐趣,实现从激发兴趣到形成志趣、享受乐趣的层层深入。体育学科的学习过程首要是激发兴趣,兴趣的提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对于运动技能、技巧的认知,对体育运动、活动规则的认知等,然后是让学生通过尝试模仿、重复练习,最终理解并真正掌握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运动中灵活运用。

小学高年级阶段,正是学生养成和巩固认知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中必须采用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初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再根据相关水平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并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差异化选择教学内容。

例如,在高年级跑步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些游戏,但是,学生在几轮游戏之后就没了兴趣。为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让学生分组对游戏规则进行改编、创造,以唤醒、激活学生对游戏的兴趣。为此,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有的小组设计了“老狼抓小羊”的游戏;有的小组设计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有的小组更是创设了“灾区救人”的情境游戏。体育游戏规则由学生自己来制定,而不是由教师来“钦定”,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育认知、创造能力,而且能够满足学生成长欲望,并通过每节课的享受乐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以“增强体质”跟进,强化运动能力

体育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是体育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不断地锻炼和竞赛中稳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高年级学生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合理组织学、练、赛,并通过丰富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内运动小比赛、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社团、校外体育锻炼等活动,切实增强高年级学生的体质。

高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其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及未来人生阶段中运动、生活、锻炼的基础。教师要积极地点拨、启发、引领,关注学生课堂运动负荷,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控,不阻碍高年级学生体能、技能的发展。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如果仅仅是重复的初级运球和投籃,很难让高年级学生产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主要的原因还是持续的重复单调练习会迅速地降低学生的兴趣。笔者发现,在课堂中,部分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学生,往往会自发组织小规模的小组对抗活动,并自然地将之前已学习和掌握的篮球技巧有机地串联在一起。笔者针对这一积极的课堂现象,顺势改变了最初的教学安排,顺着学生的自主行为,提前安排了小组对抗活动,通过小组对抗活动来积极提升高年级学生的篮球技术,从单纯的学习转向实践中的运用和提高。同时,对于结果的胜负,笔者还加入了轮换和体能“课课练”奖惩,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运动负荷。课后,还要求学生主动强化体能。通过这些改变,学生在篮球的实际对抗过程中,自然地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积极主动的“我要学”。强化运动能力的训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此外,教师的个人素养与其体育技能一样,在日常的运动技能示范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高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其高超的技能素养和运动水平,都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引导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升运动能力。

(三)以“健全人格”为辅,增强合作意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目前的社会主流,合作意识也成为现代人在职场上的必备基本素质之一。具体到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放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最高度,在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小学生一旦进入高年级阶段,因个人身体发育的先后,个人的体育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基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结合他们的平时课堂表现,进行恰当的分组,确保每组学生的综合体育水平都相对均衡。

教师在课堂中设计有针对性的分组训练和对抗活动,是为了让班级的所有学生在相同水平下展开练习和对抗。在确保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增加学生合作的机会,以便提升高年级学生的团队意识,加强其合作意识的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互学成为课堂常态。

例如,在接力跑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日常能力表现,有针对性地将其分成了几个小组,先进行小组的自由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小组训练中自觉解决“接棒”时容易掉棒的问题,将每个小组中爆发力最强的学生放在最后一棒,以便于在接力跑中取得最好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自由练习,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逐渐熟练起来。此时,笔者再正式开展接力跑的比赛,以赛促练,小组内相互合作,小组间互相竞争,共同提升。这样能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日常教学中,笔者认为,合理分组是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体育基础能力的有效方法。分组合作不仅提升了部分优秀学生的组织能力,而且提升了班级所有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了“以体育人”。因此,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优先给学生创造合理的合作环境,烘托出积极的互助学习氛围,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向同学学习、敢于挑战高难度。同时,教师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团队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同时,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以“锤炼意志”落脚,提升体育品德

在日常体育课堂中,经常性地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体育练习中,一旦遭遇失败,就会唉声叹气,主动放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课、课后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事先设计恰当强度、恰当难度的运动技能学习,促进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勇敢坚毅等意志的培养。

意志品质是每个人体育能力的基石,它决定着每个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和成果,不仅包括学生的体育运动品质、运动自适应力,还包括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例如,在高年级中长跑项目的教学和比赛过程中,很多学生经常难以突破中长跑的“极限”。笔者在日常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疲劳恢复能力及自身潜能发掘能力。

其中,为增强学生中长跑的自我调节能力,笔者积极开展中长跑节奏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形成自身固定的节奏和速度,在过程中学会合理分配体能,提高学生对中长跑过程中的节奏感应;在每次比赛前,强调坚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由于低血糖等原因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地合理分配运动量;若学生在中长跑过程中出现“极限”现象(如胸闷、呼吸困难、心率急增、动作迟缓等)时,笔者都会陪着学生一起跑,在陪跑中为学生不断呐喊加油,从而帮助其突破中长跑中自身的“极限”。因此,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是体育德育与体育心育的交融统一。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体育品德。

体育学科是学生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体育学科终究是以育人为主,因此,教师要通过体育学科使学生在强身健體、了解体育锻炼目的的同时,发展身心,并使其确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念;要通过体育运动开发智力,培养其坚强的耐力和意志,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掘并发展;要通过合理的分组训练和竞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教师需要将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心理、个性以及思想等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真正做到以“体”育人。

【参考文献】

[1]徐阿根.充分发掘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J].上海教育,2013(1).

[2]郑全利.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

[3]欧阳芬,谭立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颜博.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7).

[5]龚海.试论体育教学中教书育人的特点和作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1(4).

[6]白炳贵.拓展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高年级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