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发展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思考

2022-04-08 08:39:06周潇龙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智障词汇量语言表达

周潇龙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71.3%的智障儿童存在语言和(或)语音障碍。[1]59%的义务教育段智障儿童存在语音感知问题,低年级段(1—3年级)、中年级段(4—6年级)、高年级段(7—9年级)语言能力未达标人数分别占各年级段总人数的80%、53.3%、42.9%。[2]一般而言,普通儿童出生3—5个月后便开始咿呀学语,而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速度慢于普通儿童[3],有些重度智障儿童甚至没有语言。智障儿童即便会说话,有些音也发不清楚,尤其是含辅音后缀(/n/、/ng/)的鼻韵母发音,易将/eng/、/en/发成/e/,将/ing/、/in/发成/i/,等等。在复韵母方面,智障儿童的发音问题突出表现为省略,常丢失韵头或韵尾,如将/ia/发成/a/,将/iao/发成/ia/;在声母方面,容易混淆b和m、n和l、j和q、g和h、s和c[4]。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育迟缓、记忆力差等原因,其词汇能力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同龄的普通儿童[5],特别是词汇理解能力弱。有些智障儿童能记住词语,但由于不理解词义而不会运用或运用错误。在词汇量方面,智障儿童的词汇量远远少于同龄普通儿童,9岁左右的智障儿童的词汇量尚不及3岁左右的普通儿童的词汇量。在词汇的运用方面,智障儿童在口语沟通过程中使用的词汇量有限:轻度智障儿童的词汇量较同龄普通儿童少,中度智障儿童仅能使用具体的词汇,重度智障儿童几乎没有词汇,通常仅能以肢体动作或手势表达需求。[6]除了词汇量较少之外,智障儿童在沟通中使用具体词汇多于抽象词汇,对于较抽象的词汇在理解和使用上都有困难;使用的词汇简单,词汇种类以名词为主,动词次之,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词汇量会影响智障儿童早期语法的习得,表现为句法结构单一,平均语句长度较短[7]。大部分智障儿童只会说简单句,中重度智障儿童不会或很少使用复合句。[8]智障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弱。[9]当与他人交谈时,由于难以理解对方的话语,智障儿童说出的语句本身没有错误,但是不符合语境[10]。在语言表达上,有些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缺少条理性,逻辑混乱,不能突出重点;还有些说话断断续续,不流畅,出现口吃现象。

老师对智障儿童进行言语矫治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是发展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主阵地。《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要求,生活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的有机结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高度重视不同程度、不同障碍类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科学评估学生的特殊需要,根据个体的语言发展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开发潜能,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发展的现实性。在生活语文课堂上发展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必须了解其语言障碍的表现,并根据语言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一、实施言语矫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先要弄清楚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类型,确定障碍程度、障碍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言语矫治措施。如针对呼吸障碍,可采取呼吸放松训练、诱导正确的腹式呼吸等方法来解决呼吸支持不足、呼吸与发声不协调等问题;针对发声障碍,可采取发声肌群放松训练等方法来解决声音响度和音调不恰当等问题;针对共鸣障碍,可采取共鸣肌群放松训练等方法来解决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及共鸣音质异常等问题;针对构音障碍,可采取口部运动治疗等方法,进行下颌、唇、舌、软腭的运动训练,以矫治因下颌、唇、舌、软腭运动障碍导致的说话不清楚的问题。

教师在生活语文课堂上要鼓励智障儿童多说,并为其创造练习说话的环境。大声朗读是锻炼智障儿童说话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朗读活动的时间。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语文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让智障儿童进行语言学习体验活动,如教智障儿童学习拍球、跑步、拔河等词语时,不但要让他们会读、会写,而且要让他们体验这些运动。这样不但能够让智障儿童进一步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而且能锻炼智障儿童的肺活量,加强他们的呼吸支持,增强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此外,教师要为智障儿童提供清楚、响亮的语言示范,并及时矫正他们的错误发音。

二、渗透认知训练,发展语言思维能力

教师在生活语文课的词汇、句子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为其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对于词汇教学,应先教名词,再教动词、形容词等,从单音节词到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多音节词,循序渐进地开展词汇教学。所教的词汇应是智障儿童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实物、直观教具、图片等,让智障儿童通过看、听、摸、尝等多种感觉通道来认识事物和对应的词汇,在多感官学习中掌握词汇[11]。

对于句子教学,应先教简单句,再教复杂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醒智障儿童集中注意力,带领他们复述课文句子,记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信息。同时,教师要鼓励智障儿童积极发言,让他们描述事物,或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说出完整的句子。教师还应引导智障儿童去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这种因果关系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智障儿童掌握的词汇越多,句子的表达就越有逻辑性,语言表达水平也就随之提高。

三、开展语言应用训练,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言的运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应重视创设生活化情景,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语言、丰富体验、有效参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生活语文课中,教师可以合理使用实物、图片以及现代化教育辅助技术,通过“我会听”“我会读”“我会说”等巩固练习,锻炼智障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小天地”,引导智障儿童使用掌握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师生对话,对话活动由简单到复杂。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智障儿童在生活情境中使用所学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锻炼智障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让智障儿童身心放松,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对于不清楚的发音,教师不要急于矫正,以免让智障儿童对说话失去信心。对于说话不流利的智障儿童,除了给他们正确的示范外,教师还要教他们语言表达的技巧,鼓励他们多说话,让他们在情境教学中锻炼语言运用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应根据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需求,为其提供适切的语文教育和言语矫治,让智障儿童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方式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在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

猜你喜欢
智障词汇量语言表达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0:40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24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30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20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