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雅媚
【摘要】古者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是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只取决于教师的精彩说教,而是在于言与行相辅相成。德育工作大多是通过课本讲授、课堂教学和活动等形式完成,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的实效性,在教育实践和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立德树人
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而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知识,还包括德育。小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书育人,做好德育事业,以自己的言行作为最好的榜样,从点滴之处要求自我,反省自律,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前进的动力。只有深刻的德育才能牢固地扎根在学生的人生当中。因此,我们要做好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
一、以身作则,贵在践行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做到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教育者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受益匪浅。教师立德树人,源于心,始于行。作为教师,学生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因此,我们要肩负起“引路人”的重担,用自己的好行为和好品质影响学生,给他们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让他们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小学没有单独设立德育课程,在1951年学制改革后,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得到重视,并在1957年后逐步开设小学政治课。教育是最基本的,德育是最首要的。没有声音的语言就是我们的举动。德育工作的主导人物是教育者。师者,人之楷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只有教育者以身立标,不断加强师风建设和师德修养,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人物是什么?那就是用自己作为榜样去教导学生。”学生效仿的人物当然是每天传授知识的教师。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因此,作为教育者在教学常态化的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
二、言行一致,立德树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切记,我们不仅是讲课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教导者,生活中的和道德上的指路人。”单单是知识的传授不能满足德育的教学,我们要做的是,在学生“行”与“知”中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可以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作为教书育人的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这就显然要求教师要做到言与行要一致,表与里要如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应提前进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而不是铃声响后才姗姗来迟。如,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教师应该书写板书工整,而且批改作业的评语也要一笔一划写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只有从细节上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好他们的表率。
如,在一次开学典礼上,座位不够,教师为了把座位留给学生,自己站着。而学生看到这情况,邀请本来站着的教师去坐,学生们再挤着一起坐。从这微小的举动可见,教师爱护自己的学生,学生也会尊敬自己的教师。这就体现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做榜样,让学生从心里深处认同教师的教育方式。在小学教育的范围中,德育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本。教育力量是直观的、形象的和具体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陶冶。
三、严于律己,勇于实践
君子坦荡荡,要严于律己,教师也应如此。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也会让旁人看出,从而评价师德。现阶段,不少学校在教育道德方面比较注重的是偏向给学生教育一些理念和规范。教师训诫的形式教条化影响了学生的理解,教师某个程度上的说教似乎在既定程式上,但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大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反思源于德育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德育工作面临着多元化的冲击,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勢下的发展,教师更应该做好德育工作的开展。小学阶段的学生的道德观还在逐步形成中,作为教育者,要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观上多用心,要重点培育学生在实践中的道德观,要让良好的道德品格与他们如影相随。空谈是实现不了的,要通过教师的竭力教育和严于律己,让学生学会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另外要加强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合为一体,形成一股强烈的德育合力。首先让家长懂得学校的教育模式,这样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无缝对接。这样不仅推进了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工作,也推进了学校教育的德育工作,一举两得。学生的思想品行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有反复,甚至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这就需要教师像修剪树木一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用我们的爱心、耐心、恒心,把学生培育成国之栋梁。
四、反求诸己,砥砺前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实践改革下的德育工作中,也许没有哪位教师能把事情做得毫无瑕疵。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德育又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先秦《论语·颜渊》中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教师多从实践中反省,再回到实践中,不断地取得进步,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德育目的。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每位教育者应该从细微之处做起,从点滴做起,切切实实把德育的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位。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与班主任,应克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固化的经验性思维和惯习,不断增强自身的研究意识,提升科学化水平。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不只是取决于教师的精彩说教,而是在于言与行相辅相成。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多自省,砥砺前行,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要做好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在于每位德育工作者的一举一动。行动赋予感化人心的无穷力量,愿教师言行一致,反求诸己,做好践行育人使命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吴慧珠.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
[2]詹万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3.
[3]周丽.刍议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
[4]王莲华.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案例100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齐学红.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吴华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