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再坚持坚持

2022-04-08 01:02:01彭信之
人力资源 2022年3期
关键词:富者精力象限

彭信之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节目上看完了蒋龙和张弛的所有作品,从《这个杀手不太冷》到《最后一课》《台下十年功》《悟空》,不得不说,被他们圈粉了。

《这个杀手不大冷》是蒋龙和张弛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表演的第一个作品。作品播出后好评如潮。短短几分钟的精彩,却凝结了两人无数次的打磨,就连坐电梯时,两人还对着电梯间里的镜子练习。

《最后一课》获得了9100分的高分(满分为9300分)。李诞赞叹:“《最后一课》应该拿满分!我太喜欢《最后一课》了,是我目前在这个舞台上看到的最喜欢的作品。”

直到看到他们的最后一部作品《悟空》,蒋龙版本的孙悟空身披金甲,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舞台上蹦了出来,伴随着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Led屏幕落下,梦想真的照进了现实。

从《这个杀手不大冷》的“杀手歌唱梦”,《最后一课》的“演员表演梦”,到《台下十年功》的“伶人戏曲梦”,再到《悟空》中的“真悟空”为逐梦亚军的“梦想系列喜剧”一锤定音,蒋龙和张弛这对超级拍档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蒋龙的四部作品对每一位职场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启发:“再坚持坚持,万一路是对的呢?”当然,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更加接近自己人生的意义,还是在不断地远离?有的人说,纠结于这样的问题太过浪漫主义、太不务实了,实际情况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我想说的是,理想不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所在吗?一个人只有时刻活在当下,不忘为自己的愿景而奋斗,这个“当下”和“愿景”对我们来说才是有意义的。用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中写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工作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一天是在工作的。

人人不乏梦想,我们唯一缺乏的,可能就是对梦想的坚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不断坚持、坚持、再多一点坚持呢?给大家推荐一个工具——意义与承诺的四象限(见图1)。

意義与承诺的四象限是一个很有趣的工具,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工具,经常会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这个象限图的纵轴显示的是“意义”,即一件事情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是什么,是我们判断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再坚持一下的依据;横轴代表的是承诺,即我们愿意为这件事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理想有没有“照进现实”。

如果你明知道某件事情对自己有特殊的意义,并在大脑中一次又一次地想象,却从来没有为这件事投入任何时间和精力,我想你大概率不会满意自己目前的处境。演员黄渤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上讲过自己的经历:他曾放弃在北京做演员的机会,回到青岛一家工厂任厂长,每天,他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夹着一只小包的样子,“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不是因为做厂长有什么不妥,而是因为那不是他认为自己未来应该有的样子——在他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个演员梦。而如果他一直安于现状,那么他对自己未来的承诺也就到此为止,成为演员对他来说真的就只是一个梦了。

还记得南海和尚的故事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那位富和尚不就是白日梦的典范吗?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被称为“颠覆式创新之父”,2010年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在那年哈佛大学毕业班的演讲中,他表达了如何面对死亡以及如何衡量“生命的价值”,《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正是在这样一场有关生命的演讲中诞生的。克里斯坦森在书中写道:“虽然许多人可能通过统计数据来衡量生活,例如获得奖励的数量,或银行积攒的财富等等,但我开始明白,真正影响我生活的唯一指标是我能够帮到的人,一个接一个,当我见到上帝时,我们会谈到那些因为我变得更自信,因为我而痛苦变少的人,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这才是衡量我生活的重要指标。”

现在看来,克里斯坦森不仅重新定义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也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这份意义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在向克里斯坦森教授致敬的同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问问自己:“如果我现在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是否会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对生命的意义没有足够深入的思考,同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投入,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像一艘没有方向的船漂泊在茫茫大海上。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所以无论漂到哪里似乎都无所谓,说白了,这种漫无目的的生活只能叫作随波逐流,因为他们连方向都没有搞清楚。

不过他们也许会反驳我:这叫作活在当下!平平淡淡才是真!而我想说的是,活在当下的真正意义是时刻活在当下和未来的愿景之下,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而“平淡”绝非平庸。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更像是穿着别人的衣服在四处游历。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判断,对未来也几乎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人更像是旁观者,在别人的世界里看着别人热热闹闹地生活。他们似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挥霍,而事实上这些时间甚至也不属于他们自己。只有当他们开始理解自己人生的意义之时,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才开始变得清晰。

生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人活着就要不断塑造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的职责所在,西方人会用“calling(使命感)”表达类似的意思,形容自己仿佛听到了某种召唤。

要找到自己的使命、责任,我们可以多读一些名人传记,这是最简单的一种了解自我的方法。古希腊时期,人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精灵,当你看到感兴趣的书的时候,内心的精灵会发出呼唤,此时,人好似听到了冲锋的鼓声,会不由自主地向前迈进。每个人的兴趣不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送到眼前也不会去看一眼,对于感兴趣的书籍则会四处寻找,一旦发现,如获至宝,由此可以反映出不同人的兴趣和方向。

除了读书之外,四处游历也是认识自己的一个不错的方法。不要只停留在书本中,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世界木乃伊研究与丧葬考古学在英国的高校里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该专业的报考者历来寥寥无几,而有一个女孩子却主动报考了这一专业,当时就连学校的从业咨询师都认为她是被误导了,苦口婆心地建议她选择教育或者护理专业。与此同时,女孩寄给专业人士与学者寻求指引的信件也全部石沉大海。尽管如此,女孩对自己的目标仍然坚定不移,这一切都源于她15岁的一次经历:那年她去了一次埃及,并迅速被这个神秘的国度所吸引,从那以后,她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我要更努力地学习,争取各门考试成绩达标,去攻读自己梦想中的专业——埃及学与古代史。”这个女孩名叫乔安·弗莱彻,后来成为英国约克大学考古学系教授,也是完整讲解古埃及历史的权威之作《埃及四千年》的作者。

对于个人来说,寻找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寻找生命的意义更是一件艰难的事,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与自己的天赋使命相逢,或在一念之间擦肩而过。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曾告诉我,很多老人和他讲过最多的,就是他们生命中的那些遗憾,那些他们在年轻时很想做但是直到生命终点也没有去做的事情。其实,寻找生命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复杂,首先必须做好准备,接纳自己,和自己真正握手言和,使命才会在此之后自然呈现。换句话说,当你不再把精力用于内耗,不再纠结于内心时,你的能量才会自然而然地流向外部,你此生想要兑现的承诺才会自然地涌现。

这个象限的人足够勤奋,但因为懒于思考,我们只能称其为“低效的勤奋者”。他们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却被世俗的要求、别人的建议所裹挟,没有自己对未来的思考,走在一条别人认为正确的路上,其结果就是失去了自我。他们不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坚信只要认真做好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就可以取得成功。于是他们从来不去抬头看路,只顾着低头拉车,因为缺少对方向的把握,所以只会在细节中越陷越深。

有人会问:“这样不好吗?大多数经理人就很喜欢这樣的人,他们勤勤恳恳,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可以哪里搬。”当然,如果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处于这样的状态,我并不认为是一件坏事。成为坏事的起点是让这样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不愿意再去思考的习惯,这就是懒惰的表现,即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别人来负责。而事实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说:“在知识的丛林中,供工作者攀爬的阶梯已经不见了,工作者必须携带自己的开山刀。”

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你寄希望于员工成为第四象限的样子,那就意味着你忘记了一件事情:他们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人就总有一天会醒悟,也许是在明天,也许是在后天,也许是在生命的终点——想想看,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遗憾,他发现自己错失了一辈子的时光,却没有前往自己想去的天堂。

我们唯一要去的地方是第一象限:有意义地活着。这也是蒋龙所说的“再坚持坚持,万一是对的”的地方。

首先,这代表着你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然后,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将自己的未来和当下结合在一起,既活在当下,也活在自己的愿景之中,这种“适当的自私”让人生充满希望。

这并不意味着人生从此会一片坦途,相反,这样的人生会有其痛苦甚至是绝望之处,因为前途茫茫,而脚下的路亦忽明忽暗,甚至会因一时不慎跌入一个叫作“至暗时刻”的地方。“至暗时刻”的到来,从表面上看是个十分巨大的打击,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能将人从定式中唤醒的东西,一旦被唤醒,既往习惯的循环就会被打破,新的可能就会出现。那些从人生“至暗时刻”中走出的人,比如JK罗琳,比如被流放到龙场驿的王阳明,比如被迫离开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无一例外都遇见了全新的自己。离开苹果公司的11年是乔布斯的“至暗时刻”,这段放逐生涯给他带来了很多冷静的思考,他开始学着去理解别人,去做一个更有大局观的CEO,这些都对他后来回归苹果公司,帮助苹果起死回生,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产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在人生中都必然会经历自己的“至暗时刻”,差别在于,有的人从那段黑暗中站起来、闯出来,继续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兑现自己的承诺;而有的人却在黑暗中迷失,他们的承诺被“至暗时刻”彻底击碎,再也没能回来过。

一位从深圳回到家乡的朋友告诉我,她从大学毕业起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职场白领,为此她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在深圳打拼,被人误解也好,辛苦疲惫也好,她觉得自己正在接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没有时间思考,只知道一路前行,被客户要求,被领导要求,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居家办公的那段时间,她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的未来。这是一个觉醒的时刻,就像王阳明龙场悟道一样,她发现过去这一切并不是她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真正定义,而只是大学时代的一个白领梦。在真正领略过什么是意义之后,她重新拾起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瑜伽。她希望通过瑜伽治愈自己和身边的人,于是从做销售开始,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学习瑜伽,花费高额学费找老师学习,这样的承诺让她在今天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瑜伽馆。

我为这位朋友感到高兴。我始终坚信,一个人总会有觉醒的那一天。有些人很早就开始了这一过程,比如埃隆·马斯克在14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自己的超逻辑使命宣言:“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为人类争取更大的集体启蒙。”这才有了后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出现。而有些人很晚才开始,比如大创业家雷·克拉克53岁才接管了当时规模还很小的麦当劳,发展为今天的商业帝国。

自我认识是贯穿一生的过程,那些在孩提或青少年时代就艰难地了解自己并努力成就自己的人,长大后仍在继续探索自己人生的意义,反思自己的经历,不断地考验自己。无论如何,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教会我们怎样变成“自己”,怎样负起责任,怎样表现自己。如果你已经想清楚了,就不要以“白日梦想家”自居,在正确的路上再坚持坚持——梦想可抵岁月漫长。

作者 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资深讲师

猜你喜欢
富者精力象限
为学一首示子侄
待富者
意林(2023年2期)2023-04-28 02:12:26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奥秘(2021年10期)2021-11-03 21:54:30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金马驹
基于四象限零电压转换PWM软开关斩波器的磁悬浮列车
电子测试(2018年11期)2018-06-26 05:56:04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创新思维竟赛
3步曲之精力恢复
科学之友(2014年24期)2014-03-20 14: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