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催生家庭教育“心”生态

2022-04-07 22:59赵素芳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减情绪家庭

赵素芳

(太原开放大学 文法系,山西 太原 030024)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可谓重磅出击,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大关注。家庭教育的话题,被再一次热议,人们期待“双减”带来家庭教育的春天。

一、“双减”政策为改善家庭教育生态提供了新的契机

双减虽然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但实质上是通过杜绝大范围过度培训对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真实性的直接影响,维护教育公平, 落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教育回归本位。“双减”减的虽然是学生,但从家长角度来看,是要减缓家长精神层面的焦虑和精神压力、减少家庭教育支出,这同样是“双减”政策的目标。而家长是“双减”政策直接的受益人。

(一)“双减”将推动学校教育功能回归本位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双减对学校教育进一步规范,旨在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心和信任。对此,《意见》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压减作业方面,明确提出“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让家长从作业中解脱出来。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意见》指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学足学好”, 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课后服务方面,明确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二)“双减”将促使社会教育回归理性

针对近年来校外培训行业存在的违法违规情况频发、被资本裹挟严重等突出问题,《意见》提出了多项严格程度“史无前例”的举措,从审批、资本化、内容、时间、收费等方面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这是保护家长合法权益、减轻家庭教育支出的全面配套施策。《意见》强调“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等具体措施,坚持校外培训的公益属性,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意见》还对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双减为校外培训减负做了立体设计,这些既有让家长静心之举,也有让家长放心、省心之策。防止渲染焦虑情绪。让家长免受攀比心理干扰。

(三)“双减”将引导家庭教育回归本真

家庭教育应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独特价值和特殊规律,不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双减一方面旨在减轻家长对孩子考试、升学的焦虑。如《意见》提出要“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完善招生录取模式,提高指标生分配比例,杜绝违规招生等。《意见》还对考试提出了多方面要求,如“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 坚决克服唯分数倾向。考试、升学政策,是家长高度关注的“风向标”,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减轻家长负担的源头治理。同时,双减引导家长趋向理性和从容。《意见》提出“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这既是“双减”工作最终取得成效、人民群众满意的标志,也是“双减”工作长效治理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只有家长的理念科学,情绪淡定,选择理性,“双减”才算是“减”到了位。

综上,“双减”是从家庭、学校、社会整个教育生态的各方面去改变的,不仅仅是围追堵截某一个点。可以说,这是我们国家即将进行的一场重大教育变革。这场教育变革的指向很明确——教育均衡,改变教育生态。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双减”政策致力于解决家庭教育的短视化、功利性问题,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从而系统性破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就是要让家长回归教育理性,从被动、消极的教育绑架转向主动的、积极的教育参与,从唯分数、唯升学转向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1]。其底层逻辑就是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一方面优化学校教育,让学校应教尽教;一方面弱化校外培训,把孩子还给自然和家庭,把在焦虑和内卷当中的家长和孩子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试图终止这场失去教育本真的教育游戏和乱局。

二、培育家庭教育“心”生态:父母要“以心养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有自身的内生态系统,也有外生态系统,但决定家庭教育的核心还是人的因素。事实证明,家长的学历、财富、地位都不是教育孩子的决定因素,家长的心态才是最根本的。所谓“以心养心”,就是以父母的“心”养孩子的“心”,父母的心态决定了孩子的生命状态。父母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生态环境。父母耕好自己这块“心田”就是在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生存环境,要养好父母这块心田,首先要“净”心、 其次要“静”心,当家长不再有功利和焦虑的心态时,孩子的情绪、心智、心志就能养好。在此基础上,教育方法和策略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还充满智慧。

(一)以真爱为前提净心,去功利之心

当今家庭教育呈现出一些病态扭曲状态,根源就在于整个社会的功利心。因此,在“养心”方面家长不能带着功利目的,用唯利是图的心态,否则对孩子情绪和情感发展是一种枷锁。孩子将成为父母手下的牺牲品,对于父母更是自寻短见,只有靠天然的情感去养育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真爱,而只有真爱才能激发孩子无穷的力量[2]32。

1.真爱的立足点是不以自我为中心

在现实家庭中,很多家长爱孩子是以自己的好恶和情绪为中心,有的父母把自己小时候未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自己喜欢的要求孩子喜欢,自己有情绪时和孩子乱发脾气。事实上,这种以实现自己的情绪平衡或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的立场,偏离了孩子的想法和要求,也就偏离了真爱。《大学》云:“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一旦家长的心里夹杂了各种情绪就失去了中正,偏离了爱的本质,所以真正的爱孩子是父母理性和感性的最佳结合。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但可以反观孩子,孩子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在家庭中,如果亲子关系和谐,孩子喜欢父母,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那父母一定是特别理解孩子的。家长愿意放下家长的架子,并对孩子的错误报以宽容的态度,才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2.真爱的本质是无条件、有原则

所谓“无条件”,不是把“溺爱”当爱,认为满足孩子一切需求就是爱,结果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是把“照顾”当爱,基本只注重物质的和生活上的饮食起居;不是把“无原则”当成“无条件”,结果导致孩子没有原则可循,没规矩,没边界;更不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为条件,设想了一个理想化的“小黑人”,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使爱功利化,导致孩子和家长渐行渐远。真正的“无条件”是不论孩子成绩好坏、身体是否健全等,任何外在条件,都不影响对孩子的爱,爱孩子就因为“你”是“我”的孩子。真爱对家长的精神层次有很高的要求。

“有原则”是“无条件”的另一面,什么是有原则?有原则就是有底线,这个底线和原则就是德行和责任。德行即道德和行为,道德是内在的,即心律,一个人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就具备了心律。而行为是外在的,德是行的内在本质,行是德的外在表现。按照德的标准做事情就是德行。“不伤害,不妨碍”则是具体的指导准则,当家长在生活中懂得不伤害自己、他人、集体,不给外界造成痛苦,懂得不妨碍他人就是不让外界讨厌自己,坚持使用六字真言来约束、规范、反省、交流互动时,孩子自然也会遵循,一个家庭的教育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3]45-46。

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点,是德行培养的基础。它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尽力做,其二,分内的事情做不好时,主动承担后果[4]4。没有责任心的人就不会有价值感,也不会有理想和目标,最终一事无成。责任心缺失的孩子,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业无法继续、亲子关系冲突、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等,源头还在父母。父母用总包办、不宽容的教养方式偷走了孩子的责任心,一是把大量时间让孩子学习,学习以外的很多本属于孩子分内的事情却越俎代庖,包办孩子的生活;二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听家长的,包办孩子的思想。包办思想比包办生活更可怕,是对孩子精神上的束缚,使孩子成为精神上的侏儒。另一方面,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缺少宽容的心态,怕孩子犯错,挑剔孩子的错误,纠结在孩子的错误上,不去想孩子为什么犯错,怎么帮助孩子改正错误。长期以往,给孩子造成了惧怕犯错的心理,犯错后的负罪心理、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怀疑心理、以及害怕犯错的焦虑心理。而家长又不懂责任心的重要性、本质以及培养方法。

3.真爱的核心是付出不求回报

真爱的核心不是付出,是付出不求回报。付出求回报还是“有条件”。很多时候,人的情绪来自对他人的要求,如果家长付出,要求孩子给予回报,当孩子做不到或不知道你的需求时,家长会产生负向情绪,这种情绪会让孩子感觉迷惑或付出不值得,也产生负向情绪,双方负向情绪的叠加往往互相产生不满、造成痛苦甚至痛恨,时间一久,亲子关系会出现信任危机,家庭出现矛盾。因此,付出不求回报才是真爱,真爱是净化心灵的武器,真爱是父母一种全然接纳孩子的状态,孩子在父母这种状态下自然茁壮成长。

(二)以家庭文化静心,去焦虑之心

当前,社会形成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功利化人才培养模式,其弊端是导致了家长的焦虑,被焦虑裹挟的家长充满“要”的欲望和“怕”的恐惧,形成非理性竞争,致使一些家庭中充满火药味和狭隘的功利性。很多孩子在功利的角逐中败下阵来,陷入迷茫和恐惧中,产生学业上的无力感和无助感,呈现出无聊、无责、无感、无奈的生命状态,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文化是教育的极致。自古以来,家就是中国教育的文化圣地[2]3。家庭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夫妇之道。当家庭文化能够在父母的心中沉淀,父母才有能力营造融洽而平静的家庭氛围,家中就进入了有序的状态,孩子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逐渐静下来, 开始认识自己、解读自己、品味自己、感受自己,发展自我,就会变得更加有力量。文化也就慢慢沉淀在孩子心里。

1.夫妻关系是所有家庭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当今中国家庭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全家以孩子为中心。这种错误的观念是导致孩子出现问题和问题孩子出现的重要原因。以孩子为中心,忽视了道德、伦理和规矩,违背了道。 古人云:“五伦者,始夫妇。”,《周易·序卦》记载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可见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的起点。尽管血缘关系是维系中国人几千年的核心关系,但是血缘关系的产生来源于夫妻关系。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它是中国文化下家庭教育的一个真理[3]108。进一步讲,在家庭关系中,在夫妻恩爱和谐的前提下,应该以老人为中心,不应该以孩子为中心。家庭位置关系搞对了,夫妻关系稳定了,家庭基础才能稳固,家里就得安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个人的成长和修养方面,和老人的关系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家庭关系方面,和爱人的关系永远是第一位的,孩子在其后。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本质,也是引领当代中国家庭幸福和孩子优秀的关键。

2.家庭文化的核心是夫妻各归其位

中国文化来源于天地阴阳。《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宇宙间有了阴阳才有了万物的生生不息跟自然人伦的和谐有序。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从阴阳开始的。天是阳的,地是阴的,日升是阳的,日落是阴的,男是阳的,女是阴的。阴阳各有特点,正如《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相应于此,在家庭中,父亲是天,主阳,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母亲是地,主阴,要像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有孕育万物、包容万物之胸怀。《易经》又云:“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父母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家庭才会和谐安宁,子女才会健康成长。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互依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在生活中,明了阴阳互补之道,是避免夫妻意见不一致的关键。所谓互补,即是父母不求完全一致,而要和而不同。在一个家庭中,互补体现在:父亲赋予家庭一种精神,母亲则慢慢通过自己的情绪在生活小事中塑造孩子;母亲仁爱柔和但也要有原则分寸,父亲刚强正直但也要宽容仁爱;父亲领妻行道而不管妻,母亲助夫成德而不累夫;父亲关心体贴母亲,母亲尊敬仰慕父亲。在家庭里,伦常关系叫天地阴阳,日月合在一起为“明”,所以,夫妻阴阳和合才能明。这就是夫妻之道。

在家庭中,父亲应“外刚内虚”,所谓“刚”,不仅指刚正不阿、刚愎自用,更要求父亲有正知正见,父亲在具体的教育孩子中,要守住教育的灵魂,即教育的方向、原则和底线是什么,把这些清晰的给到孩子,孩子就会建立完整的价值体系。所谓“虚”,是当父亲守住了底线,就为母亲塑造孩子的内在提供了一个空间。父亲在母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处于虚位,只是观察,把握方向就好[2]21。而母亲在家庭中则应该体现“柔”,所谓柔情似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随方就圆,代表智慧,柔方能显示“软”和“弱”,母亲在家里服“软”,品性贤良、温婉和淑,就给孩子提供了成长空间。柔做到了,和就自然呈现,就给孩子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以父母觉醒调心,养孩子之“慧”心

当父母能够以真爱为前提、以文化为底色修心,走在自我觉醒的路上,那么教育的方法、技巧和智慧都会产生倍增效应。

1.善用“珍珠眼”心赏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心

用心的欣赏成为“心赏”,用“珍珠眼”心赏孩子前提是家长要去功利心。母亲心赏孩子应该是一种母爱的本性和本真,这种原始的喜悦和内心能够让孩子产生足够的自信心。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来讲,父母的心赏是特效药,胜过任何有效的心理干预,因为孩子是读心的,没有什么比妈妈的真爱更有力量。用“珍珠眼”心赏孩子实质上培养的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具体做法: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每天找出自己、孩子、爱人三个值得欣赏的地方,可以写出来,并向对方说出来(说完转身就走,不关注评价,只管自己做了就好),这样持续90天不得间断,间断了要重头再来,写欣赏日记写到不想改变别人的时候就真正开始欣赏别人了。写欣赏是为了锻炼家长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珍珠般的心。

2.放心放手不撒手,培养孩子责任心

信任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基础,放心就是要放下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恐惧,放下对孩子的要求和不信任。放手就是放下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做他自己。“不撒手”一是指家长提高自己信任、心赏、悦纳孩子的能力不能撒手,二是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能够及时出现。前者真正能够让孩子完成自己的体验,后者能够得到孩子的感恩和信任。正所谓静观其变,择机而动。放手不撒手看起来是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实质上是“心”的问题。要想做到放手不撒手,只有不撒手才会真正放手,放手可以让孩子有责任,不撒手需要父母修行自己。对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父母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行不言之教,在家庭中建立起“不找借口”的文化,重点关注做事有始有终,关注孩子是否自觉自愿。

3.不盯结果,只究根因,培养孩子理智之心

智者究其因,愚者看结果。许多父母在遇到孩子问题时,习惯于只盯住结果,不溯源问题发生的缘由。事实上,直接盯住孩子问题软磨硬泡,等于否认儿童自行调节能力,弱化和压制儿童个体的发展。看似严格的管教容易给孩子造成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或遇事爱抱怨、情绪化。孩子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里说的 “本质上”, 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可能是父母造成的,即使不是,作为父母也有责任和义务引领他走出问题的困境[3]。换而言之,孩子的许多问题是家长自己问题在孩子身上的 “折射”。家长自身成长不足,没有勇气面对孩子的问题,没有能力解决孩子的问题,因此家长需要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去纠正孩子,这样才会逐渐看清问题的本质。久而久之,家长这种遇事冷静,内省的处事态度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遇到问题能够理智分析而避免情绪化。

4.透视心理状态,淡化行为干预,培养孩子平和之心

在亲子关系中,不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很多父母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透视心理状态实质上是撇开孩子行为去探察其心理,是一种理性思维,这种理性选择基于对孩子不当行为的理解和接纳。理解和接纳是父母平和心态的基础,因此母亲的平和、父亲的宽容是最好的教育状态,父母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透视孩子的种种行为,但在行为上保持寂然不动,就是把最大的心理空间留给了孩子,孩子会在自行调节中回复原有的宁静,实现自我成长[4]127。当父母创造了和谐的外界环境时,就是在促进和加速这个过程,就给予了孩子最大的正面支持。尤为重要的是母亲的“安静”,它是平衡孩子的支点,是孩子内心能够沉下来的有力支撑,这样的静恰恰能让孩子在沉淀自我中发现和清晰内在的意义。

5.共情孩子,化解情绪,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所谓共情,即感受对方的感受。生活中,常常令家长头疼的是孩子的情绪,面对孩子的情绪,家长最常用的一是讲道理,二是用情绪恐吓、压制、或和孩子较劲。事实上,孩子情绪化严重,甚至无理取闹,这是因为孩子的交感神经和负责理性、自我调节的大脑前庭部位均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孩子常常会情绪发作,情绪发作的过程恰恰是他自己与情绪相处,体验情绪,慢慢走出情绪的的一个成长过程。此时他的理性大脑是关闭的,特别需要安全感,孩子的情绪才能够由最高峰慢慢降下来,所以讲道理无效,更不能恐吓,压制和较劲。否则情绪还没结束又加上被否认的不安全感,负面情绪叠加,理性大脑就一直不会启动,孩子超越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就得不到锻炼。如果说情绪的体验是孩子成长的标配,那么,感通和共情孩子就是父母能力的必须了。家长应努力营造抱持性环境,好的家庭环境,就像一个温暖的容器,无论孩子的情绪如何,父母都能够感同身受,让孩子有在情绪中慢慢回落的体验,在体验和经历中成长。虽然有情绪,他不会一直被情绪控制,慢慢他会成为情绪的主人。在孩子面对问题的时候,面对困难的细节上,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父母给予的情感感染和渗透,以及情感背后的道德支撑,这些都是对他内在道德空间的建构。

三、结语

“双减”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旨在通过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资本运作的约束克服教育的功利化和短视化,通过规范学校教育、约束社会教育、解放家长,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回到自己的本位上来,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当前社会处在浮躁功利的状态下,任何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都显得捉襟见肘,而加强全社会人的心理建设则成为重中之重。而心理建设又不能仅仅理解为心理学的学习和技巧的运用,这样还是在术的层面解决问题,解决当前整个社会的功利和浮躁,需要家长在觉醒下开展一场自救运动,回到修心的道路上来。修心从转变观念开始,以自己的心养孩子的心,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5]。家长应从双减的对象转变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参与力量,这是决定“双减”政策能否落地的关键因素。当然,家庭教育的改善不仅有赖于家长的自我学习和提升,也有赖于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为其提供外部协助,促进家长非理性、功利化教育理念的转变,纠正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倾向,转向重视孩子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双减情绪家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庭“煮”夫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恋练有词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