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福建教育学院, 福州 350001)
小说阅读是语文高考中的一个重要模块。近些年,小说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直线上升,文学类阅读的考点基本都是小说。很多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认识到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按照常规的一个中心、三个要素展开分析,这种标准化的阅读教学,却忽视了小说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解读。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通过小说鉴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要突破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的瓶颈,对其进行深入思考,通过细节品读,提高小说阅读的教学效果。
小说中的情节和环境是反映生活的重要细节,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文学性处理,体现的是社会的缩影,要体会到这些,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深入文本,在文本中感悟人生,体验生活,而这些往往在教学中被忽视了,导致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被忽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仍以高考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忽略了小说的文学性,把小说教学变成模式化的教学,完全把小说肢解,分割成学生学习的一个个任务,学生从中感受不到美,更谈不上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拓展自己的阅读素养。有的教师直接把小说当作学生自读的内容,学生自行阅读后,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抛出一些相关问题,通过问题检验学生阅读的效果,阅读没有鉴赏性。这种固化的思维,苍白地解析小说,完全背离了新课程标准对小说阅读教学的要求。
对小说的解析,只有做到细节品读,才能做到见微知著。抓住了细节,就能抓住创作者敏锐的视觉和独特想像,通过细节中出神入化的描绘,体验文本的妙笔生花,含蓄隽永,进而体会细节的魅力所在。有的教师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小说文本的解析,不作细节品读和讲解,其他的就让学生自己看,自己读,至于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所以然,教师就不再关注,这样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态度,学生通常不会抓细节,也不会品读细节,忽略了小说的鉴赏性。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本设立了小说选修课,将很多现代小说收录其中,这无疑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小说知识储备,从而灵活地驾驭教材。如果小说知识储备不够,没有达到一定的量,思想便也达不到一定高度来领会小说文本的精神内涵,导致小说阅读教学中仍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学效果一般。有些教师不了解小说的理论发展及最新研究成果,造成小说阅读鉴赏教学缺少一定的理论高度作支撑。
新课程理念强调创新,通过创新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些教师沉醉于认真研究创新与改革,却忽略了小说教学的真正目标——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播放与小说题材相关的电影或视频,却没有相应的问题引领或对文本的剖析解读,学生确实是感兴趣了,但是热闹的课堂教学背后,学生收获不多。比如,在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有的教师让学生欣赏电视《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或者让学生表演片段,这样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如果说学生从文本中发现了什么,独立阅读能力得没得到培养,不得而知。因此,教师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明确小说的教学目标,摒弃教学中的“花拳绣腿”。
新课改背景下,虽然教师一改往日小说阅读教学的功利性,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小说阅读兴趣的培养,但是没有把握好多媒体时代的优势去丰富阅读的形式和内容,没有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佳。
好的小说阅读教学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引领,通过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有些小说的情节性比较强,教师就不能以单纯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否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不会从小说中有所收获。对于情节较强的小说,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先通读文章,随后让学生就文中句子提问;若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示范,针对小说中的疑难句、情节或人物形象提出问题;然后再让学生细读小说,带着教师设计的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感悟。如在讲授《祝福》的时候,教师不能脱离小说情节来让学生感知文本,首先,要对小说情节做一个梳理,引导学生将整篇文章的故事脉络整理出来,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作者要把结局写在前?造成祥林嫂的这样悲剧故事的因素有哪些?这样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学到欣赏小说的方法。
梳理脉络便于找到串联起故事的主要线索。每篇小说都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还有背景介绍。不管怎么样,小说都是试图通过对一个故事的叙述来表达一种思想。初读之后,要教会学生概括中心思想,说一说小说要表达什么。比如,小说《飘》中的线索人物是主角郝思嘉;中心思想是塑造一个丰满的独立坚强、在困境中努力挣扎求存的女性形象;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郝思嘉既是本文的主角又是线索人物。当然,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线索人物,也不是所有的线索人物都是小说主角,如《祥林嫂》中的“我”就是线索人物,而主角却是祥林嫂,因其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样一个悲情、保守的旧中国封建礼教迫害的麻木的女性形象,借以表达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痛情怀。还有的小说是以事物为线索,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为线索串联,小说中的“药”有两重含义:一个是小说中的实物,即拿来治肺结核的人血馒头;另一个是拯救旧中国的药,即辛亥革命,因为文中人血馒头上的血是被砍头的辛亥革命者,暗喻辛亥革命并不能拯救旧中国。
找到小说中的线索后,就是寻找主人公。主人公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的载体,是全文的中心,全文所有配角、情节、细节、背景、环境等都是为了主人公而服务的。之后,根据线索将全文划分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阶段,逐一进行分析。最后细致讲解文中所有的技巧,可以从配角、环境、背景、细节、情节等几个方面来讲。因为行文的目的是表达中心思想,思想的载体是主人公,之前所提到的都是侧面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方式。小说中的每个部分都是有目的的,配角可以是正衬、反衬,推动情节发展;环境可以是以乐景衬哀情,也可以是反映人物心情、营造气氛。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一场紧似一场的大雪就暗示了坏人对林教头的迫害越来越严重,步步紧逼,将全文气氛推向高潮。又如《药》中那个老汉买人血馒头的时候,天是黑的,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既营造了黑暗恐怖的气氛,反映人物绝望害怕的心情,又暗示当时旧中国的黑暗。
最后再从头到尾看一遍,作总结,对一篇小说获得完整、立体的印象,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小说想到了什么,对小说中人物的看法,对作品的初步理解,最好不拘一格,答案自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理解能力。
问题是小说阅读的“支点”。小说一般篇幅长、内容多、背景深”,只有找到能充当“支点”的问题,才能撼动整个文本,对小说的内容和精神内涵有深刻的体悟。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鲜活的课程资源。基于这一理念,小说阅读中的问题不应来自教师本身,而应来自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了让学生对小说有更好的把握进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读小说,搜寻与小说有关的资料,初步感悟小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主动提出问题。此外,问题也是学生思想火花的灵动闪现。以《祝福》一文为例,这篇小说无论从长度、深度和高度对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通读小说之后,有一些疑惑和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他们“思想的火花”,经梳理归纳后,他们的问题集中在以下:一是关于文章题目的,如文章写的是关于祥林嫂的悲剧,题目为什么却是《祝福》?二是关于祥林嫂之死和祥林嫂形象的,如祥林嫂的死到底是自身命运的悲惨,还是社会及他人对她的冷漠、鄙视造成的?三是关于“我”和祥林嫂关系的,如“我”的言词与祥林嫂的死亡有没有直接联系?等等。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中,诸如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是由教师设计提出,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现在由学生主动提出,足以可见新课程改革的确是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在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行梳理归纳过程中,发现他们所提问题的难易,是随着个体阅读的深浅而呈现出不同,而且小说中有些值得探究的细节,学生还没学会关注,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启发,让他们提出更深刻的问题,进一步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抓住了小说的主题,把握了主题的深浅,就会正确把握小说的价值所在。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刻画人物,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本质性的东西。可见,人物形象与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便自然成了教学的突破口、切入点。小说家往往通过设置情节和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他们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就是在鲁镇这个社会舞台上、在祝福这个特定环境里,由一个个事件串联起来,她的性格也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渐丰满地跃然纸上。把握了主题,也为分析好人物形象做好了铺垫。
刘国正老师曾指出:“课堂上就那么薄的几本书,极其有限,要想教好,学好语文,必须大力开发课外阅读,并进行延伸和拓展。”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而课外阅读正是语文学习的过渡,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因而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绝非课堂教学来获得,它要求教师要沟通好课内与课外,将课堂上的方法指导和课后的广泛阅读有效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可以将同一母题的专题进行拓展阅读,实现从“一篇篇读小说”到“一批批读小说”的目的。又如,在执教《项链》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印发夏阳的小小说《与刘若英相遇》,要求学生从情节或人物角度写一篇与《项链》比较赏析的短文。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项链》和《与刘若英相遇》这两篇一西一中、看似不搭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灰姑娘”母题。此外,还可推荐莫泊桑的《珠宝》《羊脂球》《关山飞渡》《菲菲小姐》等作拓展阅读,从而将学生由封闭的阅读引向开放的阅读,由“一篇篇读小说”扩展到“一批批读小说”,将课堂阅读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实现小说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综上,高中小说教学的点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一时难以作出取舍。但不管怎样,教师要找到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带领学生一起解读小说的独特魅力,使“叙述与虚构”成为阅读小说时能无意识拥有的视野,进而形成自己的小说观与阅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