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 阔 孙建龙
历史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伯牙鼓琴》作为一则经典的历史故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如:志向高洁的人生精神追求,贵在达心的文艺审美境界,基于理解的心灵相通与朋友情谊……两千多年来,在时代变迁中,人们与它的每一次相遇,都在不同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延展着它的内涵与意义。人们普遍认为这一经典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以“乐”为媒介的,体现着儒家的“乐教”思想。
在儒家“礼乐”传统中,君子修身乃至人格实现的基本过程是:诗——礼——乐。从智慧与才情到道德与行为,而后最高的人格完成,是在“乐”的陶冶下实现的。“乐所以成性”(孔安国“成于乐”注),实现了人性本体的自觉。这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最高理想和人格的最终实现。
基于这一思想,我们再来理解《伯牙鼓琴》中的“高山流水”与“知音”文化。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所表现传达的核心不是客观事物(山、水)本身的特点,也不是纯粹的音乐本身的技能与美感,而是体现儒家所提倡的“仁”与“智”的人格修养与价值追求。
儒家十分看重“乐教”,认为只有通过“乐教”才能获得全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与人格养成。“高山流水”所隐喻的正是以“仁”与“智”为代表的高洁追求与人格修养。伯牙、子期也正是通过儒家所认为的最高的形式——“乐”,以此为媒介建立了彼此心灵的紧密联系与认同。这样,古琴曲《高山流水》在它自身的音乐美之上,连同古琴这种乐器本身,就同时被赋予了一种高洁的品质与内涵,流传至今并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知音”一词首先出现在《礼记·乐记》中,指的是了解音乐、通晓音律,是单纯从音乐的视角出发的。在《伯牙鼓琴》的故事中,锺子期在伯牙鼓琴时,能从琴声中听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的情操和志向,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这一方面展现出二人音乐本身的造诣和素养,另一方面则指向了君子的人格与心志。对“知音”的理解,也由纯粹的音乐学概念延伸向君子之交的境界与标准的理解,更多地指向“友谊的最高境界”。
“知音”而“达心”,一首琴曲,勾连起的是伯牙、子期心中的价值认同与理想追求,心灵的融合相通是二人成为知音的先决条件。而这种心灵的融合相通又是以各自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为前提的,是超越了庸俗与功利的心志相通,达到了真实、纯粹、高洁的境界。因此,“高山流水遇知音”也就成了象征着真挚友谊、高洁人格修养、纯粹而高尚的交友观念的文化符号,世代广为流传。
从单元整体编排来看,《伯牙鼓琴》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在六上第七单元,单元主题为“艺术之美”。本单元分别从古琴曲、绘画、钢琴曲、京剧、书法等不同视角向学生阐释艺术的魅力,带领儿童走进艺术的殿堂,体会艺术对心灵的陶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展开想象,经由审美心理过程,领略中华文化之韵,感受并体会艺术之美。
本文以精简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一则旷世经典故事。故事既表现出音乐艺术的至真至美,更传达着中华民族重情谊、重人格修养的审美文化。
文章的四句话呈现出急转而后合以及一波三折的特点。开篇第一句“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直接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意境高远的画面,引领读者在思接千载的想象中走进高洁雅致的情景。第二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一方面通过灵动而悠远的琴音传达出伯牙鼓琴所表达的心境,另一方面则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子期透过琴音感受到伯牙鼓琴的曲意。全句生动展现了知音之间的默契,伴着琴音,“巍巍乎”的高山样貌似在眼前,仁者高山仰止的品格融于其中。第三句“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与第二句格式基本一致,伯牙通过琴曲传达出智者上善若水的情志,子期则心领神会,于流水汤汤中体悟到灵动与智慧。这两句话,虽然只是以平铺直叙的形式将伯牙、子期的动作和语言描述出来,但是透过这些情节,琴弦所传出的美妙乐音似乎就在耳旁,高山流水的画面也在眼前时隐时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想象到伯牙、子期知音相遇而彼此内心的愉悦。最后一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话风突转,用“无足、不复、破琴绝弦”表现出伯牙痛失知音后内心世界的极度悲伤,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的知音难求以及情谊的力量。
从课后习题来看,课后两道关于本文的习题难度递增,从单纯对文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到思维拓展与迁移。此外,统编教材以“资料袋”的形式补充说明了历史背景以及知音文化的相关材料,并提供了有关描写知音的诗句,这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音文化的重要凭借。课后“资料袋”的内容以及古籍作品中有关伯牙、子期故事的原文记述,能够形成有关这则故事的故事群。
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美育元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个维度,要帮助学生“涵养高雅的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观念”。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审美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伯牙鼓琴》将伯牙、子期通过琴曲实现心灵相通而建立起的深厚情谊以及二者的高洁人格刻画得入情入境,这其中蕴含着儒家文化中悠久的“乐教”传统和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人格养成观念,既体现出文言表达的精练与韵味,又创设了艺术想象之无尽空间,也带给我们对其意蕴美的沉思与品味。教师在带领学生体会艺术美的同时,需引导学生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去理解和思考“知音”的内涵,以及如何建立正确的朋友观等问题。
从音乐美到人格美,从人格美到情感美。显然,这一经典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他们感受艺术之美、获得文化理解、陶冶个体情操的重要载体。《伯牙鼓琴》的美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言简意丰、抑扬顿挫、声韵回环的语言美;具有丰富艺术内涵和审美想象空间的“高山流水”所带来的音乐美和意境美;“知音”而“达心”的情感美与志向高远的人格美。
这样看来,在《伯牙鼓琴》一课的教学中,除语文课程基本的字词积累、阅读能力与习惯的养成外,还应采用诵读、创设意境、发挥想象、拓展阅读、联系生活等教学策略实现其美育价值,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