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条件下的“折”字音义演变

2022-04-06 07:49王锦绣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释文声母词义

王锦绣

(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原始词“折”可以通过改变语音形式的手段滋生出新词,这一点很早以前就有学者谈论过。如《群经音辨·辨字同音异》中对“折”原始词、滋生词的音义作了说明:“折,屈也,之舌切。既屈曰折,市列切。”①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折,曲折也。自折曰折,市列切。禅母。为物所折曰折,之舌切。照母。”②

王力《古汉语自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折:常列切,自动词。旨热切,使动词。按既使断之意。”③后又在《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中谈到不及物动词可转音来滋生出及物动词,他以“折”“断”两词为例。“折”由表示“断”的不及物动词滋生出了表示“弄断”的及物动词。④

蒋绍愚《内动、外动和使动》认为“折”原来应为外动词,后出现在“反宾为主”的格式中,动词后不能再带宾语,古人不将其看作动作而看作状态,并改变语音形式加以区别。这种表示状态的“折”即为内动词。⑤

可见,他们都认为原始词可以改变语音来产生滋生词,但在判断哪个为原始词,哪个为滋生词,以及原始词与滋生词的词义关系上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近些年,亦有单独谈论“折”变声构词的文章,秦敏、张忠堂(2012)即利用了《经典释文》的材料对“折”原始词、滋生词的音义对应情况作了很好的梳理。⑥而本文则试图从历时的角度,充分利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厘清“折”的形音义演变路径,希望能对“折”原始词与滋生词的相关问题做出更清晰的解释。

一、“折”字探源

(一)“折”字形演变

(二)出土文献中的“折”字用例

1.甲骨文中“折”的使用

(1)“折”字在甲骨文中多用作地名,如:

折暈。(合7923)

在折。(合7924)

(2)还可作动词:

己酉卜,勿侑折豖……(合15004)

甲骨文中“折”字多用为名词,可表示地名或国族名,动词用法出现较少,表示折断、砍断某物,强调动作行为本身。

2.金文中“折”的使用

《殷周金文集成》⑦《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⑧中共出现“折”字50次,排除两例错认“質”为“折贝”的,余下48例,用法见下图。(包含同一系列器物中的重复文本)

表1 金文“折”词用例统计

(1)“折”可作动词,表示砍断、折断,后多接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折”所作用的对象。

折嘼於□。(小盂鼎)

折首執訊,孚(俘)車馬。(師同鼎)

多友右(有)折首執訊,凡(以)公車折首二百又□又五人。(多友鼎)

用例中多见“折首”,表示砍头。

(2)可作名词,表示地名、族名,或人名,还有用作姓氏的。

折邑。(折邑戈)

(3)可作动词,表示闭口。

母(毋)折緘,告余先王若德。(毛公鼎)于省吾认为“毋折缄”即毋闭口不言,折即折口。

(4)可用为“誓”“哲”,上古“誓”属月部禅母长入声字,“哲”属月部端母入声字,均与“折”音相近。

以氒(厥)友廿又五家折(誓)。(季姬尊)

金文中“折”的名词用法可表示地名或人名等,同时“折”的动词用例出现最多,依然表示砍折某物。另外还可以用为“誓”或“哲”字。

3.先秦简牍中“折”的使用

查阅有“折”用例的《望山楚简》⑨《江陵九店东周墓竹简》⑩《郭店楚墓竹简》《新蔡葛陵楚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得到以下数据:

表2 先秦简牍文献“折”词用例统计

(1)“折”多作动词,表示折断的动作,后常接宾语。

鬬折脊項骨,可(何)論?比折支(肢)。(睡虎地 法律答問)

由表示“折断”的本义,引申出了许多新的义项,如裁断、回转、伤害等,新义项也强调动作行为本身。

不躳又(有)折,萰斯秉惪。(上博 蘭賦)这里的“折”,即责难义。《正字通》:“直指人过失曰折。”

(2)可作动词,表示砍或折造成的结果,即表断义。

人毋(無)故而心悲也。以桂長尺有尊(寸)而中折。(睡虎地 日甲)

由强调结果的断义也引申出了新的义项,如表示夭折、挫败,同样强调动作行为所造成的结果。

(3)可通假为“制”“製”,两字上古均为月部章母长入声字,与“折”声、韵皆同。

简牍文献中,“折”的名词用法已很少见,强调动作的折断某物的动词用法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也已经出现了强调结果的动词用法,即表示断。能确定为强调结果的动词“折”用法均见于睡虎地秦简,可见最迟至这一时期“折”滋生词已经出现。简牍文献中“折”字用例表现出的另一个特点是“折”的通假用例增多,这可能与此时期“折”的滋生词及新语音的出现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折”的引申义也发展迅速,不仅可以从本义引申出新义项,滋生词的引申义也在不断出现。

综上,从出土文献中“折”字的用例情况来看,可得出这样一些信息,即先秦时期,“折”词义发展特点为:(1)“折”的本义表示折断某物的动词用法多见且发展迅速,最晚至战国中晚期已出现了“折”的滋生词用法,且应已发生音变。(2)相应地,原始词与滋生词的的引申用法也逐渐开始发展壮大,“折”词日后义项的多样性在此可初见端倪。这一时期,即为“折”音义发展的奠基时期。

二、“折”的原始词与滋生词

对“折”原始词、滋生词的判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容易被忽略的。

据上文“折”字原始形体,“折”最初即表示以斤断木,从出土文献中的早期例句来看,“折”也多用作折断某物的动词,强调动作行为本身。本文将这种用法的“折”判定为“折”的原始词,记为“折1”。至于强调结果的折断义,则出现略晚且使用较少,最迟在战国中晚期已出现,系“折”的滋生词,下文记为“折2”。

且据李佐丰(1983)《先秦汉语的自动词及其使动用法》统计,“折”在先秦九部典籍中,不带宾语和补语4次,带宾语17次。蒋绍愚(2000)认为,外动词以带宾语为常,内动词以不带宾语为常,可以将之作为判断内动词、外动词的参考。其实,李文中“折”的相关数据所反映出的倾向与上文“折”在先秦出土文献中呈现出的特点是一致的,这一时期“折”以带宾语为常反映的正是此时“折”多用为强调动作的折断义(依蒋文为他动词),而强调结果的滋生词“折”(依蒋文为内动词)则较少见,或者说刚刚出现。

孙玉文“词义引申系联求证法”认为“各个字不同的词义之间有引申关系,不同字的同义、反义、类义这种网络状的对当关系可以帮助证实其词义具有引申关系。”词义具有互相联系的网络状态,“折1”与“折2”之间的关联也并不是孤立的。

“断”,《说文解字注》:“今人断物读上声,物已断读去声,引申之义为决断读丁贯切。”《宋本广韵》“断”表断绝读都管切(上缓端),表绝读徒管切(上缓定),表决断为丁贯切(去换端)。虽然表断物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但“断”改变语音形式来产生滋生词则是很明确的。同“折”一样,两个“断”一个强调动作本身即人断物,另一个强调动作的结果即物断,且由断物引申出决断义。至于现代汉语中“断”只有一个读音,张忠堂(2013)认为:“中古以后滋生词读音和原始词读音合流”。

“脱”,《宋本广韵》一音为徒活切,意为“肉去骨”,又一音为他括切,意为“骨去肉”。即一个强调解脱、脱落的动作本身,而另一个则强调解脱、脱落造成的动作结果。

“别”,《宋本广韵》一音皮列切,释义为“异也,离也,解也”,另一音方别切,释义为“分别”。《说文解字》段注:“今人分别则彼列切,离别则凭列切。”《群经音辨·辨字音清浊》云:“别,辨也,披列切。既辨曰别,皮列切。”则“别”也是一音强调动作本身,另一音强调动作造成的结果,即为离。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看出,当动词表示对一个整体施加动作,整体会发生某种变化时,这样的动词往往蕴含着两重状态,一为强调动作本身,另一为强调动作结果。为了使表义更加准确、明了,此类动词往往可以以音变的形式产生滋生词,以区别这两种状态。因此,由强调动作的“折1”发展至强调结果的“折2”,这种变化并不是偶然和孤立的。

三、“折”的音义对应关系及其演变

(一)上古时期“折”的音义关系

据王力先生的上古音系统,“折”在先秦时期有两个音,一个为章母月部入声韵,王力先生拟音作[ǐat]。另一个音为禅母月部入声韵,拟音为[ǐat]。唐作藩《上古音手册》中,“折”也有两个音,一为月禅入,一为月章入。

即先秦时期,“折”新的语音形式已经出现。根据上文对“折”原始词的判断,章母月部入声应为“折”的原始语音形式,即[ǐat]音对应原始词“折1”。表示折断某物的“折1”,通过改变声母的形式,滋生出了表示结果的“折2”,声母转变由[]到[],都是舌面音。

《诗经 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诗经 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这两例的“折”均为原始词,表示砍断或折断某物。这里的“折1”,即为章母月部入声字。

《左传 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老子 七十六章》:“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树的枝末太大会折断,木太刚强则断,这两例的“折”应为强调结果的滋生词,属禅母月部入声的“折2”。

(二)中古时期“折”的音义关系

《经典释文》中对“折”字注音一共78处,其中单独注“之舌反”共14处,单独注“之设反”共44处,注“于臥反”1处,“时设反”1处,“市设反”1处,“大兮反”1处,“之列反”2处,“之热反”1处,另有13处注音不唯一。

根据反切的系联原则,“折”字反切中,“之舌反”“之设反”“之列反”以及“之热反”记录的是同一个音。而 “市设反”与“时设反”记音同,记录的是另一个音。

综上,《经典释文》反映的“折”字释单音情况如下表:

表3 《经典释文》释“折”单音用例统计

陆德明释单音的标准与上古“折1”“折2”音义上的对应是一致的,如:

《周易 离卦第三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音义:“折,徐之舌反,注同。”即为强调动作的“折1”。

《礼记 曲礼下》:“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音义:“短折,市设反。”这里的“折”为夭折义,故为强调结果的“折2”。

另有13例,《经典释文》中释音不唯一,有因对文意理解不同而有异读的,如:

《尚书 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音义:“折,时设反,一音之舌反。”这里的折为早夭义,为强调结果的“折2”引申而来。此处虽标了两个音,但陆德明倾向于此处音为“时设反”,即与上古强调结果的“折2”音相通。

《礼记 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音义:“折,之列反又市列反,一音逝。” “磬折”为弯腰义,故为由强调动作的“折1”引申而来,陆德明亦将“之列反”列为首音。

《礼记 曲礼上》:“磬折则佩垂。”音义:“徐时列反,又之列反,沈云旧音逝。”同样是“磬折”,这一例中却将“时列切”列为首音,即读为“折2”。可见,陆德明对“折1”“折2”的判断有时是不确定的,表示屈身如磬的“折”,对文意的理解不同,会影响对“折”音义的判断。

《左传 成公十六年》:“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音义:“折,之设反又市列反。”这里的“折”即强调动作,意为折断了车前的横木。陆德明此处释音也为表“折1”的“之设反”。

《老子 四十三章》:“无有不可穷,至柔不可折。”音义:“折,章舌反,又常列反。”“章舌反”与“之舌反”同,“常列反”与“市列反”同。此处之“折”,陆德明认为读为“折1”,但据文意,笔者认为判定为“折2”更合适,即强调动作的结果,至柔则不“断”。

有“折”表示地名而存在异读情况的:

《礼记 祭法》:“瘗埋于泰折,祭地也。”音义:“折,之设反,注同旧音逝,又音制。”

《左传 桓公十一年》:“柔会宋公、陈侯、蔡公盟于折。”音义:“折,之设反又市列反。折,地阙。”

“泰折”为古代祭地神之处,“折”也为地名,陆德明认为读音同“折1”。

有因方音的不同而存在异读情况的:

《论语 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音义:“折,之舌反,鲁读折为制,今从古。”此处“折”作判定、裁断讲,词义由“折1”引申而来,故应为之舌反,陆德明也倾向于此音。而鲁读为“制”,“制”与“折1”上古音同,但至中古已不再是同音字。

综上,注音不唯一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对“折”应读“之舌”类还是“时设”类上有不同意见,即是强调动作的“折1”还是强调结果的“折2”之间的对立,总体看来,陆德明对“折”字释音的标准基本是沿袭上古强调结果读“折2”,强调动作本身读“折1”来的。

《经典释文》中注“之舌/之设/之列/之热、章舌反”的章薛开三入类音,拟音为[tǐεt],即与上古属章母月部的入声字“折1”相承。而《经典释文》中注“时设/市列/常列反”的禅母薛部开口三等入声字,音为[ǐεt],即与上古属禅母月部的入声字“折2”相承。

“折”的两个音从上古到中古的变化体现在韵上,两字的主要元音由低元音[a]变化到半低元音[ε],这使得主要元音[ε]与韵尾的舌尖中音[t]相拼时更加方便,符合语音的发展规律。这类变化是成体系的,“月部三等开口呼ǐat,舌齿唇音为一类,发展为中古的薛韵开口,如列lǐat>lǐεt,泄sǐat>sǐεt,别b‘ǐat>b‘ǐεt”,即揭示了这类变化。

(三)近现代汉语“折”的音义关系

而到了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中,“折”字在该书中有两音。一音由中古时期“折1”发展而来,归属“车遮”韵部下的“入声作上声”类里,为之母字,与“哲”“浙”等字同音。另一音由中古时期“折2”音发展而来,位列“车遮”韵部下的“入声作平声”类中,为诗母字,与“舌”“涉”同音。

“折1”“折2”到了近代,语音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声母方面,由《广韵》的章母[t](全清)、禅母[](全浊),到《中原音韵》的之母与诗母,即章母、禅母都已经变为卷舌音[tʂ]和[ʂ]。按声母演变规律,章母[t]变为卷舌声母[tʂ],而禅母[]为全浊擦音,且“折2”中古为仄声字,故这里变为卷舌声母[ʂ]。其次是韵母方面,“折1”“折2”的入声韵尾[t]消失了,中古时期“折1”“折2”均为山摄薛韵三等开口字,按韵母演变规律,韵母均变为[]。而它们的介音[ǐ]也消失了,这是因为“折1”“折2”的声母已经变为卷舌声母的缘故,开口三等字在卷舌声母之后要变为开口呼。在声调方面,入声声调可能此时已经消失,《中原音韵》时期,还只是入派三声,而“折2”为全浊声母,故变为阳平。“折1”为清声母字,故变为上声。至于这一时期的音义对应关系,《中原音韵》中没有表现。

而到了现代汉语中,“折1”与“折2”的语音又有了新的发展。声母与韵母方面较《中原音韵》时期没有什么变化,而折1的声调却由上声变为了阳平。《现代汉语词典》中“折1”的拼音为zhé,“折2”为shé。“折1”原是清声母字,在《中原音韵》时期是被归入上声的,但是到了现代普通话,却也被派入了阳平中。自此,“折1”“折2”的语音演变全部完成。但现代汉语中字典辞书里“折1”“折2”的音义对应关系却不再清晰。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折1”“折2”的解释:

折1(zhé)

1.动词 断;弄断:骨~|把树枝~断了。2.损失:损兵~将。3.弯;弯曲:曲~|百~不挠。

4.动词 回转;转变方向:转~|刚走出大门又~了回来。5.折服:心~。6.折合;抵换:~价|~账|~变。7.名词 买卖货物时,按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作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作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作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打九~。8.量词 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名词 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10.名词 姓。

折2(shé)

1.动词 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桌子腿撞~了。2.动词 亏损:~本儿|~耗

3.动词 受挫;失败:这次考试又~了。4.名词 姓。

可见,《现汉》中“折1”与“折2”音义关系的对应是不清晰的,如二词中都有“断”义,仅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并不能将“折1”“折2”区分开。若沿袭古代汉语中“折1”与“折2”强调动作或结果的这种较规范的对应关系,才可能将“折”的多音与多义相对应。依照《现汉》中对“折1”“折2”词义的解释,其实也还保留着古汉语里的音义对应规律。如,表示有外力参与的,即强调动作的“折1”还是读zhé,例如“把树枝~断了”“她把信~好,装在信封里”;而强调结果的“折2”基本上也还是读shé,例如“树枝~了”。但很多时候不清楚是强调动作还是结果的情况下,“折1”与“折2”的音义对应是混乱的。如都表示损失时,损兵~将读为zhé,而~本儿、~耗却读shé。这种混淆早在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又音”里就有所表现,究竟强调动作本身还是结果,缺乏一定的语境有时不易判断。

但有些词语,追根溯源,我们是可以判定它归属“折1”还是“折2”的,可惜字典辞书中的释义并不准确,如:

折俎:意为“体解节折,升之於俎”,后引申指一种国家大典。其最开始即指杀牲并将其肢解,即应为强调动作的“折1”,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释音也与此意义相对应。故发展为今音应读为zhé。但《汉语大词典》标音为shé zǔ。

折疡:指因折伤并发的疮疡,按陆德明释音今应为强调结果的“折2”,应读为shé。但医学百科释音为zhé yáng。

四、结语

综上,“折”字原始词义应为强调动作的折断义,即“折1”,后语音发生变化产生了滋生词“折2”,这是“折”发展的第一阶段。到了中古《广韵》时期,“折1”与“折2”的主要元音由低元音[a]变化到半低元音[ε],即韵发生了变化。在这第二阶段,《经典释文》中体现出的“折1”“折2”音义的对应关系,基本还是符合上古时期两词的音义对应关系的,但随着词义的引申与使用的增多,很多时候已经难以在具体语言中区别出“折1”“折2”的音义了,这从《释文》中的又音及陆德明释音过程中的前后矛盾情况里也可以看出来。到了第三阶段,《中原音韵》中“折1”“折2”的语音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声母、主要元音都发生了变化,介音和入声韵尾也已经消失,连入声声调也派入到了相应的阳平、上声中。这已经与现代汉语中两词的语音情况很相似了,唯一不同的是,现代汉语里原来派入上声的清声母发生了变化,即“折2”变为了阳平。到了现代汉语阶段,“折1”“折2”在字典辞书中的分类与释义早已不再清晰。倘若依然延续古代有规律的音义对应原则,应能还“折1”“折2”一个较为清晰的音义面貌。

注释:

① (宋)贾昌朝. 群经音辨[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②高小方. 古代汉语研究导引[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5.

③王力. 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8.

④王力. 同源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0.

⑤蒋绍愚.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8.

⑥秦敏,张忠堂.“折”的变声构词及其词义孳乳方式[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97-98+112.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殷周金文集成 [M]. 北京:中华书局, 1984-1994.

⑧钟柏生. 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M]. 艺文印书馆, 民国95(2006).

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望山楚简[M]. 北京:中华书局, 1995:6.

⑩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九店楚简[M]. 北京:中华书局, 2000:5.

猜你喜欢
释文声母词义
声母韵母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根据中韩声母差异针对韩国学生的声母教学对策
大少不同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