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刚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
2017 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将体能模块作为必修必选模块,突出了体能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全面理解体能模块教学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实施体能模块教学?如何根据学校情况和学生个体因人而异实施体能模块教学?如何通过体能模块的教学促使学生养成很好的运动习惯,以及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我校从始至终对学生自身的体能以及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给以高度重视。多年来,学生竞技体育和群体体育都取得良好的成绩,大学生体能测试反馈多年来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现将我校体能模块实施以来的一些做法和要求,总结成文,希望能给大家的教学以借鉴,共同探讨更好更有效的实施高中体能模块教学的途径。
很多老师们印象中的体能模块教学就是体能训练。体育课堂中常常将单一的练习进行组合,进行体能素质练习,更多是对主教材的补偿和增强运动密度。比如最容易想到的课课练,单纯的力量和耐力练习等。在新一轮的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中详细地阐释了体能模块内容:体能模块涉及体能发展的相关原理、方法、测量方式、体能评价方法,同时还有体能训练计划制定的流程及制定方式、控制体重的方式、改善体形的手段等。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给一线教师指明方向,体能模块教学有了依据,更加系统完善。体能发展不仅能让学生的自身的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还能成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怎样正确合理的实施体能模块,改变教师们以往的固定思维模式,更全面理解体能模块教学的范围界定,合理的实施教学转变观念是第一步。
体能模块教学内容标准中明确11 条教学内容、细化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如教师需要充分把握体能的基本原理与内涵,要制定契合实际的体能训练方式,根据学生状况制定适宜的体能训练强度、训练时间等,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开展体能评价,并且要按照相关标准对学生体能水平进行评价,注重对体能训练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等。所以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能模块训练中,指引学生充分把握体能概念,学会体能练习的方法的同时也设定与自身情况对应的个性化体能训练方式,而非是过去体能训练对所有学生安排相同的教学内容、运动量或负荷,没有针对性的泛泛而过。要在提升学生体能的同时教会他们方法,让学生真正将体能训练作为一种运动习惯掌握,为今后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奠定基础。
以往的体能教学大家更多是用重复性的力量或耐力练习,通过量的积累达到体能提升的效果,而单一的教学形式和练习方法让学生产生倦怠,或应付了事、出工不出力,长期下去效果不明显。新课程标准中注意到这些现象并提出:体能教学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和生动有趣,如通过音乐节奏活动、有趣的团队合作开展技能训练,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体育竞赛等,改变过去单一的体能训练路径,强化学生主动性。此外,还需要关注学生健康体能、动作技能的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提升,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教师需要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关注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团队合作等教学提示,拓宽一线教师的思路,让我们去思考在课堂上引入更多实效又吸引高中学生参与的体能练习内容。
以往的体能教学中更多的用终结性的成绩判定和评价学生,而新课标中的体能单项评分为:体能单项评分=模块学习初测试分数+进步幅度分数(即模块学习末测试分数一模块学习初测试分数)×权重。体能总分=体能综评×权重1+体能认知综评×权重2+健康行为×权重3+体育品德×权重4+奖券总分,各权重之和为l。让体能认知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发展趋势分为正效、无效、负效等,同时,学生的体育品德、健康行为都需要符合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把学生自身运动能力、体能看作是教学的初始点,要对学生个性进行分析,给予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或量,并让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有区别的去练习,评价引导练习和目的的达成。一个爆发力差的学生,反复给予耐力的刺激对于他的缺陷提升效果不大,而如果针对他的爆发力设定练习内容效果会更好。而一个协调性差的学生通过做操、协调、反应练习一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取得效果。新的评价强调以基础为参考,注重每个人的进步幅度,只要有进步有实效就是收获,而不再用单一的量的标准评价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设定体能练习的内容强度,并很快看到效果,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我校一贯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成绩和体能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成绩反馈多年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与我们科学系统的体育课教学,实效的体能练习和延伸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育相关活动的良性发展分不开。多年来积累了一些提升学生体能的有效方法。而新课标中突出体能教学,设定必修的体能模块正是一个契机,为我们明确了体能模块教学的信心。总结以往经验,结合新课标要求,做法如下:
教师研读新课标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概念、内涵、意义、框架等,按课程标准的精神推进教学。收集相关材料,提升自身对体能模块教学的理解,科学制定体能模块教学计划。针对体能模块新课程标准中的变化与规定为了更好地实施模块教学,我校教师提早准备,在2017 版新课标一面世就首先发放一本课程标准及标准解读,利用假期深度研学,摸透相关知识。暑假里每位教师分工合作,开学初集中教师学习深刻领悟体能模块教学内容变化。并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制定体能模块计划和实施的总体思路。
每位教师制定体能模块教学中一类或几类素质练习的方法练习计划,书写关于体能模块实施的教案及材料(见表1)开学后对学生教育,分工收集体能锻炼计划制定方法,测试体能与评价体能水平的科学方法,心率、靶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体能训练方法等相关材料为模块计划的制定和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实做好准备。
表1
针对不同性别设定不同的体能测试内容及标准,如上肢力量的引体向上、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速度素质的50m跑,核心力量的平板支撑、下肢爆发力的原地纵跳和立定跳远、灵敏性的十字象限跳、踢毽子,耐力素质的1200m 跑等。既有对《国家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保留延伸也有本校特色项目的引入。以上的准备过程是教师们学习领悟新课标体能模块教学意义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充实教学的过程为体能模块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学期初对高一学生进行体能摸底,掌握第一手学生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分类,再根据原始数据帮助学生分析相关数据,让学生能充分把握自身的体能薄弱点,与教师协商一起制定体能训练方案。
初始测试项目定为:耐力项目是1000m 跑(男)、800m跑(女);力量项目的男引体向上女平板支撑;男女50m;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踢毽子。项目选择中既有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沿用也有一些自定项目的引入。向学生说明每个测试项目对应发展的体能素质,让学生了解初始测试的意义与作用,真实有效地建立初始成绩档案,为接下来体能模块的学习做参考数据。在今后的学习评价和过程中可以作为参数,对比体能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利用雨天的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与拓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率、靶心率,如何用心率测定运动强度;什么是运动处方?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实施,改进运动处方。高中生如何合理饮食、女生如何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引导学生能做到健康生活、健康学习。教师要指引学生充分了解到强化体能的重要性,真正的把握体能本质,了解什么是运动负荷、适当的负荷。此外,还应该对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程序、制定内容及制定方法有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初次成绩测试,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原理,利用实践课所学的体能锻炼方法或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自己独特的体能锻炼计划。
在开展体育实践之初,教师要引导学生统一参加规定的体能训练活动,但是在具体训练期间,需要根据学生的现有体能水平,对练习次数及强度进行分层设置。在学生开展体能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过去对学生放任不管的情况。在过去体能训练中,教师会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跳绳训练,其次进行立定跳远,再次进行仰卧起坐,最后进行俯卧撑训练。这样的训练活动看似一个系统,实则无的放矢,很难针对学生个体状况进行体能培训,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在实践中,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体能进行全面训练,充分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学生真实情况分组、分层练习,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初始成绩测定中女生立定跳远1.65m 以下的同学在做跳跃组合体能练习时比其他同学次数增加。在耐久跑练习中根据期初测试成绩分为3 档,给予不同时间或距离的练习内容。而对于协调能力的象限跳、踢毽子,因为学生基础一致,则可以采用先统一教学、统一练习两项强度,再逐渐区别对待。把同一项目上有共性的同学分成小组,组内互相协作监督完成练习等。采用阶段性测试晋级的方法,在学生成绩有提高后可以晋级到练习内容或次数相对少的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时间有限,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或自主时间坚持锻炼,用单项体能比赛带动学生练习和挑战自己的极限,运动会上增加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全班平均成绩比赛和单项个人挑战赛。结合冬季健身长跑开展班级间的1200m 跑比赛,踢毽子计数比赛、十字象限跳比赛、在班级篮球赛中间穿插摸高挑战和折返跑比快等与体能有关的项目,用集体参与的比赛带动全体学生进行体能练习提升体能和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也在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通过9月份的运动会和10月份的体质健康测试,让学生与自己学期初的测试成绩进行对比,调整自己某个项目的体能锻炼计划目标和练习内容,有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尝到了甜头,更有了再进一步的动力,而有的同学几乎原地不动,可以反思是计划本身的问题还是实施效果的问题,对于个别运动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则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引,帮助其纠正问题。大家有了切实可见的目标和成绩反馈,下一步体能模块的教学和实施也有了方向。
我校自实施体能模块教学以来,沿用以往的体能教学经验并引入体能模块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初见成效,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有很大提升,体育运动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学生也能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观念,能根据自身特点调节体能练习内容和练习强度,而且在体能练习的分组中互相协作,良性竞争形成规范意识。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疑惑和困难总结如下:
(1)一线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要求,吃透课表中的要求,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重视体能模块教学意义,从自身转变做起积极思考教学。
(2)坚持体能教学与技术学习相结合,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体能练习或体质健康测试课。合理搭配体能与技术学习应用的比例。
(3)充实体能练习内容,练习要讲究实效,不能为了新颖而失效。把练习内容与技术学习结合,使双方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4)注重材料积累,坚持学生档案成绩的积累,及时反馈评价。
(5)体能模块教学的尝试过程中,增加了许多工作量,教师们要逐步探索,寻找合理有效的方法解决。
体能模块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也是对原有体能素质练习的系统完善,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思想,拓宽练习思路,不断接受新思想,在实践中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坚持合理有效开展体能模块教学,探索体能模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继承原有教学中各校的优势,更加科学的推进体能模块化训练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及体育素养,为健康向上的未来人才培育献上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