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设计

2022-04-02 20:30刘海燕
甘肃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单元教学高中历史

刘海燕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满足课程改革需要,实现教学目标,可采用单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升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学情,着眼于整合教材内容,精心确立单元目标,统筹单元内容,进而探索单元主线进行教学,推动主题教学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题教学;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5—0112—03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单元教学是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在单元教学中,教学设计应围绕为什么学习这个单元,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如何拓展等步骤展开,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具有发展性、系统性以及生成性等特点。五个要素之间密切相关、共同作用,在历史课堂上、历史事件中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都有所体现。采用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可突破传统教学弊端,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单元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认知和发展需要,从本册教材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章节出发,整理汇总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点,采用专题、活动等多样化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几节课的研究学习,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单元学习过程。素质教育背景下,单元教学模式与新课改要求一脉相承,只有将单元主题教学落实到位,才能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清晰化、条理化。

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不可将掌握历史知识作为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目标与最终目的,而应将其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1]。基于此,教师可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历史教学,借助小组合作,构建情景化教学模式,将历史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结合所学内容开展辩论赛等途径来帮助高中历史教学实现突破。此外,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所展开的教学主题设计中,还可围绕教材深入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史料和主题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在开展单元设计活动中,需要将高中教学的内在发展逻辑体现出来,进而使其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确保核心概念以及思想方法等能够在课堂中落实到位[2]。

基于高中历史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展开高中历史单元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某一单元知识进行认知。

1.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单元设计教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有利于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虽然高中历史教材按单元编写,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以课时展开教学设计,并未立足于整个单元知识内容。而采用单元设计教学,可为核心素养训练作指向,将教学内容、历史思维以及学生关键能力三者重新组织起来。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把握教学内容,除使课题之间能够得到有效联结外,还可使单元课程内容更加系统有序,灵活多变。单元教学设计围绕核心概念或者单元主题展开,通过优化单元内容,可使学生知识学习更加系统化,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整合与迁移,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提升学生系统思维。历史学科内容庞杂,并且知识点之间相互交叉、纵横交错。高中历史教材按照通史体进行编排,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但是教师若在课堂中仅根据教材顺序进行授课,学生难以构建知识网络,学习的知识较为零散,难以把握历史发展脉络,与此同时,繁杂的知识量会使学生学习感到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对知识进行罗列,而应加强引导,使学生在探索歷史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寻找知识间的联结点。基于此,教师可将单元设计作为课程出发点与落脚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梳理,构建单元知识整体框架,进而从宏观角度对教学进度进行把握,使学生形成系统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史料开展教学。只有充分认识到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以分析、解读史料作为解决历史问题的根本渠道,才可提升学生史料处理能力,满足新高考要求[3]。

高中历史单元设计应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围绕单元立意,抓住单元主线,开展相关教学设计,同时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单元内容,推进主题教学发展。

1.确定单元教学主线。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确定单元核心内容后,抓住单元重难点知识,同时精准定位单元主线,帮助学生实现系统化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课程实际,提炼教学主线,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高中历史部编版高二必修一《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每个单元主线都与教材立足点息息相关,即国家制度和综合社会治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主线提炼出来,并在每条主线上围绕单元进行深入探究。通过上述方法,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单元之间的联系,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如为学生展示与单元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以及图片等,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改变传统将课时作为构成学科基础单位的现象,对各种相关目标因子进行整合,使教学效果最大化[4]。

2.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基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要素间的特点,教师开展单元教学时应综合考虑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因此,当教师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时,应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全面提升单元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的应用效果。

例如,高中历史部编版高一必修一中,涉及到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由于古希腊与古罗马距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因此学生面对教材内容时会产生陌生感,进而导致学习难度增加。基于此,教师可将其与现代民主政治相联系,通过对本章节内容进行划分,为学生讲解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等重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划定单元知识的重难点内容,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联系,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加深理解。例如,对单元知识整合,教师可围绕西方国家古代政治制度展开,并对西方国家的法律教化、官员选拔以及国际法发展等进行统筹,同时有针对性地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通过对照法加深对史料的理解。教师结合时空史观,将其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行比对,通过历史解释,加深学生理解,并介绍西方国家相关内容,联系我国发展情况,帮助学生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构建知识体系,感受国家发展脉络,学习古人智慧,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加深爱国情怀,树立爱国意识。

3.开展主题教学。开展单元教学时,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牢牢把握知识主线,进行单元整合,促使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例如,高中部编版历史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辛亥革命與中华民国的成立》这一专题,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可将其分为四个部分:(1)政治革命:废除帝制、共和危机;(2)产业革命:黄金时代、短暂春天;(3)生活革命:除旧布新、新旧并呈;(4)思想革命:全盘西化、中西调和。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可使学生对社会变化的认知更加清晰,而单元脉络与框架的条理性,还能够突出单元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虽然整合范围较小,但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除小范围单元整合外,还有大范围单元整合,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具体单元主题确定整体单元教学,宗旨是为教育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时,可将大小单元进行同步整合,推动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全面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例如,高中历史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十课介绍中国古代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而第八单元涉及到十九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因此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单元间内容,借助思维导图等形式为学生呈现知识点的异同。此外,教师还可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相关视频或图片等,使学生感受古代书画与戏曲艺术的魅力,并与世界文学艺术相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教师应理解“家国情怀”,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从学生兴趣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从家训、家风引申到身边的英雄人物等,促进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5]。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新课改持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采用单元教学模式,克服传统教学弊端,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与知识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知识迁移能力,进而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牟永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课程教育究,2019(19):42-43.

[2]张可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09):40-41.

[3]周华锋.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2):77-78.

[4]金丽君.核心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2021(01):15-18.

[5]李合平.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考、学、教[J].天津教育,2020(11):129-130.

编辑:陈静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单元教学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