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芬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学生教育的加强是要以其人身安全为前提进行的,且根据大数据表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意外伤害是导致学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倘若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急救常识便能够降低由于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几率,因此,学校应重视起对学生的急救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急救常识操作并牢牢掌握相关技巧,使学生能有有能力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突发情况,也能加大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性,为学生营造出安全舒适的校园生活。
关键词:急救常识实操 初中体育 如何执行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学习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意外事故的发生情况也越来越频繁。现如今我国对中学生的急救常识教育相对来说并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自救意识比较薄弱,急救知识相对匮乏,面对突发事故的反应能力较差。因此,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急救技能,提高学生急救和有效救助他人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体育课是初中生在校园生活中最容易发生危险的课程,也是帮助学生学习急救知识最方便的地方,学校应利用体育课提高学生的急救技能。
一、急救常识实操加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1生命安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根据一些相关社会报道可知,中学生发生危险的人数很多,其中大多数都是死于运动受伤、溺水、昏厥、触电等等,如果在这些意外发生时中学生能够及时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或者身边的同伴能够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抢救的话,相信最后死于意外事故的青少年人数一定也会有所减少。而这些能够救助自己和他人的急救知识是学生在除学校体育课之外学不到的,因此,学校和老师都应重视起体育课上对学生急救常识的实践教学,尽最大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出适合急救知识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急救能力。这样,一旦学生遇到意外事件时才有能力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更多的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健康。
1.2创新教学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就现在而言,我国很多初中在体育课上都没有利用起学校的医疗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对急救知识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不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这样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还会降低学生对急救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应有效利用起体育课,帮助学生对了解到的急救措施进行实践并指正,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急救能力,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另外,体育课上开展急救常识实操是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创新,更加重视对学生适应生活能力的培养,使课堂丰富多样化,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下的发展需要。
二、将急救常识实操加入初中体育教学的相关策略
2.1加强理论知识培养,打好理论基础
正确的急救技能才能够帮助患者挽救生命,而错误的急救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因此,老师在组织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急救技能实操之前,应先为学生讲解清楚有关急救知识的科学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在意外事故发生时怎样才能将危险降到最低。在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教学时,老师应进行声情并茂地讲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明白健康身体的重要性,加强锻炼。
2.2重视实践,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体育课上老师在带中学生做完体育锻炼之后,应及时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检查,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老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到五个小组,为每个小组的同学设置不同的情景,例如晕厥现场、泥水现场、摔伤现场等情景,并有效運用起身边的工具,尽量使为学生设置的情景更加真实,更好的帮助学生带入到发生危险时的情境中,组织小组同学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患者和救助者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出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实践出当在体育课上有同学因为打篮球扭伤脚踝,疼痛难忍,情况十分紧急时,不同学生对此情况采取的不同措施,并对做错的同学进行指正,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夸奖和鼓励,帮助学生形成要及时帮助有危险的患者的思维,力所能及的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初中生的急救常识实操课程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急救能力,还能有效促进人们健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老师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里辅导,帮助学生形成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老师也要重视对学生急救实践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心态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老师应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兴趣出发制定教学。
参考文献
[1]秦召敏,沈钦海,孔瑞雪,王战敏. 不同运行模式下急救常识应用于中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0,No.494(48):27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