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平
为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问题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简单,并确保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更具针对性。本文从贴近生活角度、开展游戏化教学角度、营造分层问题角度、融入问题的故事情境角度、结合教学规律提问题角度五个层面对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模式进行阐述,以供参考、评价。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虽然小学生年纪小、精力旺盛,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但小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集中,这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不高。而通过在课堂环节对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能顺应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一、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情境教学,但实际上这方面的教学非常重要,对强化学生的数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情境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中心,根据数学的特点,实施精准化情境教学,构建对应的数学课堂,对学生展开深入训练,达到“高起点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发展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与生活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内容,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生活解决数学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打破传统层面学生认为数学知识与生活相去甚远的观念。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会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而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这一教学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学习内容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克、千克的知识,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包含克、千克的知识,比如,一袋洗衣粉1千克,一袋牛奶500克等,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克与千克的知识感受重量的概念,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克与千克的数学知识并非教材中枯燥的数字,而是与生活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让学生能通过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环节为学生准备砝码、天平,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书本、书包、文具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对物品进行称重,并将物品的重量进行记录。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对物品重量进行预估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操作模式,让学生对重量问题形成概念,确保学生能通过与生活贴近的内容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间的称重比赛,可以让小组学生自主研究,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对这些物品进行重量预估,并做好记录,然后,在小组内对各类物品进行实际称重,在称重结束后,对预估称重数量与实际称重数量进行比较,最后看哪个小组学生预估重量与实际重量相差的克数最小,即将该小组评为获胜组,并对这一组别的学生进行奖励,这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称重学习。
二、对学生开展游戏化问题情境教学
为有效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开展游戏化问题情境教学,以此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同时,游戏化问题情境教学的开展由于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学生能在游戏中体验乐趣,因此,也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注意拓展游戏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游戏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内容的多元化,进而带动学生的数学热情。相对于个人单独比赛,这种小组数学比赛的形式,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技巧,在准备阶段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可以分享自己的计算经验,相互学习对方的计算技巧,还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小组计算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除了各种竞赛活动以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计算小游戏,例如,以计算为主的接龙、分角色扮演或角色统计记录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鼓励性的教学方法,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认识方向”知识点时,通常小学生对方向缺乏认知敏感度,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方向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即便掌握了方向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为提高学生对方向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游戏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学习,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先带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认知方向,引导学生认知一个方向,然后,为学生设置游戏方式的相关问题,让学生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概念认知其余三个方向,并让最先认清四个方向的学生以举手示意的方式分别指出四个方向,这会有效提高学生的方向认知能力,理解方向知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游戏式的模式,提高学生对枯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处处合理。只有教学合理、基础扎实,才能深化数学学习。
三、给学生营造分层式问题学习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采取传统的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不利于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还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不够,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又学不会的现象出现。所以,为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分层式问题学习情境引导模式,让不同学生都能在自身认知范围内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确保有的放矢地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引导,以此在整体层面确保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突破性提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面,对学优生应进行拓展性引导,在传授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并启发学生自主设计数学问题,然后再进行解题,这会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创新能力。对中等生应着重培养其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问题有一个明确的掌握,以此为学生学习数学实践知识做好铺垫。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自觉意识较弱,不理解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激发学困生的數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发自觉地进行数学学习,以此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优生营造小数应用计算问题情境,让学生既能通过数学问题锻炼数学分析能力,也可以提高小数计算能力。而对中等生,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营造小数理论知识问题情境,并对这部分学生出示小数概念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小数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而对学困生,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会涉及小数知识,比如,最简单、直观的、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身高、体重都会涉及小数,如小学生中年段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42m,体重为26.38kg,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与小数相关的内容,比如,超市苹果5.38元/kg,橘子4.99元/kg等,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含有许多小数的知识,以此调动学困生的自主思维意识,突破学困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的现状。
四、在故事情境中融入問题,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缺乏严谨性,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会漏掉一些解题步骤,这会导致学生的解题成果前功尽弃。而教师单纯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教师即使对学生详细讲解,学生仍旧难以理解问题实质,这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应注意创新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照本宣科的方式,可以将故事融入问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意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核心素养可以得到升华。
例如,在学习“被除数与除数”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在计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余数除法过程中,通常学生都会将余数中的“0”漏掉,这就造成了计算结果的错误。无论教师如何强调,学生也容易忽视这一细节。所以,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教师应将问题与故事进行融合,使学生通过听故事解决数学问题。比如,西游记故事深受学生喜欢,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个“八戒分桃子”的故事,猪八戒去花果山找孙悟空玩,孙悟空没在家,猪八戒看到花果山的桃子十分诱人,流下了口水,于是,就带着20只小猴子摘桃子,一共摘了90个大桃子,八戒说,你们每只猴分4个桃子后,90个大桃子只剩下1个了,那也没办法再分了,就归了我吧。猪八戒还为小猴子们列了一个算式,小猴子们认为猪八戒算得对,纷纷拿了桃子就四散跑开了。孙悟空回来后,打了猪八戒一棒子,还狠狠地斥责了他。小猴子们不明白,都向孙悟空求情,当孙悟空对小猴子们讲述了其中的道理后,20只小猴子把猪八戒围了起来,纷纷起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孙悟空和小猴子们为什么围攻猪八戒?这会让学生产生较强的探究兴趣。原来,猪八戒故意将余数中的“0”漏掉,明明得到了10个桃子,却骗小猴子说只得到1个。这个故事趣味性较强,讲述过程也会让学生产生较强的画面感,让学生能记忆深刻。
五、结合数学规律提问,提高质疑能力
计算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但大部分学生对计算问题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数学计算问题看似复杂、烦琐,实则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只要找到计算问题的规律,计算难度就可以迎刃而解。教师在帮助学生寻找数学计算规律的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的问题质疑能力,质疑是确保学生能进行自主思索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敢于质疑也善于质疑,并进行自主思索力,争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再将正确答案公布给学生,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得知结果的环节产生深刻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除法”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能被9整除数的特征设置为学习主题,启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能深入思考。为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在问题中融入案例,以此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让学生能更加高效地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A市某区从教育局购进了44818本习题册,要下发至所属9个小学,在运输图中有若干本书被水渍弄脏,其余所有习题册均已下发完毕。请问脏了的习题册共有多少本?图书保管员很快就报出了数量,脏的习题册只有7本。学生听到这个案例后,都会十分吃惊,万以内的除法竟然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答案。然后,学生会质疑,进而提出问题,认为图书管理员计算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对质疑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进行自主思考,尝试说出正确答案。在学生进行了计算后,发现图书管理员的说法是正确的,而自身提出的疑问是错误的。所以图书保管员能很快说出答案,正是因为掌握了能被数字9整除的规律。而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了解到自身思考存在的问题,会形成有效记忆,进而掌握能被9整除数字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字计算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探究能被8、7、6、5、4、3、2整除数字的规律,学生会在合作探究中找到数字计算的乐趣,能自发自觉地投入计算知识的学习中,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可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增强,让学生学会寻找数学学习规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认知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比如,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模式、游戏化问题情境模式、分层教学情境模式都具有较强的现实引导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认知数学知识,也能起到较强的针对性教学效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