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鸣
当前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迅速阶段,他们也会经常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格外注重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沟通艺术,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家长也应当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班主任应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更好地掌握家校沟通的艺术,运用家校合力,为初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一、班级管理中实施家校沟通的实际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成为每一位班主任必须考虑的问题。育人的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同时班主任还应具备足够的耐心,通过不断引导来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目前家校沟通的深入已经在育人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仍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家庭和学校都是学生在成长中十分关键的场所,家长与学校应当凝聚合力,以探索出更好的教育形式。因此家校沟通的意义十分关键。从家长层面分析,家校沟通可以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并且配合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是拥有丰富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家长提出的方式进行建议与指导。优秀的教师不仅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影响,并且还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当前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班主任虽然已经加强了对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的重视,并且也愿意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但是从实际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部分问题。
(一)班级管理的整体结构缺少合理性
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家校沟通工作的合理开展应当保证以清晰的思路作为工作开展的指导依据,从而使各个方面的工作开展都可以更加有序。但是,从当前的工作实践状况发展的情况来看,教师班级管理与家庭管理之间都存在相对明显的不合理的情况,并且矛盾较多。首先,在班级管理结构上,班主任的管理比重较大,家长对班级管理的良好建议和想法难以得到更好的实行。其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家长与班级之间的沟通存在部分问题,部分家长没有及时关心学生,不能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
(二)班级管理的主体层面缺失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并且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能力,从而导致家校互动沟通的实际效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一方面,教师不能掌握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存在偏离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但是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部分教师未能全面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针对性、个别化指导教育有所欠缺,并且家校互动难以良性地发展,学生经常认为家长与教师不能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状况,从而产生叛逆情绪,对成绩的提升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恰当
家长可以说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位老师。家长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方式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意志不够坚强,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提升,这是当前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家长自身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文化背景,很多情况下对子女的教育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知道运用怎样的方式,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导致学生难以健康发展。
三、初中班级管理家校沟通艺术分析
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全面培养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当前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城乡化背景下的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许多父母都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缺少对子女的高度重视。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中应全面开展与实施家校沟通。
(一)对班级管理工作做好趋向定位
要保证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更加合理有序,班主任就应创建相对完善的管理目标,创新班级管理环节的全新体系,创建良好的管理氛围,从而最大化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使之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例如,班主任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形成更加清晰的思路,全面做好调控工作。不仅如此,还要在班级的管理中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运用互联网开展面对面沟通交流,使家长可以更加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同时班主任还应运用循序渐进的手段,帮助学生家长走出对班主任以及学校教育管理的认识误区,使家长充分配合学校教育管理。
(二)合理规划家校沟通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规划科学合理的家校互动的形式,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系统进行、良性发展。首先,班主任要从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对班级管理当中的家校沟通进行精准的定位,從而保证管理工作可以得到全面的安排。其次,尽可能避免出现管理不科学的现象,创建多元化的家校信息互动模式,从而保证教育沟通更加科学,提升家校的互动水平。例如,班主任应全面分析家校沟通各环节,从家校沟通规划各层面进行考量,从而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管理过程中创建健全的信息互动渠道,在开展的初期,应创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培养计划,把握好两个到三个的家校沟通互动点,向家长说明管理计划,让家长也积极参与管理。不仅如此,班主任还应创建健全的管理体系,对家长存在的过度关注以及过少参与的问题,应当进行全面的沟通。对过度关注和干涉的家长群体,教师应鼓励家长进行民主管理;对于沟通较少的家长与教师,应当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彰显出家校联合的作用。
(三)举办多元化家长会
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因为工作而导致没有时间陪伴学生,致使学生和家长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为了增进家长、学生和班主任三者之间的顺利沟通,班主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多元化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上课的情况以及在学校的种种表现,对表现好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班主任也不能批评,应让学生继续努力。班主任在开家长会时,为了让家长能重视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来播放励志的视频,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从而让家长了解并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同时拉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多元化的家长会是增进家长、学生、班主任之间的心灵沟通的重要途径,为班主任日后的教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选择合理的时间与地点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家校沟通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还应观察家长的言行举止。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察觉家长心情不好,就不应与家长沟通过久。如果家长积极地向班主任询问孩子在校学习的实际状况,班主任就可以敞开心扉与家长沟通。不仅如此,班主任还应当恰当地选择沟通的时间以及地点。例如,尊重每一位家长,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不应在公开场合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如果家长想要了解学生,就应当全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可以选择在办公室进行交流,选择具体的时间以及地点,使教师可以依照实际需要和计划进行沟通交流。
(五)尊重家长个性化差异,促进多元化沟通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因为家长的身份不同,因为在文化程度以及个性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就需要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家校沟通时,全面注重家长之间个性化的差异,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促进交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期间,总结家长的性格类型,之后再与家长实现多元化的交流。举例而言,对于溺爱型的家长来说,初中班主任应肯定学生的优点,之后再运用诚恳的语言进行全面的表达,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不足与缺点,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而在面对严格型的家长进行沟通时,则应让这些家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和优点。如此进行多元化的沟通,使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更为科学合理。
(六)运用“互联网+”促进家校共育新模式
以往家长与学校在分享教育资源时,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会选择编写家校共育的教材、手册,在培训过程中统一发放。但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较少,纸质教材的发放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因此大部分家长只能自行选择教育资源。如今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家长在主动寻求互联网育人资源时往往出现选择上的困境。因此,学校在创建家校共育时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筛选适宜、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并发布到平台上,及时更新学习内容,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在教育平台上设置导航、分类探索,使家长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便于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团队可以依照线上活动进行教学结果的反馈,依照家长的需求与问题进行引导,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制电子杂志、电子教材,统一上传。家长可以运用家校共育平台进行反馈,促使班主任和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
(七)寻找同一目标,与家长达成共识
班级工作的开展大部分都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家长都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于这样的情况应全面了解家长的根本目的,促进与家长之间形成有效沟通,让家长明确教师的想法与用意,与家长达成共识。例如,有一位家长寻找教师,说自己的孩子成绩太差,学习中缺少主动性,当前参与了学校的“篮球队”,每天都会参与两节课的练习,所以就会影响学习。由此教师给出这样的解释:虽然我们教师也担心过,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学习相对被动,经常参与训练,因此学习时间就会比其他学生少。但是因为他十分喜欢篮球,在篮球上也有天分,享受篮球,如果不让他参与就会产生敌对的心理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运用篮球激发兴趣,可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但也要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做到练球和学业两不误。于是,家长与教师达成了共识,就没有再坚持不让孩子参加篮球队了。遇到类似的问题,作为班主任要精心考虑,凸现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关心,寻求与家长一致的目标,使家长知道:老师想的和自己想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甚至比家长想得还周到。可以想见,这样的沟通,这样的合作,效果一定会很理想。
(八)家校沟通期间善于倾听
倾听可以有助于谈话者与被谈话者之间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因此,班主任应在沟通期间抓捕到有价值的信息内容。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应当善于倾听,并不是盲目发泄自身的情绪与不满。例如,班级中的一位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经常在教师讲课期间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就应抑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询问家长近期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之后在与家长进行平静的交流,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班主任在了解具体的情况之后应当面向家长给出建议,促进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同步进行,保证学生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九)发挥沟通工具的作用
時代在快速发展,而初中生正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导致其容易受到社会变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把握学生的成长特点,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加之,班级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在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已经发展得十分迅速,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班主任为促进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应当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沟通方式,通过微信聊天或者电话的方式与家长之间保持联系,在家长群里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家长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的前提下,与班主任之间进行有质量的沟通,家长与班主任的共同配合可以使得班级管理的工作开展得更加有效。除此之外,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说话的语气与态度,避免对学生家长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与家长之间进行友好的平等交流,在此基础上达成沟通的目的。家长也可以针对班主任的实际管理情况提出可靠的意见,促进与班级管理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沟通是一门艺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很多班主任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沟通所致。初中班主任身为学生成长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起到了关键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更好地掌握沟通艺术,从而使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实现紧密合作与沟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