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丹丹
食育教育是以食物为载体,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和幼儿一日生活进行的全方面教育。它使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生长规律和营养价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健全的人格。如何发掘食育主题?怎样根据幼儿兴趣开展食育主题活动并支持幼儿深入探究?北京市海淀区上庄科技园区幼儿园各班级开展了食育主题活动。
看见幼儿,发现故事
在观察中发现和了解幼儿。提及食育,很多教师会想“幼儿园里都有什么食物”“哪些食物可以引发较多的探究内容”。教师大多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和选择活动主题,但幼儿对活动不一定感兴趣。教师应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观察幼儿围在一起发现了什么、倾听幼儿在讨论什么。例如,户外活动中,幼儿们发现了玉米。有的摸摸叶子说:“好扎啊!”有的指着玉米须说“看玉米的头发。”有的说:“玉米的根像爪子一样。”还有幼儿一边扒玉米皮一边问:“怎么这么多皮,玉米熟了吗?”幼儿兴奋地探索著,“玉米王国”主题活动由此展开了。
在追问中引发探究。追问,是教师针对幼儿的某个发现或某个问题,以幼儿前期经验为基础,进行再补充和深化。追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持续探索和深入探究,获得新的经验。教师与幼儿一起提出疑问、寻找答案,能使幼儿主动、持续、深入探究,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例如,面对幼儿“玉米熟了吗”的疑问,教师以“你觉得玉米什么样就成熟了”“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呢”引发幼儿思考。
知识检索,支持幼儿探究
知识检索、明确理念。开展食育课程之初,教师对很多内容不够了解,导致活动的开展举步维艰。面对幼儿的疑问和探究欲,教师需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食育理念。在主题活动开展前,教师的知识检索尤为重要,只有明确相关理念和概念,才能为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知识研读、明确思路。幼儿的发现是探究的开始,探究点的背后涉及哪些内容、能否延伸出更多内容,需要教师在前期进行知识研读,捋清思路。例如,幼儿对玉米的结构及如何才能成熟兴趣浓厚,教师要有意识地研读相关内容,根据玉米粒、玉米棒、玉米植株结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可探究的内容。
学会放手,给予幼儿力量
给予幼儿空间,肆意探索。教师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幼儿对自主探索中习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更深刻。例如,在自然角投放整株玉米及玉米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科学区投放石磨让幼儿探索如何将玉米磨成玉米面,在一日生活环节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玉米叶、玉米粒,在户外活动时让幼儿到玉米地观察玉米的生长状态。
给予幼儿时间,静下心来探索。充足的时间是保证探究有效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有时教师为了开展下一个活动,会匆忙地结束本次活动,使幼儿没有足够时间观察、讨论、思考、探究。教师应打破一日生活固有环节,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探究,使主题活动更深入。
给予幼儿力量,持续探索。幼儿的主题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对于幼儿的新发现,教师应给予肯定,增加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幼儿的需求,教师要及时给予材料支撑,使他们的探究更深入。好的支持者能培养出乐于探索、充满自信的幼儿。
及时记录,总结反思。主题游戏持续时间较长,幼儿记忆力有限,活动开展到后期时,他们容易忘记前期内容。教师要以多种形式记录下幼儿的发现和探索,帮助幼儿梳理探究过程、巩固知识经验。活动结束后,与幼儿共同回顾游戏内容,请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总结并升华主题价值。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