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2-03-24 08:01张正平
课外语文·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自读课文统编教材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形式和最重要内容,自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中自读课文的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最不好落实、最难以坚持的,教师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要在精准定位自读课的基础上,巧妙利用助读系统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使自读课文的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统编教材;阅读教学;自读课文;自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0490(2022)03-081-02

【本文著录格式】张正平.自读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课外语文,2022,21(03):81-82.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一套面向全国发行、全国所有初中生共同使用的教材,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教材编写者精心打造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6册教材几乎每个单元均安排了至少1篇自读课文,具体安排如下。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刘湛秋),《散文诗两篇》——《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女娲造人》(袁珂);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台阶》(李森祥),《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一棵小桃树》(贾平凹),《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罗伯特·弗罗斯特),《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夏浩然、樊云芳),《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与朱元思书》(苏轼),《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严文井)、《我为什么而活着》(伯特兰·罗素),《昆明的雨》(汪曾祺),《蝉》(法布尔),《梦回繁华》(毛宁),《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刘成章),《大燕归来》(奥尔多·利奥波德),《时间的脚印》(陶世龙),《核舟记》(魏学洢),《登勃朗峰》(马克·吐温),《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马说》(韩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湖心亭看雪》(张岱),《孤独之旅》(曹文轩),《创造宣言》(陶行知),《三顾茅庐》(罗贯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九年级下册:《梅岭三章》(陈毅),《短诗五首》——《月夜》(沈尹默)、《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断章》(卞之琳)、《风雨吟》(芦荻)、《统一》(聂鲁达),《溜索》(阿城),《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唐雎不辱使命》(刘向),《无言之美》(朱光潜),《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陈涉世家》(司马迁)。

自读课文为学生由课内教读向课外自主阅读迁移架起了一座桥梁,自读课文的教学应该和教读课文的教学有显著的区别、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自读课文的教学思考

虽然统编版教材已经在全国推行了5年,但是种种原因让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教材编写体系,未能精准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异化了自读课文的教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放任自流型

有的教师认为“自读”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放任自流,自读课文全程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交流,教师完全放手不参与,甚至课堂上排除自读课文而让学生课外去阅读。

(二)自读教读型

有的教师不能有效区分教读课和自读课,无法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自读课上成教读课,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均沿用教读课那一套,人为去除了教材的自读课。

(三)一课一得型

统编教材每册都设置了6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教学要求和任务需要达成。有的教师单元整体意识不强,不能借助编者提供的单元主题进行自读课文教学,人为地将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和整个单元割裂开来,无视统编教材的单元目标以及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采用课型随意确定、教学目标自由确定、教学重难点肆意取舍、教学内容随意确定、教学方法和流程也是随意选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教学,追求一课一得,违背了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更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二、自读课文的教学实践

要想让自读课文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精准定位自读课的基础上,巧妙利用教材提供的助读系统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和方法向课外迁移,使自读课文的教学效益最大化,进而让自读课文教学回归语文教学。

(一)课型的精准定位

教读课文的目的是学“法”,自读课文教学是用“法”,将教读课学到的“法”运用到自读课,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自读课型应该精准定位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型课。

教授《台阶》一文时,根据教材的“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可以将教学重点或者主要内容设计为三点:①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三要素,从情节入手,深入小说的细节描写,赏析父亲的形象;②引导学生在赏析父亲形象的同时,体会“台阶”的深刻内涵,把握小说的主题;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并抓住细节适当做些批注或者写下阅读感悟。

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的教学虽然在课型和教学方式上各有侧重,但是同样需要教师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不过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而不是“主导”学生,教师不仅需要主动提示一些阅读文章的策略、角度、方法、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等,还需要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源和学习资源,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时关注的重点和切入的角度。

(二)助读的巧妙使用

统编教材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设置了助读系统,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旁批”和“阅读提示”两个部分组成,这样设置是为了帮助教师进行自读课文教学和加大学生自主阅读的力度,巧妙利用助读系统进行自读课文教学是自读课教学的最主要和最重要路径。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总共66个自然段,编者随课文给出了15条旁批。这些旁批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类:“文章评点型”旁注5条,“问题感悟型”旁注9条,“迁移引导型”旁注1条。据此教学时可以安排5个教学环节:①学生结合旁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并将对9条“问题感悟型”旁注的思考简要记录在该旁注边上;②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可以参与交流解决分歧;③教师归纳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后,学生再读文章写批注或者修改最初写的批注;④学生小组内互换和交流批注并推选代表做全班交流分享;⑤教师总结课堂结束教学。

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好助读系统,借助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借助旁批设计语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真正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让自读课文教学回归语文教学。

(三)知识的有效迁移

在统编教材设置的阅读体系中,自读课文处于连接“教读课文”与“课外阅读”之间,是二者之间的一个枢纽,要发挥好桥梁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向课外有效迁移,才能让自读课文效果最大化。

在自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对教读课教学效果的检验。如教授《一颗小桃树》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5个旁批为学生搭起自主阅读的架子,如阅读旁注“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细细体会”。教师要提醒学生回忆前一篇教读课文《紫藤萝瀑布》中学到的“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思考“小桃树没出息的深意”“眼前的紫藤萝和过去的紫藤萝”对比手法的运用启发学生思考“小桃树的生长经历和我的人生经历有何异同”等。自读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要借助教读课文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自读课文的教学要回归语文教学,但是又与教读课文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要准确理解编写意图,遵循训练体系,借助助读系统,用好用活自读课文,才能真正落实“三位一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簡介:张正平,1976年生,江苏泰兴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材教学法。

猜你喜欢
自读课文统编教材阅读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以三步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