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政(福建省浦城第二中学/福建省南平市)
读写结合是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进行系统化培育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创新初中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路径。在当前创新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时,通过系统化整合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构建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教育体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也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思维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施读写结合过程中,通过将“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有效融合,精准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形成深度理解和有效吸收。同时,通过将读写结合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写作,在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意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深入阅读。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主要依托课本来开展教学活动,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应用之间缺乏有效融合和及时转化,影响了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一方面,实施读写结合,能够使学生清晰了解语文学科内写作、阅读不同内容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结构、写作方式进行巧妙借鉴,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开展读写结合,也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建构了新的对话平台。通过采用模仿练笔、拓展练笔等方法,使学生将个人的所见所闻进行“模仿式”表达,通过为学生提供仿句、仿篇等多元、灵活的仿写手法,极大拓宽和改善了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未能从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蕴含的情感共鸣等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过于枯燥、单调。特别是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大多仅从写作技巧出发,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内容缺乏精准理解和有效转化。因此,造成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性、生活性表达。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通过实施读写结合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经典、优美文章的同时,既掌握了语文教学内容,也掌握了写作技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敬畏自然》一课的教学为例,全文使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先驳论”—“后立论”,层次递进论证的写作方式来表达写作观点。通过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精彩部分进行大胆改写,加深了学生对写作内容的理解,实现了从知识教学向兴趣培养的全面升级。
首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应该遵循直观性原则。教师应该直观呈现阅读对象及写作主题的关系。初中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仍处在发展之中,经常会出现某些问题。比如在阅读时抓住某一细节不放,忽视了阅读对象的整体主题;或者在写作中因为一时兴起,造成跑题而不自知。因此,在缺少教师引导,阅读与写作主题的关联性不够直观的情况下,学生选择的切入点可能会有所偏差,造成学生无法在写作中有效运用阅读成果,也无法通过习作与阅读对象的对比提升写作能力。
在直观性的原则下,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帮助学生以思维导图等形式直观展现阅读对象中的人物、事件和中心思想等要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阅读对象的主题,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为学生有效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创造了良好前提条件,使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快速打开思路,找到灵感。
教师要遵循综合性原则。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应用有着明显的系统性,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素养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比如学生在写作时,要首先在心中形成腹稿,然后打好草稿,最后再完成写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联想到阅读时的各种收获,运用通过阅读得到的各种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其“腹稿”实际上是先以口语化的形式出现,然后才转化为书面语言。所以,写作通常被视为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体现与锻炼。口语交际和阅读都是学生完成写作的基础。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阅读过程离不开学生的彼此合作与交流互动。合作阅读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得学生在彼此的辩论和问答中找到理解阅读对象的正确路径,提升阅读效果。学生交流的载体就是口语,需要运用他们的听说能力,有效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吸收同学的正确意见,准确理解他人语言的含义。所以,读写结合不仅仅是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而已,还与口语交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他诸如课外阅读等,都应该在读写结合中以适当方式加以体现。
写作与阅读具有天然的关联优势,以读写结合为基础,以鼓励写作为延伸,为当前推动学生阅读、写作方式变革创造了良好条件,也通过深挖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内在关联性,推动学生读与写实现有机衔接、有效转化,确保初中语文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当前全面创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读写结合为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语文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具体写作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开展读写结合,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创新。
语文教材是最好的范文,也是当前最能有效调动和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素材,通过培养学生按照经典文章的写作结构进行仿写,使学生在书写相关类型话题的作文时,有良好的“模板”来参考,进而创作出满意的文章,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也使学生更容易体会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比如《安塞腰鼓》的教学,课文有许多值得学生借鉴、学习的地方。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表达的客观需要,确定仿写的切入点。比如,文章中有许多对安塞腰鼓的精彩描写,特别是类似于“暴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等比喻手法的应用,渲染安塞腰鼓的“野性”,能够为学生提供启发,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
为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需要精准的课堂教学定位,树立向优美课文学写作的理念,引导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回归“课堂”、真正回归“实践应用”,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技巧及使用语言文字进行独立创作、个性表达的能力。因此,想要真正、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训练,需要寻找读与写之间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找准学生写作教学训练的切入点。
以《学写读后感》为例,想要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掌握读后感的重点和要求。在写作教学时,以课文《壶口瀑布》为例,通过阅读文章来培养学习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手法。首先,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进行直接引述,比如“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副写意画”,虽然描写的是景物,但作者通过比喻的写作手法,给人以无限想象。其次,要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本文的实际感受,尤其要让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精神、理念进行提炼。最后,通过培养学生对文中作者表达自身感受的内容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关键在于“感”,通过有感而发、有感而写,进而实现写作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学生具备相关阅读积累、语文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后,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拓展空间,通过选择合适的拓展练笔素材,有效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第一,要精选教材中精简的部分进行写作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文章有重记叙、轻描述的特点,为学生预留了良好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合理想象,通过引导学生构思、延伸教材中的简练部分,通过深化文章主题,训练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增添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第二,要对教材中精彩的部分进行合理的拓展训练。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通常会选择大量经典名篇,教师要借鉴教学内容的优美语言、丰富词汇,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教材挖掘和课堂内容拓展,通过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改写和有效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要综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素材,使语文读写从课堂拓展至课下,为学生搭建自觉实践、读写结合的创作平台。
在不少初中生的眼中,写作是一件“苦差事”。因为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清晰的思路,对语言文字进行合理组织,有效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最后才能把想要展现的事物和表达的情感付诸文字,引起他人的共鸣,同时满足自身的表达愿望。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作家,在写作时也需要数易其稿,才能得到让自己感到满意的作品。因此,一些初中生会觉得写作过于困难,而且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太过枯燥无聊,缺少趣味,不愿认真参与。这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是个巨大的阻碍。
例如,在《藤野先生》等课文配合“学写传记”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带领学生回忆几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交流,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写作对象,然后大家共同为这个写作对象添加各种细节,并选择一名同学进行示范表演,要展现出人物的特征以及人物的主要经历。大家根据表演的情况继续提出新的建议,不断丰富充实,并进行详细记录。最后以记录下来的素材和通过表演得到的直观印象,完成人物传记的写作。学生的交流和表演,相当于其自发创设的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的教师有了丰富的教学技术可供运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相比,先进的技术手段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趣味、促进学生理解乃至推动师生的充分互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优势。比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播放按课文内容改编的影视片段,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并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对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写作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应该立足于先进的教学技术,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社戏》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视频为学生展示当时农村的社戏是什么样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趣味,尝试把自己带到作者和他朋友的身上,感受农村少年儿童的快乐。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很有趣的公共文娱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普遍建议从网上搜集新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勾起学生的回忆,带领学生模仿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展开交流互动,最后完成仿写。这样不仅学生的作文质量会比较高,而且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法通过高效的自主思考实现对阅读对象的理解和有效写作,读写结合教学就会变成单纯的“学习任务”,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督促下展开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学生也可能视读写结合为“畏途”。因此,教师无论是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先进技术还是采取其他的教学手段,基本的落脚点都应该是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多元的读写结合实践能够为学生自主性的体现创造更大的空间,取得更好的效果。
多元实践能够让读写结合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可以找到更多符合自己兴趣的切入点,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比如在针对“撰写演讲稿”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此后的演讲比赛结合起来,组织“演讲循环赛”,学生分批次完成演讲稿,参与演讲比赛,每个批次由学生自己确定演讲的主题。每个批次的获胜者最后展开“总决赛”。活动周期可以拉长,比赛进程中,选择合适时间与学生共同观看演讲视频,鼓励学生进行演讲练习,将文字内容和语言的力量充分结合。通过单元课文阅读、写作、演讲和观看视频等活动的结合,实现多元实践,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过程中,通过以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提炼出与课文教学相关、符合学生认知的写作架构,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素材,使学生在“读与写”的积极转化和借鉴中,完善语文知识体系,加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