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猜想阅读
——语用效能优化的小学生猜想学习机制研究

2022-03-23 20:18郁盛静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江苏省苏州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花猫松鼠题目

■ 郁盛静(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江苏省苏州市)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也致力于优化学生语言文字的工作。笔者发现,基于猜想策略的语文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造型思维方式。语文教学中的猜想区别于想象,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推理。学生要在主动的思维过程中,有目的地大胆想象,发挥创造。那么,立足猜想阅读,优化语用效能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对此进行了积极学习和探究,并认为可以聚焦文本题目、文本留白、课文小练笔、课外拓展延伸、猜想阅读方法指导、追问等发挥猜想的作用,提升阅读效果。

一、聚焦文本题目,巧猜妙想故事道理

语文新《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文章的主题就好像是文本的“眼睛”,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很多题目能够提炼文本中心句,或是呈现文中人物,或是呈现故事梗概,或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题目往往反映出文本的主题思想。那么,学生通过阅读题目、质疑题目、猜想题目,进而把握文本的道理或体现的重要思想内容。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引领学生抓住文本主题,猜想结合,从中把握文本大意,了解文章主旨,提高语用能力、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读题、解题。学生在课前预习之后,基本上都能说出题意是王戎不摘取道边李子。随后教师顺势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句号。学生纷纷说出这是一句话。突然,教师擦掉句号,换成了问号,再次询问学生。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一句问句。教师引导学生发出质疑:为什么王戎不去摘取道边的李子呢?为什么是王戎?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个个问题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学完整篇小古文,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回顾这两个标点,学生果断地说要标上句号。我们知道了,正是因为王戎从小善于观察,机智过人,观察到道边的李树多果实,不甜,因此没有摘取苦李。其实学生通篇理解课文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他们真正不理解的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后如何得出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个道理。因此,从题目着手,加上一个小小的标点,引发学生猜想。

当然,教师还可以借助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猜一猜小古文的道理。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这一则小古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将以前学过的小古文呈现出来进行对比,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这么问:

师:同学们,知道《亡羊补牢》故事中亡羊是什么意思吗?

生:羊丢了。

师:哦,出问题了。那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补牢。

师:他想出办法了,解决问题了。

师:学习《铁杵成针》时,我们要围绕这个题目,把故事分为前后两段,铁杵是又粗又长的棒,针是又细又短的,之间经历了什么过程?不停地磨,不断下功夫。从中,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呢?

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回答,教完了课文,自以为学生懂得了道理,但是道理的得出要基于一个怎样的思考过程,再概括出来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提问过孩子,能回答出来的占极少数。

因此,在感知故事道理时要引导学生聚焦文本题目,巧猜妙想,从而优化语用效能。

二、聚焦文本留白,借助猜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留白在艺术中被认为是美的最高境界。补白则是填补空白。在阅读教学中,补白可以理解为对课文没有直接写明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思维的引爆器,学生就像一只好奇心极强的小猫,对未知的事物充斥着好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留白”进行深入剖析,设下疑问,引发学生猜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一颗童心来感受文本所传递的深远意蕴。

例如,《铁杵成针》全文一共有五句话,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从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四方面进行补白。在教学“李白弃去”一句时,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李白不想读书了,当时他的动作和表情。学生回答道:“李白不想读书了,他把书一扔,咧着嘴走了。”这是故事的经过,其中有几处留白,如“逢老媪方磨铁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媪在磨一根怎样的铁杵,从“问之”一句中,又引导学生猜测李白和老妇人两人是如何交流的,李白站在哪里?说了什么?动作是什么?表情是什么?心中又会怎么想?老媪呢?在演示文稿中,通过呈现两者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猜一猜,演一演”的学习活动中合理猜想,呈现画面。

补白细节,让静态的文字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帮助学生在猜想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优化语用效能。

三、聚焦课文小练笔,在猜想中感悟写作手法

好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它既充实了课本内容,释放了学生的表达潜能,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升华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文本阅读中,进行练笔时,在写作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猜想意识,让学生从中感悟写作手法,释放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有作者情感的渗透,会传递作者的情感。现呈现笔者的课堂教学片段来做具体阐述:

师: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在作者的笔下,松鼠就像人一样。出示狸花猫图片,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描写这只狸花猫呢?

1.你准备写狸花猫的哪些方面?

( )面容、( )眼睛、( )身体、

( )四肢、( )尾巴……

2.每一个部位,你能用准确的词来描述它的特点吗?

3.你觉得它的哪些部位最惹人喜爱,最有特色,你能不能也用上说明方法呀?做个比较?打个比方?列个数据?

4.将诗行变成白话文,按照演示文稿上的格式,你也来写一写。

在教学《松鼠》一课时,笔者先给出一句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让学生找到描写的几个方面,知道从头到尾的顺序。再将原文中的几个句型相似的句子转变成诗一样的语言。教师适时地说:“你看,作者写松鼠外形的6个方面 ,每个方面用了一个词概括它的特点,为了说明它的特点,有的地方还用了说明方法,如打比方等。”再出示狸花猫的图片,问:“你能不能按照相同的方法也来写一写这只狸花猫,你准备写狸花猫的哪些特点?”教师适时提供学生一些补充资料,学生将这只狸花猫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事物,如脸像圆圆的大饼,猜想狸花猫的尾巴长,又将其与大老虎进行比较等,学生发挥想象,感悟写作手法。在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上,学生又对自己脑海中狸花猫的外形进行建构,完成小练笔就很容易了。

在教学中,教师重点强调按顺序写,用一个词准确描述狸花猫的特点。教师适时说:“你觉得它哪些地方最有特色,你也用上说明方法,做个比较,打个比方。如他的尾巴大概有一尺长,再把诗行变成白话文。”很多教师潜意识里会觉得这节课我讲完了全部知识点,孩子应该会了,其实孩子并不会。所以按照“发现特点”“用词概括”“在最有特点的地方用上说明方法”三步走的方法,教学层次会非常清晰。

教师评价学生的小练笔时,可以从描写顺序是否合理,每一个部位描写得是否精准,用的说明方法是否恰当,有没有效果,语言是否生动这些方面评判。

由此可见,从课文练笔处着手引导学生猜想,感悟文本写作手法,是优化语用效能的一个好办法。

四、聚焦课外拓展,在猜想延伸中洞见主旨意趣

课外拓展是扩充课本上没有的相关知识,又与这一课学的内容有关联。除了要活学活用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通过课外拓展开阔视野。但要注意故事和文本之间的联系,怎么通过文本解读使它跟文本的故事吻合?还要注意同一个素材,同一个教学设计,如果教师站位高,挖得深入,课堂呈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就能在猜想延伸中感悟主旨意趣。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例如,在教学《铁杵成针》时,笔者对这一课进行拓展。出示《欧阳修苦读》。故事的内容是欧阳修家境贫寒,小时候父亲去世,原本以为家庭受到大灾大难,他最终会碌碌无为,挣扎在生活线上。但是欧阳修不甘命运的打击,凭借自己的勤学苦练,最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此处我们不能只告诉学生要勤学苦练,而是要告诉他们勤学苦练是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再将两篇文章的题目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借助对比、猜想的方式,猜想《铁杵成针》的主旨。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问:“这篇文章中‘铁杵’指什么?‘针’指什么?找到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了吗?能猜出教师让你们学习这个故事的意图吗?”学生领悟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此外,教师还可以从课后作业入手,达到猜想延伸的目的。在设计《铁杵成针》这篇小古文的作业时,我们要把落脚点放在学习榜样上。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教师要关注孩子的人格塑造。教师可以问:“我们都是国之栋梁,从《铁杵成针》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体会呢?”教师总结道:“现在的你可以比作铁杵,将来希望你们都能成针。”通过对学生未来的美好期盼,激励学生成为那根针,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后,要进行课外拓展,借助猜想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对拓展内容进行猜想延伸,从而洞见主旨意趣。

五、聚焦猜想阅读方法指导,提升阅读效果

猜想阅读是猜想与阅读相辅相成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猜想,在猜想中阅读。猜想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猜读方法,设计合理的教案,巧用猜读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从而发挥想象,激活猜想思维,让学生从文本阅读中体会乐趣。在实施猜想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文本阅读的方法,借助猜想阅读来感悟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

在《军犬黑子》一课中,教师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阅读。但在出示阅读要求时,能让孩子自己读的,教师坚决不读,能让孩子说的,教师坚决不说,能让孩子想的,教师要坚决放手让孩子大胆想。

学生讨论:

第8自然段:

神情一:沮丧极了

动作一:都停那么一会儿 看看这个 又扭过头看看当它捕捉到了……拉了出来

第9—17自然段:

神情二:极度痛苦 神情委顿

动作二:“嗷”地叫了一声 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沉沉地垂下了头 一步一步地走了开去 不理 自顾自往营外走去 无动于衷 看也不看他一眼 挣脱了训导员的搂抱 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趴下 不吃不喝 不肯原谅

学生边猜想边回答,正是在这种“阅读—思考—修正”的过程中,学到了猜想的方法,提升了阅读效果。

猜想阅读作为一种教法,在运用中要恰当、适中,教师要把握猜想阅读的时机,挖掘猜想阅读的价值。

六、聚焦追问,边猜边想感悟文本

“良言一句三冬暖。”语文教师的语言是有温度的,在有温度的语言下,孩子的心会暖起来,情会暖起来,语言也会暖起来。我们可以在追问中培养孩子这种语言能力。而这也恰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听课效率。学生在追问之下,思考、猜想、修正错误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松鼠》一课时,教师问道:“作者在描写松鼠的外形时是极有顺序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的答案是观察顺序从头到尾,可偏偏有一个学生回答道:“从整体到局部。”大部分教师就放过了这个课堂教学案例,其实我们不妨问问孩子你从哪里读到了整体,又从哪里得到了布局?深入剖析这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说错,说到底是没读,想当然地说出来了。这样的孩子如何抓住他,避免下次再错。

教师可以带着他说:现在我把这个时间交给你,假若从整体入手,你会怎么来描摹这只小松鼠,从局部入手,又怎么写?学生必须再次思考、再次猜想,描摹出小松鼠的样子后,将自己的答案与原文一对照,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再读一读课文第一段,第一个部位写了什么,第二个……每一个都是它身体的一个部件,没写到整体。按照“先写……再写……最后写……”的顺序继续思考,让学生都闭上眼睛,脑海里出现了一只松鼠,先写它的什么部位,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然就知道了作者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描写这只小松鼠的,纠正了刚才错误的认知。

猜你喜欢
花猫松鼠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请花猫破案
关于题目的要求
花猫和花狗
小松鼠
大花猫
松鼠
松鼠
松鼠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