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娟
摘要:在素质教育工作得到深入践行的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现代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也为新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师,要综合考虑到音乐课程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占据的地位,采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传授音乐课程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歌唱技巧,并能够学习传统民族音乐等相关文化知识,进而使得学生有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树立文化传承的意识,推动小学音乐教学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加强文化的讲解、指导学生开口唱民歌,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乐器几个方面阐述了小学音乐课堂上渗透传统民歌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新时代背景;传统民歌
如今,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流行音乐和快餐音乐越来越多地被小学生认识和接触,节奏和旋律多变的流行音乐符合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学生更喜欢这种音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获得音乐知识的局限,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对多元文化的讲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学科,音乐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艺术细胞的培养,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上的压力,让学生劳逸结合,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改革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一起造就的。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到一些地区独特的音乐时,可以给学生普及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更好地加深学生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牧笛声声”时,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游牧民族的相关知识。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多游牧民族,这些地区分布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这些地方人们的职业主要是牧牛羊,由于牛羊等以草为食,因此这些民族通常都是“逐水草而居”,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移。这也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在讲解完这些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结合音乐更好地体会这个地方的人文景观之美。对多元文化的讲解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就可以突破思维定式的局限,认识到音乐是一门内涵丰富的课程,不但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还传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音乐课程能够真正成为更广阔的教学舞台,使得这一阶段的教学体系能够变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二、鼓励学生开口唱民歌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学,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增加民族音乐教学,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对于小学音乐这门课程来讲,欣赏民族音乐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除了欣赏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适宜的时间学习唱民歌。教师可以先了解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班级内有少数民族同学的话,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课前作一定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给同学展示其所在少数民族的歌舞,也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收集一些相关的视频和音频,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分享。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一些歌舞活动,以更好地鼓励学生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有利于让非少数民族的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
比如,在学完“乃哟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唱这首歌。这首歌是一首土家族民歌,这首民歌通过明亮的声音、悠扬的乐器声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着唱这首歌,在学习完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配合着手势动作等来进行演唱,以更好地感受土家族儿童欢乐的心情。当学生掌握了传唱的方法之后,就能够身临其境的感知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完成相应的歌唱训练,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构建更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留出充足的时间自主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吸取民族音乐中的养分,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三、鼓励学生学乐器
小學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鼓励热爱音乐的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传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通过民族音乐的欣赏,能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我国各少数民族拥有类型繁多、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民族乐器、民族戏曲等等,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某一种乐器。
比如,在学习“我的朋友”时,教师除了让学生欣赏相关的音乐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八孔竖琴的正确演奏姿势,在学习“七个小兄弟”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只是一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时期,不应该对学生作出过高要求,比如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并精通某种乐器,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只需要加强对热爱音乐并且热爱学习乐器的学生的引导,无需对每个学生都作高要求。基础阶段的音乐学习需要让学生基本掌握各音符的发音、对乐器有基本了解等,这就是小学音乐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则无疑是锦上添花。这样一来,不仅能确保现阶段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还能使得学生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挖掘自己的音乐潜能,学习一门独特的弹奏艺术,让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向往。
小学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其他学科的教学而忽略音乐教学,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适当地融入民族音乐教学,以更好地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优秀的、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柴森.民族之乐启迪民族之情——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9-10.
[2]陈小静.浅析中国民间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