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2022-03-19 23:18吉丹
家长·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内涵语文

吉丹

文言文是中国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智慧文化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文言文教学,努力打破文言文教学常规,形成自成格局的文言文教学体系,让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汲取其中丰富的知识、智慧和经验,丰富自身内涵和涵养。文言文中不仅拥有优美的辞藻,而且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高中文言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文言文普及的浅层阶段,而应该从内涵出发,强调文言文本身的道德、哲理、情感因素,进行经典的深入解读,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文言文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之美。

一、在学习中提升文化认识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必须要先让学生认识文言文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其实就是古代人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媒介,其实质是“古代汉语”,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文言文教学重视程度:第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重视文言文学习。第二,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文言文发展的历史进程,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石,形成的定性化文学书面语言,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后来的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唐宋古文、明清八股……皆属于文言文的范畴,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1918年前,中国绝大部分文章是使用文言文进行表达和书写的。通过讲授文言文发展历程,可以在一定程度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文言文语言特点及其发展历史的探究。第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文言文相关图片、音频、视频,从视觉和听觉这两个角度对学生产生冲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环境,帮助学生将文言文知识进行及时性的内化提升,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在史实中激发探究欲望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识,教学文言文时可尝试与史实相联系。高中语文教材很多文言文选自先秦和诸子的散文,教师可从时代政治入手,选择一些具有文学性的政治时事,丰富学生的史实知识。文言文的内容忠于史实,与历史事件相互之间也有一定关联性,政治史实与文言文所讲述的故事有因果关系。在讲授文言文的语文知识时,加强与史实的联系,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提起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对学生来说,了解史实能方便理清文言文中所讲述内容的逻辑关系,记忆文言文的效果也会更好。通过联系史实,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文言文知识的广阔视野,激发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大量与文言文有关的史实内容。

三、在阅读中提升文化修养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选入了许多文言文,如汉晋的《归去来兮辞》《鸿门宴》《过秦论》,唐朝的《谏太宗十思疏》《阿房宫赋》《师说》等,丰富多彩,适合诵读。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在阅读中汲取其中的智慧和精髓,体会文言文的美妙所在。阅读理解的形式非常多样,如①听读。从多个角度进行文言文听读,听出文言文的层次感,听出文言文的情绪,听出文言文的智慧所在;②联读。将整篇文言文扩展开来,即利用主题研读、集中感受、文化研讨、比较阅读、拓展阅读等措施将具有同一因素的文言文诗篇进行整合,这种读法对学生和教师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选择阅读方法,丰富文言文诵读内涵,促使文言文教学课堂变得多姿而活跃。如教读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十课《劝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比喻句形式,参考古人比喻论证方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于古典品鉴過程中,明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需要我们具有笃实、明辨、修德、勤学的品质。再如,教学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短歌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经典桥段,帮助学生穿透文言文,把握课文内在核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珍惜生命中的一分一秒,有助于学生远大志向的形成。又如,教学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十课《师说》,教师可以引进骈文这一古文形式,借助华丽的词语和对偶的声韵,提高学生对古文的认识,深入领悟韩愈先生撰写《师说》的主要目标,以此激励学生致力于古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古道的优秀品格。高中生学习《师说》这篇文言文,有助于学生形成尊师重道的正确思想,也有助于形成谦虚好学的个人优秀品格。“师说”的“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有先叙后议的形式,也有夹叙夹议的形式。

在这一文言文的第一段中,提出的一个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会对从师的必要性产生某种深刻的体会,同时在心中形成从师学习应坚持的原则。《师说》是一篇千古佳作,其中的一些观点在如今读来也让人深有体会深受启发,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让读者能体会到从师的必要性,在选择从教时也会遵循合理的标准,有全新的择师观念,看重真才实学,《师说》所表达的重要思想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四、在教学中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文学功底会对教学实效性产生直接性影响,影响文学氛围营造,也影响学生文言文学习热情。教师的文学功底不够深厚,对文言文了解了解不深,就会影响教师从多种文学欣赏的角度进行教学,一个文学素养强的教师,往往可以影响一大批学生。优秀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文学知识,学生更愿意接纳,而教师的褒贬、习惯、喜好也经常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喜欢和喜好。教师是学生的“偶像”,即使当今社会已经达到高度发达的科技信息时代,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教师已然不是知识的唯一代表,但是教师仍然以其职能发挥着对学生的榜样作用。教师对文言文这一传统文化的品鉴,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主动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使文言文与新时期进行元素融合,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因此,教师要热情主动地将文言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吸收、反省、思索、发扬,因为文言文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文化、是内涵,值得学生吸收、学习和传承,继而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从中汲取古人智慧,促进学生人生的升华。例如,孟子的“不忍之心”、荀子的“学不可以已”、韩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孔子的“不知不愠”、庄子的“有蓬之心”,这些优秀美德正是通过文言文这种形式流传,至今仍然影响现代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是人们重要精神支柱。

五、在写作中提升文化内涵

可能最让学生苦恼、惆怅和头疼的就是语文作文写作。著名教育学家朱光潜强调:“深入所见亦深,浅出所见亦浅。”学识渊博的人写出来的作文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内涵、文化和深度,而学识尚浅的人写出来的作文也就相对拙劣、浅薄,因此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整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命题,语文教师要在写作中提升学生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合理应用,强化素养

虽然不提倡在语文写作中使用文言文语言,但不可否认的是,优美、精湛、优雅的文言文语言应用于写作可以凸显写作人的文采。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美句、美词、美文应用于语文写作中,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改造、改编、临摹文言文的优美句子,强化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语文写作水准。

从古诗文的语言格式来看,或比拟夸张,或写实朴素,或整散联合,或音乐协调,或直抒胸臆,或情景交融,或隽秀优美,或气势磅礴,能让人深入体会中华民族语言的深沉含蓄、凝练丰富。优秀的古诗文作品中,每一句、每一词、每一字,都表达出不可言传的深刻意义,唯有细细品读,才能做到丝丝入心。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正是提升学生个人文学修养的重要渠道,不仅如此,它同样可以锻炼学生文化内涵,促使学生达到“文学”“道养”双修的境界。学生在阅读、感悟、思考、讨论文言文作品时,会激发思想的碰撞,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进行形成深厚的理性认知。有了思考和想法,就会刺激学生创新性地将文言文化为灵活生动的文字,或是对某一种传统文化的品鉴,或是对某一个文学家的抒怀,或是自己人生的领悟,这一过程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再升华,有助于学生文化内涵的提升。因此,教师要传授学生如何进文言文作品赏析、分解、借鉴,将文言文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内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佳句美文创新性地化用于语文作文写作中,如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第三课《静女》的教学中,学生对古代男女爱情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感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诗经》原著,掌握重章叠句、比兴、顶真等手法,对其中一个成语、一句话、一个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教学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十课《劝学》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荀子进行个性化评价,学会“一人论世,以史论人”,传授学生采用具体实例进行观点描述的方法,同时可以传授学生比喻、正向、反向论证方法,强化学生文学思维逻辑。

如学习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中陶渊明先生的《归园田居》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对“田园隐居文化”的认知理解,结合陶渊明先生所处年代背景,激发学生的文学艺术情趣,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如学习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孔子《论语》之后,教师可以引导组织学生剖析《论语》十二章中各个词句的内涵,思考“温故而知新”“三省吾身”“学思结合”等的内涵,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抒发真挚感情。通过挖掘、汲取文言文中的养分,学生能将其内化成自身文化内涵,进而形成学生个人独有的智慧。

(二)专题作文,延伸精神

通过学习文言文专题语文作文写作,从而延伸至文言文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含义和精神,可有效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内涵。例如,在教学以“包容”为主题的语文作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篇文言文,经过了教师的耐心指导,学生对蔺相如的“包容”这一优秀品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可以以此为前提进行“包容”优秀品质的案例補充。

例如,曹操撰写的《短歌行》文言文中写道:“周公吐槽,天下归心”,周公自始至终都以一个“包容”的内心来对待闲人雅士;唐太宗面将魏征看作自己的一面镜子,从容不迫地面对魏征的直言苦谏;齐桓公以宽广的内心对待对自己具有强烈敌意的管仲先生,认可管仲的管理才能,积极纳用贤才,最终成长为地方霸主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引进文言文名言警句,加深学生对“包容”这一优秀品质的理解。如(1)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2)宽以济猛,猛以济宽。(3)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己能病之等。通过让学生回忆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并应用一系列的名人雅士“包容”案例,可增加学生文言文知识储备,以便学生在文言文写作中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才思泉涌,自然而然地将“包容”这一优秀品质融于学生思想观念中。

(三)感悟评点,加深理解

学生在自主探究文言文篇章时会产生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认识,如学习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鸿门宴》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针对《鸿门宴》篇章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评价,学会“以人论世,以史论人”的人物评价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还可以传授学生结合现实案例进行人物分析的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在教学高三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兰亭集序》篇章时,这一篇文言文深刻描写了作者对生命、人生方面的情感态度,是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的有效资源。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言文篇章内容,总结作者王羲之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在学生展开口头表述之前,教师引导班级学生相互沟通、交流自己的生命谏言,口头描述对生命、人生的具体见解和看法。在具体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先让学生发散文学思维,各抒己见,并不断地提醒学生从《兰亭集序》这一篇文言文中找到根据和参照,接着教师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就“生命谏言”进行交流,就关于生命、人生见解各抒己见,帮助学生结合现实进行文言文篇章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更好地引发学生的生活共鸣,使学生将文言文与现代语文写作联系起来,为学生语文写作文采的提升提供助力。

六、结语

总之,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语文学科教育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弘扬的重任,只有不断强化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断突破文言文教学的局限性,才可以真正实现育德育人的教学任务。文章提出了在学习中提升文化认识、在史实中激发探究欲望、在阅读中提升文化修养、在教学中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在写作中提升文化内涵等策略,以期能为有效开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提供参考。

(左毓红)

2479500783323

猜你喜欢
文言文内涵语文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文言文阅读专练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