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动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重构

2022-03-18 09:12■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话语

■张 勇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交往行动理论”,强调以语言符号系统作为最主要的媒介,注重交往参与者的主体间性,主张回到生活世界、重建交往理性,从而推动人们之间的合理交往和社会进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构建平等、互动、科学、生活化的话语体系,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双方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教育实效性。

一、交往行动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交往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中。哈贝马斯通过对交往实施“语言学转向”,主张以语言的交往来实现信息共享、相互理解,建立和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最终在规范中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他认为,交往行动区别于以往的工具理性行为,它是以语言或符号为媒介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和共识的行为,具有更多的合理性。交往行动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代表性观点如下。

(一)交往参与者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

主体间性是由哲学家胡塞尔首先提出并使用的现象哲学的理论术语,后来被哈贝马斯引入到社会学领域,用来阐述主体之间实施交往行动,并被看作是形成相互理解和实现共识的前提。在哈贝马斯看来,自主的交往行动主体之间是一种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基础上的主体间性关系,是各主体间相互理解、沟通和尊重的对话关系,“当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进行沟通交流时,他们就具备了主体间性关系”[2]。主体间性强调交往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地位和双向互动、自由交流的话语关系,要求兼顾言说者和受听者双方,体现了对话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共在性、包容性等特征,突破了工具理性的单向交往局限。

(二)语言是交往行动的最主要媒介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动是人与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产生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交往的理性,达成一种普遍的共识。他提出,语言符号系统是最基本、最直接、最主要的交往媒介,言语的有效性是推进交往行动合理化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交往理性,交往主体就要注重语言的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和可理解性,即必须在对话时提供真实的陈述,确保所说内容的真实可靠;必须有真诚的表达意向,确保陈述的内容能让听者相信;必须选择一种合适、正确的表达方式,确保说话方式能被听者所接受,使交往行动的各参与者之间能坦诚交流、相互沟通和理解。

(三)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得以发生的实践环境

哈贝马斯认为,人们之间之所以能够产生交往行动,就在于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这里有着交往行动发生所需的文化知识储备、社会运行秩序和个人交往能力,即文化、社会、个人。“生活世界似乎是言说者和受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他们能够在其中交互地提出要求,以致他们的表达与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相互协调。”[3]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不断实现再生产的实践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交往行动产生的条件和起点,是一切交往活动的成长土壤和动力源泉。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境遇和现实审视

话语(discourse),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媒介,生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并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实践。话语作为一定利益诉求的表达方式,带有明确的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其话语有着特殊的价值理性,肩负着传导占社会统治地位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关系着“我由谁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要能“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当前,随着全球性话语的发展,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更加激烈,我们要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话语环境和发展现状,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一)西方话语强势来袭,社会思潮日益多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衰减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竞争和渗透更加激烈。近年来,西方国家大力输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寄希望于通过这些思想的种子催生出和平演变的果实。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师生出国学习研修的人数日益增多,一部分人理想信念开始松动,更有甚者言必称西方,全盘照搬西方的理论概念和学术话语,“三观”逐渐发生了偏差。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空间更加开放和复杂,各种外来文化、亚文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解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话语受到严重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5],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充分,未能深入系统研究各种思潮产生的背景、本质、危害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倡导和培育等力度不够,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批判和斗争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的转译、传播不到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二)社会变革不断加剧,现实问题日益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解释力不足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前的时代主题,但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曲折复苏,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我国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战略机遇期、矛盾叠加期,新时代新情况新任务需要新理论作出回答,许多现实问题亟待新理论的指导和阐释。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应与时俱进地推进创新,更好地履行诠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使命担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解释和阐发,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内心认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四个伟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创新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新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命题、新材料、新内容,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诠释和传播。但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老化现象,其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话语实践还需进一步加强,话语内容还需进一步及时更新,话语的解释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现代技术迅猛发展,传播方式日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下降

信息化时代,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载体和方式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微博、微信、QQ等新社交媒介,一方面实现了平等的互动式对话,人们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展示和传播海量信息,具有“新、快、奇、多”等特点,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深受欢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要坚持“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6],进一步加强教育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构建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圆[7]。但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仍然存在"假大空"现象,习惯于机械的灌输式表达,未能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和生活语言来讲述精深的理论,话语的新颖性、普及化和吸引力不够。同时,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难以分辨,各种社会思潮也纷纷抢占网络话语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效用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提升媒介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进行有效转换,在保持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话语基础上,借用和吸纳健康向上的网络话语和时代话语,主动回应现实问题,积极抢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三、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原则和方略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交往行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互动、交流情感、达成一致的活动。借鉴和运用交往行动理论,根据新时代语境和话语发展规律,建立理想的话语情景和话语表达现实场域,重新构建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更加注重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坚持价值引领,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话语导向与思想认同的一元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地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形成价值理性、规范行为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好思想“总开关”问题。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承担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同样,受教育者也是能动主体,可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学习体会,对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和提升,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素质和行为。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就要建构新型的教育交往行为主体关系,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要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开展主体间性教育,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之间的平等性,注重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打造各教育主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协同、相互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话语情景,强化话语主体与对象平等性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行动的主体,尊重和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所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和原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话语模式,指令性、说教性的话语占主体,体现的是一种霸权话语和“工具理性”,一定程度上对受教育者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形成了威胁和挑战,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施教者的主导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需要坚持以教育者为本、以受教育者为本的统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一方面,教育者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话语表达技巧,提高媒介素养和网络技术运用能力,营造更好的话语表达环境,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建立一种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的“交往理性”,充分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要通过搭建双向互动、畅所欲言、轻松舒适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运用真实、真诚、正确、可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拉近双方之间的话语距离,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话语主体与对象的平等互动,离不开话语情景。构建理想的话语情景,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其话语要兼顾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线上与线下,要注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坚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营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平等、真诚的对话关系,而非单向性、控制性、工具性、强制性的霸权话语。

(三)坚持与时俱进,回归现实场域,强化话语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时代性

生活世界是交往主体身在其中的真实环境,可以让交往主体油然而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容易引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情感上的共鸣,增强教育主体间的亲和力。现实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动力源。我们要通过回归生活世界,运用日常的生活语言和表达方式,引用真实的生活事例和教育内容,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场域。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坚持与时俱进地革新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是提升话语吸引力、解释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方面,我们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时代特征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补充和完善,也要及时吸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范畴、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合理采用网络空间中的新词汇、新表述、新内容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通过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事实和案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开展引导和教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方面,我们要按照观照现实、贴近实际、融入生活的原则,尽可能将高大上的政治话语、精深晦涩的学术话语、生硬呆板的文本话语,转化为接地气、大众化、时代化的生活话语、实践话语和网络话语,采用活泼新颖、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言语表达。要坚持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思维和语言习惯,通过耳熟能详、朴实浅显的话语,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动漫和视频等话语形式,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亲和力。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话语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