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X证书公信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在赣试点为例

2022-03-18 07:05童丰生刘毛毛
河北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童丰生,刘毛毛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7)

自2019 年1 月24 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先后于2019 年3 月、2019年8月、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发布了四批培训评价组织及其开发的1+X 证书名单。截至2020年底,全国培训评价组织共计301家,涉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47 种。培训评价组织是否认真履行职责,试点工作成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针对江西省的1+X 证书试点工作开展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培训评价组织开发的X 证书公信力还有待提升,职业院校对1+X 证书制度内涵的理解还要进一步加强。

一、在赣试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基本情况

江西省遴选牵头院校组建了178 个证书联盟并实施动态管理,协同推进证书试点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坚持公益性和成本补偿相结合、费用核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等原则,陆续出台了证书费用标准。各校将证书标准与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推动“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创新。截至2021年7月,已有155家培训评价组织在江西省开展了206个证书试点,试点院校数共205家,计划试点人数总计121375人;已有33963人完成证书考核,平均通过率为77.28%。为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22年江西省发布《江西省2022年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要点》,共提出了六项工作要点:一是完善江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机制;二是实施书证融通;三是优化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四是组建实习就业联盟;五是探索“岗课赛证”;六是培育评价组织。

二、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X 证书公信力的应然状态

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X证书公信力直接关系到1+X 证书制度推广与实施的成功与否,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X证书公信力的应然状态是1+X证书能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书的方向对应当前我国重点发展产业及人才紧缺型产业的方向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目的是深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创业通道,服务于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因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方向须对应当前我国重点发展产业及人才紧缺型产业的方向,通过证书的社会化推进工作,加快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夯实经济建设的人才基础。

(二)证书的培训评价组织对应行业的产业背景

培训评价组织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应对证书的质量及声誉负责。为保证证书标准及证书工作的落地能够充分对接产业发展及岗位技能需求,要求培训评价组织不仅要在标准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考核管理、证书发放等方面具有一定经验和实力,更需要培训评价组织具备相关行业的产业背景,其在产业中的地位受到行业高度认可,且有对应的企业真实岗位群作为证书标准开发的重要依据。

(三)证书标准的制定充分结合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基于培训评价组织对相关行业的充分理解和调研,归纳总结出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岗位技能要求。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证书工作能够在院校进行有效的落地实施,证书标准应以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需求、场所、资源等现状作为重要的制定依据,充分考虑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有机融入到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统筹规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的建设投入[1]。

三、在赣试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院校参考率较低

职业院校是1+X 证书制度的主要参与主体之一。2021年江西省共计有25所院校、1059人申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2 所院校、60 人申报供应链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据统计,江西省职业学校开设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有50 所之多,而申报占比仅约54%,院校参考率明显偏低。

(二)考核指标完成率较低

江西省内考核指标完成率仅为46.2%,离既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21年疫情反复无常,疫情打乱了各院校教学计划和进度,致使很多院校未能安排X 证书考试;第二,因需自付考证费用和购买指定设备,部分试点院校对参与培训的教师也没有奖励措施,导致部分院校和教师参与X 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第三,各院校对于试点申报与指标完成认识不够,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三)部分院校盲目追寻通过率

新冠疫情推动了试点工作线上化的转变,多重因素叠加大大增加了试点和证书的质量保障的难度,而部分院校因过于在乎通过率,盲目跟风考通过率较高的证书,最终造成了证书质量不断降低。通过与试点院校尤其是近期新的申报院校的联系,我们发现不少院校对1+X 证书宏观层面的政策和设计上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统一的说明会或宣讲会对试点工作宏观层面政策和最新要求进行解读。

四、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广1+X证书存在的制度障碍

(一)环境缺失: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普通教育相比,在办学规模、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缺少肥沃的发展土壤。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虽然也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组成的体系,但体系内部依然存在层次缺失、衔接不畅等问题;二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不畅。由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这使得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一直缺乏有效的沟通。正是以上原因,导致我国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职业教育缺失应有的文化环境。

在制度方面,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领域的法律、规章和制度,并没有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十分明确的规定,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表现得十分松散,对于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划分也不明确,各主体之间的约束性相对较弱。1+X 证书制度及“双证书制度”等相关政策文本大多只是在宏观的制度架构上提出实现任务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而并没有从实际应用的微观角度明确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出现了利益主体之间关系松散、权利与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2]。

(二)利益博弈:主体利益的短视和失衡

国家及各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之间以学习者为纽带形成了1+X证书制度下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如何平衡行业追求利润的动机和等价交换的市场机制与公共管理部门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和非竞争性机制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和滞后性与行业企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冲突;如何引导和刺激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及培训工作;如何打破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同质化办学藩篱,解决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矛盾;如何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和转换为学习者所需的学习成果,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教育政策能否有效执行。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人才培养和评价制度封闭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对企业行业参与办学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体系尚不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统筹管理制度未建立。职业院校内部对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非学历教育成果的融通建设机制不成熟,两种学习成果之间相互认证与转换通道未建立[3]。现行教育体制、制度使学习者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劳动人事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也尚未建立,学习者无法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非学历培训提高资历和就业的优势,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学习者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应对X 证书,这进一步削弱了其参与学习的动力。

五、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X 证书公信力提升策略

(一)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1.以公益性为原则,建立标准动态修订工作机制。市场的变化、技术的更迭,职业技能的认定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进而对培训评价组织及其“X证书”标准提出新要求。这就需要对培训评价组织逐年评估,坚持以公益性为原则,提高站位,把准定位,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研制、标准动态修订工作机制,确保标准的高质量。废除资格认定“终身制”,实施动态管理,在标准修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动态修订工作机制,以1年的时间为周期动态修订标准,确保标准的含金量。

2.以标准化为抓手,建立基于工作流程的标准体系。强化培训评价组织自身的教育标准意识和标准观念。以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可建立幼儿照护职业技能培训标准、课程标准、考核标准、考核站点建设标准、证书管理标准等十大标准,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培训方案、课证融通方案、提质赋能行动方案,做到标准和方案可实施、可量化、可比较、可评估,极大地提高1+X 证书制度试点的管理效率。

(二)积极参与国际认证认可,服务企业走出去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相关国际慕课、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开展“中文+职业技能”相关培训,服务“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员工中文和技能培训,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名片。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经验,将行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跨界型”双师教学团队,培养适应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1+X 证书制度在国际领域的顺利推广,将会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专业标准以及教学方案走出国门服务世界,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职业教育的深度合作,实现职业教育问题共商、职业教育模式共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现代商贸流通类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新机制,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的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5]

(三)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高证书认可度

培训评价组织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证书的社会认同度。培训评价组织对职业技能培训活动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地对待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工作,对于职业技能等级的评判能够做到公正、客观,则该证书和社会认同度就会比较高。培训评价组织应努力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配套资源的研发,将人才培养新理念深入贯彻到师资力量的培育中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主动邀请X 证书的龙头企业参与到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工作中,群策群力,研发出既能够适合本行业发展,又能够适应“四新”技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扩大相关企业的参与面与参与度,让更多的行业加入其中,博采众长,依据行业现状和职业特点制定行业公约,提高培训评价组织的凝聚力和约束力,提升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

(四)重视培训教学质量,优化培训组织形式

1.认真设计师资培训的授课环节,找准培训的重点和难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在知识点和技能点上有复合性、跨专业的特点,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参训师资掌握本专业、跨专业的技能是师资训的重点、难点。师资培训的首要目的在于让参训老师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能够进行有效考评,即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考评员;其次,培训内容须重视实操技能,重点演示并带领学员操作4-5个核心操作技能,重点讲这个技能如何考评;课程上应增加特色课程(如教学能力提升、课证融通方案讲解等),提升学员的感受度;师资培训后的考试应严格按照证书考评模式进行,让学员在“考中学、考中练”。

2.重视跟踪学员课堂反馈,调整优化师资培训课程组织形式。通过在每期课程中邀请多名老师参加“圆桌论坛”,要求参加培训的每位学员提交书面培训心得,培训结束之后邀请每位学员填写评价表,就本次课程评价、后续工作计划、教学建议提出建议或意见等举措,不断调优师资培训课程的组织形式。如把晚上授课调整为晚上进行课后小程序练习;从讲座式授课调整更多的技能展示、演练及操作;从一般性的政策解读理论课程,到针对试点工作常见问题进行政策分析及解读,并撰写工作方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从单纯授课调整为既有课程讲解又融合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的课程。

(本文数据均由江西省职业院校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