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彦茹,王桂云
(1.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工作都要有新气象,各方面工作都要有新作为。”新时代下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指导思想与支撑。在此背景下职教强校建设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
新时代职教强校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落实新发展理念,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1]。基于此,立足于创新强校、人才强校、治理强校、师资强校、服务强校五个维度对新时代职教强校进行阐述。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增强适应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职教强校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培育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产业升级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重要推动作用[2]。因此,新时代职教强校建设将服务于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化职业院校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治理体系、师资力量、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与人对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的重要保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新时代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职业教育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激发办学活力。职业院校办学机制、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其迈向职教强校的重要力量。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主要办学机制,其在办学形态、形式内容、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化创新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职教强校应在学校教育引导、教材开发、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积极与企业展开协作,合作共建学生培养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建设职教强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因此对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丰富职业院校育人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的必备条件。
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时代职教强校的人才培养应注重以人为本,由单纯的技能型、职业性人才转变为德技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以成人的人本化教学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方向,其具体表现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制度层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二是师德建设,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能力,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三是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人价值。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职教强校的核心。新时代职教强校的治理应具有前瞻性、指向性与特色性,一是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多元主体以协同育人为载体,以文化建设为纽带,形成有机融合、互惠互利的产教共同体;二是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在紧扣当前职业院校功能定位与职业教育战略要求的基础上,树立先进的、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绿色治理理念;三是治理结构的开放性,职业院校治理结构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是促进其聚焦关键领域与前沿问题的重要途径。
职教发展,教师为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始终如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职业院校是孕育大国工匠的摇篮,职业院校教师则是大国工匠的塑造者,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新时代为职业教育赋予的新任务。在此背景下,职教强校应以身示范,调整办学定位与目标,形成职业教育新形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提供力量支撑,服务科教兴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国家大政方针。同时,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更应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落脚点,为学生提供精准化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发展型需求。
职业教育新征程和新格局高峰论坛会上着重提出职业教育要加速突破提质培优难点,这对职业院校的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与要求。[3]因而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是新时代职教强校建设的重要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职教强校要引领改革,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标准,突破仿照普通教育的思想桎梏。一方面要推动产教融合深层次发展,形成多元主体的育人模式,提升育人质量。职业院校可与企业协同搭建专业群体系,使专业群成为产教融合沟通的桥梁。并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协同升级传统专业、开发新专业,从而使各专业精准对接企业产业及岗位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二者的创新性融合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新时代职教强校应在职业院校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圈层效应”。
职教强校应加大重点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意义重大。尤其是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实现全方位的融合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结合区域内产业发展特征及需求,制定院校建设与发展战略规划,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专业性与职业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满足人才发展的终身需求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职教强校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方针,紧跟国家对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为导向,为产业升级注入活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脱贫攻坚等国家大政方针提供支撑力量[4]。
职教强校应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坚持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一方面体现在校内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企业多元文化可推动职业院校文化的延展、丰富与创新。新时代职教强校理应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认清自身类型教育的定位,结合院校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取向,吸取企业的创办理念与核心精神,打造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的职业院校文化生态圈;另一方面学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国外优秀资源,在聚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打造特色化的办学模式与育人模式是新时代职教强校建设的应然向度。
新时代下职教强校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十大育人体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发展型需求作为拓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加强师德引领,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职业院校要强化“双师型”教师的整体建设,强化育人之基,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三是因材施教,人本化办学的前提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职教强校要进一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输出由道德与技术并存、理论与实践并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职业院校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高质量发展[5]。全方位指的是职业院校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传承创新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多层次则指职业院校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均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职教战略定位下,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探讨新时代职教强校的策略,有利于职业院校明晰自身使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理念引领新行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实践活动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指引,为职业院校发展的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提供保障。职业教育类型化的战略背景也决定了职业院校需进一步守正创新,推动传统的职业院校由参照普通院校办学转变为特色办学。
1.专创融合路径的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是贯彻落实“创新”理念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进一步考虑如何促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整个过程有机融合。一方面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将创办各类创新大赛,提供充足的培训活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引导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凸显实效的重要力量。教师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有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成长能力的人才,这些能力共同构成了学生的价值创造力。因而“专创融合”应将着力点落在培养学生的价值创造力。价值创造力的培养需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这是在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方向为社会带来“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遵循了当前所倡导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6]。
2.“项目治教”的创新。新发展理念下,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这一背景,“项目制”教学模式以实现办学的现代化、合理化、专业化、技术化为目标成为推动职教改革、加速院校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当前的“项目制”教学倾向于目标导向,忽视了内涵建设,导致各院校日益趋同,办学特色缺失。国家对育人的重视决定了教育活动需要更多的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项目制”对此未必适合。基于新发展理念,“项目制”应着眼于教育的长期性、过程性、普惠性,从根本上改善院校的生态环境、释放院校的活力、激发院校的创新力。
“协调”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手段和目标,也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在“协调”理念引领下,推进职业院校主体协调、制度协调、文化协调,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与人对教育多样化需求的重要路径。
1.多元主体推进是职业院校协调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的跨界交流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与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推进,各个主体定位及职责的明确是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前提[7]。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以新兴产业促进技术进步。而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行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更是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奠定基础。基于此,校企应进一步加强从“合作”到“融合”的产教融合机制研究,通过多主体动员参与及资源整合共同夯实专业群建设[8],加大面向新兴产业岗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力度,有针对性地满足新时代产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2.制度协调是职业院校协调发展的核心。协调发展理念不仅要求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更对职业院校的治理提出高要求,即实现协调有序的治理。首先应构建职业院校分类治理的制度,新时代职教强校应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通过协调人才培育制度、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结合受助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需求,进行差异化教育,以实现多样化培养,促进学生自身要求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其次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行业企业是多元主体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完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程度,能够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
3.文化协调是职业院校协调发展的动力。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职业院校要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建设为纽带,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育人。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融合[9],打造职教强校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文化,深化和丰富精神文化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协调的内在要求;二是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应不同而合。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体两面,科学需要人文导向,人文需要科学奠基,二者应相互尊重,不同而合。以协调理念引领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是夯实职业院校文化底蕴,进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绿色”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下,“绿色”发展是必须要遵循的发展战略。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确保职业院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职教强校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这一教学体系的构建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课程规划。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课程设置可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文明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知识载体,实现生态文明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
2.加强校园文化引导。校园文化育人是新时代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方针,坚持文化育人,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职业取向,培养知行合一的人才,提升育人实效性。
1.以开放增强职业院校包容性。职教强校的建设是推动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措并举,一方面体现在引入先进适用的职业教育信息,输出我国优秀教育理念,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另一方面体现在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根据沿线国家需求量大的专业,调整专业要求、拓展课程资源,培养掌握信息与技术的人才。
开放发展不仅基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有区域间的融合发展。职业院校的开放意味着对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的开放办学,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间应形成一致的育人价值取向,企业为学校提供市场所需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符合岗位标准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双方共同打造育人平台,实现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多元化。
2.以共享凝聚职业院校发展合力。职业院校共享发展学校及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共享凝聚发展合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凸显学校特色化优势。职教强校不仅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其价值旨归就是为学生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适性教育。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需要职业院校内学生与教师的观念共享、思想共享,实现管理目标、理念与行动的统一,共同打造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二是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共享发展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与必然结果,不同地区职业院校的互相支持,职教强校的建设旨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各地区职业院校特色资源的融合利用,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职教强校的建设是新时代践行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这一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引领,以开放、共享为重要手段,以协调、绿色为主要途径,促进职业教育跨界融合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人之全面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打造新时代职教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