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高质量课堂观察的八个基准点

2022-03-18 04:45:12李希军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线段课堂教师

李希军

当前,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对于学校而言,高质量落地的要素是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而核心路径是课堂教学。面对自己的课堂,教师往往找不到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融合点,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质疑点,找不到教学的起搏点,导致课堂教学低效,高质量发展走到了瓶颈期。“课堂观察就是通过特定的观察程序和观察记录工具,收集、分析课堂教学信息,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研究方式。”[1]课堂观察将整节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分化为八个基准点,构建了课堂观察框架,涵盖了方法、策略和流程。

一、构建课堂观察“备”的“支点”

课堂观察“备”是统筹。古语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管理者课堂观察前力争做到“五备”:一是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和单元章节重点训练内容,为课堂观察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掌握课标,把握教材内容体系在课标中的定位和表述。三是了解导学案思路,掌握本节教学目标、重难点及逻辑脉络。四是研磨学科思想,熟知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在研磨中淬炼,在实践中提升。五是备好课堂观察的用具及识记好准确的时间,并选好观察地点。结合对数学课程“平方根”一节的观课,具体来谈一谈。“平方根”是华师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内容。这节课属于抽象概念教学课,数学思想类比迁移困难,概念的引出是一种逆向思维,概念的整体是主体语言和附加语言的集成。提醒学生注意括号内的部分,例如,教师提问:一个数a 是否有平方根?这个a 在什么条件下有平方根?反复敲定概念的组合体教学,让概念教学增强其严密性,通过教师环环相扣的引导、启发和追问,避免学生运算出错,概念引入后再举例加以讲解说明。

二、构建课堂观察“看”的“重点”

课堂观察“看”是主体。课堂观察“看”的方式有横看、侧看、遥看、近看,观察的视角有仰视、平视、俯视、环视、注视等。课堂观察看的范畴围绕人与环境共存、人与载体互动、人与情感碰撞三个维度展开八个观察视角。一是观教师基本功及师生精神面貌,是否风采迷人、得心应手、气宇轩昂、胸有成竹。二是观学具载体摆放,学生坐姿、站姿、展资标准等情况。三是观教师表现角色担当是否恰当,是“四者(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追问者)”还是课堂主宰者。四是观学生活动面的宽度、高度、厚度、活跃度参数。五是观知识的生成是否做到了“五让”,即重点让学生体会、规律让学生提炼、路径让学生优化、遗漏让学生补充、质疑让学生发问。六是观课堂民主氛围,师生举手投足、合作默契度,生生肢体语言参与精准度和行为美感。七是观课堂发展,是否跌宕起伏;是否形散而神不散。八是观师生展示知识应用提升拓展默契度,学生思维成长过程是否行云流水般水到渠成。例如,在听数学课程“数的开方”的综合习题课时,由学生分享数学史——根号的由来,再由学生展示章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学生们的思维导图很有设计感,也为课堂增加了美感。将习题分成不同板块由学生分组展示并进行讲解,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判断问答的过程中,给学生做了审题的展示,让学生由此学会解题方法。授课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师生共同活动,沟通融洽,学生愉悦地参与认知活动,兴趣盎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新课标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要求。

三、构建课堂观察“听”的“要点”

课堂观察“听”是主业。“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存在着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诸多去专业的问题”[2],而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观察听的词组有聆听、动听、兼听和旁听。听课多采用聆听的方式获取有用信息,具体涵盖六大方面:一是听程序推进,也就是教师有目的引导完成教学流程和时间调控。二是听问题探究和知识建构的准确性。三是听学生逻辑思维的连贯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四是听教师引导、点拨、评价、追问、过渡、调查、示范、讲授等语言。五是听歌声、掌声、笑声、质疑声、赞叹声、默写声、默读声、发错声、纠错声等。六是听小组内部人人交流声、生生帮助辅导声、展示预案示范声、学法优化抢答声。例如,笔者在听“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先是学生诵读环节,使学生熟悉本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5~10 分钟的交流研讨进而梳理导学案上的内容,然后通过一组一题分组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板块式学习。展示环节中有小组得分对抗环节,解决的重点是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凸显主次和详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课堂参与程度。最后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方式使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教学流程顺利,时间把控得当。

四、构建课堂观察“记”的“切点”

课堂观察“记”是主旨。围绕课堂亮点、拐点、痛点、思考点、疑问点、忽略点等展开三个层面的书写。其一是教学设计层面,重要知识、环节、问题设计、时空调控等补改标记。其二师生展示层面,优良中差评价记录,决定发扬和摒弃,旨在扬长补短。其三是教育智慧层面,问题解答、偶发事件处理及教学艺术迸发等。例如,笔者在听物理课“声的利用”时,授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名为“你演示我来猜”的课堂游戏,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无声的世界。同学猜得不正确再由其他同学继续猜,学生参与积极,答案五花八门,亲身体验到用肢体语言传递信息相对复杂也不够准确。接着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几种声音,再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新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该课堂游戏的设置及多媒体的综合应用成为本节课的亮点,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构建课堂观察“思”的“疑点”

课堂观察“思”是主线。思考之一:教学设计是否有亮点,课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否准确,是单元系列还是课时系列?思考之二:教学环节是否围绕目标环环突破?思考之三:教学方法是否优化,学法是否活化?思考之四:教学理念是否前沿,教学效果满意度如何?思考之五:教学建议怎样修正,教学失误怎样补救?思考之六:教学操作与调控是否恰当,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思考之七:教学形式处理是否有新意?思考之八:教学风格是否有个性?思考之九:教学过程是否有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落实核心素养,做到教学与育人完美融合?例如,听一位骨干教师“成比例线段”的新授课时,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出单位为1 的方格纸上有六条线a、b、c、d、e、f,并且这些线段都在格点上。让学生计算这六条线段的长度,任选其中两条线段作比,如a :b=,提问学生能否找到其他的两条线段使这两条线段的比也是呢?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找出f :d=,所以得到a :b=f :d=,进而引入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接着教师追问:“如果选择权交给你,你能否找出其他的成比例线段呢?同伴互助,相互补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较高。这个引课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活动的空间。但同样这节课也存在不足,甚至是失误的地方,教师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做出了改动。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不用现成的教材去引导学生,而偏离了原本的教学内容另求创新,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构建课堂观察“问”的“拐点”

课堂观察“问”是关键。问的方式、内容与技巧因课而异,因时因势而生成。概括为以下几条路径:一问班级学情与学案结合是否有效对接?二问执教者备课的宽度、厚度和广度是否满足学生质疑需要?三问教学的呈现方式是否科学有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同质竞争和智慧碰撞?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得到发挥和强化?四问同行观察者对授课者执教过程的感悟及态度。例如,与一同听课的人共同探讨交流学生和教师的表现,以“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为例,教师甲认为本节课从引入到法则的推导要充分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从复习乘方的意义入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而引出同底数幂的概念,在进行法则推导时,通过几个同底数幂相乘的例子让学生观察等式左边有什么共同特点、等式右边积的指数与因数的指数有什么关系,由一般到特殊,通过探索、发现、类比的方式来推导出法则,学生易于理解,能够轻松突破难点。教师乙认为练习题的设计形式要多样性,有基础题,也要有拓展题,让学生体会到要灵活运用法则来解决问题,可正用,可逆用,还可以变形应用,这样不仅有助于本节课知识点的落实,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丙认为要注重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形成好的数学素养,不能忽视对学生总结反思能力的培养。

七、构建课堂观察“议”的“沸点”

课堂观察“议”是方向。具体议题可分为知识层面:落实得全不全准不准细不细,提炼概括得精不精,拓展挖掘得深不深,训练巩固得活不活?展示层面:学生热情高不高,逻辑思维表达通畅不通畅,小组合作学习实在不实在,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悦?效果层面:学生知识是否有所得,品德是否有所获,能力是否有所升?课堂参与度、满意度、达成度是否达标?例如,听“幂的乘方”新授课时,听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思考: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进行概括抽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交流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验证运算法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实践者。教师既“授之以渔”,又“授之以欲”。让学生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要通过高超的教学艺术,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八、构建课堂观察“改”的“堵点”

课堂观察“改”是核心。观察后要考虑反馈和修正,按照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目标导向从五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一是改变教学设计,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二是改变教学流程,实施情境学习、问题探究、活动辅助,习练结合。三是改变教师角色,把学生推向舞台中央,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以学习为主旋律的课堂学习模式。四是改变常态评价,实施课堂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智慧运用多元化课堂评价。五是改变思维定势,注重思维引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路径。例如,听“实数的概念”新授课时感触颇多,首先,导学案设计得不科学,实数的分类问题直接给出了分类方法,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其次,过多使用多媒体,忽视板书,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大容量、快节奏。

课堂观察初级定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中高级审视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为教育管理者和参与者,人人都要慎终如始,坚守“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付诸教学实践时更要坚守目标、笃志励耕、科学研究、提炼升华,用全部身心紧紧锁定课堂实况才能捕获灵感、收获真知、校正航向。教学研究永无止境,课堂教学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闪光的东西都在一瞬间,流淌的智慧却是永恒的。

总之,建构课堂观察框架,是课堂驾驭者的终身课题。课堂观察涵盖课堂教学的全流程,是高质量提升的催化剂。“课堂观察作为课堂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课堂观察又是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3]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应当掌握课堂观察策略,不断地突破课堂教学低质运行瓶颈,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猜你喜欢
线段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美在课堂花开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