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研究

2022-03-18 04:45:12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营造生活化

朱 丽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尚小,有着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性格特点,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面对较为枯燥、无趣的教学内容时,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则应当有意识地营造欢快、愉悦的良好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热情,从而投入学习状态中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助力良好课堂气氛营造

其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处在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坐在座位被动吸收知识,而教学理念的革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主体需求和现实生活,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反馈,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朋友,拉近师生距离,消除隔阂感,为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打好基础。

其二,树立“大语文”意识。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需要明确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强化其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则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意识,在语文教学理念方面要更加多元与开放,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度,这一点也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关键[1]。

其三,实施差异化教学。此处所言“差异化教学”包含学生和教材两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在每个学生认知水平、基础能力、生活环境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性,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2];教材的差异性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应用的灵活性方面,要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去设计教学方案。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与因材施教理念契合,同时也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基础教育阶段也不例外,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进而有效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所学文章的创作背景与其生活背景相差太远,那么在理解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思维障碍,理解不畅便会导致学生对内容有所抵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比如,在讲解《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时,由于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看海上日出的经历,所以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导致课堂气氛有所低沉。那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提前准备好的与海上日出相关的图片、视频,如此一来学生便可直观地看到书中描述的美景,体会到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情感,再搭配舒缓轻柔的背景音乐,带领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加深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三、合理设计导入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课堂导入环节同样要重视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而反观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看重效率和实践,所以对课堂导入有所忽视。事实证明,合理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从而带动学生更快投入学习状态。而通过情境创设式的课前导入设计,能满足小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产生对教材内容的自学兴趣,随着枯燥转变为兴趣,能够明显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3]。

比如,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正式讲授前利用信息设备播放相关纪录片视频,丰富多彩的视频画面吸引着小学生的眼睛,透过屏幕直观领略南海风情。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定了解过后,再引导学生对文章展开阅读,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通过合理设计课前导入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也能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积极组织竞赛活动,创设轻松课堂学习环境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许多新生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特别是对竞赛活动非常感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把握学生这一心理,积极组织更多趣味性竞赛活动,以竞赛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营造良好课堂气氛。一般来讲,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计划或是每周组织举行,辅以相应的奖惩制度,列出班级积分榜,以相互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4]。当然,教师在组织竞赛活动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取多元组织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换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竞赛活动时,要保证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才能不断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始终保持对竞赛活动的参与热情,利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的营造。

比如,在讲解到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故事演讲竞赛,各学习小组前期进行历史故事的收集、整理,形成文本后选派两名组员上台演讲,通过得体的肢体动作、绘声绘色的语言,在两个人的演绎下完整地讲述一段历史故事,同时让同学感受到故事的内涵及其体现的教育意义。在学生演讲完毕后,教师与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评分,最终选择出三组优胜小组给予鼓励。如此一来,在良好的竞赛气氛中,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热情逐渐高涨,更愿意参与到后续活动中来。

五、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知识源自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在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教师还须重点关注现实生活,通过利用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不但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而且也能明显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会发现收录的文章内容及相关知识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当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内容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其情感体验,基于生活体验深刻思考[5]。另外,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情境教学与生活化教学有所差异,前者主要是讲述故事、案例或利用多媒体去重现文本内容,带领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与拓宽视野,所以一般会在抽象性文章讲授时采用;而生活化教学方式则主要用于与学生生活经验存在联系的文章讲授中,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促进其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体验,透过文章感受生活,实现个人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丰富对生活的认知,起到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作用。

比如,在讲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相关内容时,首先要了解到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不同父母对孩子作文的不同评价,但出发点都源自于对各自孩子的“爱”。因此,教师可根据这些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力求引起学生共鸣而加深情感体验。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应用下,不仅能以良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也能潜移默化地实施德育,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与课堂气氛的好坏密切相关,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促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状态,也能通过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提高教学实效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所以,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手段对课堂教学予以丰富,如文章提到的借助多媒体设备、巧妙设计导入方式、组织竞赛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营造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58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2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