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认同机制与大思政格局耦合效应研究

2022-03-18 03:51王丹妮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思耦合红色

王丹妮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以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反映中国共产党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多样化的文化方式的传承、记载、歌颂和承载这一历史过程和现实的文化综合体[1]。红色文化认同是把外在的红色文化形式内化为自身知识系统、价值观念和审美体系的过程。表现为认同主体产生归属感,并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将归属感上升为依赖与热爱的情感体验。就高校而言,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则是文化情境中的联动点位,只有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思政矩阵中并得到深刻认同时,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得以充分实现。

一、新时代红色文化内涵及认同理论基础

(一)挖掘新时代红色文化新内涵

红色文化从理论层面来讲,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物质文化为外在,行为文化贯穿始终,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文化生态圈。从文化内涵来讲,新时代红色文化还应包括以下四方面。

1.革命文化涵养红色文化基色

红色文化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实践,凝聚着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与重要文化支撑[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因此,红色文化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认同基础,充分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地域文化沉淀红色文化本色

历史承载着记忆,地域文化影响着特定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人情观念和发展形态,是形成区域群体凝聚力的精神源头。如: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中歌咏了血洒疆场的民族气节;西南地区“转移、转折、转型”的历史烙印见证了军民鱼水情义;东南地区开拓创新、服务大局的生产文化铸就了发奋图强、凝聚力量的红色工商精神。将这些优质的地域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相融合,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就地取材,内化于育人实践之中,有利于形成富有活力的红色文化。

3.民族文化诠释红色文化特色

习近平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共和国是红色的,我们不能淡化这个颜色。”[4]红色文化承载着百年来民族尊严的追求与民众意识的觉醒,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红色文化葆有生机的内生动力。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构建大思政格局理应顺应时代要求,将民族文化中满足红色文化诉求的内涵如奉献精神、忠孝文化等加以提炼,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在提升学生审美品味、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固牢文化本色,有效抵御外来文化冲击。

4.时代文化增添红色文化亮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核,反映出新时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凝聚了我国各族人民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红色文化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传承和创新,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注入时代文化内涵,找到构建大思政格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提高文化育人转化效率,培育具有时代精神和价值风尚的红色文化。

(二)培育红色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

1.人与环境之互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即人与环境之间构成了双向互动的关系。“校园的教育环境不仅是育人的条件,也是育人的手段”[6],它对人所形成的变化即是教育的过程。高校红色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环境有认知要素、认同价值,只有当红色文化环境优质,其与人之间才可能产生良性互动即教育本身,这既需要从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提炼深化,也需要当下教育活动的延续和创新。

2.人与自我之和谐

心理学认为,文化认同是个体在不同的情景和群体中为了适应生存的生理需求与适应过程[7]。青年时期的自我认同是个性发展的核心,由于与先前阶段环境的中断,个体必须进行新自我的认同和角色的转换来解决危机。其中,情感认同的体验要强于思想认同,感官的直接介入更容易引起个体内心情感的共鸣。因此,高校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与独特的精神气质更易于学生在感官上得以满足,进而由情感认同上升为理性认同和归属认同,以此形成“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教育效果。

3.人与文化之交往

杜威在实用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位一体”理论,他指出:“学校中的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及每一个偶发性的事件都可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8]三者贯穿于受教育者的校园生活之中,使教育从一种狭隘的课堂输出发展为一种更大范围内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避免了单一的说教,而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实现“生活即教育”。因此,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并不是自上而下逐层分配的任务,而是“人心所向”的教育空间,应以人的认同为出发点,最终落实到育人的根本任务上。

二、构建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耦合效应机理

(一)主体维度: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

构建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耦合效应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是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关键。从受教育主体维度,两者产生互动效应的机理:

一是要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有利于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9]。

二是要满足服务社会的需要。利用红色教育实践等活动载体,发挥精神引领作用,以警惕精神懈怠,培养高尚人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远大抱负[10]。

三是要满足文化传承的需要,以红色文化内涵为核心打造特色鲜明高校文化作为隐性教育资源,以思想政治教育巩固显性教育成效,以培育文化认同指导教育实践,营造润物无声的浓厚文化氛围,进一步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二)介体维度: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契合度高

就教育内容而言,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优质、鲜活的内容基础。培育红色文化认同就是在两者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由单一教师群体转向师生双向教化,教育要素间契合度较高。就教学模式而言,一方面,高校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的责任,课堂的理论传授依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高校也是创造和引领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主阵地,多样化的教育诉求趋势明显。培育红色文化认同可以与课堂教学高度互补。受地域和学校类型的影响,红色文化的独特性可以生动形象地传递符合教学实际的信息符号。事件节点、历史实物等红色文化资源载体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在培育学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达到体悟式育人模式。

(三)环体维度: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效力优越

大学文化是存在于客观实体中的精神气质,是客观存在的富有人文意蕴的大学情境,即由大学建筑、大学景观、大学人文活动所建构的校园空间以及从中传递出大学文化内涵共同组成。大学文化是人与环境的有机整体,其本身就具备传递文化的功能性、教育性和人文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形成育人环境。红色文化以其科学性、民主性和大众性,彰显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基因[11]。高校培育红色文化认同,是将具有教育感染力文化自信基因与大学文化相融合,在人文意蕴的客观情境中充实文化内涵;同时,红色文化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相呼应,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形式,提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互动效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从而提升育人质量。

三、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联动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联动现状

将红色文化注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区域性差异较大,高校层次类型各有不同,加之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不断整合重组,高校红色文化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红色文化认同主体意识和意愿缺位

一方面,高校学生群体长期处于一种被管理、被教育的从属关系框架内,认同文化的主体意识薄弱,红色文化无法与文化主体形成双向互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力。另一方面,信息网络时代,大数据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更开放的、包容的、辩证的文化需求随之产生,红色文化的抽象概念无法满足学生认同意愿,导致红色文化认同的主客体互动不畅。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设定与投入错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模糊,课程缺乏地域特色,与学校类型匹配度不高。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考核方式固化、单一,“三全育人”模式及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实效性不高。此外,偏于抽象的理论灌输,弱化多样化教学体系,忽视大学文化隐性教育功能,教师队伍降低行为文化品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错位发展。

3.构建联动效应系统理论与机制失位

高校培育红色文化认同缺少理论支撑,单纯依靠课堂讲述历史事件或将育人实践任务化,很难激发学生情感归属,甚至出现思想境界不高、政治立场娱乐化的现象。此外,红色文化认同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机制尚未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多以定量为主,导致文化资源无法对教学目标提供精准供给,红色教育形式主义现象严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结构松散,育人效果浮于表面。

(二)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耦合困境的成因

1.联动理论逻辑不严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认同在于以实践推进人类共同体的协调发展和革命性发展。基于此,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耦合效应的逻辑起点是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对“人”的观照,一味强调单一实践者的文化需求,或将红色文化空泛化,或脱离学校个体发展实际,导致培育耦合效应缺乏严谨的逻辑框架,进而无法获得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

2.运行机制建设不充分

目前,红色文化认同与思想政治耦合效应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具体包括制度内容不健全、配套制度不完备、制度总体不平衡等因素,体现为硬性要求的多、软性引导的少,惩罚问责的多、激励奖赏的少等。在认同管理的运行机制上,研究机构与运营体系分离,责任划分模糊,导致联动机制建设流于形式,后续推进疲软乏力,难以落实在操作层面。

3.相关配套投入不创新

当前,高校红色文化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效应的建设中缺乏创新的思路和全面的规划。科研教学、队伍建设不能充分体现学校类型特色,趋同化和唯利化的物质投入无法满足高校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不能与文化育人需求紧密结合。导致校园里只是增加了物质化的情景、量化的课程任务以及脱离教学实际的科研成果,但潜移默化的文化育人意境愈发贫乏。

四、构建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联动路径探析

从本质上说,构建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耦合效应的目的是完成对人的教化,人的主观态度即是否认知、认同,并对其产生归属感是教化的前提,精准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构建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因此,培育耦合效应的重点在文化认同,根本在人。

(一)人-知:以培育文化认同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高校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耦合效应应从“文化育人”的本质观照“人”的文化需求,注重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专业性,从理念的层面更新,重视文化与人的双向互动关系,表现在文化的“人化”与“化人”的系统建构,完成“知识—人—认知”的过程。

一方面,“文化认同”不是对某项文化排他性的信仰,而是一种包容异质的文化行为,强调文化主体的开放与兼容,体现为对多元文化的自主选择。因此,高校培育红色文化认同应以增强学生政治认同、价值认同以及情感认同为切入点,不断注入红色文化时代内涵。把红色文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下沉文化视角,抓住世界局势、当下热点、传统文化、历史节点等文化要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文化认知力,注重激发学生文化自觉,引导红色资源内化过程,以此提升文化品位。

另一方面,平衡主流文化与个体差异,统筹多元红色文化要素相互兼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交锋、人文精神与技术文化的竞争都可能带来认同迷茫,当务之急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保障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同时,注重培植认同之前对大学文化进行“前认同”,即梳理本校办学历史、专业特色等文化精髓,将最能代表本校特质的红色文化加以提炼,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树立校园红色文化品牌,为构建红色文化的认同机制与和大思政格局的耦合效应奠定认同基础。

(二)情-执:以落实制度创新为抓手,兼顾人文关怀

人类的交往活动是自我成长的过程,由此产生的行为文化是立德树人链中的终端环节,体现着道德情操和文化品位。因此,情感互动是红色文化认同的基础,运行机制是大思政格局联动效应的保障。

1.从观照人文层面看

师生关系是以知识为媒介,以情感共鸣为桥梁,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双向交往,寻求的是双方精神的契合与自我生命的成长。这需要教师认同意识觉醒,从认同自我身份、学生潜质、教育价值开始,培养其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形成浓郁的教学氛围;学生方面,需要引导他们认同学习价值、学校作用、成长需求,从而明确自己学习的意义,提高其学习能动性。在共情的基础上建立师生共同体,彼此产生认同和归属,从而实现情感认同。

2.从执行制度层面看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耦合效应运行机制。由学校党委牵头,确保物质保障机制,加强对耦合效应的顶层设计。建立管理协同机制,监督、协调相关部门责任落实;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注重文化认同等抽象评价指标,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强调隐性教学效果;在提升媒体素养的前提下,拓宽反馈渠道,优化调节机制。建立由学生、辅导员、专任教师、主管部门等在内的信息反馈队伍,增强信息反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保证在激发学科兴趣、满足学科成就感以及扩宽成长渠道三个维度给予教师群体机制支持。强化激励制度的导向作用,保障耦合效应持续发展。

(三)境-指:以红色物质符号为载体,发挥指向作用

融入红色文化符号的大思政格局在大学内交融成具有育人功能的文化生态圈,即文化意境。营造耦合效应育人意境,有利于传递科学精神与人文力量,是红色文化认同的空间维度,具有强烈的政治指引性,对意境之中的文化主体产生深远影响。

注重耦合效应文化意境的关联性、渗透性、辐射性与指引性。就高校内部而言,校园红色物质文化应注重整体价值取向和审美和谐,各个文化场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融合贯通的关系。体现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呼应、制度文化的基础以及行为文化的平台,四者相辅相成、彼此渗透。就其外部而言,高校红色物质文化建设绝对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整个社会文化场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现的是地域发展的文化需求,对社会文化起着指引作用。

此外,耦合效应文化意境应具备开放性、公共性、互动性的特点,凝结文化美感,使其具有审美机能特性。营造意境要依据高校个体文化背景,结合本校办学理念,使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包含红色文化内涵,如音乐之美、雕塑之美、绘画之美等。同时扩展大思政格局育人境域,将多元红色物质文化载体与课程形式、教学实践相结合,将红色文化环境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境中,如开展以红色文化为调研对象的思政实践课程,孵化以红色行为文化为展现形式的学生社团,开发结合地域实际的红色文化课件等,使文化主体在无形的教育中感受美,实现“以美辅德”的教育。

(四)灵-志:以促进精神养成为目标,实现道德教育

优化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耦合效应的精神文化内涵,要贴近生活实际,符合时代需求。结合大思政格局中的德育功能,使道德教化达到养“志”的育人目标,同时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促进精神之养成,完成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要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结合学科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多样性,深入挖掘红色精神文化元素,将文化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发挥以文养“志”的作用,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参观红色文化成就展览,参加党和国家重大事件纪念活动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同时,在充分挖掘时代红色精神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大思政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教化。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灵的指引和建设,传承红色文化中对人内心世界的观照。通过红色文化中真善美的事迹,启迪人生,使人获得美的体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富足的情感世界完成道德教化,以信仰铸就内心世界,在耦合效应中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认同自我。

猜你喜欢
大思耦合红色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红色是什么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红色在哪里?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追忆红色浪漫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