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视域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2022-03-18 03:51牛国林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办学高职专业

牛国林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职业教育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要转到提高质量上来,并把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保障职业教育制度高效运行的一项重点任务。密切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动态,准确把握办学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学校规模扩大化、院校竞争白热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形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推进治理变革,解决好内部组织构成、发展策略手段、合法融入环境、外围团体合作等问题[1],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突出类型教育特征,树立现代治理理念

职业教育“跨越教育与职业、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2],是一种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市场导向的就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实践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最具实践性并直接呈现教育成效的“生产部门”[3],需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谋划治理问题。

一要树立共治理念。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模式的大背景下,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政府机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学生和家长等多元利益主体,应该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各方协商解决战略规划、制度机制、资源配置、经营管理等重大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协调好对内对外关系,形成合作、包容、互助、共生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要树立法治理念。法治即规则之治。任何治理方式都不能偏离法治轨道。多元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学校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基于各方对权责利公正分配的诉求,在互动中逐步建立起一套各方认同、责权明确、程序合理、相互协调、并行不悖的规则体系,保障决策权、管理权、学术权与监督权都得到充分尊重和有效行使。

三要树立善治理念。善治即“良治”,是以民主为前提、以法治为基础、以有效为目标、以负责和透明为保障的治理,其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4]。对于学校来说,“善治的主体必须回归师生,核心价值是为了师生、依靠师生。”[5]因此,学校应该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持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履行好育训并重的法定职责,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育人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是提高治理能力的基础。要抓好顶层设计,建立目标一致、职责明晰、相互协调的组织、决策、执行、监督和评价系统,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

一要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二要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在这一体制中,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党的领导的落脚点,是提高办学绩效的关键。要在实践中厘清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权责边界,制定内涵明确、表述完整、流程清晰的议事规则;规范重大决策的调研咨询、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等前置程序;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有效避免个人专断、包办代替、推诿扯皮现象。

三要注重发挥理事会作用。要深刻认识理事会承担的治理职责,不能仅看作顾问或赞助者。要以章程形式明确理事会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议事范围和议事规则。要注重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选聘关心学校发展、熟悉教育管理的人士担任理事。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让成员单位成为责任主体,发挥决策咨询、民主协商、争取资源、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要落实学术组织地位。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确保其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职权有效落实。

五要强化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民主参与功能。完善相关制度,尊重师生员工的意愿,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及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的决定权,调动他们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三、发挥章程统领作用,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一)发挥章程统领作用

章程是高职院校的“宪章”和最高行为准则[6],既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又体现学校价值追求。一些学校章程存在文本雷同、脱离校情等问题,“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7]。章程建设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体现党的教育主张。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四个服务”“构建大思政格局”“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主张要明确载入章程。

二要体现职业教育特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市场、促进就业”“面向实践、强化能力”等原则要求贯穿章程。

三要体现本校特点。深入分析本校的现实基础、办学经验、机遇挑战,结合本校行业背景、办学定位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对章程作出符合校情的个性化设计。

四要规范制定程序。要组成专门起草机构,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广泛征求利益相关各方意见,经会议研究通过后报主管机关核准。

五要注重贯彻落实。要组织师生学章程、知章程、守章程,及时发现章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学校制度是依章程制定、校内组织和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现代化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学校制度建设要注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干部培训。干部是制度建设的主体,直接制约着制度建设质量。要把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公文处理等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中,提高制度建设能力。要实行干部轮岗制度,以开阔视野和眼界,积累实战经验,提高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二是规范制度管理。学校应设置制度管理或执行监督部门,对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规范性、合法性严格把关,严格实施。

三是建立制度审查和清理机制。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学校章程和办学需要,定期清理学校制度,做好“废改立释”工作,确保制度有效性。

四、推进办学重心下移,创新内部治理模式

组织机构作为学校治理的载体,直接影响学校运行效率和职能作用的发挥。一些学校存在行政权力高度集中、部门职能交叉重叠、教学单位自主权不足等问题,导致部门协同性差、治理效能低下,推进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一是调整优化组织机构。坚持精简、协同、高效原则,改革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合理规划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人员编制,通过整合优化实现组织机构再造,减少决策和执行之间的管理层级,增强组织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柔性[8],形成责权明晰、运行规范、充满活力、相互协调的组织机构。

二是推进学院制改革。转变学校管理职能和定位,改革传统的以教学系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组建以专业群为基础的二级学院[9]。专业群由一个优势特色专业带动,若干学科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专业组成。二级学院作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负责教师队伍、专业课程、实训条件、教材教法、校企合作等内涵建设问题,主动面向市场办学。

三是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这是学校层面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的实质是学校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权力、责任和义务的再分配,更是学校发展动力动能的转换。改革的目的在于强化二级学院的主体地位,通过为基层教学单位松绑,激发基层的办学活力和发展潜力,实现办学重心下移,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解决学校权力重心向上漂移而基层权力式微的问题。改革的关键在于调整校院的责权利关系,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因为二级学院承载着学校办学的主要职能,其专业建设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直接决定着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明确事权的前提下,科学划分校院两级的责权利,列出校院两级权责清单,学校重在战略决策、宏观调控,职能部门重在监督考核、风险控制、管理服务,二级学院在权限范围内自主办学、主动发展。

五、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持续优化课程体系

专业群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学校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拥有共同资源和技术基础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破专业之间、院系之间壁垒,实现了教学资源全面重组。高水平专业群是面向区域产业集群不同职业岗位群建构的跨界、协调、互通又一贯的人才培养新载体,旨在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政府让学生“上好学”“就好业”的诉求高度契合,已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10]。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用人企业、专业群组织、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合作,向外对接产业集群及其岗位群,向内衔接各类专业资源整合,进而把传统优势专业做强,把国家急需专业做精,把新兴专业做实,促进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课程是专业的基石。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资源优化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必由之路。建立特色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持续优化机制,使之成为专业群建设的行动向导。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体系与技术链相对接,是高职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提高专业群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依托自身资源环境特色,精准定位专业群各门课程,制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校企合作共同研发课程标准,开发融合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为一体的课程资源包。要及时纳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要素,更加突出职业需求、职业标准、职业能力、工作过程,保持专业群课程与市场需求的动态适应。要着眼长远,强化课程标准、课程资源、课程团队的联合共建,完善专业群课程常态化诊断与改进机制,紧跟产业步伐,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推进专业群课程持续改革。

六、强化教书育人导向,重构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学校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并对各类教育主体提出了具体评价改革方向和任务。由于教师的知识素养内隐性、工作内容综合性、工作绩效间接性[11],加之职业院校教师“双师型”特质,现行教师评价在激发工作热情、获得职业尊严方面显得乏力。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思维方式,用好评价指挥棒,破除“五唯”痼疾,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价值导向。

一是树立人本思维。要克服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慎重选择评价工具,适当淡化评价考核的量化色彩;要吸收教师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让教师有更多获得感和归属感,避免挫伤教师积极性和职业倦怠现象。

二是树立分类思维。强化重能力、重应用、重业绩的导向,明确专业技术岗与行政岗,以及专业技术岗内部的教学岗、教学—科研岗、科研—社会服务岗的职责差异,在职称评审、岗位评聘、绩效考核等方面实行分类评价[12],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发挥专长、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树立发展思维。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树立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发展思维,采用增值性评价方式,实行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结合,激发教师队伍创造活力,不断拓展教师发展空间。

四是树立专业思维。发挥学术组织作用,完善教师自评、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把“教授治学”落到实处,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要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精神、人文情怀、职业素养和劳动精神的培育。

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升级内部治理手段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校内外各主体之间互动的广度、精度和频度,深刻改变了学校内外部关系和履行职能方式。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系统线上教育教学实践,使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信息化对学校治理的关键支撑作用得到更加广泛认同。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全媒体、多终端、广互联、强渗透的优势[13],为多主体参与决策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彰显了现代学校治理的公共价值;另一方面,信息化流程再造功能增强了决策透明度,有效制约了权力滥用。可见,推进内部治理手段信息化,是高职院校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进程加快,许多学校的信息化部门逐渐由教辅部门转变为独立的职能部门,负责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和实施,但由于缺乏业务部门、院系的积极参与和整体协作,条块分割问题难以解决,因此,体制机制改革、组织体系重构以及流程再造成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14]。在推进内部治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重新定位信息化工作。从战略性、基础性和引领性高度定位学校信息化工作,信息化部门的职能定位要由统筹向治理转变。

二是转变传统信息化观念。要突破“数量至上”“技术至上”的传统思维, 在系统开发引进上更加关注实用性、有效性、兼容性,实现横向、纵向模块之间功能兼容与互通,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

三是抓好配套制度建设。将有关建设任务和责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避免推诿扯皮、不作为的现象发生。

四是抓好治理平台建设。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成熟先上、技术保障”的原则,以平台升级、资源开发为内容,形成数据互联、业务清晰、流程便捷、监督规范的数字化治理平台,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治理方式变革。

总之,高效治理是职业教育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根本保证。权力与利益格局的调整历来是改革难题产生的根源。高职院校领导者以改革家的魄力、教育家的情怀和政治家的智慧,紧密联系实际,聚焦关键问题,寻求重点突破,不断提高治理能力,激发办学活力,凝聚发展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办学高职专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