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理念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以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环境保护专业群建设为例

2022-09-05 06:26何丽莉蒋绍妍段婷婷阎品初邢献予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产教环境保护课程体系

何丽莉,蒋绍妍,段婷婷,阎品初,邢献予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2019年10月9日,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高职院校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先行,充分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

实施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的办学发展模式,是通过院校开展办学,积极依托产业办专业,让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的基础是“产”,是以产业需求为基础,以真实产品(技术)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教”是实现“产”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即必须以真实的产品生产(技术方法)为前提,在这样的基础和氛围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教师才能教出真水平。这样的“产”不能是单纯的工厂生产,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教”。通过构建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高职院校可实现“产”与“教”的融合。在产教结合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再逐步向“产、学、研”方向发展[1]。

一、高职环保专业群核心技能培养体系及技术技能培养体系与产业链条的对接

党的十八大开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决策。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攫取不断增加,过度地开发与使用,引起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保护环境、治理环境,使人类和环境能够和谐共生,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污染进行专业治理与管理。高职环保专业群的建设就是围绕着当前环境保护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开展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环境保护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培养,为谁培养?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环境保护产业链核心技术进行详细的剖析,根据产业链需求技术分解细化行业岗位任务,确定岗位任务所需掌握知识内容,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环境保护产业按自然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等;按环境污染保护技术体系可分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生态修复、环境审核、环境规划等。高职环保专业群可根据环境保护技术体系,按“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环节进行专业布局,形成专业群知识体系架构,完成专业群与产业链条有效对接。同时,对产业链条核心技术进行剖析,设定行业岗位任务,通过岗位任务目标培养要求,确定专业知识结构,设置课程体系。如在环境监测技术环节中,监测岗位要求掌握环境污染要素中的水质、大气、土壤、固废、噪声等的检测技术方法。因此在环境监测专业教学中的核心知识体系主要围绕这些监测技术与方法开展教学及进行教学资源配备。同时,与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实现“产教融合”及“三全育人”[2]。

通过专业群建设不仅解决如何培养、为谁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优势团队;有利于提升学院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配置水平和能力。

二、高职环保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组

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讲整体,“二”是讲结构,“三”是讲层次。这就是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进行“解构”遵循的重要哲学思想。人的认知是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不断地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向实践能动性飞跃的过程[3]。因此,需要遵循认知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知识的进阶规律来进行课程体系架构。

专业群中的各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合理构建,形成科学系统有效的有机整体。专业群中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围绕着培养目标及核心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设置,课程体系亦需要“转承启合”地设计。课程体系设计需要有前导课程基础过渡到职业基础知识,再到核心课程内容,最后上升到最高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这就完成了一个系统有效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群中各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互相融合、联系、衔接,形成“底层共享、次层转接、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群课程体系架构[4-6]。

高职环保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根据行业岗位任务需求设定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在知识结构体系的架构基础上,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要分析行业岗位任务需求,再设置各专业的培养技能特点,然后规划并设计各自的课程特色。如:监测类专业可侧重对污染物的监测、检测技术等;评价类专业可侧重对环境污染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环境验收管理、审计管理等;治理类专业可侧重污染物治理技术;修复类专业可从污染场地的监测、评价、技术治理及生态修复进行设定;等等。根据对环境保护各种技术要求,可对各专业的培养特点加以区分,同时为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根据学生在校年限及年龄特点,可进行阶段性、步进式模块化设计。对新生,以入学专业教育、职业知识基础课程为主,逐步可过渡为职业知识前导课程学习;在适应学校及学习后,可转入职业素养教育及职业技术技能课程学习;在完成职业基础知识掌握后,可通过综合性的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完成职业综合技能课程教学。同时,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及技术要求,合理设置课程时长,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这样就实现了学生的角色递进进入,潜移默化地完成学生的专业培养过程[7-8]。环境保护专业群课程体系解构后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保护专业群课程体系

三、高职环保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一)高职环保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的途径

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后,可通过“双师型”教学队伍培养与建设、校内外教学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行业与区域内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途径,实现教学培养目标。通过兼职教师聘任、专业委员会、校企联盟、职教集团等形式,打通专业教学与产业的对接渠道,通过企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来对教学队伍及教学资源进行有益的补充。

(二)高职环保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的方法

通过企业的挂职锻炼、项目合作等形式,实现“双师型”教学队伍组成与建设。通过专业群的建设,可有效进行校内教学资源,如师资、场地、设备、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开发等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进行校外教学资源,如专业项目开展、真实设备及现场教学条件利用、开发与共享,如“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开发;通过学校和企业间的互动,建立合作模式,双方资源得到整合、共享,实现“产”“教”互通,使学生培养与职业需求零对接。

(三)高职环保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的手段

在课程体系实现过程中,充分的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关键,通过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的建设,可有效促进双方的建设与发展[9-10]。通过课程与职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的三个主要形式,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管理及运行机制之间进行规范化、合理化的合作建设。通过校中企、企中校、企校并行等模式,建设可行的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使合作可持续发展,并有效运行。在行业内部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强强联合,各取所长, 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发挥出高职教育的社会作用。

四、启示

第一,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围绕岗位任务设置知识体系,是促进教育与产业两者之间互融互通的关键路径,也是从实践验证理论、理论提升实践的有益途径。

第二,围绕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产”与“教”融合的关键环节与步骤,从而实现产、教一致性。

第三,围绕职业岗位群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逐步打造新时代“工匠精神”,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使学生的认知与成长、成才协调统一。

猜你喜欢
产教环境保护课程体系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