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序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高等院校一直以来都担负着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提供帮助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现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高等职业院校一直都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为社会提供服务三大职能,目前已经渐渐地摆脱了社会边缘地位,向社会的核心地位进行转变。高等院校进行的所有的活动从其根源上来说都具备社会方面的性质,它不但要为学生们提供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为社会搭建思想道德教育的桥梁,指引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不但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责任心的合法公民,同时也要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具备实践性质的行为发展模式。高校与社区间的合作与共建,可以助力我国城市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进程中有效地利用高校所拥有的各类相关资源,推动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另外,高校与社区合作,也可以让学校自身明确地认识到作为大学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履行好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的职能[1]。逐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有效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一样对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觉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高等院校与社区合作共建的文化教育的新形式,对构建高校和社区协作育人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方面的作用。而构建高质量的社区是以社区文化建设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校社协作的意义作用正与日俱增。高校与社区合作来进行的文化教育模式,不但可以促进高等院校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也能一起将社区的发展带动起来。
高职院校是提供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除了具备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还要开展科学研究,而且也要继承服务于国家、社会、人民的使命和传统。所以说高校要与社区和社会结合互通,才能更好地发挥他服务社会融入社会以及让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文化知识更好地为社区发展的功能[2]。与此同时,把高校和社区融合起来,也能把高校的资源配置和社区的资源配置进行融合和整合,高校缺少的资源社区能给予,社区缺少的资源高校能补给,这样才能互相配合、有效发展。而且高校和社区的融合,也能将人才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发挥到最大化,这样不管是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社区内人员或者是居民都能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关于中国在发展高校和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推动上,很多官方的文件上都有说明和解释——必须要让涉及到文化建设和教育有关的单位和机构积极融入到基层的建设和生活中去,才能在根本上促进社会的文化兴盛和发展,高校的人才才能及时输入到社会。也就是说,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只有能投身于社会,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发光发热[3]。而这些人才到了社区,才能将人才自身的文化积累和素质教育光环辐射到社区的居民,起到侧面提升社会人员和社区居民素质的效果,起到全面提升国家全民素质的目的,才能够为建设和谐社区、促进全社会的稳定服务。最终可以看出,高校和社区在人才资源的培养目标上是相同的,也是互相协同共同进行文化建设与合作的基础。社区的教育的主要作用则是为相关社区内的全体居民提供有关文化素养方面的知识、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并且寻求整个社区健康快速的发展所提供的一种具备社会性质的育人模式,是适应整个社会发展,为社区内全部居民提供教育服务的重要载体[4]。
高校与社区拥有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具有互相补充的特性。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5],其所拥有的有关知识技能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发展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而除了传播有关科学文化知识以外,高等院校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有关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样,也只有高等院校充分融入到社区的各种管理中来,并且将各种知识和资源的作用在解决社区问题中发挥出来,才可以真正地体现出高等院校所具备的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社区同样拥有鲜明特色的社会教育资源。目前,面向社区居民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就是对这种资源的发掘及利用,而在社区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有关历史、组织、技术等方面的文化,都是高等院校可利用的重要的教育资源[6]。
因此,这种互补性,为高校与社区间的合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动力。高等院校对于其所处的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其所处城市中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它是推动城市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7]。高职院校在与社区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科优势和智力优势,不仅可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的规划设计水平和精细化治理能力。同时,通过搭建高校助力、社区共建、居民参与的新平台,引导多方参与,促进多方效益的协调[8]。所以说,高校和社区相同,在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上的目标一致。高校要利用育人、科研和服务等功能与社会各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致力于共建和谐文明的社会而共同努力。
高校和社区对于资源的基础建设有很多的共同点。例如,高校有很多隐性或者显性的教室、教学、基础设置配套、实践活动建设基地等资源,但是缺少一些实践类的育人的隐性资源;此外,高校是传播传授知识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对学生进行传输文化,以及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人才资源储备。同理,社区是属于最为基层的单位,又有着大量的财富和人才就业的培养资源,这就与高校形成了互补。高校培养人才,需要进一步向社会输送人才,而社区可以作为人才的接收单位,具有人力和人脉的资源。所以,高校和社区进行资源合作,可以将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相融合。
文化建设的合作共享资源是高校和社区合作的基础。高校和社区分别将自身在文化建设上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互补,互相补充,才能实现共赢。高校将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充实到社区,从而带动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人员和居民对于知识、文化、素质的需求,还能创新合作建设的途径。高校不仅可以向社区输送学生,更可以组织教师同样投身到社区当中,以不同的专业为基础,向居民传播知识;学生可以进行答疑补充,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知识文化积累。所以说高校与社区合作进行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双方的互利双赢,形成文化建设合作的动力。
高校与社区进行合作的基础是,高校必须要重视高校自身的特征,特别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责任。一般而言,高校要立足于自身,通过对学生的最基本的思想教育、学业教育等活动来承担其社会责任。高等院校与社区间的合作方式可以分别从教学型、研究型以及服务型这三个方面的合作共建来进行。
服务学习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高校本身致力于寻求与社区的合作和共建,服务学习开始逐步融入高职教育,进而渐渐演变成为更加系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的制度。服务学习作为高校与社区合作与共建的一种类型,其内涵是基于高校和社区的合作共建,激发社会居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的专业教育与社区的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转变了以前的高校与社区相互分割的状态,将学生们的学习场所从相对隔离的高校内部延伸到社区当中。高校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学生进一步主动地参与到社区的服务中去,因此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社区的真实需求,来为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学生可以在服务及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与反思,在服务社区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实践的经验并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社区可以从学生中得到更高层次的服务,而学生则可以获得实践的机会并进一步地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社区培训是指高校与社区合作共同开展的针对居民所在社区的以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为主的培训活动,此类培训活动的教育主体是由高校来担任。例如,社区组织居民到高校里,在高校专门的培训型的场地或场所进行培训、传播文化,同时教师也积极投身到社区来针对特定的社区人群来进行教育培训等活动。而此类的教育培训活动都以高校中的学科专业特色为基础,与社区的运行息息相关。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的培训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基于高校的服务使命,结合其教学功能,其提供培训的主体是高校的教师以及学生,让他们主动加入社区培训活动。此类活动,是高校对于社会治理的主动参与,也是其他方式的教学活动。社区居民和学生一样接收学习培训,而且可以扩展到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急需技能培训以及首次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等人群,使他们可以接受到与高校学生相同资源的培训、再教育或者帮助。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打破高校与社区的“围墙”,让高校资源能覆盖社区居民,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而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管理,校园是完全可以向社区开放的[9]。此外,高校要发挥专业特长,参与社区发展建设。在此类合作的基础上,高校与社区的合作不单单停留在教学层面,也包括研究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参与的学术”。“参与的学术”是1996年由欧内斯特·博耶的《参与的学术》一文所提到的,用来讲述当时在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正在兴起的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学术变革。欧内斯特·博耶分别从两个维度解释了“参与型学术”的具体内涵。一方面,高等教育所拥有的丰富的学术资源与民众、经济和伦理等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相关联;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通过营造一种浓厚的环境和氛围,使高校的学术文化与社区文化进一步地深入及融合,以此来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
因此,参与型学术是一种高校与社区进行合作共赢的学术,其宗旨是高校的教师在参与社区教育中探究教学、合作、应用等,具有目标的确定性、准备的充分性、方法的适当性、以及学术的严谨性等特征。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可以将其丰富的资源——在校的教师及学生来完成服务社会的使命。特别是在校学生群体是主要参与志愿活动的主体;教师在研究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与社区合作来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志愿者活动计划。高等院校与社区的协同合作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实际需求,为社区内的全体居民提供服务,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与社区合作的普遍做法。学生只是机械地提供社区服务,而对其学习和科研的生涯毫无帮助,这只是一种相对低端的共建,而高端的共建,教学和科研才是重点。学生也许会有机会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不过这并不是必然的。它不同于服务型学习,服务型学习指的是学生本身就带着问题来对社区居民就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服务,最终也是为了学习和成长。比如高校的基层组织可以号召、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比如在马拉松跑步活动或者其他大型活动中,大学生们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一个是时间相对较短,属于暂时性的;另一个是团体的有组织的活动。可是目前还是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再比如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就有许多北京高校大学生曾经短暂地参与到了奥运会志愿者服务当中去。
综上所述,根据中国高校所具有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三个主体职能,高校作为国内最高领域的育人场所,无论是在教育、文化建设、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等这些方面,都是可以带动社区的进步。而具体的合作共建可以有服务社会的教学、人才的输送和培养、学业的参与、相对于高校和社区的合作研究、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目前高校组织学生去参与、投身于社会服务,只是盲目地去实践,学生只是单纯地听从于学校和教师的安排去机械地进行文化宣传、知识传播等等,而该方面的理论又很缺乏。目前中国高校和社会合作方法也还只有社会培养、志愿服务和咨询这三类。为更加全面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并实现他们的责任,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需要逐步丰富并拓展其与社会合作的方法与模式,在高等院校与社会之间搭建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合作桥梁。今后,学生在投身于社区的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并且提供基本保障,使学校和社区在共建合作的同时,也有制度可以依照。
综上所述,社区作为整个社会基层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可以面向的最直接的社会环境。整个社区内的物质、精神、文化文明的建立和社区内全体居民素质的提升,都与高等院校的相互合作共建密不可分。但高校作为社区地域范围内的专业教学机构,与社会也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并给社会成员带来诸多方便,在推动社会建设和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水平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影响。高校与社区协作交流,是二者寻求双赢的一个有效方法。寻求精准并且有效率的“学校—社区”共享共建型合作模式,在我国高校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高等院校与社区合作共建的双方关于怎样去探索更加有效和便捷的合作方式来推动其深层次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仍是高校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开展合作的重要研究方向。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要进一步着眼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创新探索适合当前社会、学校、社区共建共发展的合作路径[10],从而进一步在大融合背景下建立育人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