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志愿服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逻辑方略

2022-03-18 03:24
关键词:树人立德志愿

彭 婷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高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育才”与“育人”相统一的原则,探索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形式,培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志愿服务以“青年为主、实践先行”为特色,在实践教育过程中以其高融合性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中,让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实现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统一,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新路径,促进高校育人与社会育人的双向互动。

1 志愿服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现实逻辑

当前,高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大思政教育”结构下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从综合育人成效上来看,仍存在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实不彻底、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不明确、立德树人的内容供给不全面等现实问题。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从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问题导向方面,为解决上述现实问题提供思路。

1.1 战略定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3]如何增强这“三气”则需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青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实践中走向育人自觉。志愿服务是青年群体自发性、自觉性的实践活动,是助人与育人的结合,既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平台,也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提供基础,为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志愿服务以塑造价值观念、培育社会责任、强化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在劳动实践中汇聚青年力量,激发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青年群体道德幸福感的提升,以更好地服务于民族的复兴伟业。

志愿服务将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促使广大青年产生“求真向善”的道德信念以及“己他两利”的道德行为,形成并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志愿精神的共鸣,增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社会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创造积极的精神价值和态度,帮助广大青年在奋斗中找准正确的人生道路,凝聚起共同意识和责任担当;在参与公共服务、应对社会风险中展现青春风貌,涵养德性品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志愿服务既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又激发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内生动力,满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方法协调、载体创新的需要,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1.2 发展目标:培育全面可持续发展时代新人

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围绕“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开展育人教学,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目标指向必然是爱国报国。“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4]本禹志愿服务队、郭明义爱心团队、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南京青奥会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等一大批着眼于群众之所急的志愿者们就是志愿服务内生动力的体现,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培育和激发爱国情感。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与立德树人的实践化需求相互关联,集实践性与教育性为一体,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关于人的社会性与教育的实践性相统一的例证。

“大学绝不能只满足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让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生存意义、生存目的的理解以及生存的精神动力。”[5]大学生群体在志愿服务中通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促进社会成员间的互动,在互助行为中促进精神上的升华,从而形成一种既具有社会责任感又带有积极人生态度的公共精神。这种精神引领着青年的人生方向与目标,联合着社会化存在的一切单个体,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整体的生命价值和道德精神意识的凝聚。这种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精神趋向的意识的形成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

1.3 问题导向:化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矛盾

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教育者通过向教育对象传递有思想、政治、价值等引导性的信息,促使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有责任担当、有文化修养、有青春活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然而,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以及多元开放思潮的文化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与学生现状之间的矛盾日渐突显,造成育人效果不显、价值认同感不够等问题。志愿服务以“高融合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属性,与高校思政课堂共同发力,实现了“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的结合,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与社会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达成育人目的,培养时代的奋斗者和奉献者。

“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所蕴含的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趋同,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传播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价值理念和文化知识,为实践育人搭建教育平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志愿服务在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中实施育人功能,作为一种社会体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它将思想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使大学生能更多地、更深层次地接触社会,统筹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形成爱国奉献和德才兼树的意识与作为。

2 志愿服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理论逻辑

志愿服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理论、角色承担理论为理论支撑,在实践过程中实践育人目的。这一属性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具有一致性,且在行动理论、教育场域、主客体角色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2.1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行动理念

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理念凝聚着中华民族对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普遍认同,其核心是“仁”和“善”。《德道经》《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包含着先贤的智慧和时代的精华,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供了丰富的道德资源和育人经验。我国志愿服务坚守“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6],通过“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的行动理念,形成积极向善的正能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精神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文化观照与本土培育,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行动力量支撑。

立德树人与志愿服务的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传统道义精神为支撑,立足于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巩固、发展、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以我国传统德育思想为延续发展,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更好地承担起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立德是教育的基础工程,也是民众综合素质的体现,它以信仰、理想、价值观为重,引导人们自信自强,从而有利于树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之人。志愿服务在“仁”和“善”的理念指导下表现为一种德育实践活动,倡导在劳动教育中培育时代新人。志愿服务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广泛融合,在日常互助、抢险救灾以及大型活动等方面推动了社会情感的融合,发挥了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

2.2 从知行合一理论中促进教育场域双向互动

“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知行合一,以行促知。[7]志愿服务让青年在志愿活动中知理论、知方法、知规范,从而在外在表现中体现“行”,既强调了自觉性又重视了实践性,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志愿服务是志愿者通过具体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的价值观念、精神取向、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是个人道德意愿被充分唤醒的结果,是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载体。它所体现的教育价值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具有深度的契合性,是推动学校教育场域与社会教育场域双向联合的关键。两者将课堂理论与社会体验相结合,发挥对内教育与对外服务的双向作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社会化的德育体验,进一步强化道德理论认识和价值引导,并通过德性实践产生志愿服务行为,建构了一个理性培育的过程。

我国传统的德育场域主要以课堂为主,在养成阶段打好基础进而形成社会化的发展与影响,但却缺少与社会环境以及处于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互动,未实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以及知行并进。一些青年学生出现社会实践性不足、个体价值实现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对外部世界和他人的价值性关怀丧失热情,难以寻找精神上的托付。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极易出现“精神危机”。将志愿服务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志愿服务实践路径来强化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与社会场域之间的教育关联,推动知行合一,以此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2.3 从角色承担理论中强调主客体关系

立德树人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入手,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德性培育,满足个体对获取物质利益、解决思想困惑、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导引为指向的教育活动,因而教育效果的达成主要依赖于主客体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是以角色活动来确证的,即角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8]在具体实践中,活动的承担者扮演着主体角色,客体角色是主体角色的对象,主体角色通过对象化的活动来证明自己的地位。角色承担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应用中,促进了主客体之间的沟通理解,加强了教育情境中个体的道德责任意识。

在社会实践中,个体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并在其中充当着各种社会角色,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一方面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援助的角色,一方面又承担着接受志愿服务教育的角色,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体现了志愿服务主客体角色的统一。教育者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实践育人途径让受教育者认识真理、体验社会,让受教育者能够真正地以主体角色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德性教育的根本,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树立正确德育观念的过程中,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体的理念,对社会信息和行为进行能动的识别,充分发挥人的思维的角色位能。

3 志愿服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实践方略

志愿服务是“认知—实践—再认知”的无限循环过程,推动志愿服务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相协同,需要强化志愿服务的价值理性,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营造志愿服务氛围,从而确立高校立德树人长效育人机制,优化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容供给,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的常态开展,以达成较高层次的德性实践。

3.1 强化志愿服务价值理性,确立高校立德树人长效育人机制

志愿服务的价值理性是志愿服务者通过行为本身所体现的价值,是对人的基本价值的思考,从志愿服务中追求人的独特性、动态性发展,最终达到实践育人的理性培育。志愿服务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决定了其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志愿服务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高度的契合性。志愿服务与立德树人在文化渊源、教育场域、主客体角色上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且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学校层面来看,志愿服务与立德树人都有着相同的功能目标追求,即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因此,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要强化志愿服务的价值理性,在整个育人环节体现以育人为根本的立德树人观,在实践中将学生融入社会,塑造学生的个体人格,促进二者之间优势互补,致力于培养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发展型人才。

高校应转变“理论为上”的育人观念,明确“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终身育人理念。志愿服务以“人”为出发点,以“德”为落脚点,从服务社会的角度构建育人关系,满足学生与社会协同发展的需求以及在知识和道德等方面的诉求。为此,高校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志愿服务的价值理性,遵循志愿服务“服务人、发展人”的育人逻辑,培养具有道德引领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入到志愿服务中去,除去日常的课堂教学外,还应与相关主题性的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教育引导学生,实现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双向互动,从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育人机制。

3.2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优化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容供给

当前,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出现诸多内化不足等问题,内容供给不全面是制约立德树人任务达成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内容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高校需要丰富的、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为内在支撑,以此来推动立德树人的深入发展。紧跟时代、结合学生、服务社会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也是志愿服务的内在要求。志愿服务紧跟时势焦点与教育热点,尊重人的主体性,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满足个体的社会化需求,以适应于客观外部世界为目标着力点,培养人的自主性。凭借这些基本属性搭建新型的学习教育平台,以其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开放性的交互内容为依托,不断满足高校立德树人内容供给的优化需求,从而打破传统育人模式在空间上的局限,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让立德树人的效果更直观、更生动、更有效。

通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一方面丰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破解育人内容局限的现实难题。青年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感悟德性世界的内涵。如新冠疫情期间的广大青年志愿工作者在困难面前凝心聚力,实现了个人价值,在实践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激发了爱国情怀。志愿任务活动集身体力行与情感培育于一体,以优质的育人内容涵养时代的担当者。另一方面,促进教育资源之间的整合,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动。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是与社会化发展同步进行的,而志愿服务也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志愿服务平台应当是动态交互、协同发展的。一项志愿活动包含着各学科知识的联结,在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环节中,通过对志愿服务各学科资源的整合,共同拓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并为其注入丰富的思想内涵。

3.3 营造志愿服务氛围,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的常态开展

以志愿服务为路径推动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落实,需要形成常态化的制度规范,保障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深入开展。其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评价机制,以标准为参照,以更有力地推动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激发青年群体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实现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的结合。其前提是要完善志愿服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志愿服务在实践过程中的管理约束,确保志愿行为合规合法。其保障是要建立志愿服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专业体系,使志愿服务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更加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以有效规避社会化风险。在常态化的制度规范中营造志愿服务氛围,为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落实以及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培育提供有利环境。

“真正的德性,并不是对于那些难以达到的高尚目标与优异品格进行精神上的苦苦思考和锤炼,而是能够将个体身上的某种内在的属性以一种适当的方式予以外化表现。”[9]外化表现一般是行为的外化且是在一定氛围、环境下的表现,将志愿服务应用于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中,是对德性的考量与锤炼。为了保证育人价值的实现,在制度化保障的同时需要结合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与志愿服务的本质属性,找准最有效的助力源以及最关键的因素推动常态化发展。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三方位能,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媒介,结合场域的教育优势形成协同化的育人机制,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体现协同动力,营造积极向善的志愿氛围,增强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志愿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我志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