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 杨丽红 何燕妮
(新疆财经大学 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民俗旅游是旅游行业的重要分支,国内外消费者的持续体验和不断传播使得这种旅游形式长盛不衰。我国民俗旅游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本文以我国的民俗旅游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收录的北京大学核心期刊论文和南京大学核心期刊论文。在知网以“民俗旅游”为主题进行“核心期刊+CSSCI”检索,时间选择从不限到2021年,共得到523篇成果。对检索到的论文和部分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影响研究、对策研究、保护与开发研究等方面。
民俗指的是民间风俗。民俗旅游是一种以考察风土人情、体验民俗文化为特点的旅游形式。在中国民俗旅游的研究过程中,现有文献研究对民俗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存在一些分歧,分别表述为民俗(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王燕来等认为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点的一种旅游形式,属于人文旅游的一种[1]。都培田等认为民俗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主要载体是民众[2]。
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民俗旅游的概念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界定,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民俗旅游是旅行者去其他地区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综合各家观点,简单概括共性部分,可以得出民俗旅游是采用“民俗+旅游”的模式,探索具有民俗资源的地区发展旅游的一种新道路。笔者认为,民俗旅游是利用本地区通过历史传承、时间累积留存的一些民间活动,吸引旅游者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通过参观或体会这些特色风俗,进行审美体验。
民俗旅游产品是基于一个地区的民俗资源进行开发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地区设计开发的民俗项目有很大差别。民俗旅游产品的分类,既存在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进行的划分,也有按旅游资源划分的情况。韩巍将民俗旅游产品分为观赏型、参与型、度假型、移植型和民俗旅游纪念品[3]。陶思炎根据服务功能将其分成认识型、教化型和满足型等支系[4]。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都表述了民俗旅游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促进地方经济、帮助居民增收、提高就业等。程道品等人认为,民俗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特色发展形式,有利于旅游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5]。其他学者还指出,发展民俗旅游在农民就业和致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农副产品扩大销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学者文凌云指出民俗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优化农村产业规划,可以增加农村综合收益,推动农村产业发展[6]。
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民俗旅游的发展对于文化层面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在以民俗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中,游客置身于独特的异域文化,体验民间艺术的美,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胡晓立发现旅游产业发展不仅能直接拉动消费,也会拉动地区产业发展,创造品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7]。还有学者在研究中也提及,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会促进民俗文化的变革,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展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当然,民俗旅游带来的影响不单单有积极的一面,也会造成消极影响。部分学者明确指出,民俗文化在传播和创新的过程中,也在逐渐异化。樊天相等调查了云南的泸沽湖地区,认为旅游开发能够扩大摩梭文化的传递,但也造成了一些问题,比如削减了传统民俗内容,使民俗文化逐渐变质[8]。宋河有、张冠群则在研究中发现刻意凸显和跨越族群符号边界可能造成民族文化过度商品化、沦为舞台化的表演,甚至逐渐丢失本民族的文化符号[9]。
关于民俗旅游在其他方面的价值,学者们也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民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与许多产业和系统产生交叉,带来不同的影响。李琳桂和陈新华发现民俗旅游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市场化、农村城市化[10]。彭谊强调通过民俗旅游这个窗口,可以弘扬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前提;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文物古迹,优化城乡事业,改变社会风气,促使民俗文化的再创造[11]。
目前,民俗旅游在我国各地百花齐放,质量上却良莠不齐。许多项目类型单一、模仿性突出,民俗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同质化成为当下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各地民俗旅游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入手,提出了民俗旅游产品优化的建议,以增加民俗旅游的创新性和体验性。
孙建刚、史红霞研究了女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认为要加强旅游产品品牌塑造,重要一环就是彰显民俗特色,细化政府公祭、百姓民祭的模式,通过小规模的固定民俗表演推动国内外游客深入了解女娲文化,形成文化共识和精神认同[12]。蒋伟和杨莎莎从广西民俗旅游经营的现状入手,提出景区内的民俗旅游经营开发应走以大企业为龙头、资本为纽带、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框架的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集团化发展道路[13]。江金波通过研究发现,客家文化旅游存在竞争激烈、重复性高、旅游形象不突出等问题,认为未来的客家旅游产品可以通过从剧场化到产品的整合升级,促使非物质文化景观化[14]。王俊平提出现有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存在旅游开发观念落后、民居原真性受到破坏等问题,未来贺州客家乡土民俗旅游开发需要进行观览型开发、体闲型开发以及参与型开发,丰富客家民俗村的旅游活动形式[15]。面对乡村旅游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庞筑丹提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乡村旅游可以打造民俗发展模式,通过本地区文化和民俗活动互相促进,突出特色,彰显地区文化魅力。同时,应坚持科学规划,进行特色开发;坚持模式创新,提供多样化服务;突出乡土特色[16]。
当下,民俗旅游发展中的困境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提出的相关对策主要集中在产品改造、升级以及怎样更好地经营开发景区。相比之下,在扩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开拓市场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陈燕奎和林伟帆对梅州市西阳镇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促进旅游发展需要政府主导、企业担当和民众参与,要完善旅游体制机制建设,搭建多元旅游市场平台,拓宽多方合作渠道,拓展宣传渠道,走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17]。张捷对九寨沟藏族民俗和江苏吴地民俗进行了比较,发现九寨沟藏族民俗在开发上需要对游客加以引导或组织有关活动;根据吴地特点,进行民俗旅游系统开发,组合包装,形成规模效应;恢复或移植孑遗民俗文化现象,进行有效地挖掘和开发[18]。
一些学者在研究其他旅游类别的过程中,发现了民俗资源的效用,提出了将民俗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模式,间接推动了民俗旅游深化发展。李冬娜认为发展红色旅游时,需要以红色资源为主体,使民俗资源等其他资源能够对红色文化做到完善补充。将红色资源与民俗表演结合起来,扩大叠加效应,提升资源的互补性[19]。李久君也强调延安地区可以整合区域体育文化资源,增添红色旅游魅力,打造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文化,并将其与红色旅游相结合[20]。另外,民俗资源的演化、变迁也持续作用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吸引了一部分研究者的关注。杨绿洲、王汝平通过研究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的变迁机制与再生产路径,提出建立以政府主导、提高管理者和传承者认知水平、提高民族自觉意识、强化法律管理为保障措施的变迁机制,以有效保证民族节庆变迁的目标实现[21]。
总的来看,对各地区研究所提出的策略和建议具有部分共同性,这与民俗旅游产业的特点和总体发展趋势是分不开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每个具体地区的情况不同,所以部分开发与保护的措施需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结合地区政策而定。
通过对民俗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我国民俗旅游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近年来民俗旅游的研究持续深入,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从研究区域来看,大量研究集中于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和有突出文化表达的地区,研究的地域性较强。学者们对民俗旅游的研究,主要是以某一个具体的民俗旅游地作为对象进行调查,而以全国为研究区域来进行我国民俗旅游总体发展特征研究的文章较少。
第二,在研究内容方面,学者们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品、价值、开发等方面,对民俗旅游项目的发展对策和开发与保护进行了论述。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定量研究相对较少,部分文献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民俗旅游的资源评价,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充分的探究。
第三,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民俗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内涵不显、市场定位不清晰等仍是当前民俗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研究视角主要从政府和景区出发,对具体区域的民俗旅游资源展开分析,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相应地,针对游客体验、消费需求、游客重游意愿方面的研究有限,对相关设施、服务、对外宣传等细节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展。
第四,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民俗旅游产业与文化结合的具体措施、民俗旅游文旅融合的重要性上,而对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民俗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模式、未来方向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进行深入探讨。另外,民俗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发展也需要多加关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对民俗旅游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今后可以在以下方面加深研究:
第一,重视理论研究,构建相应的理论体系。民俗旅游具有自身特点,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在不断朝向多元化发展。今后,随着大量研究的涌现,民俗旅游的理论构架将会不断完善,民俗旅游的发展规律可以得到有效的总结归纳,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清晰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二,扩大民俗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旅游学是多学科融合的新兴学科,民俗旅游研究更应加强不同学科的互动,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思维进行分析。因此,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加强跨学科研究,多角度分析民俗旅游,开阔研究视野,不断丰富拓展民俗旅游的研究广度并向纵深推进。
第三,丰富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目前,民俗旅游的研究主要是从政府和景区视角出发,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今后,应在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帮助下,加强民俗旅游资源评价、承载力分析的定量研究。同时,应进一步在游客体验、市场营销、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与旅游扶贫等方面多做研究。
第四,注重民俗旅游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对于民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内在关联和融合机制的研究可能加强。如何实现民俗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加强民俗旅游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等问题,可能会在未来成为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