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君,王瑞雪,张乐林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 甘肃 兰州 730070)
202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甘肃省“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产业建设为契机,致力于为甘肃地区环境保护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构建“绿水青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在“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上做了一些改革和实践,以培养具备“有修养、懂理论、会操作、能管理、敢创新”的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也是学院力争打造的主要群体,在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重点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以及个人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很多行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复合型人才的高标准,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和就业竞争力[1]。在该背景下,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探索并实践“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市场岗位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技能沟通,同时在“以赛促学”的活动项目中,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收获新知。为了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校还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这对学生而言,是保障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中,体现了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以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来说,将原本的课程内容从书本中脱离了出来,增加了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岗课赛证”中的“岗”是指学生实习、就业的专业岗位,“课”指专业课程,“赛”指专业技能竞赛,“证”指职业资格证书。“岗课赛证”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强调了不同专业与对口企业的连接性,从专业岗位的要求倒推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实力。结合本专业对口企业的调研内容,确定企业的用人情况与用人标准,进而实现“岗课”的两者统一,对专业要求的资格证书进行岗位融合,由此实现四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模式下,2020与2021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专业实践课程,创建了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结合专业技能竞赛、“1+X”证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多个形式,采用校企双导师制,来推动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推动教学水平提升,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教学的多重融合。
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中,为了融合“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环境监测技术、分析化学、水污染控制技术等专业课程中成立“项目班”,项目班以主打不同专业课程对口岗位的专业工作内容为主,并将此作为教学项目,在项目班中突出专业岗位的岗位要求以及专业的实践内容。同时,项目班内部还要有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以及岗位专业要求,能够让本专业学生了解到自身需要提升的方向,能够对自己的专业岗位有更加全面和详细的了解。项目班的创立不仅能够为学生开创一个良好的工作模拟环境,学生在项目班中能够得到与自身工作岗位上匹配程度较高的实训体验,同时还能作为学生实践能力检验与提高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变得具象化,在职业岗位的标准匹配中,项目班也能够呈现出更高的融合性。同时,项目班还可以制订教育教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学生的顶岗实习标准,在多个规章制度的进一步细化下,发挥项目班的人才培育优势,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依据。当各体系构建完成后,就能够在项目班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的一体性,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从而拥有更完整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制,也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注入更多活力,提供更多保障。可以说,项目班是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基础,也是岗位教学的一大载体,在项目班的学习中能够加强学生岗位学习认识,能够让学生在实习前就拥有更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提前做好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岗位技能培训,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助力于校企深度融合[2]。
“岗课”融合简单来说就是专业岗位与专业课程的两者融合,增强校企合作也有利于减轻高职院校内部学生的就业压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保障和步入工作岗位后的能力保障。在校企合作中需强调以工促学、以学促工。能够将企业用人标准以及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体现至高校学生的学习和培养中[3]。将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两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才能进一步实现岗位与专业的对接,深化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了发挥校企合作的最大优势,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在开展岗课融合前深入企业先进行了一定的岗位调研,充分了解清楚目前岗位的用人需求与用人要求,在掌握了足够的职业要素后,构建相对应的教学课程体系。自2015年起,通过引企入校,每年安排二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每周进企业实训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发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习、就业体验不断增强,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更加真实的社会岗位工作环境,实习及就业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另外,结合对不同地区企业的人才标准和人才要求,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成果评估体系,根据该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由此,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为学生积累更多实践经验,让学生在不断锻炼和学习中增强认识,感受到社会上的工作氛围,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主动思考能力,使学生朝更好的方面主动进步。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将行业及企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教学的主要内容,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经过几年的实践,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实习生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强调了“以赛促学”的教学机制,提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化[4]。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教学中,立足专业实际,将专业技能竞赛融入课程体系中,且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加设专业竞赛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由此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竞赛内容及标准来评定学习成果,以此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学效果显著。近3年多次参加了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甘肃省大学生化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并获得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10人次。同时,将“1+X”证书(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及后期环境监测从业人员上岗证所需知识和能力构建在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这种明确的职业技能要求,增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有方向和动力。通过参与技能竞赛和资格证书的考取,有助于学生快速地从学习者到实践者以及职业者的过渡,有助于学生将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岗位中,使学生在临近学业结束的时候减轻面临实习、毕业和就业的压力感及焦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去适应,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在“以赛促岗”的专业活动中,还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自己与其他院校学生间的差距和不足,以及比赛中各岗位的能力要求,让学生可以迅速了解自己的短板,从而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不断努力实现自我完善和锻造。
当前正处于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优势,构建“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让学生获取更加全面、丰富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充分体现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实践优势[5]。另外,结合本专业内容,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分为专业课程、竞赛内容、资格证及上岗证书考核等多个主题进行,在不同主题中开设相应的课程指导,加强了校园内教学的整体效率。既节约教学过程的人力物力,又做到了不同学生的分层次学习和因材施教。同时,“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建设也是通过大数据进行知识共享的互动平台,给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一个可以及时互动与交流的集群场所,便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尽快做出教学调整。在“课程互通”的活动中,体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服务开放性,让教学不止局限在课本的理论学习上,而是拥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让教学变得有趣、可实践性强。通过这种现代化、开放式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创建,从而突显教学优势,让同学们有更强的专业知识构架体系和实践动手能力,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如鱼得水,面对未来工作的困难也可以更加从容、自如[6]。
综上所述,“岗课赛证”是当下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究中,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技术专业通过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培养方法、培养理念等多个培养环节上创新培养体系,实现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对口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的多方面锻炼,为学生的综合实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从基于“岗课赛证”的教学效果与教学实践来看,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更强,应用领域更广。今后,在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基础上,会进一步根据自身专业发展实际和规划,不断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以便能够提出更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做到以企业的岗位能力为重点,以获取专业竞赛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标准,以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为平台,以全方位课程体系为核心,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给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技术专业的学生带来学习的新方向,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也由此助力于提升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