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怡,张焕香
(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83)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一种新型诈骗方式。诈骗形式有贷款类诈骗、兼职刷单类诈骗、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等。电信网络诈骗的猖獗使国家反诈中心加大了反诈力度,因此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都可以见到反诈宣传。短视频,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数字化新媒体,已成为反诈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反诈中心曾在某短视频应用平台上发布数百条短视频来宣传反诈。
本文以一部分短视频为研究语料,意在对反诈短视频中的话语进行批评话语分析。Fairclough于1989年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这一概念。随后,Fairclough(1989)又借鉴社会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提出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模式:(1)文本(text);(2)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3)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1]。Fairclough(2010)认为话语是由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组成的三维统一体[2]。辛斌(2013)认为批评话语分析注重从具体的社会问题入手,探讨语言在其中的作用[3]。
目前,批评话语分析已在国内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知名学者从理论层面论述了批评话语分析及其新的研究视角(林晶[4],2019;辛斌[5],2020;田海龙[6],2021)。而在实证研究方面,批评话语分析被广泛用于研究媒体报刊中的话语(钱毓芳[7],2010;邵斌[8],2014;黄蔷[9],2021;刘鼎甲[10],2021)。除此之外,批评话语分析还应用于纪录片和宣传片的话语研究中(朱桂生[11],2017;朱桂生[12],2019;翟亚琳[13],2021)。但在宣传类短视频领域,尤其是反诈短视频方面,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尝试自建语料库,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研究反诈短视频中的话语,试图深入挖掘其语言特征和意识导向功能,从而总结出反诈短视频是如何提高人们的防诈意识的。
截至2021年10月,国家反诈中心已在某短视频应用平台上发布385个反诈短视频。本研究从中随机选取15个短视频,每个短视频的时长控制在一分钟左右,转写视频中的标题和画面文字制成反诈短视频语料库,约4200字。为了研究反诈短视频的语言特征,本文将借助软件AntConc3.5.9统计分析语料中的高频词汇。
1.反诈短视频的语言特征有哪些?
2.反诈短视频如何通过话语提高人们的防诈意识?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对反诈短视频的话语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定量分析统计视频中的高频词汇,通过定性分析总结出反诈短视频的语言特征及其作用。在分析反诈短视频的词汇特点时,将自建的反诈短视频语料库导入AntConc3.5.9中,利用其词频检索功能检索出反诈短视频语料库中的高频词汇。除高频词外,标点符号、语气和修辞也是语言的重要特征,因此本研究还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反诈短视频的话语做进一步分析。由于视频中画面文字无标点符号,而标题中的标点种类较多,且含有生活中不常使用的标点,因此,本研究选择分析标题中标点的使用特征和作用。又由于标题短小精悍,且篇数较少,因此标题中的标点可以手动统计。
文本分析指对反诈短视频的语言进行分析,意在发现反诈短视频区别于其他短视频特有的语言特征,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反诈短视频。文本分析包含对高频词汇、标点符号、语气和修辞的分析。
1.高频词汇分析
使用AntConc3.5.9对反诈短视频的文字进行词频统计后发现类符数为917,形符数为2151,筛选出频率大于10的高频词绘制成表1。
表1 反诈短视频高频词汇统计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无意义的虚词外,第二人称单数“你”出现的频率最高,为45次。“你”的尊称“您”出现的次数也高达10次。使用第二人称不仅可以拉近视频与大众的距离,还可以使大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人称还可以提醒大众,诈骗可能将发生在你身上,不要以为视频中的诈骗案件与己无关,一旦放松警惕,下一个就是你,从而起到警醒作用。除第二人称外,反身代词“自己”和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分别出现了20次和15次。反身代词“自己”的作用在于使大众在看到或听到“自己”一词时能主动地联想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宣传反诈常识的最好结果就是人们会主动将自己与被诈骗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诈骗的认识,增强识别诈骗的能力。第一人称复数“我们”不仅可以拉近与大众的心理距离,还可以号召其积极参与反诈宣传。例如,“让我们共同参与全民反诈行动”意在号召大众积极参与,这可以增强宣传效果,减少再受骗人数。总的来看,人称代词的使用可以从心理层面引导大众熟记反诈知识,从而加强反诈宣传效果。
除人称代词外,第二类高频词是与视频内容相关联的词汇。“反诈”一词出现的频率为38次。与“反诈”相关的词汇“诈骗”“犯罪”和“防范”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分别为37次、15次和12次。“诈骗”是视频的关键内容,“反诈”和“防诈”则是视频播出的目的。此处,视频制作者意在通过增加词频来突出宣传目的。
“网络”“电信”“电话”和“刷单”等词均出现10次以上。电信和互联网是诈骗犯常使用的诈骗渠道。目前电信网络诈骗也是最常见的诈骗形式,而以刷单为由的诈骗也是高发多发。因此,国家反诈中心通过增加“电信”“网络”和“刷单”等词的词频,意在提醒大众常见的诈骗渠道,从诈骗手法方面增强他们的防诈意识。
除上述词外,还有一些表示程度的高频词汇,如“一定”“一起”和“都”等。“一定”和“都”强调了诈骗的严重性和防诈骗的紧迫性,例如“接到陌生电话一定要仔细辨别”“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等政府部门行骗、通过非法链接行骗、用中奖信息行骗、甚至冒充身边的熟人行骗,这些都是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这些进一步说明诈骗无处不在,要时刻保持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反诈”和“诈骗”等词也多次出现在视频的标题中。众所周知,多数用户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刷视频。为了节约时间,同时也为了观看更多感兴趣的视频,很多人可能会在刷到一个视频后的几秒内决定是否继续观看。就在这几秒内,标题对这些人的决定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标题中加入这些关键字眼可以直观地告诉大众视频的主要内容。这样对视频感兴趣的人就会选择继续观看,而对不感兴趣的人来说,标题中的关键词也加深了他们对诈骗以及反诈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他们上当受骗。
2.标点符号分析
标点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视觉上反应情感或态度特征。在对标题中的标点符号进行统计后,根据统计数据绘制表2。
表2 标题中标点符号统计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最常用的逗号之外,感叹号和井号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分别为12次和8次。相比于感叹号,常用于句尾的句号却仅被使用两次。感叹号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强烈感情,因此在反诈短视频的标题中使用感叹号有一定警醒作用。而且感叹号比句号更正式,能提高大众对网络诈骗的正视程度。井号通常用于社交网站中对话题进行分类。在词汇前加上井号会自动生成一类话题,并生成超链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超链接来浏览相同话题的短视频。该短视频应用平台会依据用户观看每条短视频的时间,结合井号所指示的话题,判断出用户可能喜欢的话题,从而更准确地为用户推送短视频,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国家反诈中心充分利用井号的分类功能,将反诈短视频分为“反诈明星说”“反诈MV”和“反诈小剧场”等话题。这样,用户在观看国家反诈中心发布的短视频后,该短视频应用平台会自动推送同一话题的视频给用户,从而加快反诈短视频的传播速度,增加视频的曝光量。
除了感叹号和井号,标题中还使用了引号和省略号。标题中的引号有两个作用:一是指特殊表达;二是增强引号中的内容效果。例如,“三不一多”使用引号表示缩写,其全称是“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对于大众来说,缩写比全称更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标题中使用引号来表示缩写内容便于大众记忆。另一方面,引号可以起到突出强调作用。相比于标题中的其他词汇,使用引号的“三不一多”会有突出效果,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强化记忆关键词的作用。在句末使用省略号可以引导大众进行思考,提高大众的参与性。
通过分析标题中的标点符号可以发现,反诈短视频的制作者充分利用了标点符号所特有的功能来加强视频的传播和宣传效果。结合标题中与诈骗相关联的高频词汇,这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3.语气分析
语气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对谈到的情况所持的态度。语气有四种: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不同的语气对大众来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收集到的短视频来看,国家反诈中心使用不同的语气宣传反诈知识,意在增加短视频的说服力,呼吁大众共同抵制诈骗,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下面是视频里的一些例子:
例1:让我们共同参与全民反诈行动,坚决打赢诈骗犯罪阻击战!
例2: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贷款类诈骗、兼职刷单类诈骗、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和杀猪盘类诈骗,仍然高发多发。
例3:刷单前问问自己,动动手指就赚钱的好事,凭啥轮到你?
例1是以感叹号结尾的祈使句,有强调和警示作用,带给人一种权威感。国家反诈中心在反对诈骗方面就是权威,这可以使大众相信国家反诈的力量,从而主动加入到宣传的队伍中去。陈述语气则用来强调客观事实,如例2用陈述句来指明生活中常见的诈骗类型,简洁明了,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例3反映出疑问语气中的反诘,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例3意在警醒大众不要贪图小利,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
4.修辞分析
在反诈短视频中,最常用的修辞是对偶。例如,“警民同心,反诈同行”这句话表达出“大众要和警方一起抵制诈骗行为”。这个对偶,句式简洁,韵律和谐,相比于长句,更容易被记住。又如“天上不会掉馅饼,网上处处是陷阱”,这一对偶意在提醒大众如果不提高警惕,很可能会掉入“陷阱”。对偶不仅使表达内容整洁有节奏,还可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从而加强反诈宣传。
在反诈短视频中,排比通常用于对诈骗类型进行分类,这样可以条理清晰地描述诈骗手段,以使大众更好地了解诈骗,从而远离诈骗。例如“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是一种典型的排比,列举了三种主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排比的使用可以凝练句意,突出重点,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因此被用在反诈短视频中加强宣传效果。
反诈短视频的语言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一致性,标题和画面文字具有一致性,一些高频词同时出现在标题和画面文字中。同时,画面文字和画面内容也高度契合。二是简洁性,标题用小句浓缩主要内容,既突出重点,又简洁精炼。画面文字多为短句,长句和复合句较少,常用缩写、对偶和排比简化句子。三是典型性,视频中的文字都是围绕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来写的,因此相比于其他主题的内容,反诈短视频中的语言具有典型性。
话语实践侧重于分析话语与社会的关系,是对微观层面的文本分析和宏观层面的社会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在收集的反诈短视频中,话语的传播类型主要有四种:反诈小剧场、反诈明星说、反诈MV和真实诈骗案件讲述。反诈明星说主要是由明星来宣传反诈知识,充分利用明星效应来带动粉丝积极抵制社会中的各类诈骗行为。反诈MV则是将反诈知识改编进一些流行歌曲中,利用其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在大众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反诈小剧场中,视频里的人物通过扮演电信诈骗犯向大众直观地展示诈骗犯是如何通过语言诱导大众一步步掉进他们提前设好的陷阱里。真实诈骗案件讲述则是诈骗犯亲自叙述作案经过。这两种类型的话语在生成过程中不需要加工,并且通俗易懂,更利于大众接受。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话语,都成功地宣传了反诈知识,号召全民参与,表明了国家对于诈骗的零容忍态度。
话语具有社会功能性,批评话语分析关注话语对社会事实、权利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建构作用。反诈短视频中的话语是基于我国真实的诈骗案件,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生成的。反诈短视频通过话语宣传反诈常识,加深了大众对诈骗手段的认识,提高了大众的防诈意识,也降低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率,这一过程反映了社会事实的改变。
本文从高频词汇、标点符号、语气和修辞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反诈短视频的语言特征。其中,高频词多为与“诈骗”相关联的词,来突出反诈短视频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人称代词意在拉近与大众的心理距离;标题中的标点符号或用来强化关键内容或起到提示警醒作用;修辞方面,反诈短视频多使用对偶和排比来增加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总体来说,反诈短视频的语言具有一致性、简洁性和典型性等特点。反诈短视频在话语实践方面则通过反诈小剧场、反诈明星说、反诈MV和真实诈骗案件讲述来宣传反诈常识。在社会实践方面,反诈短视频通过话语提高了大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