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玲
摘 要:主题教学是各阶段语文教学努力探究的重要课题。这种模式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不偏离目标轨道,依据对应主题整合教学资源,注重语文对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为核心素养塑造可行化教法。笔者浅谈了小学阶段语文主题课题的定义与意义,并从深挖教材思想、启发学生质疑精神、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主题课堂的指导等方面阐述了主题教学实践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3-0119-03
A Probe into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Teaching Practice of Chinese Subject in Primary Schools
PAN Xiuling (The First Primary School of Gutian County,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matic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Chinese teaching efforts at all stages of exploration. This model is developed around the teaching goal,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goal track, integrates teaching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theme,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Chinese on students' thoughts, emotions, and values, as the core literacy shapes feasible teaching methods. The author briefly talked about the definition and meaning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and expounded the strategy of subject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aspects of digging into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nspiring students to question the spirit, continuously adjusting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the subject classroom, hopes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opl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Subject teaching;Effective strategies
語文称得上是应用广泛的一门语言学科,独具显著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特征,教学方法、内容可以说五花八门,要真正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整体质量,古老滞后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可行。因而,为突破古老授课形式之种种弊端,更多新型、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而主题教学以其整体化、系统化的教学思路,使零碎的、分散的知识归总在一起,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及优化,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保质保量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小学时期对语文主题实践活动策略不断探究,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教学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1.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定义
文章特指之主题教学为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期间,结合语言基础、语言规律、生活经验及发展方向等确定文本的关键词,这是一个思维立体化、教学动态化架构形成的语文价值群,能传递、预测出语文教学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充分体现语言传承意义的价值体系。语文主题确立是以学生是课堂主人为基础的,教师在较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中,主题教学知识系统的建构逐渐由静态过渡为动态,很好地通过师、生、本之间的立体式对话完成主题的自主建构。
2.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重要意义
(1)实现生活经验、教学内容的融合
语文作为一类语言学科,它的适用性、实用性对生活的意义是巨大的,与日常生活无法分割,而古老教学模式硬生生地将这两方面完全割离,从而让他们所学内容不能得以运用。而主题教学中,给学生搭建了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平台,教学资源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化元素,因而需要更多生活内容的渗透,长期下去,实现了生活经验、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2)实现情感世界、文本灵魂的统一
语文学习事实上是学生与作者之间一种交流过程,从深层上讲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通、心灵对话,而主题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知识的渗透,而且在思想情感、价值观方面也更加注重,由此,更好实现了学生情感精神世界与文本灵魂的统一,他们热爱语文学科的程度逐渐增强,继而积极自主地开展学习。
(3)实现专业特长、实践活动的融合
主题教学与古老模式完全不同,它更加灵活、呈动态变化,应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学习动态,适时进行教学方式、学习环境的灵活调整,而且在转化的细节中能第一时间发现各种疑惑,第一时间给予纠正解决。同时,实施主题教学能确掌握求知之根本需求,尊重学生专业特长的发展,实现了教学实践、专业特长的融合,推动综合能力发展。
(4)实现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传统教学仅仅注重追求学生语文成绩的高分数,照搬教材中的有限内容进行讲解,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道德方面的塑造和培植。现今在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尤其对良好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塑造。教师通过设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1)教学开展中教师指导困难
主题教学力求实现学生自主、积极、独立的高效学习,以达到更深层开掘学生语文潜能的目的,而任何一种学习模式在实际开展落实中,都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分不开,这样才能确保整个主题教学不偏离中心、沿着主流的目标顺利地进行下去。加之学生自身各种条件的约束限制,缺失遇到问题独立解决疑惑的能力与信心,缺乏教师的及时指导也实现不了高效的学习。而在教师进行实际指导中,居于多种情况的影响限制,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
(2)学习的广度、深度难于统一
主题教学的形式是灵活的、多变的,这给学生增加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却对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整体操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教师把控不好整体局面时,必会引起学习广度、深度上的失衡。分析原因,居于学生自身认知、理解、分析能力等都较为低下,每个微小的任务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倘若教师无法针对每个教学环节甄选针对性强的具体内容,必然会引发主题教学失去意义。而每个学习任务、学习环节都要依赖教师指导,考虑到教师的教学强度、专业能力、教学素养等多种差异,会引起学习质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结果。
(3)教学参考的文本内容较为局限
主题教学从根本上要求围绕主题展开新授知识的整理、归类,而居于教学计划规定的局限,可参考选择的范围便受到较大的限制,教师只能在紧促的范围内,依据教学大纲、本校的具体要求,进行目标的制定,备课、授课都偏离了主题教学要求。还有一些学校在各学校间、各教师间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互相借鉴经验,互相评价,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优选拔,以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如此这样,师生求学的思维都被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加上教育部门、各学校一贯“求稳”的理念,致使教学文本内容单调、枯燥,阻碍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4.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1)深挖教材思想,明确文章主题内容
主题教学冲破古老授课思路之壁垒,在活动开展中应引导学生抓住深层思想主题,明确文章探知的正确方向,学习起来更有侧重、抓主忽次,提高学习效率。由此,教会学生如何以教材内容为中心,怎样深入挖掘主题思想,明确意义深刻的主题,才能实现主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授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內容时,倘若还是和以往授课方式一样只对文本中雷锋生平好人好事案例的学习进行掌握,在浅层次地阅读和理解后,也是将他所做的感人事迹深入内心,即使对文本的梗概和故事内容有深入了解,在不明确主题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高。这时应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这些感人事迹,这些描述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描述再多、再复杂的情节也都必须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主题,这是对雷锋品质、人性的深刻诠释,关键就是找准明确这个主题,而事迹的描述大概掌握基本情况即可,“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的感染,会让学生动情入心,继而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以雷锋为榜样、向他学习,主题确立后,教师以其为讨论的话题,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讲述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以及目睹的好人好事,像过马路时搀扶盲人、老人,给贫困生家庭送温暖,等等。主题教学实践活动活跃了学习气氛,丰富了教学实践,强化了文本思想的深度,他们积极自主投身语文学习的热情得以高涨。
(2)启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更加严格,其中对学生的质疑精神、深度思考、猜测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恰好主题教学渗透到语文授课活动中,很好地将质疑精神、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渗透至课堂教学中。疑为思之使,学之端。教师实施主题教学须结合教学内容,以主题为中心提出一些侧重性强的问题,引发学生逐渐由浅入深地进入思考状态,自主探究主题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翻倍的。例如,实施“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主题教学中,教师围绕主题设计了几个问题,“万一他哪天忘了,胡子会不会就长满脸呢?”等 ,光是看到“长胡子”这个字眼,学生很难深刻地去感受这个故事背后深藏的主题,所以教师要求学生以“长胡子经历了什么,它该是什么结局”为话题展开叙述,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必然会得出五花八门的答案,这时教师应总结出有代表性、有新意的答案,并以学生的疑惑为切入点,启发他们去探究和思考,长胡子故事背后深刻的主题“助人为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推测,让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原文进行对比,逐步修正和调整,让推测走向合理化。
(3)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主题学习的兴趣
“思维的创新以浓厚的兴趣为源头。”任何授课都在激发学生内心对新知憧憬无限渴望之前提下才更有效,只有具备浓厚的兴趣,才能学有所获。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好动、好奇、好钻的兴趣点,通过形象立体灵动的多媒体,以调动主题学习之兴趣点,打造活力满满的主题教学课堂氛围,教师还需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应用更加灵活、新颖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完成主题教学。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美丽动感之视频画面深深地凝聚着学生的专注力,都投入全部注意力到主题教学中,这个单元的主题教学除了掌握生字词、每个自然段段意和中心思想外,重在对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思想感情的教育。本节课设计的这个游戏为“生字接龙”,使学生在玩乐中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然后对每个自然段基本大意掌握之后,逐渐进入自主探究模块的主题学习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而逐渐归总出这一单元所有课文的相同主题,是对我国不同地区美丽风光的歌颂赞美,进一步深化学生探索大自然资源的兴趣,与此同时,以“走进大自然”为教学主题,带领学生共同开展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零距离感触校园内、校园外的自然风景,并要求学生将这些美景为写作主题,参照这个单元任何一个作者的写法手法,实施写作练习,这样不仅二次巩固了对文章的记忆,而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善,达到巩固知识之成效。
(4)加强主题课堂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主题学习的技巧
课堂指导同样亦为有效主题教学之重要部分,关系到教学的最终效果,教师开展主题教学时更要注重课堂指导,充当引导者的身份,将学生本主身份还原,须指导他们深入文本主题中获得与作者相同之共鸣,渗透德育到主题教学中,其可加深记忆印象,还有利于增强主题学习效果。在实施小学语文主题课堂教学中,应尝试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可通过真实体验同作者产生心灵共鸣,继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实施《新奇的纳米技术》主题教学中,当学生掌握本课的主旨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结出与此篇相类似的课文,抓住中心思想、主题后,逐渐引导学生将阅读视野拓展到课外,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关于科学探索的文章,对课外探究活动进行指导期间,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每项活动要做什么,每个环节怎么做,活动过程中观察什么,在观察中如何做好记录。如果缺少这样的指导,学生会无所适从,长期下去会挫伤探究积极性。此外,应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实施探索实验活动,通过切身体验与实践吸纳更丰富的知识,进而产生一定的情感感悟。在一段时间的课外探索观察活动后,在下次课堂上安排10分钟对此进行交流,还可以利用上课前、下课后与学生交流谈话,检查了解学生观察活动的进展情况,给任务完成好的学生一些鼓励,给遇到困难、问题的学生一些指导,给没有行动的学生以督促。反馈的形式可以采用展示法、个别交流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探讨等。这样结合主题教学内容,建构起更为宽广的主题学习系统空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与作者一致的情感共鸣,助力高效主题教学课堂的构建,继而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5.结语
总而言之,任何时期的教育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尤其小学时期为新时期人才培养之黄金期,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究意识、创新思维都是较为重要的,由此深入探究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属必要。因而,须将把握主题教学为中心,全部教学工作围绕其展开,尽心尝试应用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提起学生的主题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洪义.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的方法与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29).
[2]李智萍.小学语文主題教学实践探究[J].教育,2018(39).
[3]李春光.浅谈小学语文主题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3).
[4]侯宝平.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4).
[5]毕福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15).
[6]刘亚君.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探索[J].才智,2020(13).
316450058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