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民办高校教务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17 20:14黄芬芬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务民办高校管理人员

黄芬芬

(仰恩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这个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不会停下普及化的脚步,除规模增加、毛入学率提高外,教育水平会提高,教育制度会创新,教育内涵会丰富,教育质量会提高。[1]这一系列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给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逐渐深入,民办高校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进行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提升,成为民办高校在新发展阶段中必须克难攻坚的问题。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2]因此,强有力的教务管理对高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发展理念引领民办高校教务管理改革

(一)创新是教务管理改革的根本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务管理要想发展,首先应坚持创新理念。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的推进、线上教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与手段的应用,对教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务管理创新方面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二是教务管理系统更新滞后。三是数据统计和处理方面处于传统的人工统计阶段。传统的民办教务管理模式不利于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勇于挑战,以长远的办学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动态地掌握教务管理领域的前沿知识,将创新理念贯穿到教务管理改革工作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编制和安排、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教学数据统计等方面实现全覆盖,全领域创新。[3]

(二)协调是各方面和各层级的系统集成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所学校的教务管理从横向上看,包括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等;从纵向上看,包括校级层面的教务管理和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务管理。各方面的教务管理需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发展关系,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明确教务管理重点,分类推进,促进学校整体教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各层级的教务管理也应均衡发展,共同发力,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

(三)绿色可促进教务管理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能够让教务管理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育人理念要“绿色”。管理育人是教务管理的组成部分。教务管理应以“绿色”的态度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将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等绿色理念落实到制度中。另一方面,教务管理运行要“绿色”。教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可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处理,形成自我监控并不断革新的绿色运行状态。

(四)开放是教务管理不断做强的关键一招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2021年全国高教处长会报告上指出开放是中国教育由做大走向做强的关键一招,也是中国教育自信的重要体现[4]。民办高校教务管理需以开放理念为引领推进改革,一方面坚持自身特色,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走出校门等方式进行专题调研,结合学校实际完善本校教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打破固有岗位业务知识限制,延展新知识,补充新技能,加强对教务管理全局性和系统性了解。

(五)共享是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新局面的要求

从教育领域来说,共享是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供给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平。教务管理服务于高校教学,促进教育实现高质量的公平,应践行共享理念,提升教务管理成果的辐射带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强带弱,以优带劣,促进教务管理成果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共享,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二、新发展理念下民办高校教务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教务管理要提高质量,应从整体上、内在联系上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和落实教务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基于上述实践逻辑,本文提出以下民办高校教务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建设高素质教务管理队伍,提升教务管理的“软实力”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务管理人员领会政策的水平。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形势敏感性和政策敏锐性普遍较弱,对国家发布的各项政策的深意领会不深,难以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打破固有的认知,树立大局观和全局意识,系统地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详细解读教育部发布的有关各类高等教育方面的文件,了解文件发布的背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研判形势,理清思路,明确教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更好地完善和制定教务管理制度。

2.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培训”使教务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利用线上培训这种“走出去”的方式,掌握当前教务管理的做法及其他高校教务管理的情况。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参加各项业务培训,如一流课程建设、思政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不仅能够加深其对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政策的理解,也能够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学校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质人才提供支持。

3.成立教务管理虚拟研究室,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民办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可以成立教务管理虚拟研究室,创新教务管理研究形式,打破部门归属和空间地域局限,成立跨部门、跨学科、跨校际、动态开放的教务研究团队,利用“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先进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务研究活动,引导教务管理人员回归教务,热爱教务,研究教务,提高教务管理质量。

(二)实行教务岗位轮岗制度,盘活教务“一盘棋”

轮岗制度是指在工作岗位固定的情况下,职员在内部同一级别其他岗位之间轮换,以实现人力资源优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才能让事物保持活力,不至于腐朽。教务管理人员在同一级别内的各个岗位进行轮岗,可以降低职业倦怠对其产生影响,打破原有岗位的工作思维和方法,进行创新。此外,校级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同教学单位的教务管理人员进行轮岗:一方面,让教学单位的教务管理人员清楚学校的整体教务管理工作,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有利于其日后在教学单位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让校级教务管理人员到基层参加教务管理工作,有助于其深入了解师生的情况,为日后回到校级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提供经验。

(三)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提升教务管理的“硬实力”

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使教务工作的细化和复杂化双向叠加,凸显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务管理深度融合的必然性与重要性。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需求,完善和升级教务管理系统;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科学地收集、处理信息,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替代人工统计,对教务管理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和共享,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 加强教务管理质量文化建设,永葆教务管理的“生命力”

民办高校应将教务管理质量文化建设落实到位,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教务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务质量文化建设制度。当前,我国的教务管理工作流程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务管理材料参差不齐,民办高校应综合分析每项教务管理工作的个性和共性,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评估指标体系中涉及教务管理方面的标准,制定标准化的质量制度。教务管理可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各项教务管理工作,促进教务管理持续发展。教务质量文化制度不只在校级教务部门执行,还应贯彻和落实到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务管理工作中,二者形成合力,促进学校整体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

猜你喜欢
教务民办高校管理人员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写在最后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