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研究

2022-03-17 20:14蒋玉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大学生课程

蒋玉艳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石,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3]其内涵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丰富[2][4],认同自身文化和善于接纳外来文化是文化自信公认的基本特征[5],但现实中文化自信的培育现状却不容乐观[6],高校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3个层面不断探索自信培育的路径[7],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着力探讨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一、培育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

“00后”的青年一代,成长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期,看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境。如大部分学生对中华文化有着大概的了解,能够说出中华文化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每种文化的具体内涵就不甚了了。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对西方文化有很多误解;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关注。[8]

二、高校大学生文化自卑感产生的原因

“00后”的高校大学生产生的种种文化自卑感,极大地影响了对其文化自信的培育,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3个层面分析原因。

(一)社会层面:文化的多样性和宣传的局限性

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在科技和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依托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形成了强大的宣传能力,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占据了网络宣传的制高点。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西方国家通过影视作品、互联网渗透等方式,积极扩大本国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国的影响力,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在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冲击着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文化宣传形式单一,宣传语言相对呆板,融入日常生活不足,不够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实际,在年轻人群体中吸引力不足。在此消彼长中,年轻人开始接受西方社会所谓的“普世价值”。

同时,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出多样性[9],带来的价值取向也有着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种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观,不仅彼此共生,甚至有时互相冲突,更加强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削弱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

(二)学校教育层面

目前高校大学生绝大多数经历了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并且在进入高校前没有其他的教育阶段和社会经历。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学校更注重“主课”课程内容的教学,历史文化方面的学习内容安排得较少,即使学习了一些历史文化类知识,也多是为应对考试而学习,强调记忆而不是领悟。因此刚入学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了解不深,很难有深刻的认同和归属感。

长期以来,实用主义盛行,专业技能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高校更加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的提升,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再加上学时有限,所以普遍存在文化类课程开设偏少,教学内容过于泛化的问题。当学生从基础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后,仍然没有补足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学习内容的缺失,导致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认知不足,理解过于表面,就必然给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一定的阻碍。

(三)学生个人层面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政史地,全靠背。”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仍然还持有这些观念。因此从他们自身来说,更加重视个人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类课程缺乏兴趣,觉得没有什么用。

当土壤介电常数为ε,天线间距为L,地面直达波的传播时间t可以通过对雷达记录剖面的分析来提取,传播速度v=L/t,则有:

另外,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有一些在中学时期文史类课程的文化成绩相对薄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普遍了解不多,认知也不够深刻。同时这些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从而也影响了学习效果。

“00后”的青年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10],在多元碰撞的社会价值体系中不免会有困惑,容易迷失在文化丛林中,丧失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逻辑起点,只有对中华文化有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理解其由来,理解其内涵,理解其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才有可能确立起文化自信。高校必须占领网络宣传制高点,守住思政教育主阵地,辅之以文化熏陶和示范引领,来弥补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3个层面产生的文化自信不足。

(一)占领文化宣传教育网络制高点

“00后”的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是他们获取社会信息、学习资源的主要渠道。如何挖掘文化精髓,通过创新形式,走进学生,把他们吸引到正确的文化传播平台上,真正获得他们的青睐,是宣传媒体的首要问题。

作为文化宣传的前沿,一方面是要占领文化宣传高地,通过网站、微信、微博、QQ 、短视频等平台,建设文化教育资源库、主题网站、微课堂等,广泛占领网络宣传教育制高点,并与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和课堂教学、讲座等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立体文化宣传教育网络,为大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便利途径。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无论是网络平台的形式风格,还是内容信息,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字图像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积极正面的。也就是说要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鼓舞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发泄负面消极情绪。同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对于道德模范、优秀典型的宣传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在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理性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能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文化自信建立在民族自强和发展基础之上,中国的发展给我们每个人的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反作用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要防止就文化而文化,要让学生看到以文化为内核推动发展起来的国家成就,真正唤起学生内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信心。

(二)打造文化宣传教育一体两翼的主阵地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提升文化认知的重要渠道。高校的课程体系包括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这些课程都承载着宣传教育中华文化的任务。

首先,思政理论课是文化宣传教育的主体,在中华文化宣传教育中起着主要的、关键的作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呈现了中华传统美德,阐释了中国精神,体现了革命文化,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则注重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部分,毛泽东思想部分凸显了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则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述社会主义文化。上好思政理论课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其次,专业课占据了文化宣传教育的一翼,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适当结合专业发展历史和职业道德操守的教育,进一步凸显文化内涵和落实“课程思政”的任务,把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融入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第三,作为公共基础课一部分的文化通识课是这个阵地上的另外一翼,承担着介绍、解释具体文化内容的职责。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基础、地域文化等,或者结合专业开设相关文化类课程,如旅游专业徽州文化和财经专业徽商文化等。但是在部分高校,这类课程覆盖面不够广,还没有完全占领文化教育阵地,存在缺漏。

由于一些高校大学生的理论接受能力相对不足,在文化类课程和思政理论课的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循序渐进,着力培养其理论思维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通过创新形式,拓展内容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理论讲授中,要注重案例教学,抓住社会热点和焦点,及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用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分析理解现实。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敬业的具体事例,可以感染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们,进一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真正实现对中华文化传递出的价值理念的理性和感性的认同;而在面对社会舆论中不同的声音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去分析辨别,在自己心领神会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

除了通过文化类课程进行直接的文化输入以外,学校还需要搭建具有文化熏陶作用的校园环境,组织文化类活动,形成中华文化的宣传氛围,以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如在建设校园文化景观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构建情境,让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建设红色文化长廊,让学生在一个个红色故事中感受革命精神;展现国家建设成就,让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拼搏奋斗中体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

同时,组建相关历史文化类社团,把一部分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并通过他们带动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历史,关注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的论坛报告、文化艺术节、歌咏诵读、书画摄影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学校文化氛围,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需要和网络宣传进行互动,通过创办有特色,有内涵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等,以大学生们更喜欢的方式推广宣传,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提升文化宣传教育的效果。

(四)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引领

缺乏文化自信的教师教不出坚定文化自信的学生。首先要建立教师的文化自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加强知识储备,开展社会实践考察,拓宽眼界视野,同时了解国家发展成就,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建立在中国现有的制度文化基础之上的,在对比中坚定自信。第二,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应该成为优秀人格和优秀文化的示范。学校要从制度层面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师德师风的考核和管理,教师也要从自身着眼,加强自律,培养自身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爱生如己的美好品德。

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宣传、教育、实践等方面多管齐下,通过社会文化引领、学校文化教育、教师示范养成等途径,协同推进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认知、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创造良好环境,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大学生课程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