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发展的研究

2022-03-17 21:21黄渊柏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材语言

黄渊柏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引 言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因学习者学业、职业和就业等相关需求应运而生。我国的ESP教学与研究起步稍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在新文科建设的浪潮下,ESP教学和研究日益受到英语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201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主办的《中国ESP研究》正式创刊,这是我国第一本以ESP教学与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期刊。2011年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全国逐步推开,尤其是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中明确将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三大类课程纳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并注意处理好三大类课程之间的关系[1]。此后,相当多的高校逐步加大对ESP的教学投入,全国各大出版社也相继推出各类ESP教材,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都组织编写出版了“专门用途英语(ESP)系列教材”,涉及商学、医学、化学、管理学、风景园林、林业科学、艺术设计等学科。这些教材很好体现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满足了各高校开设ESP的切实需求,以及大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迫切需要。

ESP教材所选内容反映某一特定学科主线,体现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前沿信息,涉及通用的专业词汇,同时提供设计灵活、注重实效的思辨训练和学术技能训练,兼具学术性、专业性、时代性和前瞻性。ESP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教学大纲的重要保障。众多学者对ESP教材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刘艳梅和贾彦艳发现,ESP教材总体倾向学科专业化,学术型ESP教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真正的 ESP 教材编写应以工作或研究为导向,以专业为依托,以英语为载体[2]。文秋芳指出,目前我国仍缺乏真正贯彻任务教学法理念的ESP教材,导致实际课堂任务型教学的简单化[3]。张晴和陈真真指出,商务英语教材对本科阶段ESP的匹配度不高,教材扁平单薄,编排设计重理论、轻实践、轻思政,教材编写缺少跨学科视角[4]。时代发展瞬息万变,ESP教材及其在实际教学使用中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材研发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教材研发的局限性和滞后性,相应的教材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因此,依据新《指南》,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ESP教材编写新模式。

本研究旨在分析市场上现有的ESP教材,主要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两个出版社分别出版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内容为研究样本(1)下文如讨论到教材的具体事宜,则主要是以参考文献[5-6]这两本教材分别为两套系列教材的例子。,探究其主要特色、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同时选取使用ESP教材的师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谈谈师生15个针对ESP教材的相关问题,以及随堂观察师生使用ESP教材,了解其使用ESP教材的切身体会,以发现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对未来教材内容编写和使用有所启示,同时为ESP教材后续开发和出版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一、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内容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众所周知,ESP教材作为知识和文化内容的载体,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英国学者Nigel Harwood指出,外语教材研究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内容研究、使用研究和出版研究[7]。相对ESP教材而言,内容研究主要关注教材在语言、文化、应用等层面的内容设计。研究发现,这两套ESP教材均基于某一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来编写,其专业性、学术性、工具性、实用性都很强。受访学生表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医学主题英语》以主题阅读为基础实现语言输出,将大学英语教学和医学专业培养有机结合,既有对我所学医学专业知识的详细阐述,也有与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适当介绍,这较大地拓宽了我的医学学科视野,实现了专业性和学术性二者的有机融合。”但是,我们研究发现ESP教材在内容编排层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的分级化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目前,大学本科阶段ESP教材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学科门类为主线,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开始出版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内容涵盖人文社科(比如《艺术设计英语》)、理工(比如《化学工程英语》)、林学(比如《林业科学英语》)等学科门类的学术英语,选取了大量西方专业文献,帮助学生实现在英语语境下对学科知识的有效输出和应用,体现了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另一种主要是以学习者掌握使用通用学术英语为目的,旨在训练各学科通用的听、说、读、写等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技能,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的《通用学术英语》,这本ESP教材示例多选自一些重要国际期刊、学术语料库及学术网站,将英语科技文献阅读与学术论文写作紧密联系起来,部分内容涉及国际学术会议海报制作和口头报告,以及国际学术论文撰写等。虽是通用基础级,但是该套教材的语言难度(比如专业词汇难度、生词比例和句子结构复杂度)和专业知识难度对大学英语四级或以下水平的部分学生来说构成一大挑战,建议在学术提升阶段使用。

专门用途英语不是指某种“特殊种类”的英语,它有其特殊的语言特性,即教材内容与某一专业和行业相关,但由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涉及面广,选修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因此,ESP教材内容不宜过度专业化,在基于学习者学习和目标需求的同时,应该重在语言内核表现,寻找ESP中的语言共核词汇,体现专业知识的通用性。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优秀的ESP教材应该重点关注加强专业领域内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不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在不同学习阶段依据语言能力水平来合理分配专业内容和语言难度的比例[8]。如果教材内容难度过高或专业知识过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败学习者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想的语言输入应略高于学习者现阶段水平,按照语言难易度进行教材设计,使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来选择不同阶段的教材,体现内容难易等级梯度。新《指南》把ESP分为3个级别,即基础、提高和发展级别。ESP基础教材应该以听、说、读、写、译等交际能力训练为主,适当介绍通用学术英语知识和专业学习相关的基本英语表达,做到内容有机衔接;课文选题可以校园化,逐渐加大与学科紧密关联性的同时提升课文内容的趣味性。提高级别的教材应充分融合通用学术英语和一定的职业英语知识,培养将来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建议采取话题分类方式编排课文,实现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无缝对接。发展级别的教材应该以不同专业的原版资料为主,多选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刊文章,同时培养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能力,注重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深度融合。

目前很多ESP课程教学在某一个学科专业只出版一本教材,未能有效实现教材内容的分级化,因此建议ESP教材应该依据学生需求来分级化编写,在章节内容选取时务必把握语言的难易度,逐步由浅入深安排教材章节内容。更可取的是,依据学生实际需求把同一学科的ESP教材按照难度级别分册出版。也建议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定位和专业特色,以学生语言实际水平为依据,以学生职业为导向,开发或选用基础、提高和发展3个级别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满足信息时代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求。

ESP教材的内容编排还应该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关注教师和学习者如何共同参与教学材料设计,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激发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并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这需要教材内容包含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活动设计。比如:在工程类ESP教材中,增加实际考察类教学内容,在艺术专业ESP教材中,融入设计方案等教学形式,这些教学内容设计方式能有效满足学习的实际需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内容的时代性

作为中介工具的教材对日常教学活动具有给养(affordances)调节作用,也就是说,教材包含预设的教学设计方案,为教师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一份详细的“蓝图”;同时,教材内容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即教材对教学活动有限制作用。结合中国国情和实情,以及学生的学情,ESP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词汇、思政和文化三个方面。

首先,很多ESP教材在专业词汇覆盖上相对全面,部分受访者认为,ESP教材很好地反映了本专业的一些热门词汇,能够跟上社会、经济、科技和时代发展的最新趋势。但是也有部分ESP教材由于编写年代较远,又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导致教材不能及时收录一些专业或行业的热词和新词。因此建议ESP教材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在教材中及时增补专业新词汇,或配备相应的教学互联网或移动平台,来补充这些不断出现的专业或行业新词,体现教材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其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现有的ESP教材在新《指南》指导下,在注重夯实专业内知识和拓展专业外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适应新形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体现ESP教材内容思政原则,这也是ESP教材内容与时俱进的体现。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在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的根本要求[9]下,ESP教材内容设计应特别关注时事热点主题和语篇的思想性和价值取向,深入挖掘和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涵要素,体现中华民族风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教材承载思政,思政寓于教材”,真正凸显ESP教材的高品位。

最后,纯粹以词汇教学法为指导来编写的ESP教材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语言交际意识弱,难以更好地适应新《指南》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文化是语言教学内容的核心,ESP教材内容理应如此。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进,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急需增强与大国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和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基于此,ESP教材内容不应局限于西方文化内容的选取,在融入世界文化多元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同时,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国园林、中国“鸟巢”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我国正面形象,做到ESP教材内容的文化呈现体现ESP教材的人文性,充分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三)教材语料的真实性

Breen指出语料的真实性体现在4个方面,分别是文本真实性(text authenticity)、习得者真实性(learner authenticity)、教学任务真实性(task authenticity)和教室环境真实性(authenticity of the classroom)[10]。就ESP教材语料真实性而言,主要是指文本语料和影音资料的真实性及教学任务真实性。ESP教材主要特色之一在于其语料内容的真实性,真实的文本语料和影音资料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具有真实的理解能力。

目前市场上ESP教材在充分关注语言材料真实性的同时,教材中部分章节内容对选用的原版资料进行一定的删除、简写、改编,或修正来满足其编写目的和教学需求,因此当原版教材所呈现的语言知识与现实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改编教材的确很好地满足了ESP初学者的需要。但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表明,ESP发展级别的教材应该尽量选用语言表达地道、原汁原味、丰富的真实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比如外文学术报刊、专业研究论文、产品宣传页、旅游景点介绍等,尽量少用为学习者专门改写、编写或加工而成的非真实性材料。

语料库的开发和使用对于提高ESP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评估测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1]。从这个角度出发,相应的ESP语料库的不断开发和建立能有效地解决ESP教材语料的非真实性。教材编写者应当遴选各行业或各专业在专业学术研讨会发言和学术论文中所使用的最基本词汇,编制基础专业词汇表;通过词频统计筛选出各行业/专业使用频率最高的专业词汇,即ESP专业高频词汇。这些语料不应该局限于本行业或专业词汇,应努力探索各专业之间词汇的共性,词汇语料库应该体现很强的时代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类似这样的权威性语料中的语言要比专门为教材出版而编写的语言更加真实有效。逐步建立各个专业的语料库,为将来制订各专业的ESP教学大纲和教学测试提供真实丰富的语料,期待ESP教材和语料库建设同步进行,真正做到ESP教学有章可循、有库可查。

教学任务真实性是指ESP教材中给学习者布置的任务要以真实语境交流为基础,以专业知识习得为真实目的;Hall指出教材的真实性还体现在对教学材料的真实反映[12]。首先,ESP教学目标的真实性在于为学习者将来职业工作提供必须掌握的语言能力。其次,ESP教材教学任务设计应该源于具体的、真实的日常工作,体现语言交际活动的真实性,如会议发言、商务谈判、实验报告、观点陈述等。最后,ESP教材设计要提供真实的职场活动环境,让学习者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完成各项语言交际任务,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但是,由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各专业学生很难参与到与专业语言学习有关的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因此,积极开设ESP各专业虚拟仿真课程及编写相关配套教材是一项值得投入和探索的新课题。

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使用新问题与对策

第一,客观上,虽然新《指南》把ESP纳入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但仍然有学者还在质疑ESP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学术英语不适合本科生阶段教学,只适合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加上部分高校对大学英语不够重视,也没有依据学生实际需求来开设ESP课程,认为实践ESP教学有难度,因此这些学校持观望态度,减少或直接不使用ESP教材。

第二,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主观上对ESP教材接受不高。部分受访教师认为,自己所教学生英语水平偏低,专业英语学习应该是所在院系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基础差的学生也不接受ESP教学,认为ESP学习是属于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学习的方向。部分受访教师承认,自己对ESP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理解度和熟悉度不够,认为ESP和通用英语没多大区别,大学教育应该多加强通识教育。最主要的是,他们认为自己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指导和培训,缺乏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动力,宁愿固守传统的普通教材和教学模式,继续沿用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课堂教学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但如果ESP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于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有意或无意的、高质量的二次开发,比如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疑问、添加实证等,那么教师每一次个性化的诠释都是对教材内容的延展与丰富。当然,影响ESP教材使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材及其教材内容,教师(观念、培训、元知识、经验、喜爱的教学方式、对教材的认知和评价、对教学大纲的态度等),学习者(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经验、喜爱的学习方式等),还有教室环境(设计布局)和学校课程设置(课程限制、学校重视程度)。Shawer将教师使用教材的情况分为3类:课程教材创造者(curriculum-makers)、课程教材研发者(curriculum-developers)、课程教材传播者(curriculum-transmitters)[13]。将严格遵循课程教材授课的教师称为课程教材传播者,即只是把课程教材的内容搬运给学生,起到一个“知识的搬运工”的作用。其实,教师每次使用教材授课都是在对教材进行延展或研发,这样做有利于教师突破自身知识体系,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ESP教师也是课程教材研发者。如果不断对ESP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反复研究和开发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注入新的元素,那就是集课程教材实践者、开发者和研究者于一身的课程教材创造者,这才是ESP教材最理想的使用者。

相比而言,随堂观察发现ESP教材使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生和情境方面。在教师方面,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使用ESP教材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有时依据自己偏爱和内容的难度来对教材内容随意删减、增补或改写,甚至直接脱离教材,使用非权威性的资料来授课。部分受访大学英语教师会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把握不准,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还有部分教师因课时安排不足、学生应试需要(比如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等),或考试的反拨作用而压缩ESP教材的课堂教学使用时间。

针对ESP课程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建议教师要参加出版社每年举办的教材教学研修班;并建议各高校积极构建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组建相关专业的ESP教学和教材研修团队,采用合作教学(joint-teaching)的形式。具体来说,专业教师或专家与大学英语教师共同担任ESP教学,通过共同备课、议课、评课、说课等教学方式来克服ESP教材使用时所出现的新问题,增强教师使用ESP教材的信心和能力,这是将来教师使用ESP教材促进教师个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通过与使用ESP教材的学生访谈发现,部分学生认可ESP教材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拓展了专业外的相关知识。相比而言,受访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习得。但问题在于,部分受访学生学习ESP教材的积极主动性、能动性不高,缺乏课程所带来的成就感。他们同时表达迫切需要与教材有关的学习配套资源,因此ESP教材相应的配套网课、视频或补充资料急需后续研发。

据调查,部分高校在本科生培养,尤其是在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时,为了克服国内ESP系列教材匮乏问题,在ESP教材的选取上引进了一些国际教材(global coursebooks)。这些原版教材为我国ESP教材注入新的活力,但如何利用这些国际ESP教材以适应中国学生ESP学习需求,解决国外ESP教材“水土不服”的问题尚待研究。建议在引进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的同时,也要注重把我国本土ESP教材推向世界舞台,从而加强国内外ESP教材使用的互动性。总而言之,由于ESP教材使用时间不长,基于真实课堂观察且研究持续时间长的课堂使用ESP教材的实证研究相对很少,因此有关国内外ESP教材的使用与研发尚待学者们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三、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出版改革展望

客观上看,教材出版受到社会文化、商业市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需要教材编著者、出版商和教材使用者等诸多方面的沟通和协调。相比通用英语教材而言,由于ESP教材分类更细,但市场需求量相对少,利润相对有限,因此出版社缺乏动力和兴趣,不太重视ESP教材编写,提供教材服务的方式单一化、不够完善,甚至缺失,其内容往往过于宽泛[14]29。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缺乏ESP教学理论书籍,课堂教学缺乏理论指导用书,编写出版的ESP教材没有实现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的有机融合。对于广大学生而言,期待更多与专业有关的兼具学术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优秀ESP教材出版,以满足其专业知识拓展的迫切需要。最近两年在新《指南》的引领下,基于学生对ESP课程强劲的需求,国内ESP教材的出版已经呈现出繁荣之势,但其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也引起相当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急需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未来ESP教材的出版提供更有益的启示。

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典型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肺功能减弱、活动能力降低等,不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更严重影响着其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慢阻肺的治疗,临床尚无根治手段,因此多以常规药物治疗以消炎、止喘,以缓解患者病情发展。

(一)出版方式的立体化

目前,市场上很多教材进行增强出版,实现了纸质版和电子版的有机融合,比如通过微信二维码来补充相关专业知识点或提供在线辅导答疑,有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和发现问题,这拓宽了纸质版教材所承载的内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但是,目前ESP教材依然以传统纸质版教材居多,还停留在教科书层面,而且一本教材一学期,教材形式较单一,缺乏与之配套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的教材,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偏低[14]28。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ESP在内的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成为当前的主要学习模式,这无疑对ESP教材的编写提出新的课题。因此,要尽快通过引入更多的相关资源,实现教材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ESP教材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满足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如果教材设计提供开放性兼具前沿性的热点问题,并提供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潜力。

立体化、数字化、虚拟化的ESP教材编写应该依靠先进的5G技术,有效融合光盘、多媒体课件、视频库、网络平台、APP等融媒体技术来拓展教与学的时空,体现ESP教材出版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比如通过短视频微课、在线课程、习题库及其他补充资源库等开放式的语言学习媒介、便于学生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实践中对混合式教学的要求,突出ESP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交互性,实现教材的可视化、立体化、网络化,允许大学生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需求的教材内容来进行学习,并能督促、记录和监测自己的学习过程。虚拟现实技术日益完善,将这种技术融入ESP 教材建设将会是教材出版发行的趋势[15],同步构建ESP教材学习的移动APP,实现自主学习ESP教材的移动性和随时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多推出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配套移动软件等表现丰富的多介质教材,真正凸显ESP教材出版的新特色。

(二)编写团队的交叉性

ESP教材编写需要融合语言和专业知识。首先,现有ESP教材编写者主要是英语专业研究者,他们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教学理论,但由于其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他们很难把握所编写专业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及时跟踪反映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做到教材编写与时俱进,体现ESP教材的时代性和专业性。

其次,完全由英语专业研究者独立编写的ESP教材往往脱离实际的工作背景,不能突出行业/专业知识,而且语言表现形式单一,可能内容浅显或晦涩难懂,让学生失去或被挫败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ESP 教材的编写需要有更多学科专业教师的参与,他们能把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信息真实反馈给英语教师,实现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的深度交叉融合。基于此,优秀ESP教材的编写有赖于跨学科团队的高效合作,英语专业编写者应该加强与院系专业教师的合作和共享,与专业教师合作可以弥补英语教师对学科知识、岗位工作任务不熟悉的缺点,可为教材编写提供有意义、有内容和目的性强的工作任务和真实的语言训练素材。

再次,还应包含行业企业和网络技术等领域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可以提供真实的工作项目或任务,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实践性、应用性和权威性。网络技术的专家可以将各种形式的教材进行有机整合,有利于建设多模态立体化的教材形式。为营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建议后期教材编写应该邀请网络技术专家来制作视频语言训练软件,资料链接处理和工作场景虚拟仿真软件等,最终实现ESP教材的数字化、可视化和网络化。目前,在新《指南》引领下,一些高校加大了ESP在线课程建设,教学内容采用的是内部讲义,这些教学内容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期待这些在线课程能立足课堂,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来编写出相应的配套教材。这些课程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需要构建语言学习平台,构建专业虚拟仿真平台为开源的语言实验实训系统,以满足语言实验实训数字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应用的有机融合[16]。

最后,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其思想及身心发展易受外界影响,形成错误思想或不良习惯。ESP教材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专业知识的学习材料,其教学内容对教育对象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因此ESP教材的编写还应把握方向,确保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不同的专业学科当中,体现全新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此实现专业知识输入和思想素质教育潜移默化的无缝融合,这是当前ESP教材创新改革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全方位的全人教育培养和教育。因此强烈建议ESP教材编写者主动和思政专业教师合作,确保ESP教材的方向性,这是未来ESP教材编写的发展趋势。

总之,ESP教材编写应该实现加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英语能力和引领文化价值导向的高度融合,实现教材的学术性、专业性和育人性,为各高校成规模、成体系开发ESP课程提供教学内容的保障。同时,鼓励同类高校跨地区跨学校来创建不同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的教材创作团队,切实提高ESP教材的准确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可喜的是,2021年10月开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一套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的ESP系列研究工具书,包含5本研究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已经出版了《商务英语导论》《学术英语导论》,待出版《专门用途英语导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体裁与专门用途英语》等。该套丛书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元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对ESP实践操作系统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有助于教师个人素质发展和ESP课堂教学方法的提升,为目前ESP教学与研究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期待未来出版更多与ESP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

结 语

ESP教材作为语言知识、意识形态和文化内容的载体,是教学的重要材料。在全面贯彻落实新《指南》背景下,ESP教材内容应该依据学生水平、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切实做好分级化和真实性两个方面的改革,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水平,编写不同级别的ESP教材,防止教材编写“一刀切”。ESP教材的使用者应该努力克服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支持和引领混合式教学在ESP教材的使用、普及和推广,争做ESP课程教材创造者。同时,ESP教材急需探索依据其教学基本规律、结合中国ESP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创建具有中国国情特色的ESP教材的编写理论和方法。期待中国的ESP教材编写能扎根本土文化,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切实满足大学生学业、就业和职业的实际需要,编写出既有中国特色又具国际化的ESP教材,坚持ESP教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并重[17]。希望ESP教材研究和编写者付出不懈的努力,不断创新优化教材内容设计,精研市场需求,多出精品教材,完善并促进大学ESP教学。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材语言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