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啸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有着悠久的开设历史。然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学界和一线教师关注的难点。就广西高等教育的实践情况而言,中国古代文学是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有着较大的学生受众群体,但一直缺少能够凸显自身教学特色、贯穿新时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策略。近期倡导的“思创融合”理念为广西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思路。《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1]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思创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协同育人,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近年来,学界对“思创融合”的育人路径与应用方式,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都进行了持续的探究。
学界对“思创融合”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于育人的实践路径问题有许多关注。如何锡嘉、徐晓君等在《“思创融合”理念下高校立德树人路径研究》一文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发展及作用的实质体现,因此在“思创融合”理念下高校应以立德树人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思创融合”理念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完善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2]。何美婷、廖子清在《高校“思创融合”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进路》一文中提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是大势所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锻造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健全的人格;在两者融合路径中要转变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构建教育平台、疏通融合渠道、推动思创融合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发展,提高思创育人成效[3]。王晨晨、刘福烈、范起东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五位一体”思创教育的路径探索》一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更加符合新时代高校教育规律,构建“五位一体”的思创融合教育体系能够切实拓宽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创新精神,从而为高校“思创融合”教育发展提供思路[4]。陈维的《“思创融合”理念下学校立德树人路径探析》一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顺应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既是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也是各高校创新立德树人路径的体现。各高校应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创建“思创融合”育人体系,打造“立德树人”平台,努力形成协同育人的局面[5]。许艺妍的《“双创教育+思政育人”的现实价值与模式重构》一文认为,将思政教育融入双创教育是顺应时代的现实诉求,当前双创教育与思政育人在融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定位偏差和认知模糊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在日常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完善育人体系,构建“一体两翼”的融合新模式[6]。
上述研究成果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对“思创融合”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究。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均对“思创融合”这一理念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富有现实意义的探究,丰富了“思创融合”理念。
诸多教学改革类的研究成果就具体课堂教学如何贯彻“思创融合”育人理念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张明飞、魏晓刚等在《基于专思创融合的〈土力学〉教学改革探讨》一文中提出,应改变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之间的孤立关系,构建“专思创融合”的新格局;该文以土力学课程教学为案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将课程思政、创新创业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的具体方式,以此探讨专思创融合的有效途径[7]。刘国成、刘兴凤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思创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究》一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认知不高等问题,提出应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全面贯彻“思创融合”的理念,从教学思路、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改革,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和创新创业技能培养,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8]。刘琰的《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课思创融合教学研究》一文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思政教学不足的问题,提出应对“思创融合”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思创融合”理念,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素养[9]。王奕、燕波涛等的《课程思政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探究》一文从课程性质、教学模式、授课内容等方面分析创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具体路径,系统总结“思创融合”的教学经验[10]。王瑞红、唐琼、董志胜等的《需求驱动产教融合的“三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曲靖师范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一文以曲靖师范学院人才培养实践为例,介绍了构建“双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和“分类别+多模块”课程体系等“思创融合”的具体方法,对高校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11]。孟子怡、侯捷等的《基于中医药文化的“思创融合”教育探究分析——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例》一文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指出当前中医药创新创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基于中医药文化的“思创融合”教育体系的重要现实意义[12]。
上述研究成果立足于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围绕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对“思创融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对“思创融合”的实用性价值进行了诠释。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李霞的《基于立德树人角度的高职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分析》一文提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多元的德育元素,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应有效发挥古代文学中的德育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13]。严铭的《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一文提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高校人文课程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课程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来实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14]。汪舒旋在《大文学观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路径探析》一文中认为,在“大文学”观的视角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积极引入史学、经学、文献学等学科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避免单一化教学倾向[15]。姜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一文中提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落实课程思政改革任务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应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为目标,通过挖掘思政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促使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形成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16]。邓心强在《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当代视野与致用精神》一文中提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下足功夫,用当代意识和主流价值观来阐释和解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彰显古代文学蕴含的致用精神,与当下生活建立联系,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功能[17]。陶雨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一文中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语境下,教育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大势所趋;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育人观念,不断变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机制,从而体现出先进科技的优越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8]。王纱纱的《地方文化融入古代文学课程思政“一核心三联动”教学模式探索——以泰山学院为例》一文以泰山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提出将地方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对于扩大课程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同时,做好古代文学专业教学与地方文化普及的联动工作[19]。吴肖丹在《古代文学经典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古文观止〉的教学为例》一文中以《古文观止》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经典”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文学经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0]。
除此之外,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改革也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从国际范围来看,针对课程改革与人文学科育人作用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1985年,英国的E.H.贡布里希发表《严阵以待的人文学科——大学处于危机中》提出人文学科的变革观念[21]。挪威的奎纳尔·希尔贝克发表了《人文学科的危机?》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新文科”成为挽救“人文学科危机”的重要措施[22]。
通过上述梳理可知,目前对于“思创融合”理念的阐释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均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对当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但目前对于“思创融合”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尚未发现有较为深入的探究。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思创融合”理念为主要理论依据,立足于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案例剖析,系统总结目前广西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与“思创融合”理念进行对照,梳理存在的问题,以探求贯彻“思创融合”理念、提升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思创融合”教学理念是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贯穿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观念两种教学理念,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总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囊括了从上古时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创融合”理念有着诸多的契合点。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理念。历经数千年的积淀,那些活跃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传统道德观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秀品质,虽时过境迁但在当下仍然具有进步的意义。
其一,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主要的思想主题。唐代诗人戴叔伦《塞上曲》有云:“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将自己舍生报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代诗人夏完淳在狱中高吟“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清代林则徐的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是成为千古不衰的绝响。这些先贤留下的诗篇成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座右铭,激荡起每一位华夏儿女心中的爱国情怀。
其二,守望相助的家园意识。中国人深厚而持久的家园意识也生动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从《诗经·桃夭》中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到《楚辞·哀郢》中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从诗仙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古诗十九首》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到《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历代诗作中对于故乡的描写和思念总是会触动中国人心中最为敏感和脆弱的神经,唤起对家园的守望之情。
其三,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平观念是中国社会中最早萌生的传统观念之一,也是世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努力的美好愿景。《周易》中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成为中国人对和平祈愿的最早记载;《尚书》提出要“协和万邦”;《论语》也有“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子兵法》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可见,对和平的向往是数千年来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不死的精魂,是无数中国人为之一生奋斗的崇高理想。
其四,穷且益坚的进取精神。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生动写照。孔子在《论语》中勉励天下读书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在《横渠语录》也号召天下的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进取精神一直激励中国人,尤其是激励年轻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懈奋斗。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创作一直是主流。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坚持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真实记录与描摹,为后人了解历史、反思过往提供了重要途径。
《诗经》记载了先民们的生活图景,现在的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先民对农事的重视,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恐惧。通过阅读杜甫的诗作,我们能够感受到在安史之乱中,经年的战乱带给百姓的切肤之痛;阅读林则徐、魏源等爱国诗人的作品,我们能够了解到早已觉醒的中国人为国家安危而付出的努力。总而言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是后人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
在漫长的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无数的优秀作品,不同体裁的文学形式和风格多变的文学流派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中国古代文学是诞生于古老中华大地上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有着极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道德观,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知识体系紧密相连。时至今日,古代文学中的大量名句、典故仍被世人广为传诵,成为社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直被当作中国人启蒙教育的素材,一代代中国人都是在吟诵着骆宾王的《咏鹅》中度过牙牙学语的阶段,都是在背诵着李白的《静夜思》中开始了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贯穿着中国人成长的一个又一个必经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古籍文献成为中华文化的生动写照,而历经数千年绵延不衰的文学发展史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与审美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创新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至今仍有一些一线教师认为传统的人文课程与创新理念是相反的。其实不然,积极探索与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可以使传统的课程焕发新的活力,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加贴合当下的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大都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课堂讲授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发起人和主导者。课堂讲授式教学之所以能够被广为采用是因为其具有显著的优点:其一,通过教师的讲授可以将抽象、复杂的学科知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排除学生对于新课程和新内容的畏难情绪;其二,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更为直接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和盲区,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避免在学习上走弯路,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三,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教材。对于课程的初学者来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内容是庞杂的,在教师的教授和引领下自然更容易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因此,我们倡导创新授课方式,并不是要完全废除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而是在坚持课堂讲授式教学的前提下构建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与关键地位,具体而言应从如下3个方面加以改进:其一,时刻留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避免出现灌输式教学情况;其二,教师应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由原来的教师主导课堂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课堂学习责任,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同向同行;其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适当将课程的讲授权下放给学生,由学生尝试组织课堂教学,就某一专题进行讲授,教师做点评和补充,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来说,创新性思维更多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目前,学生仍然习惯于完全照搬课本的内容和教师教授的知识,往往不去加以鉴别和思考。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进行尝试:
其一,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避免一味地照本宣科,将相关知识点简单地梳理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设置悬念、课堂提问、布置思考题等方式启发诱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其二,鼓励学生的提出问题和发表疑问。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不习惯于主动发问,教师也不希望受到来自学生的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适当鼓励学生的质疑与发问,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其三,组织探究式学习。除了单纯的课堂讲授,任课教师应积极探索其他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就古籍校勘、文献查找、遗迹考证等问题进行专题式的探究,并通过调研报告、课堂汇报等形式对探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
知识转化问题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难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一直以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模式就是将学科知识从课本“转移”到作业和试卷之上,将完成作业和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缺少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或实际价值的能力。因此,打破原有窠臼,实现知识转化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一大重点。可从如下3个方面进行努力:
其一,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工作。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应一味讲授课本知识,而应注意对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现象进行合乎现代认知和现代价值观的阐释与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传达的价值观与人文精神。这些价值观与人文精神虽远隔千年,但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作用。
其二,将课程学习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近年来在各个高校广泛开展的重要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择业观,掌握一定的创业方法,为学生踏上社会作好准备。在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差异和学科背景,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古代文学知识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
其三,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一环,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也要贯穿这一工作。例如,在讲解唐诗时,任课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身边有关唐诗的引用,思考这些唐诗是否应用正确,以此锻炼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于课程考评机制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机制应聚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考核,在课前自学、课堂讲授、互动交流和实践练习四个环节中均设有在线练习、随机测试、小组评议等考评环节,考评环节的测评成绩得分与出勤率、课堂参与度、期末考试成绩均作为最终成绩的有效组成部分,实现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的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当堂检测,进而通过课堂检测的结果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课后学习的相关情况。
为了保证课程考评的公平与公开,应当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堂互动与考评的主角,在“翻转课堂”理念支持下,每期课程设计均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负责整理课前自学的素材、推荐课上精讲的范文,最终由学生推选出本学期最积极的学习小组,并对该小组成员进行相应奖励。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创新作业”的方式进行,通过闭卷考试检测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效。创新作业可以包括对于课堂思考题的回答,或专题调研报告,或古代文学相关的创业策划书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其一,以此考察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由此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考评目标。
梳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与“思创融合”理念的契合点,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含有大量可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因此,需要加强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其中,仍需注意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虽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含有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但既不能不加甄别地使用,也不能生搬硬套。需要任课教师对所教内容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做到对课程内容了然于胸的前提下,从以下两个方面组织课堂教学,增加课程思政的内容:
其一,对于作品主题的深层次分析。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一个绝佳切入点。在进行古代文学作品主题分析时要注意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探究,避免浅尝辄止。如在带领学生赏析《贾客乐》《后催租行》等记述古代农业赋税的诗作时,可以从诗人的相关描写中概括作品的主题是反映当时赋税沉重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农民的赋税问题是什么时候解决的?如何解决的?通过这样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为彻底消灭延续数千年的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其二,对于作家生平事迹的介绍与梳理。对作家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对其作品的深入理解,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角度,可以关注忧国忧民的爱国文人,如屈原、杜甫、陆游等。在对这类作家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时,要着重凸显他们的爱国爱民精神品质,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与现实有着较大的差异,作者与读者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任课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作品讲解时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分析与阐释工作,避免出现误读误解的情况。
一方面,对于一些作品的理解与把握应回归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如在讲解《论语》的相关内容时,应注意带领学生梳理和回顾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侧重分析《论语》所倡导的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在对类似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任课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回归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作品的思想情感作出合理的阐释,并适当联系实际,于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另一方面,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的认知局限应做好解释与说明。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古代文人有可能会存在某些认知局限的地方。比如,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会存在作者对商人、艺人等某些社会行业相关从业者的刻板印象。对于这些内容,任课教师有必要对其作出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非都能对大学生产生正向引导作用,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更需要对古代文学作品传达出的思想倾向进行辨别。因此,任课教师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分析与解读时,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加以鉴别,从正面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理解。
比如,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直被视为向往田园生活、主张消极避世的代表文人,他的许多作品如《归园田居》《饮酒》等都向世人传达出自己厌弃尘世、向往超凡脱俗生活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显然并不适用于当下的大学生,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引导。首先,应带领学生对陶渊明的生平事迹进行更为全面地分析和梳理,介绍他一生中多次出仕为官的经历,并配合他的其他作品讲明陶渊明的思想中有着复杂与矛盾的交织。其次,应向学生介绍陶渊明所处时代在人才选拔制度中存在的局限性,从而激励学生珍惜当下,勤勉学习。
课程思政观念并不是将专业课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或者在专业课教学中生硬加入思政教育的内容,而是要努力将思政育人的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课教学之水,实现水乳交融、润物无声的效果。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而言,应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和尝试:
一方面,在选择作家和作品案例时应注意有所鉴别。作家和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进行线性梳理与描绘的重要案例。在选择相关的作家和作品时,应在确保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坚持思想性与文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尽量选择积极向上、内涵丰富,能够给人以思想启迪的作品作为主要教学案例,使广大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也能受到陶冶和启迪。
另一方面,将文学审美与思想引领融合。对于作品思想性的把握应更多地坚持用文学话语进行阐述。引导学生思考爱国诗人的诗作多有慷慨豪迈之感的原因,对黎民百姓报以同情的作品更能够感人至深。凡此种种,从文学审美表达的角度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层次分析,启发学生认识到“文学亦人学”,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呈现与集中反映。
“思创融合”理念强调课程思政理念与创新创业育人相融合,在教学实践中相互协调,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广西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工作中有着较为宽广的应用空间,任课教师可在完成既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从如下4个方面尝试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贯彻“思创融合”理念: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对于广西的秀美风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盛赞“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著名诗句“桂林山川甲天下”则是宋人李曾伯在《重建湘南楼记》中的感慨,明人董传策在《粤西山水歌》中也盛赞“粤西山水甲天下”;在与其他名山大川比较之后,宋人李纲在《桂林道中》则说“雁荡武夷何足道,千岩元是小玲珑”。如此例子不胜枚举,诗人们普遍认为广西的山水风光与众不同。自然而然,历代来到广西的诗人们,都会被广西的自然美景所折服,并纷纷写诗抒发自己沉醉于美景的情感。
在历代文人吟咏广西风物的众多作品中不乏名篇佳作,并历经千年传诵至今。任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挖掘整理相关文学作品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材料,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对广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进行实地调研,与历代文人吟咏广西的作品进行比对,以此加深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力,同时提升学生对广西的了解和对广西的向往留恋。
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演绎是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更多倾向于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相关作品进行话剧改编,而忽视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演绎。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文学经典改编与“思创融合”理念相结合,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任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和主要作家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审美视角对相关人物和事件进行再度创作和演绎,彰显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恢复文学感知体验的审美本质。
一直致力于改革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把目光投向“第二课堂”,积极倡导“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通过组织学生“读”原著、“研”内涵、“写”剧本、“演”故事,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文学、文化、人格教育,全面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改革。该项教学改革措施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个人阅读与想象、相互交流体会、影视形象欣赏、涵咏吟诵,特别是改编新创和舞台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全身心沉浸于文学意境之中,真切感受文学形象的遭际与情感,直观领略文学史发展。这一“亲历中外名著形象世界,走进与大师对话的艺术殿堂”的教学改革,在恢复文学感知体验的审美本质,激发师生教学积极性与艺术创造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此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念,倡导读书人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现代的教学理念也强调要经常揣摩运用知识,在实践中真正地理解其内涵与作用。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由此促进学习,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
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距离当下的社会生活更为久远,极易让学生产生疏离感。因此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服务于广西的发展。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的运用与实践不应采用生搬硬套,不加鉴别的方式,而是要在熟练掌握相关作品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相关内容,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与视角,将所学课程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做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服务于广西地方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
其一,善于利用历代文人吟咏广西的名句宣传广西的形象。广西的奇山秀水天下闻名,自古代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吟咏广西自然风光,所以在塑造与宣传广西形象时,可以多从历代文人吟咏广西的佳篇名作中挖掘自然景观的人文内涵,使得原本单一的山水风光和历代旅桂文人的吟咏诗歌相联系,二者交相辉映。自唐代以来,柳宗元、韩愈、范成大、刘克庄、王守仁、董传策、吴时来、李宪乔、赵翼、郑献甫等,文人吟咏广西的山水奇迹,使得秀丽奇伟的自然风光有了深刻迷人的文化内涵。诗为景之魂,景为诗之体,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发现许多诗歌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与情感表达,是作者的情感与景色互相交融形成的艺术境界。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不仅仅是因为山水本身的奇丽,也有文人墨客情景交融地吟咏所形成的传播效果。所以广西在开发自然景观的时候,应该重视其中的文化内涵,合理运用历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将人文氛围和自然风光有机结合,通过合理包装使得佳句与美景相互衬托辉映,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和谐氛围,以此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此游览,实现人文有风光之旅。
其二,综合运用历代文学作品中对于广西的描写进行城市景观再造。广西除了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广西各地还拥有大量承载着文人传说与文化典故的名胜古迹。因此广西在开发人文景观的时候,更要注重发掘其中的“名人效应”。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人们对于广西山水的题咏和寓桂的生平经历,将相关内容与广西山水的自然美结合起来,使得山水是“有灵魂的山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另外,对于一些名人遗迹要善于利用,如柳州市可以以柳宗元在柳州的任职经历为依据,打造“柳柳州”的文化牌,梳理和开发柳宗元在柳州的形迹和事迹,如柳江、柳侯祠、文庙等,充分开发其中的人文内涵,使得人们提起柳宗元就会联想到柳州,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类似的情形还有元结与容州,黄庭坚与宜州等,这些文人来到广西之后均能很好的履职,极大促进了当地的文教事业的发展,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动人的故事。总而言之,广西的高校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中挖掘广西地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品位,思考构建起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策略,提高广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思创融合”教学理念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观念之一,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广西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立足于广西的区位特色和人文环境,深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同时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最终将“思创融合”教学理念贯通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加深对于广西的认识和了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