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

2022-03-17 21:21:48陈永强朱一飞
关键词:文科知识产权人才

陈永强,朱一飞,吕 璐

中国计量大学 a.宣传部;b.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为深入实施新发展理念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建成知识产权强国,中国迫切需要打造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发挥全国高校是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核心阵地的作用。截至2021年,全国高校已设立知识产权学院45所、知识产权(法学)本科专业100个[1],形成了以本科专业为基础(含全日制本科、辅修双学位、第二学士学位、专升本)、硕士和博士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尽管社会存在人才刚性需求、高校也不断加大人才供给,然而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就业却不如预想的乐观,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位列就业榜末尾[2]。这说明,传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尚存的一些重要问题未得到解决,导致高校输送的知识产权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无论是数量或质量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自2018年起,国家开始进行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一轮部署,提出要大力进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3]。作为推进“四新”建设的总抓手,教育部联合13个部门于2019年4月正式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旨在全面培养“卓越法治人才”等一系列卓越拔尖人才,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4]。2020年11月,教育部在其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中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坚持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通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等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5]。该宣言的发布,为高校推进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围绕新文科建设这一重要任务,对当前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培养出的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与新文科建设要求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新文科建设对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一)对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认识

从“新文科”这一概念诞生之日起,理论界即围绕为何要有新文科、新文科新在何处、如何建设新文科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有学者提出,新文科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全面地追踪和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6],将学科学术融入现实社会。新文科之新,并非仅体现在要求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简单重组,或者将新技术叠加应用于传统文科,而是必须破除学科壁垒、推动实质性学科交叉,真正进行跨界协同的复合型研究,进而创设新的学术领域[7]。新文科的建设应坚持目标、原则、方法、保障之四维,分析和提炼中国和世界的丰厚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8]。新文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9],建设成果要运用于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综上所述,高校建设新文科应当着重把握如下3点:

第一,立足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加强政产学研的合作。新文科建设需回应中国经济社会层面最现实紧迫的问题,注重从实践经验中提炼理论,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要从实践中发现真问题,必须建立在及时了解产业发展、科学研究以及政府决策的难点之上,由此,加强政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当是新文科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并以问题为牵引凝聚各方力量,建立更广泛的交流平台,形成优势资源集群。

第二,推进学科实质性交叉融合,力争在理论和方法上实现突破创新。当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引发了深刻的新时代产业变革与社会变革。新文科建设要积极应变,必须推进人文科学内部以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如理工农医)之间多学科、跨学科的交汇融通,推进方法和理论的创新,创设研究新领域。

第三,放眼全球竞争格局,增强中国的文科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提出,要聚焦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这对于提升中国的文科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全局性意义。

(二)新文科建设对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当前,知识产权专业是法学学科大类下的“特设专业”(专业代码:030102T)。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0],知识产权专业共有14门法学核心课程,其中7门为法学基础课程,另外7门为知识产权专业课。因此,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主要以法学教育为中心,应当以培养卓越法治人才为目标。推进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培养卓越法治人才是重要抓手。2018年9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发布《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6号)[11],对培养卓越法治人才提出了总体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法学实践教育,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做强一流法学专业,培育一流法治人才,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对于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的“四个坚持”,则进一步为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正因如此,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也应当依据上述建设方向与要求进行落实。

第一,主动适应国家建设需求,坚持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12]。知识结构复合是知识产权人才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也是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内在要求。知识产权制度首先是保护私权的法律制度。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佳方式,保护知识产权需要依靠法律、依据法律。因此,一个合格的知识产权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法律的学习、研究以及应用,以提升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能力和水平。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信息科学等新兴领域科技的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科技知识成为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应具有的最基础的技术能力。顶尖的科技发明不转化为有效的知识产权就难以建立科技的世界标准以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因此,知识产权人才需要具备科技与知识产权复合培养的知识结构。此外,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应当具备经济、管理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如此才能充分理解知识产权的运作机理与程序、把握科技产业重点及方向。

第二,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坚持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知识产权学科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现代科技产业中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运营等现实问题,专业知识产权人才必须具备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为此,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过程中,有必要对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进行整体设计、协调与整合,开展系统性的职业训练。学生经过实践教学,能将知识产权制度的一般法律条文转化为智力成果、商业标识的经营与保护实例,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为相应的职业能力。为此,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需秉持高度开放的办学理念和保持高度开放的办学结构,将人才培养放在实务部门中,使其从具体知识产权案例中感知、掌握知识产权实务技能,切实提升实务能力和技能水平[13]。

第三,积极回应国内外形势,坚持培养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自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来,相继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10多个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或议定书。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向外开拓国际市场,知识产权规则逐步国际化,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与保护需求大量增加。为了全面提升中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使中国在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等方面与国际高度接轨,争取世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中国需要培养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必定要走向国际化[14]。

二、传统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4年知识产权作为法学类试办专业至今,传统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新时代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培养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这一目标。以中国计量大学(前身为中国计量学院)为例,该校于2005年3月成为浙江省首批获准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大学。为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和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需求,中国计量大学依托学校理工科背景、计量办学特色、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学科交叉的发展优势,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懈探索。探索过程中,该校经历许多曲折,传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复合的实现路径不清晰

传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建立成熟的文理知识结构以及文科与其他人文社科学科之间的有效复合路径,未能形成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传统模式往往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单一化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比如基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机构多设于法学院,将培养目标局限在知识产权法律人才,课程设置也集中在法学课程,与传统法学本科教育同质化,难以凸显知识产权专业文理交叉、科技与法律并举的特殊性,也难以培育出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所需要的复合型素质。又比如培养目标不切实际,培养方向过于分散,严重偏离法学基础,错误追求学科的面面俱到,缺乏轻重主次。该定位背离了人才(尤其是本科专业人才)的发展规律,导致学生既难以形成扎实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基础,缺乏最基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思维与方法,又只学到简单的理工科或管理知识,难以获得“专长”,最终陷入全面而平庸。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培养,造成用人单位招人难和学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

中国计量大学早期的知识产权专业培养方案基本上遵循了以知识产权法学为知识主体,以复合知识产权管理学(包括知识产权经济学)和一定理工科为背景知识的培养思路。学生除了选择几门通识性的理工科类基础课程选修课,主要通过知识产权专业培养体系选修或辅修相关工科课程来实现理工科知识的复合。该校结合其标准化特色,对知识产权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重大修改,将知识产权专业分为知识产权法平台和知识产权实务平台,而知识产权实务平台又细化为标准化方向和知识产权方向,在课程体系中大规模地扩张理工科专业课程,以图在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中增加理工科专业知识。但实践证明,该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严重问题:一是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法学专业基础薄弱,课程设置体系中严重缺少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二是作为知识背景的理工科课程体系严重膨胀,极大地挤压了法学学科基础知识和知识产权法专业课程的学分空间;三是专业方向区分过细,使专业知识结构杂乱而不成体系。可见,该培养方案的知识结构体系严重偏离了知识产权专业作为法学类专业的基本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难以形成法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体系。这造成了采用该培养方案的学生难以应对法学类硕士研究生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和法律类就业考试等;理工科课程多且散乱,难以形成某一类完整的理工科专业知识体系,更不能以此取得理工科的专业学位,从而无法参加国家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15]。

(二)课程体系未能充分体现新科技、新经济业态及国际化元素

科技前沿性是知识产权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特征[16]。知识产权人才要围绕新兴技术与商业模式开展知识产权研究并提供引领和保护,首先需要对新兴科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与掌握[17]。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当呼应时代的要求,围绕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通信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以及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模式,及时反映知识产权实务界的新发展、新理论,体现出一定的学科交叉性与科技前沿性。

但是,现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仍停留在传统教学理念之中,与新兴科技产业融合培养不深入,课程体系未与新科技、新经济业态建立对接,缺乏与实务界的交流互动。知识产权课程选修模块相对简单且滞后,课程设计思路不明,课程之间未形成关联和延续,教法陈旧、机械且脱离实际,难以形成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完整课程体系。同时,很多高校并未因时、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知识产权办学层次、特色优势及师资特点,不能在课程体系中凸显差异特色。这种低区分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各个方向上的教育投入难以得到合理配置,而且很难真正吸引学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多存在国际化程度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师资还是课程体系在国际化方面均存在较大短板,不仅具有海外背景及双语能力的教师数量有限,高质量的海外师资更是缺乏。尽管很多学校通过一定的访学计划给予教师支持,但非常态化的短期交流访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全球化、法治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教育理念,也不利于高层次、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传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知识传授,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衔接和协调性不足。实践教学本身长期处于辅助地位,缺乏有效的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团队建设,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水平循环的局面[18],教学内容不仅难以应对法律实务,而且在学理上的延伸空间亦属有限[19],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一些高校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也采取了一些行动,诸如“双师同堂”、实务类讲座、专业实习等,但收效不佳,实践教学方式的展开零散化[20]。在中国计量大学早期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中就出现了此种体系不清、协调不足的情形,实践环节课程和实务代理课程的设置与相关知识内容相重复,难以实际促进实践教学的提升,反而挤占了有限的学分资源,对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更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要实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任务,显然比理论教学内容更为复杂困难。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多在于实务师资、实训手段以及实践平台等方面:从师资上看,高校绝大多数知识产权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实务类师资很少。即便有些教师同时从事兼职律师工作,但业务内容也相对单一。教师对于如何撰写专利文件、进行专利申请及审查授权,如何进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如何推进著作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侵权等诉讼,往往不甚了解,当然也无从指导学生。尽管许多高校近年来热衷于聘请实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但多数兼职教师本职工作繁忙,只能通过零敲碎打的讲座等方式给予学生指导,达不到系统性传授的目的。从手段上看,各种实践教学环节长期零散不成体系,在教学过程控制与教学结果评价上缺少区分度与针对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也未能与高校自身特色优势结合起来,大同小异、缺乏新意、主次不分,吸引力低。从平台上看,很多高校缺乏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思路和方案,局限于法院、律所等传统实习单位,未能充分挖掘与知识产权局、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对接的更为广阔的平台,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教融合支撑体系,导致学生课内知识很难向课外延伸,也不利于创新创业资源的挖掘。由于欠缺顺畅的对接平台与机制,导致用人单位对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特色和定位缺乏了解途径,久而久之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以“新文科”理念深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举措

鉴于传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种种弊端,中国计量大学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所形成的科学共识为基础,重新制定了知识产权专业新的培养方案。在中国提出建设新文科的新时代背景下,该校又以此为改革契机,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内外统筹”为着力点,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模式,重塑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总体上,该校的教育目标及培养导向反映出一种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较强实践能力、一定国际化水平的知识产权人才的构想,坚持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基础学科并重发展,着重培养计量、质量、标准化等与知识产权的特色人才[21]。基于这种教学目标与培养策略,该校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尊重育人逻辑,准确把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路径

《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提出,新文科的核心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高校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新文科的新时代特质,明确其知识创新的根本使命,确立学科融合发展的崭新路径[22]。

中国计量大学从自身经历出发,深刻认识到应当以知识产权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逻辑起点构建学科交叉新路径。中国的知识产权教育既不同于大陆法系,也不同于英美法系。从比较法上看,中国之外鲜有国家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多数国家的知识产权人才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是一种通才式的基础教育,而将系统的知识产权学习作为大学本科基础教育后的一种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如美国法学院的知识产权方向LL.M.及J.D.教育(1)美国法学院的LL.M.(Master of Laws)翻译为法学硕士,是法学学科门类学位教育中位于法学学士和法学博士之间的一个层次;J.D.(Juris Doctor或Doctor of Jurisprudence)翻译为法学博士,属于一种职业法律文凭。,学生均持有非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位,具有丰富多元的知识背景,在复合知识产权内容时天然具有优势。但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层次主要是全日制知识产权本科专业。这就决定了高校在考虑人才知识复合时,需要尊重本科阶段的人才发展规律,不能一刀切地大规模扩张非法学专业课程。学生于4年本科期间既要完成知识产权法课程,又必须完成某一类完整的经管类或理工科专业课程。故在设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体系时,应坚持以法学类课程(包括法学基础类课程和知识产权法类课程)为课程体系的主体。同时推进法学与理工科、管理学等双学位培养模式,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复合经管类和理工科专业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也应当以基础学科知识和方法论为主。至于技术性较强的知识,可以通过辅修学位以及日后的硕士、博士教育进行培养。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可探索非法学本科专业与知识产权硕士的学科融合培养,实现本硕学科融合。正如学者提出,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的目的应当定位于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众高等教育人才与具有知识产权专业研究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而非“全能型”的业务机器[23]。

基于以上认识,该校采取了如下具体举措:一是构建多层次、多路径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在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设置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等3个培养阶段,按4∶4∶1∶1学分比例设置法学基础类、知识产权法类、知识产权管理类、理工科类背景课程,从而满足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内实现多学科知识复合。该培养方案推动了中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共识的形成,其确立的核心课程体系被纳入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核心课程体系方案,为中国知识产权专业建设提供了富有实质借鉴意义的蓝本。二是构建跨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利用学校的不同专业优势,面向学校理工科专业在校学生开设双学位、双专业辅修等,将全日制与辅修制衔接起来,将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检验检疫、质量管理等学校特色专业进行有效结合,融合培养具有计量与标准特色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三是面向理、工、管类专业毕业的应届大专生招收知识产权专升本学生。相较于全日制本科,专升本学生的背景存在复合优势,而且理工类专科的学生在取得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后,可以报考专利代理人,这对中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将形成强力补充。

(二)结合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中纳入时代性及国际化元素

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教育中,往往以现代科技产业及国家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美国的知识产权实务人才中从事专利领域工作的最多,法学院往往以专利法为核心开设从基础到专题的系列课程,并以此为基础开设大量前沿课程,如美国知识产权法专业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了电子竞技法、网络安全法、隐私和安全法、网络平台监管、生物技术法、娱乐法等。基于美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职业型定位,知识产权方向LL.M.及J.D.的培养要求中也包含大量体现商业产业元素的课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了商业交易法等,为学生日后的执业做准备。这种课程模式为知识产权人才理解新技术、新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开阔的视野。德国法学院往往也会结合欧盟关注的重点领域开设相应课程,如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专业开设了美国与欧洲反托拉斯法、公平交易法等。以此为鉴,中国高校也要回应新时代创新科技带来的人才需求,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时代性与国际化元素。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当注重与产业对接,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组合,形成新的课程模块,其中科技化课程、国际化课程等模块均可以设置为必选课程模块;广泛建立科技前沿的知识产权实务课程,围绕新兴科技、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人才需求,邀请实务专家来讲授量子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领域;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尽可能选择与利用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

基于此,中国计量大学采取了如下举措:一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新兴科技产业元素。该校相继开设创新创业与法律实务技能训练等专门课程,融入前沿产业技术知识;并依托专利法、商标法、专利文献检索与写作、专利信息分析与应用等课程,指导学生从事专利申请与管理、商标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评估等服务知识产权实务工作。二是引进国际著名知识产权专家作为全职教授以及多名具有国外学历背景的教师,设置介绍英美、欧盟等国际知识产权的双语或外语课程,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三是立足学校以计量、质量、标准、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特色的办学优势,坚持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基础学科并重发展,开设标准化法、质检法等课程,组织教师编写相应教材,着重培养计量、质量、标准化等法治人才与知识产权特色人才。四是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拓展教学空间。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建设现代社会与知识产权、专利法等公开慕课,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使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化,为学生提供理论延伸、拓展阅读、典型案例精解等延伸性、进阶性学习资料,实现在线开放课程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引导。五是定期开设“双创大讲堂”,邀请实务专家前来授课,内容涉及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及专利导航、专利挖掘与专利布局、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与风险防控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产权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

(三)紧密结合实践,搭建产教融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要达到新文科建设“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目标,必须以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以产教融合为根本助力。产教融合模式、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综合性的知识产权人才,其核心是实现高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企业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24]。其是由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共同参与深层次融合的“协作制”,学校与企业之间也不只是单纯的合作契约关系,更是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协作共赢关系;政府不只是校企合作的“牵头人”,而是为产教融合的长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资金支持、社会服务的重要推动主体,在产教融合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5]。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人才与新兴科技、新型产业以及知识产权相关职业的接轨,需要搭建产教融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首先,应当最大化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充实师资队伍。国外的一流高校往往拥有强大的实务师资资源(如美国纽约大学的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约占1/3)。大量知识产权法课程,尤其是专利法课程,由专业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讲授。当涉及理论性较强的专题时,会邀请擅长此类法学理论的专职教授讲课,而遇到实务性较强的内容时,则会有针对性地邀请实务界专家来课堂授课[26]。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法、竞争法研究所,专利法课程往往分为4个部分,分别由教授本人主讲、邀请巴伐利亚高等法院的法官主讲专利侵权诉讼、邀请欧洲专利局的审查官主讲专利的申请授权、邀请联邦专利法院的专家主讲专利无效[27]。中国高校同样有必要以协同育人平台为载体,广泛建立科技前沿领域的知识产权实务专家授课制度,构建深度参与教学的专家库,形成实务教师系统性参与教学的标准体系。其次,应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现代仿真等技术驱动知识产权实验教学平台与实践课程相辅助。最后,应当聚焦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推进政府、高新领域企业、 产教融合服务企业以及高校之间的政策协同,合作设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研究中心、智库等平台,从培训合作、培养团队、培养机构等方面全方位搭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体系,将知识产权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在科技企业、产业联盟等市场主体和市场组织中建立知识产权实训基地,训练人才的知识产权实务技能[14]。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计量大学采取了如下举措:一是大力拓展实习实践平台。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浙江)基地,从而在浙江省内形成了唯一一个聚合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杭州市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杭州高新区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基地的“四位一体”实践育人平台。该基地融专业实习、创新创业项目和就业为一体,成为吸纳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纽带,在引入多元化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开放式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互动、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储备专业师资和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5年,该基地累计举办知识产权培训200余期,培训学员达30 000余人次。2018—2019年连续两年主办“产教融合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公益培育项目”,本校学生共计2 000余人次参与学习,将线上线下培训和实习就业环节打通,着力解决专业学习到实践操作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中国计量大学形成智库建设、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联动体系,相继建成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研究中心”“国家计量法治研究基地”,协同创建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带动了特色领域的学术研究,同时担负培养学生的重要职能,为培养计量、质量、标准化等法治人才与知识产权特色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则构成了本专业的扎实的学科支撑。二是大力引入实验教学和“互联网+”教学。现已建成浙江省财政专项实验室“知识产权实训与创新实践教学实验室”和浙江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全生命周期仿真教学”,同时使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和实现法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使得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实验平台与传统法学实践课程互相辅助,有效解决了传统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课程覆盖面狭小、限制条件多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三是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有机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强调“问题导向、过程培养、能力提升”,将“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法科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平台与学生科研训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人才项目、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等课内培养环节衔接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参与率。

四、回应新文科理念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思路

(一)现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经由上述改革并在知识产权本科生中进行应用,中国计量大学现有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在学生培养方面,中国计量大学学生的就业率与升学质量均较高,实践创新成果斐然。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超浙江省同类专业平均水平:许多毕业生考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济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攻读知识产权专业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进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级机构,进入阿里巴巴、吉利、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并成为业务骨干,进入知名律所或自主创业,成为知识产权创新创业领域的佼佼者。在校学生取得了一批实践创新成果: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浙江省特等奖1项,成果要报获浙江省领导批示1项,在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大赛等多项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获奖成果数和等次始终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专利200余项,在全国高校法学院中成绩非常突出。

在师资建设方面,中国计量大学逐步形成行业化、国际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并取得丰硕的教研教改成果。现有师资队伍含国际著名知识产权专家1人,国家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百名人才”层次1人,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法学家1人,获批浙江省内唯一“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知识产权团队,现有师资队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人数的1/3以上。近3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项,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法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教改论文25篇,完成《知识产权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研究》等省级教改项目8项,出版《质检法教程》(国家“十一五”规划)、《知识产权法》(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专利法》等特色教材近20部,取得专利成果93项(含发明4项)。

在社会辐射方面,中国计量大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广泛认可。中国计量大学知识产权专业于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此前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在全国100个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中,该专业自2017年起连续3年被艾瑞深网“校友会中国法学类一流专业排名”评为全国第一,2018年和2019年被评为“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六星级”专业。2021年,“新文科理念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该院教师撰写的《培养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13]一文在《经济日报》上刊发,被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科技网等多家网站转载;《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14]一文在《光明日报》上刊发。该校教师提出知识产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议稿被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的《知识产权专业国家标准》整体采纳;形成《我国高等教育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发展脉络及现状梳理》,被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状况2016—2018》白皮书整体采纳。

(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总结

新文科提倡文科教育的突破与创新,正如《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要立足两个大局,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5]。从法治人才教育的角度,是指在国家与社会需求、法学教育的一般目标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国内外法治建设形势、应对高等教育和法学教育前沿趋势,在教育理念、思想、理论、方法、技术、标准、范式等方面谋求创新,推进文与理、人文与社科、中与西、知与行、古与今的融会贯通[28]。基于上述认识以及中国计量大学的实践经验,当下中国高校在改革与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当充分考虑新时代的要求,树立新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及思路,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标准。

1.以多学科交叉、多层级复合、差异化发展的培养体系彰显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特质

第一,推动形成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机制,是顺应新文科建设与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学科交叉是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与本质要求。要实现传统法学学科与理工、经管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知识产权人才就不应采用传统的单一法学培养方法,而应根植于复杂又丰富的社会体系之中,拓展跨学科化的维度,训练学生的跨学科思维[29]。

第二,在横向学科交叉融通的基础上,还需推动现有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体系向多层级纵向延伸。在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含专升本、第二学位)基础上,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的硕士、博士教育。有必要将知识产权设立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而不再是法学的二级学科或二级研究方向。除学术型知识产权硕士、博士人才外,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并招收专业硕士,甚至伴随未来中国高校学位教育发展趋势,及时推进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博士学位,从而从数量上大幅扩大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规模。

第三,凸显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特质,谋求特色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平衡发展。各高校有必要依托自身背景优势,在课程设置等资源机制配给上呈现对于某些方面灵活的侧重,提升知识产权教育的区分度,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差异化道路,从而打破全面发展策略可能引发的资源“瓶颈”,帮助学生提高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形成政产学研融合培养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新模式

教高〔2018〕6号文中提出“鼓励高校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实现跨专业的师资交叉、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要求[11]。在该意见指导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产业为支撑基础,着力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解决存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

首先,应着力发挥政府、产业、科研机构等培养主体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产教融合体系的各相关主体包括政府、产业、科研机构等,由于各方在传统职能定位、合作模式、工作方法及评价体系上没有与时俱进,产教融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有必要结合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和相关行业发展新需求,建立健全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标准。

其次,推进政产学研共建知识产权研究院、研究中心等平台化的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明确各方主体的定位、权责及协同机制,拓宽各方沟通合作的多元化渠道,建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长效运行机制与收益激励机制,激发各方主体动能,深入锻造知识产权人才的实习实训环节,打造校内校外双循环,着力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

最后,应广泛吸收各科技领域的资深知识产权专家、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资深知识产权律师、专利代理师等知识产权实务人才,丰富“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推进知识结构的优势互补。着重培养具备新兴科技领域理论与实务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促进科技发明及时转化为有效的知识产权,进而建立世界标准以引领科技发展。

3.建立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协同育人新机制

国际化法律人才应当具有7个方面的必备素质: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拥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个性[30]。这对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此,高校应当从教师队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改革。畅通海外知名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流入通道,大力提升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比例。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与国外一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构进行访学交流、开展常态化合作研究,形成国际化、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设置系统化、精细化的国际知识产权课程体系,开设全英文和双语课程,引入符合国际前沿的教材。开拓国际合作项目及短期学生国际化交流/交换项目,为学生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与平台,推行更为有效的知识产权人才政策。建立知识产权人才从事国际知识产权事务的渠道和机制,构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联合培养新体系。

(三)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构想

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文科理念与新标准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须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国际竞争环境及新兴技术革新的大背景进行顶层设计。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以现代科技产业及国家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从“法治化、国际化、科技化”3个维度定位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目标。

坚持知识产权才培养的标准化新理念,形成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标准以及与产业对接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标准。通过产教融合模式,积极建立与现代科技企业联合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联动机制,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标准,以标准作为引领,占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将知识产权实务界的新发展、新技术、新理论及时反映到课程之中,实现课程的模块化和综合化。以人才培养标准为逻辑起点反向设计课程,保证课程和核心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科学的课程地图。聚焦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的建设,为知识产权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示范。

2.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以高校为载体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构建校内知识产权学科协同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育人的实现机制。对于实现机制中的政策、业务以及流程进行提炼与固化,形成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标准,从而解决原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层次单一、知识结构单一、职业能力单一的“卡脖子”问题。

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支持、引领和指导作用,在政策层面形成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平台协同机制,拓宽各方沟通合作渠道。鉴于知识产权权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与运营工作中的特殊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政府参与部门不能局限于法学方面的法检机关,还应充分联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甚至金融机构等多个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的平台及机制方面有效参与,并给予政策、人员及资金方面的支持。

二是强化现代科技企业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尤其是能够提供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培训的行业企业。在构建协同机制体系过程中强调“引企入教”“课程共担”,推进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组织对接、课程学分转换互认、科研及业务衔接、学生联合培养,促进先进行业企业的创新知识转化为高校的教育资源,并将成果转化作为产教融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实现高校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推动专业培养与社会实践双向融合。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聚合作用。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完善产教融合相关方的激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合作项目开展、荣誉表彰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建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有效运行机制,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

3.搭建智能化、平台化的协同育人新载体

引入一批智能化项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实践教学。将数字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是新文科知识产权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既是知识产权人才必备的技术素养,同时也是专业课程与数字技术课程融合的发展方向[31]。通过建设智能化的知识产权育人载体,进一步深入结合知识产权学科和前沿学科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着重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在检索、算法设计、智慧管理方面的能力。

大力推动政产学研共建开放式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平台,开展校企“见习式”“订单式”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在科技企业、产业联盟等市场主体和市场组织中建立知识产权实训基地、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创新基地等。将人才培养放在实务部门中、放在产业联盟中训练知识产权技能。实现平台延伸与师资反哺,构建专业教育与执业资格考试培训的多形式衔接。利用平台开展知识产权申报实战,塑造学生申报专利及商标的能力。

4.打造“双师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

以协同育人平台为载体丰富“双师型”师资队伍,大量吸收政府专家以及各科技领域的资深知识产权专家、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资深知识产权律师、专利代理师等知识产权实务专家进高校担任课程导师和培养导师,建立专家平台,构建专家库,引入第三方实务导师的评价机制。同时,实施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育计划。持续引进知识产权高水平教师以及具备复合型背景的教师,派出教师到知识产权实务部门挂职或高水平研究机构访学。

持续引进海外博士,建立一支“外语+国际知识产权”的一流师资队伍,形成师资的国际化优势。与海外高校建立知识产权人才交流互访机制,积极探索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畅通与海外知名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流入通道。建立与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海外院校、研究所密切联系,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形成稳固联合培养模式,加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研究。开拓国际合作项目及短期学生国际化交流/交换项目,建立人才合作培养的长效机制。融合国际合作,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5.加快课程改革,结合前沿领域、对标国际发展建设新课程体系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效应。以精品课程为基础,建设线上“金课”,打造高水平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设立专项经费鼓励编写教材,推进国家级教材、省级新形态教材建设。设立专门教研项目,评估培养模式的改革成效,推动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开设“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班,形成独具行业特色的引领优势。以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质量“三级认证”为抓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与层次,打造卓越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高地。

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组合,形成课程的模块化,其中科技化课程、国际化课程设置必选的课程模块。广泛建立科技前沿领域的知识产权实务课程,由实务专家来设立量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材料科学、人工智能和算法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课程。对标国际发展,设置英美知识产权、欧盟知识产权等全英文和双语知识产权课程和案例课程。逐步建立稳定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形成教材建设成果。

6.完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评价体系

明确各项产教融合的指标,完善科学的协同育人机制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厘清政产学研各方利益边界,确立一致的目标、解决各自之间的利益冲突与障碍,增强各方参与协同育人机制的动力。基于评价结果,进一步修正政府的决策方向、企业的参与方式以及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而言,依靠独立的第三方评价力量,从育人环境、投入、产出、运行过程和育人效果5个方面健全协同育人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协同育人的法律政策、联盟数量、资金投入、导师数量及结构、育人基地建设、资源共享情况、育人方案的执行情况、人才创新创业率和竞赛获奖数量等作为多元综合因素纳入考核评价指标,同时按照重要程度区分一级评价指标与二级评价指标,形成动态、公正、客观的监督与评价体系。

结 语

大学的价值在于是否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是否真正产出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研成果[32]。在中国大力倡导新文科建设、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当继续遵循国家标准推进和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文理学科交叉、产教学研融合、国内外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不仅满足新科技、新产业、新战略的需求,亦能够与其他国家毕业生竞争的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为此,应当继续遵循国家标准推进和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强化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与层次。同时,有必要组织和吸纳有知识产权专业点的本科院校、知识产权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第三方认证与教育平台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形成产教融合、校际互动、多元协同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共同体,加强校企与校际的共研与共商、共建与共享,真正形成卓越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高地,从而更好为中国输送知识产权人才,服务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科知识产权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 02:09:20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2016年5期)2016-12-01 06:58:32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