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

2022-03-17 19:19胡吉振胡典顺李永桃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行知墨家王阳明

胡吉振,胡典顺,陶 然,李永桃

(1.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2.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一、问题提出

陶行知(1891—1946),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与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等。

陶行知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主要包括乡村教育、生活教育、教育的功能和行知教育等思想。虽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十分丰富,但是笔者认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陶先生的行知理论,这个理论不仅仅是跟他的美国老师大教育家杜威有关,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教育理论是对中国知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追溯陶行知的行知理论的文化渊源,我们更能看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知行问题上的变迁或发展脉络。这对秉承新时代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觉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与改革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内容,也是对教育理论的哲学继承。陶行知的行知理论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子和大约五百年前的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等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知行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前赴后继的学者秉承了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对知行理论的研究延绵不绝,这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行理论的巨大推动力。可以这样讲,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知行性。本文仅仅以先秦的儒家(主要是孔子)、墨家(主要是墨子)和宋明的陆王心学(主要是王阳明)在知行观上的思想对陶行知的影响为主线,来探讨陶行知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

二、陶行知对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

(一)先秦儒学思想对陶行知行知理论的影响

儒家经典著作《尚书·说命(中)》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这句话告诉人们,知道一个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个道理付之于实践,并取得成效。以往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国首次提及知行学说[1]。对于知易行难的道理,《贞观政要·慎终》中也有所提及:“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只去了解它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去做;去做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善始善终。中国先秦的道家表面上似乎是消极无为,但是道家也是重视行动的。道家非常重视“道”的观念,他们所讲求的“道”内含着“行道”的意思。他们历来反对仅仅把“道”只当作言说的对象而不去实行,故此老子才提出了“绝学无忧”“绝圣去智”“道不可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警示之论。

陶行知教育思想也是受到老庄哲学影响的[2],但是儒家的知行思想对陶行知的影响更为明显。《论语·子罕篇》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的培养需要具备三种品德:智慧、仁德和勇敢。孔子把“知”放在第一位,在孔子看来,对知识的追求是重要的,其次才是仁德和勇敢。陶行知的德育思想有过对“智仁勇”关系的深入的探讨,“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陶行知进一步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将育才学校的办学性质概括为“智仁勇合一的教育”[3]。他对智、仁、勇的教育是很重视的,以至于在他离世前没有几天还谆谆教诲育才学校的师生们[4]6。智、仁、勇是陶行知对中国儒家积极有为的传统文化的一种扬弃的继承。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强调的是“内圣”的重要性,而不是“外王”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强调的是道德修养重于知识才能的增长,但是陶行知把知识才干放在首要的位置,这就彰显了知识才能的重要,这是他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秉承了孔子的思想,他强调知识对人生实践中形成理想人格的重要性[5]136。战国晚期的儒学大师荀子,他比孔子更加重视“行”的重要性。他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儒效》)荀子虽然强调认识最初是“闻”,但是最终要止于“行”。这与南宋诗人陆游强调的“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文化观念是一致的。陶行知对孟子的一些知行观的思想也是有所继承的[6],限于篇幅与主题,我们不进行过多的论述。

(二)先秦墨家思想对陶行知行知理论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与儒学并称的显学——墨家学说秉承了经验的认识论路线。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翟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数学、物理学、逻辑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很多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墨家学派的知行观。

墨子强调,一个人是否有真知识,不能只听他怎么说,更为重要的是要看他怎么做,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言足以迁行者常(同‘尚’)之,不足以迁行者勿常。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他讨厌言行不一、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人,视这种人为说空话的“荡口”[5]137。《墨子·经上》指出,认识能力是人本身固有的才能,“知,材也”,并进一步解释说:“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意思是说,一个人有认识能力,并不等于说就有知识,他必须同实际事物相接触,在认识过程中获取知识。显然墨子更是重视在行动中或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陶行知指出:“《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自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他接着指出:“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7]他把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生动地比喻为“接知”如“接枝”,一切间接知识(闻知)与理性知识(说知)都是扎根于亲知中。《墨子·经上》强调:“知,接也。”这就可以看出墨家学说对他的影响。墨家的墨子及门徒一般出身于社会的下层,他们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墨家及信徒虽然都出身贫寒,但是都是实干家,在客观上达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墨子》记载了很多关于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或思想,这就充分反映了墨家是一个具有实践科学精神的学派。陶行知也继承了墨家的这一思想,陶行知反对单独劳心,认为它不能算作“做”,只有“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8],这种观念与墨家的思想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充分说明了陶行知像墨子一样,强调的是知行的结合性,而不是把“行”与“知”分开。墨家重视生产实践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密切相关的,这个密切相关性说明陶行知的行知理论不仅来自于他的老师杜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墨家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观念[9]。陶行知把墨家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发展为更为抽象的劳力与劳心相结合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对人的身心的平衡、和谐、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三)宋明理学对陶行知行知理论的影响

人们一般认为,陶行知受到王阳明的影响最大,但是程朱理学对陶行知也是有巨大影响的。诚如高时良所强调:“事实上,程朱的知行观对他也不无影响,如程颐强调知必能行:‘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继程颐后,朱熹便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熹又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4]3程颐提出了“知先行后”说。例如他说:“须以知为本。”(《遗书》第十五)“君子以知为本,行次之。”(《遗书》第二十五)“须是知了方行得。”(《遗书》第十八)朱熹立足于理学立场,对知行关系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没有否认认知的超前性,但是强调“知”终究要受到“行”的限制。朱熹仍然把“知”放在了首位,虽然他把重点移向了“行”这一边[5]142。以上可以看到宋代的理学家基本上强调了“知”的重要性,这就是强调间接知识的重要性。

王守仁(1472—1529),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朱熹秉承了程颐的思想,虽然认识到了行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没有放弃“知先行后”的观点,这个“把柄”就招致了陆王心学一派代表人之一王阳明的批评。王阳明认为朱熹的知行观是有问题的,于是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他指出:“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传习录(上)》)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大致有两重意思:一是说知行并进,没有先后之分。例如他倡导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传习录(下)》);二是说知行互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功夫不可离”(《传习录(中)》),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在强调知行统一性的同时,对二者之间的差别有所忽略。陶行知虽然继承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也提倡了“知行合一”的观念,但是在后期强调的重点仍然是“行”的重要性而不是“知”的重要性。1911年,陶行知在金陵大学学习期间,受到学校教师的影响,研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以至入迷,并根据“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知行”。显然他是认可了王阳明的观点,继承了王阳明的思想。但是二十多年之后,他又悟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道理,于1934年改名为“行知”,这就进一步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1929年11月,在湘湖师范学校教学讨论会上,他说:“至于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是‘即知即行’,那么‘知行”就一样地困难,或是一样地容易,实在‘知’和‘行’不能分开,不过是一件事的两面而已。”[10]1932年,在一次演讲时又说:“王阳明说:‘知为[是]行之始,行为[是]知之成。’我说:‘行为[是]知之始,知为[是]行之成。’”[11]303为此他宣称:“王阳明的话,我可以把他翻半个——180度的筋斗,意思就是把他的话来个倒栽葱。”[11]309但是不论其如何翻、倒,以及陶行知1934年7月间宣布,将自己原名“知行”改为“行知”,表白了他的认识论从“知行知”到“行知行”的根本转变,却仍然排除不了他关于“知”“行”两个范畴,和知行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来自于宋明学者的哲学认识论,即对后者的批判继承[4]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体现了陶行知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治学态度,也蕴含着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开始,获取知识是实践的结果。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须途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历来把读书、听讲当成“知之始”,并以之为知识的唯一来源,习之既久,学生就“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这是他对中国传统知行观比较重要的发展。另外,中国古人包括宋明理学把知行的关系局限在狭隘的道德领域之中。诚如宋志明所说:“对于‘知’与‘行’的内涵,清代学者的理解比宋明理学要宽泛一些。宋明理学家往往过分强调‘德性之知’的重要性,而不太看中‘闻见之知’和实用的知识;过分强调道德践履的重要性,而不太看中实际才干的增长;过分强调行为的动机,而不太看中行为的效果。”[5]144陶行知在知行观的范围上显然要超出宋明理学狭隘的道德领域,应该说最重要的还是涉足到了知识的领域,这也是陶行知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进一步的发展。

陶行知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发展没有停留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个阶段,他强调认识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在1934年他发表了《行知行》一文,强调了认识是“行知行”的过程,而且在他主编的《生活教育》期刊上每期增开了一个栏目“行知行闲谈”。从以上可以看出,他的“行知行”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比较接近了。哲学的认识论是指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认识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揭示了认识发生、发展的基本路线是:实践——认识——再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陶行知在认识论上已经达到或接近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科学认识论的高度。一些学者认为陶行知在认识论上的思想已经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阶段[12],从他的“行知行”思想来看也的确如此。

三、结语

本文按照历史的顺序,主要追溯并探讨了与陶行知的行知理论关系最密切的孔子、墨子和王阳明三位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知行思想。通过这种文化思想理论的相关性追溯,我们大体上认识到陶行知行知理论的主要历史文化渊源和他对中国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知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线之一。陶行知在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思想的同时,也发展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理论。陶行知的行知理论就是他的认识论,至少从中国古代文化的视角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他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发展最主要集中在这四个方面:(1)秉承了孔子的知行理念,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扭转了几千年“主德不主智”的文化观念,把知识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例如他强调“智仁勇”的文化观念。(2)受到墨家思想影响,强调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的不平等的思想观念。(3)他把中国古代狭隘的主要集中在道德领域中的“知行观”的思想推广到了知识领域中来,强调“行”的概念不仅是道德的践行,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践行。(4)他在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下,开创性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推广到“行知行”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高度。

陶行知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也与他从小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陶行知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他父亲是秀才,为他起了个文绉绉的名字:陶文濬。后来在求学的路上又师从大教育家杜威,留学归来后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从事教育工作,像蔡元培、梁漱溟等教育家一样,为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陶知行”到“陶行知”,说明了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伟大的继承者、践行者和发展者,而且他把中国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知行文化”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陶行知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名人,追溯他的行知理论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看出他在知行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多的继承与发展,这种继承与发展对今天倡导的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也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行知墨家王阳明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行知”引领:前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上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亲力亲为行知课堂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实践“行知”教育思想 开展“节约型”科技活动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