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2022-03-17 19:19吕华珍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畲族民歌文化

吕华珍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华民族)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虽然5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占比不到9%①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人口中,汉族占91.11%,各少数民族占8.89%。,但她们璀璨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民歌就是其中的瑰宝,如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傣族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壮族民歌《阿哥赶马过山来》、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等。

音乐人类学大师梅里亚姆强调音乐与文化的交融,即“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文化”[2],二者不可分割。为了避免空泛谈论少数民族民歌,笔者在畲族聚居区进行长期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畲族民歌面临的传承危机,助力畲歌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一、畲歌概说

畲族是我国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山地迁徙民族,现有74.6万余人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贵州、湖北、湖南与安徽等省。畲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少,均喜唱山歌。其社会交往以歌代言,喜庆节日以歌相贺,婚姻恋爱以歌为媒,敬祀祖先以歌祭辞,丧葬祭礼以歌当哭,闲暇劳动以歌为乐。可见,畲歌和畲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是畲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畲民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畲歌作为畲民社交和娱乐的重要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凸显着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往昔,畲歌的传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记录畲歌的方法普遍为“畲音汉记”。畲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与轮唱等。畲歌的格律近似于七言体诗,句式整齐,讲究押韵,语句结构和演唱格调颇具古风。畲歌的曲调存在地区差异,同一区域的不同地方也存在差异,如浙江畲歌可分为丽水调、景宁调、龙泉调、文成调、泰顺调、平阳调等[3]。畲歌语言古朴平实,意涵深远,却不乏真挚的情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彰显着强大的生命力。

畲族民歌是不可替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畲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中华文明“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民族学价值。因其特殊的价值内涵与式微的现实境遇,2006年5月20日,享有畲族历史文化“活化石”美誉的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深入研究和探索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畲歌类别

畲歌是畲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中所选择、保存、延续、传承的独特民族文化,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内畲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生产生活、信仰意识、性格品质和风土人情。依据郭志超在《畲族文化论述》②详情参见郭志超《畲族文化论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中提出的观点,畲族民歌可分为长篇叙事歌与杂歌两大类。

(一)长篇叙事歌

根据叙事的主题与内容,长篇叙事歌分为历史传说歌、小说歌和时政歌。

历史传说歌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叙述畲族历史上遭遇与经历的各类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对历史传说的写照,具有解说历史的作用。一类是史诗性的祖先歌,最具代表性的祖先歌《高皇歌》被畲族人民誉为“创世史诗”;另一类是传播其他民族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古人歌,代表性作品有《桃园三结义》《长毛歌》等。

小说歌是指畲民依据一些汉族的小说、坊间趣事以及戏曲等故事情节改编而成的畲歌。流传至今的曲目既有耳熟能详的《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也有依据畲族文化历史进行创作的《钟良弼告阻考》《插花娘》等。

时政歌则是以现代畲族所经历的政治斗争等内容编撰而成的长篇叙事歌,如《景宁山哈打盐霸》《蓝大嫂打游击》等。

(二)杂歌

杂歌主要以爱情、日常劳作以及各类生活习俗为题材进行创编。与长篇叙事歌相比,杂歌题材丰富、量多面广、短小精悍,其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被誉为“畲歌中最精华的部分”。杂歌种类主要有情歌、礼仪歌、劳动歌、新民歌等,虽少有固定抄本,但有基本的程式,一般根据情境随编随唱。

在畲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扣人心弦的当属情歌。情歌俗称“有缘歌”,依据传唱方式可分为歌本传唱与即兴歌唱两大类。情歌的内容大部分以某种事物为衬托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常见的情况是对唱的男女依据当时场景即兴而歌,较常见的曲目有《想娘歌》《情缘歌》等。

礼仪歌主要有婚仪歌与丧仪歌两大类。婚仪歌是指畲族青年男女从定亲到举行婚礼时必唱的一类歌①最早参见沈作乾《畲民调查记》,《东方杂志》1924年第21卷第7号。,尤其在出嫁前夜,新娘家长夜盘歌[4],如《赤郎送礼歌》《嫁女歌》等。丧仪歌则是在办丧事时用于悼念亡人的民歌,大致可分为悼念性与祭奠性两种。前者是亲人怀念死者时所唱,主要有《起头歌》《出葬》等;后者是在做功德仪式时所唱,如《齐声呼》《二十四孝》等。

劳动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反映艰辛劳作的民歌,反映了畲民对农业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畲民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如《做田歌》《节气歌》《牧牛歌》等。

此外,杂歌还有新民歌、谜歌、苦情歌、劝世歌、儿歌、字歌等。新民歌是畲民在经历革命战争洗礼之后创编的歌颂毛主席、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的畲歌,如《社会主义好》《歌颂新时代》等。谜歌主要借生活中的事物提问,检验对方的知识,如《十二月盘答》等。苦情歌是感叹个人不幸命运的民歌,如《寡妇怨》等。劝世歌是具有社会规训作用的民歌,如《家教歌》等。

总而言之,畲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与日常交往中创造出来的艺术产物,它涵盖了畲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民俗、服饰、农耕等诸多文化。正所谓“歌是山哈传家宝,山哈歌言唱万年”,畲歌才得以世代相传。

三、畲歌的传承危机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畲族文化生态环境被侵蚀,畲歌处于一种被弱化的困境中,在传承实践中面临着新的危机。

(一)文化空间的萎缩

文化空间(Culture Place)又译为“文化场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于“非遗”保护的一个专有名词。本文的文化空间特指传承畲歌的人文环境,包括语言、习俗、文化自觉等。

1.畲语濒危

随着现代国民教育的普及,尤其是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畲乡已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畲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一样,均以普通话作为交流的主要方式。笔者在福建罗源第一民族小学、浙江景宁民族中学、福建宁德市民族中学等学校访谈获悉,已有一部分畲族学生不会说畲语,会唱畲歌的更是凤毛麟角。

浙江遂昌县三仁畲族乡的雷晓英(生于1980年,访谈时41岁)告知:“我爸爸妈妈都是畲族,我妈妈喜欢唱畲歌,经常到处去演出。我姐姐和我都不会唱,我女儿现在读五年级,我用畲语和她说话,她能听懂的,但她总是用汉语回我,懒得说畲语。我和我妈妈都想让她学习唱畲歌,她都不感兴趣。”②访谈时间:2021年10月3日。访谈地点:遂昌三仁畲族乡雷晓英的家中。上述情况并非个案。畲族与非畲族通婚的家庭子女有相当一部分不会畲语,尤其是在城镇长大的学生。由此可见,年轻一代很多都不会说畲语,听不懂畲语,学唱畲歌的先决条件不足。

2.习俗流逝

往昔,畲歌在畲民的日常交往与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换言之,即畲歌的传播环境与传播行为无时不在。畲民在“自然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默默地”学习,然后自己在家中哼唱,或到野外高歌,自然而然慢慢地就会演唱畲歌了。即使不能演唱,也至少听得懂歌曲的意思、知晓歌规礼仪。而今,许多演唱畲歌的习俗在现代化进程中已基本消失不见。调研发现,除了文化展演场合,在畲族的重大仪式中,仅有少数地区在丧葬仪式中还有亲属演唱畲族哀歌,以歌代哭,更多的现象是主家邀请畲族歌手来辅助完成仪式,并支付给歌手一定的报酬,抑或是以移风易俗为名,一切西式简化了事。

3.文化自觉淡化

在经济社会和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趋同现象日益突出,畲民的文化自觉逐渐淡化,有的畲民认为畲歌是“落后的、过时的、没文化”的淘汰品,热衷和迷恋“现代的、时髦的、前卫的”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文化。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畲族文化的创新发展还需唤醒畲民的文化意识,加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坚定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延续其生命力、弘扬其影响力,畲民因自身文化自信的不足,文化转型的勇气和能力有一定的削弱。因此,对畲族人民而言,从文化自觉走到文化自信,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传承主体的危机

畲歌的传承主体包括歌手与受众。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双方均存在严重危机。

1.演唱畲歌的歌手较少

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级畲歌传承人仅有3人,其中1人过世,1人因年事已高,已不能演唱,仅剩1人能唱;省级畲歌传承人10人,当中没有年轻歌手。正如国家级畲歌传承人蓝陈启所言:

我1938年出生在景宁敕木山村,我们村里都是畲族。我从小就喜欢唱山歌。听别人唱,我就心里默默地学。长大后,我嫁给畲族老公。在田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我就常常唱,不开心的时候也唱。以前,有外边的客人来村里,我们就去对歌,有喜事白事都要唱歌,我就去学,有时他们也请我去唱,就这样,我一直唱。我还到日本去唱畲歌。习近平总书记也来过我家,那时他是我们浙江的省委书记。他还对我说,我老婆也喜欢唱歌呢。现在,我老啦,唱不动了。可惜的是,现在唱畲歌的人太少咯,小娃娃更是没有几个人唱,我很担心祖公的宝贝要失传哦①访谈时间:2018年7月26日。访谈地点:景宁双后岗村畲歌传承人蓝陈启的家中。。

笔者在观摩畲族“三月三”节庆活动时发现,畲歌歌手平均年龄偏大,基本都是老歌手、老面孔,新歌手难得一见。老歌师、老艺人所剩寥寥无几,新歌手成长缓慢,畲歌因缺少歌手而出现传承危机。

2.学唱畲歌的愿望低迷

笔者在多所学校访谈获悉,会唱畲歌的学生屈指可数,这足以说明一些新生代畲民对畲歌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学唱畲歌的愿望不强,这是畲歌难以为继的原因所在。

新生代畲民从小就到学校接受国民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面对升学压力,一些畲族学生对畲歌既无兴趣,也缺乏了解的渠道与时间,更遑论其他民族学生。一些新生代畲民认为,畲歌难学、听不懂、不好听。他们在课余时间即便不需要做作业、复习功课,也无意关注畲歌。此消彼长,畲歌自然后继乏人。如何吸引新生代畲民喜爱上畲歌,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推进畲歌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畲歌是畲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是承续畲族灿烂文化和延展辉煌历史的珍宝。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如何推进畲歌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值得各界专业人士思考和探索。

(一)借助新媒体手段传播畲歌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畲歌的传播渠道迭代升级是发展之需。应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宣传、线上畲歌活动、智能教学App开发,实现畲歌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手段,以及歌友会等形式,向大众展现畲歌魅力。如畲族歌手蓝永潇经常通过抖音演唱新畲歌,吸粉2.8万,对畲歌的传播和推广发挥了一定作用。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政协牵头组织,联合省内多个畲族集聚区,共同举办线上“天下畲族一家亲,云上歌会三月三”活动,参与人员创历史新高,传承效果显著。

(二)加强对新生代畲民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畲歌

加强对新生代畲民的民族文化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属性,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主动去传承畲歌。(1)推广畲歌进课堂的传承模式。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逐步将畲歌音乐文化纳入当代的素质教育,编撰畲歌音乐教材,在民族幼儿园、民族小学、民族中学开设“讲畲语”“唱畲歌”等民间艺术课程,建立畲歌教学实践基地,为畲族学生创造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机会和平台,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对畲歌音乐文化的情感,也为未来培养畲歌传承人做好铺垫。(2)鼓励新生代畲民通过游历和体验畲族博物馆从视觉、听觉、触觉多维度感受畲歌的魅力,增进对畲歌音乐文化的认知认同,为创新发展畲歌夯实基础。(3)重视家族家庭教育,从小培养“保护畲歌人人有责”的观念。畲家长辈应担负起带徒传艺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和引导下一代树立畲歌的传承保护理念。

(三)联合地方高校推进畲歌传承与研究

高校是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有效传播音乐文化的重要主体。借助地方高校的优势,加大申报畲歌专项课题力度,提高畲歌学术研究水平。以往涉及畲歌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专项课题鲜有,完整的调研报告更是不多,这成为畲族文化传承保护整体推进的短板。结合非遗进高校契机,成立“畲歌研究基地”,助力畲歌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有效运作。

增进与地方高校、艺校合作,利用这些院校音乐专业的资源,精心创作民众喜闻乐见的新畲歌,打造原生态畲歌传世作品,深挖畲歌背后隐藏的知识和奥秘,让畲歌焕发新生命。如国家艺术基金原生态畲族山歌专场音乐会“彩带献北京”于2019年6月15日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精彩上演,让在场的民族音乐家和观众耳目一新,成为传承和弘扬畲歌的成功案例。

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培养,设立“优秀畲歌手培训项目”,开展“高校音乐专业畲歌采风活动”,开设“畲歌畲语通识课程”“畲歌保护与传承课程”等,聘请老歌师、畲族文化专家及学者传授畲歌艺术,助推畲歌纵深研究。创新畲歌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畲歌传承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畲歌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

(四)规范畲歌传承核心标准,推动畲歌的新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出现了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伪畲族音乐文化形式。调研中课题组发现,一些畲族风情旅游景点的演员用普通话演唱畲歌,或者身穿畲族服饰扭秧歌、跳蒙古舞等。规范畲歌传承的核心标准刻不容缓,应在忠实畲歌原貌和规仪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原生态山歌的丰富营养,赋予古老的畲歌强烈的时代感,用现代视角诠释千年畲歌的含义。例如运用现代化创作技法,创新畲歌曲式、曲调、演唱形式及演唱方法等。浙江丽水畲歌传承人雷贤林创作的新畲歌《凤凰飞麒麟追》,既保留了传统畲歌的内核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符合现代民众的口味和审美需求,受到了广大民众的追捧和喜爱。

(五)拓展文化空间发展畲歌

迅速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对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冲击,致使歌堂、歌会逐渐消失,会讲畲语、会唱畲歌的人越来越少,畲族的传师学师仪式也已到了失传的边缘。邵培仁指出:“环境对人类的传播行为的影响带有多方面的性质。这种多面性是由环境的宽广性、传播行为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两者的互感、互动所引起的。”[6]畲歌的传承其实就是传播行为,而环境就是传播行为发生的文化空间。

(1)保护畲语是传承畲歌的根基。畲语是承载畲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形式,畲歌随着畲语代代传承。如果畲语难继,意味着畲歌将走向终结。增设以民宗局为主导的“畲语畲歌”传习点,培养和选拔畲歌传承骨干,使他们成为畲族音乐文化的传习者、领头雁。引导和组织学员建立“畲语畲歌交流微信群”,把实体班延伸到线上,扩大爱好畲语畲歌的群众队伍。

(2)恢复畲歌礼仪习俗。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畲歌的礼俗传统如嫁女盘歌、祭祖仪式、民间对歌堂、畲歌歌会、节日庆典、师公道场等因为失去了具体的操演者而难以为继,畲歌传承的文化活动空间缺失。因此,应逐步恢复有关畲歌的礼仪习俗,从而保护畲歌可持续发展。

(3)借助节庆活动拓展畲歌文化发展空间。借助“三月三”这个品牌和载体,在各畲族乡、镇、村定期举办与生态、旅游、体育相融合的大型节庆活动,拓展畲歌文化发展空间,使传统节庆活动成为展示和传播畲歌音乐文化的重要阵地。调研发现,竹柳新桥①老竹、柳城、丽新、板桥四个畲族乡镇是浙江省最大的畲族集聚区,从1994年起,该4个乡镇轮流举办“三月三”活动,畲族歌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与景宁“三月三”畲族歌会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拓宽了畲歌保护和发展的渠道,提升了畲歌的影响力、美誉度,提振了民众文化自觉和自信。

(六)融合新产业保护和开发畲歌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畲歌传承保护、创新变革之路。设立专门的畲歌传承发展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有效开展畲歌保护与传承的保障。充分调动和利用其他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畲歌保护和传承的项目中来,实现畲歌传承和经济效益共赢。第一,加大对畲族文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开发融入“畲”元素的文创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比如畲民雷李江于2020年成立兰道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畲族音乐开发了一款蓝牙音箱的文创产品,销往24个省份,唱响了畲歌传承和经济效益共赢之歌。第二,开展具有畲族音乐文化特色的商贸活动,助推畲族经济的发展。第三,打造畲歌风情文化旅游项目,使千年畲歌与游客进行亲密接触,开发畲歌的旅游经济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第四,突出畲歌与生态农业融合,大力拓展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空间,为畲歌的有效保护和弘扬开创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五、结语

深陷传承危机与发展困境,作为“非遗”的畲歌并非个案,而是大多数少数民族民歌遭遇的共性问题。笔者在畲族集聚区开展长期、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写作本文的依据。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笔者聚焦畲族民歌,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畲歌传承发展之路,期待文中提出的畲歌传承和发展之路也可为其他民族民歌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畲族民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畲族三月三
谁远谁近?
畲族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