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视域下戏曲类非遗活态传承助推乡村振兴研究
——以云和包山花鼓戏为例

2022-03-17 19:19艾伟武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花鼓戏雪梨山村

艾伟武

(1.丽水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2.丽水学院中国(丽水)两山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寻求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均衡发展和推动乡村文化、文明、文脉有机传承提供了思想指引,为我们在新时代营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切入点践行“两山”理念。生态产品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最终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总称。生态服务包括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其中生态文化服务是指人通过丰富精神生活、生态认知与体验、休闲娱乐以及美学欣赏等获得的非物质惠益。

目前,乡村生态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主要集中在环境生态的修复与保护以及生态产业化的研究与推广上,生态产品中的生态文化服务还未形成系统的经验和做法。乡村生态建设虽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打造出了一大批环境整洁、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但是乡村整治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如一些地方出现了清一色“白墙黛瓦”式村庄,在不少所谓特色小镇,游客的活动被戏称为“逛逛逛、买买买、吃吃吃”,大多是逛酒吧、咖啡店,买义乌小商品,吃当地小吃。乡村景观中乡土特色缺乏的现象十分严重,游客感受不到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另外,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大量人口转移到城镇,乡村人口不断减少,不少乡村甚至出现了“空心化”的问题。外部文化渗透农村的速度加快,乡土文化趋于边缘化,延续几千年的乡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危险。乡村文化遗产也是“绿水青山”,因此,要实现文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也应注意对乡村文化生态的恢复和保护,特别是要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

以“两山”理念为指导,使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经济三维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使传统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实现产业兴旺、环境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下文以“包山花鼓戏”为例,探索如何以“两山”理念为指导,实现生态文化服务与非遗文化遗产有效结合,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

一、包山村和包山花鼓戏历史面貌

2014年11月17日,建村700多年的包山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曾经的包山村有五条通往莲都、云和、景宁的古道,它也因此成为这一带重要的交通驿站,街市、商铺、旅店等也应运而生。包山村古树林立,不少柳杉已有400多年的树龄,村中是清一色的黑瓦黄墙小歇顶的土屋,部分古民居始建于嘉庆年间。

包山村种植“云和雪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包山雪梨”是传统“云和雪梨”的最优品种,产量也最高。包山村一户中等人家每年可产“一船半至二船”的雪梨运往温州出售。包山雪梨皮薄、肉嫩、汁多,闻名遐迩,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奖。雪梨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农闲时“包山花鼓戏”是最受村民欢迎的娱乐方式。发源于云和县东部云坛乡包山村的“包山花鼓戏”于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浙西南山区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奇葩。“包山花鼓戏”一般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用本地方言演唱,曲调流畅活泼,蕴含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当地风土人情的体现。清朝繁盛时期,村里迎神赛会时节以及春节期间,周边的府县镇村都能见到包山花鼓艺人的身影,他们在春节来临前夕开始置办花灯,召集人手排练[1]。演出前,戏班里负责后勤联络的人先挨村挨户发红柬(如果恰巧有刚刚办过娶亲、做寿、建新房等喜事的人家,可向其发大柬),通知花鼓戏班上门演出时间,主人接到红柬后就会准备接待事宜。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花鼓艺人们便浓妆艳抹,穿好大红大绿的戏服挨家挨户地走场演出。二胡、板鼓、大小锣鼓齐上阵,老远都能听到。家家户户中堂红烛高照,门口爆竹相迎,主人早就揣好了红包等着戏班上门,阔气的人家还会摆出款待戏班的酒筵,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出村演出至正月二十,然后回村烧灯,各自回家准备春耕。值得一提的是,戏班每次出村演出之前,先要到自己村的村庙里祭拜诸神,而每到一村演出,也要先到该村的村庙里拜祭,拜祭时要走几个阵,唱几段调,在拜了该村的村神后,方可入村演出。

二、包山花鼓戏传承制约因素

(一)传承环境欠佳

目前,包山村的大部分古建筑虽然仍然保留着,但因为新旧建筑混杂,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和样貌。由于村庄空心化严重,缺乏管理,建筑损毁严重。有些是瓦面破损,房屋漏雨严重;有些是房屋结构松动,倾斜明显;有些甚至损毁得难以复原。原有的特色“雪梨文化”也逐渐消逝,现在仅留存了小部分的老梨树,多数梨树因无人料理而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或被砍伐。村民们失去了经济收入,青壮年们纷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大部分村民已不在包山村生活,包山村没有了以往热闹的景象。在这里孕育出的“包山花鼓戏”因没有人气,自然也就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传承主体不足

以人为中介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经济环境,共同构成了生命共同体。包山花鼓戏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的遗产,因此,对于包山花鼓戏的保护首先是对“传承人”和以“传承人”为中心的演职人员的保护。这些特定的传承群体如果没有了经济收入,也就无法安居乐业,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艺术自然也就无法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有两类:一类是“传承人”以及以“传承人”为中心的艺人,也就是演出团体;另一类就是由大众组成的观众群体,这个观众群体并不是广义上的大众,而是对“包山花鼓戏”有着共同记忆的“票友”。两类群体的互动推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目前这两类群体的发展都举步维艰。

作为第一类群体的演职人员老龄化严重,目前能参加演出的演员只有20余人,平均年龄超过50岁。政府文化部门在包山村建设了“包山花鼓戏”传承基地,同时对这一群体进行相应的补助,但是杯水车薪,多数演职人员平时还是需要忙于生计。包山花鼓戏的演员培养期限长,培养精力投入多,如果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就没有人愿意学习,致使继承人匮乏。

文化部门组织“包山花鼓戏”艺人们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活动,在春节期间将展演活动纳入“乡村春晚”的展演节目中,在县城各文化礼堂巡回演出。文化部门想通过展演形式培养第二类传承群体,但观众多数为老年人,而且只是演员演得忙,多数观众只是看个热闹,没有真正成为“票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城打工的年轻人平时很少回包山村,只有春节才回到村里短暂居住,他们对古老的戏曲认同感低,当年喜闻乐见的花鼓戏已不再是人们逢年过节时唯一的娱乐方式,多数人选择了手机、电视、电脑或者其他休闲方式,花鼓戏的发展逐渐式微。

戏曲是给人看的,没有了看的人,戏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会有年轻人来学习和继承,这样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换言之,包山花鼓戏失去观众就等于失去了市场。“两山”理念中的关键因素是人和环境,其中重要的是人对环境的认识和合理利用,环境并不单指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缺乏了人的能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难以延续。

(三)传承载体减少

“包山花鼓戏”属于民间小戏,来源于民众,根植于农村,它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当地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当地特色、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以往的包山村,逢年过节各类祭祀、节气活动总有花鼓戏艺人的身影。而如今,传统风情民俗及节日逐渐淡化,形式多样的祈福和祭祀活动日渐式微甚至消亡。“文化空间”的消失,使在这一特定地域民族习俗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失去了活力。除此之外,在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下,大量使用云和方言、唱起来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包山花鼓戏,能听懂的人越来越少了。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只有依赖这个区域中特有的文化生活,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活力,才能源远流长。

三、“两山”理念下包山花鼓戏活态传承措施

“两山”理念崇尚的是“天人合一”。乡村振兴离不开整个空间生态的建设和保护,“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中间的桥梁便是生态空间中的文化关系。文化资源是文化振兴的基础,也是产业振兴的资源,拥有特殊文化的村镇,在其发展与振兴中更应维护好文化生态。因此,包山村的振兴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导,以其他文化为辅助,构建文化生态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对以“传承人”为中心的团体的扶持上,而是要恢复整个文化生态,使非遗能够重回生活,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是对整个传承群体的一种传承,而不是局部的个体传承。“两山”理念中的文化价值服务,其实就是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统筹认识,即对文化和经济关系的一体认知。因此,应从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出发,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吃、住、娱三个方面,重塑整个文化生态圈。

(一)根植美丽乡村,还原非遗生存环境

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实现乡村振兴要恢复和保护两个生态:一个是文化生态,一个是环境生态。

首先,优化环境生态是前提。包山村应充分利用和打造好“中国传统古村落”名片,从政府专项资金和古村落保护开发收益中切块,对古民居修缮保护予以补助,将古民居改建成民宿及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有活动平台。

其次,重塑文化生态是目的。应鼓励和支持村民恢复包山村原有的雪梨产业,扩大雪梨栽种范围,重点保护和利用好村中的百年梨树。继续做好原有的“梨花节”活动,对“雪梨文化节”从内涵上进行拓展,延伸时间和空间来吸引游客。如在雪梨成熟季节,以采摘、品尝、加工雪梨等延伸活动打造卖点发展绿色经济。应将梨树文化作为“包山花鼓戏”的创作素材,纳入“包山花鼓戏”的演出中,如故事情节、演员道具、舞台背景都可以充分植入梨树及雪梨的各种相关素材,使包山村的非遗传统文化与农耕文化有效融合,互利共生。除了作为农作物种植外,在村口广场、房前屋后等休闲生活的地方,还可将梨树种植成大型的景观树,或者培育成适合家庭种植的梨树盆栽,摆放村内各家各户中,如此等等,梨树不但可以美化乡村,还可以作为商品进行售卖。村里有了人气,就有了观众,有了观众的消费,花鼓戏艺人就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就有人愿意留在乡村传承包山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群体从发现美丽乡村并“取景”消费乡村文化,到留在或根植美丽乡村,在家园耕作、就业、创业,创造乡村“美景”,乡村就能真正实现产业兴旺[2]150,152。

(二)重建现代生存语境,还原社会场域

近几年,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对传承人和“包山花鼓戏”进行持续的保护和扶持。艺术展演、“乡村村晚”、在学校组建社团等手段[3]虽然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包山花鼓戏”还是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原因在于这样的保护是单方面的,是把保护对象从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体系中抽取出来,给予特别的关注,这实际上是用了一种解构的办法来对待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发生和构成的混元性、现实存在的共生性以及和生活的不可分割性。我们将这些保护对象孤立地保护起来,实际上是破坏了这个被保护的事物。对象的解构,意味着对对象完整性的破坏,这种保护离保护的本意渐行渐远[4]。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以特定的演出场所作为社会场域,借由这一社会场域,让“包山花鼓戏”的各类参与者加入进来,通过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可以保证表演个体的生产生活,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服务的对象——观众不能缺位。仅仅依靠政府文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引导收效甚微,只有还原民间小戏的“草根性”,它才能焕发活力。

1.拓展非遗文化业态

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作为生活方式,是居民日常生活场景,它们以“绿水青山”为生活的底色,需要“绿水青山”的自然景象创造出“金山银山”的物质基础。如果传承的主体没有了生活的资本,那么就谈不上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了,所以只有充分挖掘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其共生的整个空间文化的价值,才能实现文化价值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应该只依赖政府部门的“圈护”,在市场化、大众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应积极寻找市场,主动融入市场。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农耕文化”两方面同时发力,共同助推“包山花鼓戏”的传承发展。

第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山花鼓戏”多是“农时务农,闲时唱戏”,应充分发挥其“娱乐功能”。在包山村恢原有农耕文化生态的同时,“包山花鼓戏”的传承人应积极与演艺经济机构合作,以包山村为主营地,打造包山文化节,推出花鼓戏主题婚礼、同学会、各类团建等活动等等,同时,创建摄影基地扩大“包山花鼓戏”的辐射面,兼顾城市中的商业微演艺,提升“包山花鼓戏”及包山村的知名度。只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到孕育它的空间,才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为包山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包山村独特的精神和审美创造,是在这个特定的乡村社会场域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单元而出现的。在包山村这个特定空间中的其他特色文化应该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从而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第二,整合包山村原有的雪梨文化,全方位升级文化卖点,打造雪梨文化氛围。培育的梨树盆栽除了用于装扮村落环境外,还可以售卖。可进一步拓展梨树盆栽的种植培训和欣赏等外延文化活动。可以在当地的饮食文化上融入雪梨及花鼓戏元素,如雪梨可以制作成各种食品,花鼓戏相关元素可以成为食品的品名,如花鼓饼、包山糕、大相公青团等等,使雪梨文化和花鼓戏文化相辅相成。这样,乡村振兴将更加凸显“乡土性”及其由“在地感”和“历史感”所构成的乡愁思绪,实现生态文化服务。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通过生态认知与体验、休闲娱乐以及美学欣赏等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

2.优化非遗文化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历史的“活化石”,它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校园传承是实现非物质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但目前都处于单方面以学生(特别是以音乐专业学生)为受众的状况,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传承群体的创造性传承。政府部门应重视这方面的组织与引导,如以实践、竞赛、社团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组织设计专业的师生提炼花鼓戏服装特征元素,并将其与现代时装审美结合,设计制作出适合演出、摄影、主题婚礼、同学会等的系列服装。还可以为包山村进行整村设计规划,将花鼓戏艺术元素在村里广场和环境设施上加以应用。组织文学专业的师生编写老、中、青等不同受众层面的剧本,同时可以包山村以及包山村的雪梨为题材进行剧本创作。组织音乐舞蹈专业的师生提炼“包山花鼓戏”的音乐舞蹈艺术特色创编更多优质作品。当然,作为“包山花鼓戏”的传承人,应整体参与其中,保证“包山花鼓戏”的“原典性”,重视和专业人才的互动,提升自己的艺术能力。

3.拓宽非遗文化传承链

传承群体直接影响着传承的效果,“包山花鼓戏”传承的效果关系到包山村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只局限在传承人和周边的一些村民上,要拓宽它的传承链。“包山花鼓戏”只有名声在外了,才能带动包山村“火了”。传统文化虽然永流传,但只有真正地融入青年一代,才能经久不衰。除了在高校传承外,更应该利用好高校的师训平台,如聘请“包山花鼓戏”传承人为中小学教师授课,要以各中小学教师为传播媒介,实现大众传播的倍增长。要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将非遗纳入地方课程,编制非遗文化的地方课程教材,实现非遗文化传承链的拓宽。

同时,在包山村打造花鼓戏研学基地,将浙江省内不同流派的花鼓戏资源整合,构建花鼓戏博物馆,推出精彩的研学课程,让青少年一代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传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抓住近几年流行的乡村亲子“避暑”风,带动包山村的旅游观光,带动中华戏曲文化的传播。可以由村集体牵头,打造家庭民宿。游客们通过家庭寄宿,参与到包山村家庭体验及制作乡村美食等多种活动中去,也参与到村集体牵头组织的戏曲课堂中,使游客亲身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让年轻的一代愿意来、留下来、还想来。

4.延展非遗文化衍生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还要适应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要充分利用好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共享式、体验式和场景化的新媒体传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曝光度与关注度[5]。通过一些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对包山村和“包山花鼓戏”+雪梨文化进行传播。将一些活动视频以符合当下大众审美潮流的方法进行剪辑加工,特别是挖掘演出活动背后深层次的情感故事和花絮,如化妆、排练、美食制作过程、雪梨盆栽养殖知识等等。另外,在倡导全民健身的当下,以“包山花鼓戏”音乐及舞蹈为元素,创编一些广场舞,并制作成视频投放在一些健身教学视频网站上,还可通过较热门的App展现“包山花鼓戏”元素,前段时间在KEEP软件上的“云上羌绣行走挑战赛”就值得借鉴。

“包山花鼓戏”的唱腔、唱词、道白都与云和当地的地域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家庭中亲子之间的沟通也使用普通话,致使多数孩子不会讲方言,有的甚至听不懂方言,他们自然不会喜欢以方言为基础的“包山花鼓戏”。在《语言与音乐》这本书中,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全面论述了语言与音乐的关系,孙从音则论述了戏曲唱腔音乐的形成、传播与语言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6]。因此,保护和传播“包山花鼓戏”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恢复其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环境。虽然“包山花鼓戏”是从安徽传入,由凤阳花鼓戏演变而来,在众多曲调上与其有相同之处,但人们之所以能较容易地将二者区分,是因为二者使用的方言不同。方言所保存和承载的地域文化是普通话所无法承担的,所以当地的政府部门在保护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同时,要认识到方言在地方戏曲中的价值和功能,否则就会影响“包山花鼓戏”的未来发展。

(三)复耕风情民俗,还原农耕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不是单一的,而是关联着诸多的文化事项和文化关系[7]。如通过祈福和祭祀活动,对来年的美好生活进行祝福,这是农民精神世界的极大满足,也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族缘情结维系,同时这些活动不仅是一种自然的节律,也是一种文化的节律,农耕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风俗习惯、时令节气。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本身的经济、社会功能开始退化,“包山花鼓戏”的走场表演被文化部门组织的“乡村春晚”所取代,“包山花鼓戏”这一乡土文化形态赖以生存的乡村大环境逐渐消解。离开了农村的生产活动,“包山花鼓戏”逐渐成为了“无根”的艺术。远离了滋养其生存的土地地传承是“上热下冷”的“圈护”传承。“两山”理念的逻辑本质是让人们回到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活常态中去,而不是为了开发而开发。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经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同样的“根”,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同一个场域内相互依存,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载体。“包山花鼓戏”经过上百年的传承,融入了当地的采茶舞和莲花小调,演出形式也跟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相融合。“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包山花鼓戏”也正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花鼓戏。

近几年各地的培训机构推出的农村体验夏令营,让孩子们体验农村生活,参加农业劳动,进行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吸引了大批城里的孩子们参与。整体观之,这些夏令营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大同小异,而包山村可以利用自己特有的文化资源给参与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如参与“包山花鼓戏”道具的制作、戏曲歌舞的排练和演出等等。另外,结合当地风俗习惯,推出制作年糖、年糕、山豆腐、清明果、熬红糖等等活动,也能吸引远离农耕文化的“城里人”。所以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回其文化空间,恢复农耕时代乡村该有的节气氛围,吸引大批游客来到包山村过节,体验与当地风情民俗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但要跳出“千村一景”的桎梏,就需要正确解读“两山”理念,它是指导文化振兴乡村的方法论。只有处理好乡村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挖掘乡村文化特色,转化乡土文化资源,才能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转化。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要保护遗产传承人的生活空间[2]150。

像包山村一样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古村落,文化传承是首要任务,产业兴旺是重点,环境宜居是关键。只有充分挖掘村中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发挥生态文化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空间的全景式保护和开发,打造“沉浸式体验”,让来到包山村的游客从不同的感官上体验乡土文化,真正让人们置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农耕文化的“世外桃源”,以此带动包山村经济的发展,让更多包山村民以及花鼓戏艺人扎根包山村,让“包山花鼓戏”在整个文化生态环境中实现“活态”传承,助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新农村建设指出,农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8]。推进乡村振兴除了要将“绿水青山”变成物质财富,还需要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从而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们对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应如同对绿水青山的保护一样,做到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应融合发展。可以说,“两山”理念开创了山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文化的孕育。

猜你喜欢
花鼓戏雪梨山村
论数字时代湖南花鼓戏的整合传播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山村日出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山村一天一个样
银耳雪梨羹
雪梨
一碗川贝雪梨汤
沉寂山村崛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