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院制学生党建的困境与策略

2022-03-17 19:19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寝室书院学生党员

李 昱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书院制是一种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和形态。它的出现,积极回应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第二课堂和环境育人的短板”[1]问题,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尝试、积极探索。虽然,对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各有差异和侧重,至今尚未形成普遍认同的、完整的系统理论和认知架构,但一般认为,书院是承担“专业课程教育”以外人才培养任务的育人场所,并从教育阵地、专业嵌入、环境价值等多个角度着眼,尝试构建学生全人格的教育体系。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寝室”意义,使寝室不仅只是满足学生住宿需求的物理空间,还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综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诚然,书院制的实施为寝室注入了新的教育功能,但也使公寓(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书院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在学生社区内,在书院内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既可以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使党员教育培养模式多样化,又可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总的来说,书院制下的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将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利用好学生社区的教育和发展功能,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逐渐完善的进一步体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利用好书院制带来的空间变化、环境优势、组织结构、阵地资源等有利因素,将党建工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传统的党建工作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构建与书院制相适应、相协调、互促进的书院党建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合力育人的积极作用,进而实现全人格教育的愿景,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大胆实践的新方向、新课题。

一、高校书院制学生党建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书院制党建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党中央对党建工作提出了紧扣实际、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的明确要求,各高校也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就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出台了诸多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党建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目前情况看,书院党建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书院党的各级组织结构不健全。党工委、党支部、党小组或者临时党组织还很不健全,组织覆盖的缺失,导致书院党建工作缺乏统筹和引领,书院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党建任务落实的视角看,从事党建的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学生党员兼任,故还存在人员少、专业化程度不高、流动性大等问题。二是书院党建工作的思想重视不足。就目前的情况看,一些高校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队伍虽然都将工作地点“搬”到了书院,但是所做的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且无论是已经入驻书院的学生工作队伍,还是后勤部门从事宿舍管理的工作人员,都以惯性思维开展工作,都比较关注和强调寝室的卫生、文明寝室的创建、寝室安全管理,对于党建工作只是把学院的日常工作“搬”到书院去做,并没有围绕书院开展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活动。三是书院党建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不完备。目前,虽然部分书院把书院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列入到工作计划中,但从总体来看,书院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考核标准随意性大,内容无法真正涉及书院党建的核心。例如一些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绝大多数仅公示了党员的名单,没有明确规定党员的工作职责,党员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公示、监督、奖惩等配套机制。如何全面公正地对学生党员的作风问题进行考量,是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二)书院制党建阵地意识不强

书院制的建设,拓展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形成了更具创新性的党建工作阵地[3]。在寝室构建了“书院”这个阵地之后,党建工作就必须有所改善、有所改进,要让书院这一阵地的党建引领和书院功效发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将学生党建工作落在实处,充分发挥书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书院党建阵地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党建教育场所。这类场所主要是指用于党员教育、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平台,例如办公、研讨、活动、阅览等配套平台,以及线上的交流、互动、学习平台。从现有的书院来看,虽然从传统的寝室变为书院,其空间规划有一定的调整、优化和改良,但是党建平台仍比较缺乏,虽然部分学校设置了相对比较简易的教育阵地,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是当前书院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二是缺乏党建宣传阵地。首先,传统学生寝室的公共空间设计缺乏系统、集成、长远的考虑,书院设立的宣传栏、多功能房间等阵地的应用不充分,没有起到预期效果,这是当前书院党员宣传工作所遇到的阵地瓶颈。其次,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嗅觉不灵敏,没有结合网络时代特点及时开展相应活动,无法形成强劲的教育合力,书院育人功能体现不明显。三是缺乏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党员提供丰富的志愿服务平台、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则是促使书院内学生党员当模范、讲奉献、做表率的重要保障,书院为党员提供的志愿服务平台有限、机制不成熟,限制了学生党员在书院一线的活跃程度。书院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相对较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参与书院活动的积极性。

(三)书院制党建党员教育不充分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坚定党员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党建课题,书院的任务则是与学院协同,充分严格落实大学生的党员教育。目前书院党建工作中党员教育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可以激励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己作为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又可以感染其他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由于大多学生党员为高年级学生,升学和就业压力使得他们没有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寝室的“文化”“学化”功能不能得到真正发挥,这个背景和前提也是制约书院党建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党员组织生活模式单一。近年来,在高校逐渐加大学生党建工作力度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党支部的事务性工作压力变大,在开展组织活动时,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容易陷入原有的模式框架。而书院是学生日常生活、交流学习最为活跃的区域,党员组织生活更要加强教育力度,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做到与学院组织生活相配合而又不依赖学院。事实上,书院的党员组织生活很少有创新。三是党员“四自”意识教育不明确。书院制的管理模式在为大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平台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4]。虽然大多数学生党员的表现突出,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学生党员还处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自律性方面还比较欠缺[5],再加上学生党员队伍成员的流动性较强,所以学生党员的自治管要达到理想的状态依然任重道远。

二、高校书院制学生党建的改进策略

(一)进一步健全书院制党建管理体制

书院制学生党建的创新和发展,其基础环节和重要载体是书院制本身的推动及实施情况,如果没有一个稳定性比较强的书院制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如果没有一套书院制学生工作运行的体制机制作为基础保障,那么书院党建就没有依托,也没有根基[6]。因此,高校书院制学生党建推进的首要任务、关键内容就是要构建一个书院制管理育人体制。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党建育人的功效。一是健全书院党的各级组织结构。要健全书院党工委、党支部及党员工作小组等党的组织,配专配齐党建专职人员及骨干力量。一方面,要健全书院各级党的组织,以楼宇或楼层为单位建立临时党的组织、党的活动组织等;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书院党组织和学校党组织、学院党组织、党委学生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理清职责、明确重点、各负其责、各尽其才。解决好如何运行,如何与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等问题,提高书院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二是从思想上重视书院党建工作。要进一步理顺“书院党建”和“学院党建”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书院党建的功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和运行体系,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和系统规划,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刊等载体,增强教职工对书院党建工作的参与力度,确保书院党建能够高效运行。三是完备书院党建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书院党建任务落实情况如何、创建的成效如何,归根结底是要看考核的运用情况。首先,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要立足书院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考核制度、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和考核文件,从顶层上设计好考核工作,对各书院的党建考核评价要根据各书院的工作特点细化量化,进行分类考核与评价。要提高考评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保障考评结果的公正性。还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真正发挥考核结果在评优评奖、工作考核、经费划拨、项目安排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考核结果的信度、效果。其次,要积极探索创新机制,鼓励书院党支部积极创新,并对特色工作设定奖励加分。

(二)进一步强化书院党建阵地意识

书院是特色鲜明的学生工作平台,也是综合性学生成长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中如何实现党建引领、党建示范、党建统领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7]。它不仅是高校党建、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一是要丰富党建教育场所。要构建书院党建阵地,搭建各类平台,发挥独特优势,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和使命。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专业实践以外的关于“学习”“成长”“综合素养”“社交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都应该多方协同、共同努力,书院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我们需要在书院中设立各种党员教育学习场所、党员活动室、多功能室、谈心谈话室等,利用这些场所组织各类学术沙龙开展各类人文情怀、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让学术活动走进书院,让书院尽可能“学化”。另外,我们还应当要借助“互联网+”党建模式,构建线上党建工作重要阵地,并通过线上与线下党建协同全覆盖的方式,使得书院成为综合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二是要丰富党建宣传阵地。书院制的实行,打破了传统育人的格局,从教室到寝室,从学院到书院,空间的转变给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要在书院建立或拓展相应的宣传阵地,可以利用各类平台举办主题展览、书院微党课,充分宣传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校史文化,宣传先进典型,开展热点解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让宣传育人在书院“生根发芽”。三是要丰富党员志愿服务平台。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并在服务过程中亮明党员身份、树立党员标杆、凸显党员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制定书院志愿服务新模式,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书院提供志愿服务阵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例如,开展“学业困难学生帮扶行动”、绿水青山环保志愿服务等,同时,大力引进校外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结合书院特色与学生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活动,使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增加志愿服务兴趣,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在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

(三)进一步健全书院党员教育体制机制

在党建工作中,党员教育是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的。在书院的党建工作中,对书院学生党员的教育应做到:一是要充分发挥书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党员群体中树立榜样,是提升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有效形式。以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激发其他同学,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和示范效应。在各楼栋大力开展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模范寝室”“党员亮身份”活动,强化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和榜样意识,使其对党员身份高度认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创新党员的组织生活模式。只有创新党员教育活动,才能让党员教育走进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活力。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书院“第二课堂”的教育优势,举办楼栋党员交流、优秀党员寝室评比等活动。或将“第二课堂”和新媒体结合,如:创建微信公众号讲红色故事、采用群聊模式建立党员帮扶平台、开展红色文化短视频拍摄网络评比等。三是加强党员的“四自”意识教育。可以组建书院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主要负责书院文化、学风和文明寝室的建设以及部分安全维稳等工作;可以开展诸如理论宣讲、海报宣传、经验分享、小组研讨等多样化的党建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载体,提高党性修养;还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信息员和正向引导员,时刻关注学生中的思想动态及舆情,为学生队伍的思想建设提供正向能量。

猜你喜欢
寝室书院学生党员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朵云书院黄岩店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寝室闹鬼记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白鹿洞书院记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