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梓慧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基于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的自我评价,包括“身体”“情绪”“学业”“社会”等四个自我维度[1]。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个体发展的基础,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必然条件,是个体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前提。有清晰正确自我认知的人,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并掌控自身行为,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追求,当其处于变动的环境中时也可以很快地调节适应。对于初中生来说,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尤为重要。良好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不良的自我认知或认知偏差,将会使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产生较多的行为问题,严重将会影响初中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对未来个人发展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2]文件发布以来,国内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材涌现,但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由俞国良老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材编写紧扣《纲要》内容,为心理学教师提供了更专业的指导和教学载体[3]。初中阶段的教材主要围绕自我认知、适应学习环境、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升学方向以及耐挫能力这六个方面展开。其中,自我认知方面更强调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该教材中,每节的课程结构主要包括:我诉我心、心海导航、活动在线、体验课堂、方法指南以及我的感悟与收获六大模块。详细来说,首先由例子引入主题,其次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和活动导入加深学生理解,经过教师讲解答疑后,对与主题词相应的方法进行补充,最后由学生进行总结分享其感悟。六大模块层层递进,系统、完整地向教师和学生展示了本节内容。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该教材的设计和编排都较为成熟、系统,但若作为学生自学的课本,就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材目录中的主题词表述不够明显,学生无法从目录中快速锁定本节主题,另一方面,教材中部分知识的阐述较为理论化,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应该意识到以上问题,并在实施教学时多加注意。
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所要面对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相较于小学,初中生在学校、学习以及自身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是否能够适应新环境,融入其中进而发展自身,是每个七年级学生的一大难题。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此时大部分的同学已经适应了当下的学校以及学习生活,面对初中阶段的各种问题也能够应对自如,但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依旧在向他们发起挑战,能否在此过程中构建正确的自我认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拥有良性的人际交往仍是该阶段的难题。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将会更多地把精力转移到学习当中,学会如何调节自身压力并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是该阶段学生的主要难题。
通过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发现,想要培养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应从全面客观的认识与评价、掌握调节方法和在实践中积极思考三方面入手。
在认知上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生当下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要结合其发展特点来设计课堂内容。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第二飞跃期的初中生,在进行自我认知时常表现出主观偏执与理想化倾向,由于该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及高涨的独立意识,致使他们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点出发,注意引导学生以更为全面客观的视角去进行自我认知,强调正确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摒弃片面和浮躁的想法。例如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第三十六课“天生我材必有用”,本课强调学生要正确看待学习以及中考成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应因为成绩不好就断定自己一无是处,也不能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很好就断定自己一定前途光明。在此,教师应该关注到九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也能起到辅助作用;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该阶段青少年自我意识独立,关注自身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较为成熟,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部分同学仍处于自我同一性混乱的时期。
在面对该类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上增加一定的趣味性,结合团体辅导的热身活动,为学生释放压力[4]。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较大,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采用“互助按摩”或“暴风雨鼓掌”等团体辅导的活动方式,快速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减压,放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增加一定的灵活性。此时的教师应注重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作为本节课堂的主导者,采用例如:辩论赛,小组PK 等方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相对表达自由的平台,促进其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也给学生释放自我,舒缓压力的平台;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主题明确,设计活动。心理课堂往往采取的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体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学习。就本节课程来说,教师可以围绕“我”为主题,通过学生对“现在我”和“未来我”之间的描述,想象和对比,从中引导学生展开对自我的探索和感悟,最终了解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内涵。通过主线引导的方式,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层层分明,更容易学习和接纳。
我国大多省份虽已经落实了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政策,但部分地区存在着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及有关配置不完备等问题,这使得心理健康课程仍是存在于意识层面,尚未落实于各学段的课堂之中。同时,已经建构起较为完备心理体系的地区,存在着心理健康课程课时占比较少等情况,这就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把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老师的教学不应该仅拘泥于课堂内容的传授,还要注重课堂外学生的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认知调节方法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在课堂之外进行自我调节,以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面对短暂的课堂时间以及深远的课堂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进行更为全面而又综合的考虑,注重知识的理解和相关技能方法的讲授。例如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十二课“为生命喝彩”,本课程主要强调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这一话题。由于近年来青少年自杀自残行为频发,如何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命,让其在认知上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知,在行为上排除危害生命的潜在风险,这是每个心理老师在做好课程本身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转向为理论型水平;形式逻辑思维处于掌握字词概念的重要转折期;该阶段青少年情绪波动较为极端,情绪细腻而表现隐蔽;烦恼突然增多,时长感到孤独和压抑。
将有关形成正确自我认知的方法融入“为生命喝彩”的课程中,教师应不仅拘泥于方法本身,更要强调方法的渗透。关于方法本身,基于本节课的主题,教师应着重强调引导学生如何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例如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良好的运动和饮食习惯。虽然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感受生命,但就在行为上排除危害生命的潜在风险来说还是远不够的,此时,教师可以采用榜样树立、角色扮演以及危机干预等展开课堂。短暂的课堂时间想要达成所有的教学设计是较为困难的一件事,由于青春期学生心理较为敏感,对自我认识较不明确,容易当机立断夸大自身能力,因此教师也应就如何进行心理求助,给出合理的方法,告知学生本地的心理服务热线,如果有需求要及时寻求帮助。
在实践中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务必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健康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也要思考如何利用课堂时间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之中体会和感悟知识,在课堂之外依旧有继续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的热情。除了学校中组织的课外活动,对于心理健康课程来说,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以及,面对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自尊心强且自我评价较为片面的初中生,教师应如何在实践中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这些都是心理健康课程所应在学生实践方面关注的问题。例如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课“人贵有自知之明”,本课强调学生要了解自己,想要有所收获就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针对学生学会认识自我的一门课程,在此,教师应该注意到,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在思维上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逐步占据优势,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但水平较低,自我监控能力较于小学发展迅速,但创造性思维水平较低。在个性与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自信心不高,对于青春期有关的生理和心理问题都充满好奇等[5]。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关于自我的反思时,要提醒学生遵循主动、客观、适度的原则。主动是指,学生应该养成反思总结的好习惯,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总结问题;客观是指,由于初中生处于自我意识高涨时期,其对自身的评价以及他人对子的评价都有较高的认识,不够客观全面,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时,注重客观评价,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自我进行一个反思和总结;适度是指,依据初中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知识经验,其往往对自己认识和反思都处于较为表面和片面,要提醒学生适度的自我反思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而过度的自我反思将会适得其反,反而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自我攻击等状态。教师要提醒学生出现类似严重的情况时,应及时寻求同学、老师、家长以及心理热线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