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宁,曲琳琳
(1.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上海 浦东 201204)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经过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党和国家提出要建立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协商民主运行的细则规范,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水平,为社会大众的政治参与和诉求表达提供了常态化的参与渠道,推进了国家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2]。凝聚共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心环节。随着大学生民主精神的增强和参政意识的提高,有必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行为素养培育,提高大学生协商民主意识,提升有序政治参与的行为素养。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的持续推进,大学生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沿理论成果。作为新时代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兼具理论与实践性质、历史与逻辑特征、协商技术与民主品质等多重属性,有必要将民主协商意识、行为素养培育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融合,全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求广大大学生对我国的国家属性、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等有深刻的把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国家建设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西方新兴技术与管理理念的引入,多元化的价值理念涌入中国,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影响着大学生对国家制度与文化的认同。
在制度建构和理论完善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成为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人民民主核心精髓与本质优势的重要名片。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西方协商民主与中国协商民主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协商民主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建构,但在实践上仅限于社会公共层面,通过协商民主达成的共识不断遭到西方政党制度的掣肘;而中国协商民主具有多维度的协商渠道,如政协协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基层协商、网络协商等,包含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公共两个层面,具有自组织协商和建构性协商等多种形式。人民群众的心声会从不同层面自下而上地传递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决策层,而党的群众路线又确保了国家决策信息和政策文件精神能够自上而下地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实现了民主治理的上下互动。广大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中国协商民主乃至中国民主政治自身的本质与优势,才能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当前的大学生成长在新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对党和国家的苦难历史了解甚少,因此,应在党史和国史教育中突出民主政治意识与素养培育,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也在寻找参与政治和表达政治意愿的机会,但他们对协商民主理论和参与协商民主的规范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基本理论与实践对大学生展开教育,提升其民主意识和政治热情。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具有鲜明的理论优势与实践特色,将协商民主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从协商民主的历史发展、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和本质特征,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的自信。
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进一步培育青少年的协商民主意识,很多中学开展了“模拟政协”进课堂的校园活动。中学生担当“小政协委员”,通过对国家重要事务的学习与研讨,完成相关提案报告。“模拟政协”让学生们了解了政协工作的基本内容,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素质。相比于中学,高校关于民主意识培育的校园活动较少。
当代大学生大多具备民主参与的意愿,但不了解如何参与国家和地方的协商民主实践,不知道如何在协商民主中表达观点,因此,高校应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教育与宣传,经常举办“模拟政协”“模拟人大”“模拟联合国”等活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知识运用到政治参与实践中。
民主意识的培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技能的培养受多重因素影响。宏观上,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受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影响;微观上,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受高校的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影响。
虽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在新时代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然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进一步深化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凸显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与特征。近些年,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成为学术界密切关注的热点,但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国家制度层面,对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不多,研究大多关注理论阐释,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应该将具有借鉴意义的协商民主案例汇总起来,作为高校协商民主教育的重要素材,并从中提取相应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有益补充。
目前高校的协商民主意识培育工作还主要局限在校内和课堂。教育部推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所以高校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培育的首要场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由于缺乏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学生接受协商民主意识培育的机会十分有限。要全方位地进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的培育,必须着眼于高校教育的基本环节,从教育过程本身入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的教育体系。同时,多举办与协商民主有关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和机会,营造协商议政的浓厚氛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接受资讯和开展社会交往逐渐向网络空间转移,网络空间成为多元意识形态的聚集地。多元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素养,因而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民主意识参差不齐。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十分坚定的学生往往协商民主意识较强,对协商民主理论的掌握程度较高;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立场不够坚定的学生往往协商民主意识不强,对协商民主理论的掌握程度也不高。对协商民主精神的核心把握不准、对协商民主实践的规则认识不清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的提升。
提升大学生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应将大学生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的培育工作贯穿于高校“三全”育人的全过程,通过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实践训练、文化熏陶等多种方式,提升大学生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
为凸显中国制度的独有优势,有必要对协商民主进行持续深入的理论研究。第一,重视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增加协商民主研究的课题立项数量,推进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在各级高校、党校、科研院所建立协商民主研究基地,鼓励专业人才从事协商民主研究,组建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业务技能精湛、工作态度认真的协商民主专兼职研究队伍,鼓励更多关于协商民主研究的论文、著作与研究报告出版。第二,拓展协商民主实践平台,完善政党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等协商民主形式。同时,充分发挥农村的协商议事会、城镇的民主恳谈会、社会议事会、行业协商会等基层协商民主形式的作用,让这些协商民主形式扎根基层,吸纳更多的基层群众参与协商议事,让更多的民众在实践中认识协商民主的核心精神。第三,推行网络协商,鼓励地方党和政府开展网络协商议政,让普通网民通过网络旁听和参与协商议政活动,让更多的人接触协商民主。当代大学生习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网络协商的推广有利于大学生接触协商民主实践。第四,鼓励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面对面”协商交流活动,邀请大学生参加,发挥协商民主的引领作用,提高广大青年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度和参与协商民主实践的积极性。第五,鼓励各地党委和政府将有可推广、可借鉴意义的协商民主案例集结成册,出版宣传。
第一,将协商民主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中备课和讨论,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第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将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的培育从理论学习延伸到个体实践,将“模拟政协”搬进课堂进行模拟实践。将学生分为经济组、科技组、教育组、文艺组等,鼓励各个小组按照界别讨论提案,培养学生的协商民主意识与行为素养。第三,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协商民主技能。
高校应该重视协商民主的教育和培育工作,除思政课外,还要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育。第一,争取学校党委的支持,开展各类协商民主高校治理活动,如师生民主座谈会、高校工会生活会、党组织民主讨论会等等。鼓励学生代表积极参加和旁听,学习协商民主的基本程序与民主精神。第二,开展各类有利于培育协商民主意识的校园活动。将激发协商民主意识与培育协商民主行为素养的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模拟人大”、“模拟市长接待日”、师生讨论会及辩论赛等活动,启迪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建设校外的协商民主实践教育基地,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统战文化资源,借助博物馆、纪念馆、培训中心、市政大厅等场所开设协商民主培育基地,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协商民主的历史,鼓励更多的学生掌握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