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03-17 02:54马慧娟
读写算(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爬山虎课外阅读小学生

马慧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马慧娟

(甘肃省临夏市枹罕镇马彦庄小学,甘肃临夏731100)

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使学科教学目标的完成变为可能。小学语文学科自然也不例外,其目标由之前的学习成绩提升变为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元素,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阅读,都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然而,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小学语文教师还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导致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未得到有效培养。本文在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的阅读能力培养方法,以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误区;方法与策略

小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中需要多种能力,阅读能力则是其中之一。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莫大的帮助,是其理解文章内容、丰富语言表达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古诗文、记述文以及文言文等题材丰富的文章类型,学生如果缺乏阅读能力,则很难理解其文章深层的含义。此外,小学阶段正处于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开阔视野的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能力的缺乏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着眼于小学生的需求与特征,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以调动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简析小学生在阅读行为中常出现的误区

(一)缺乏对阅读的正确认知

很多小学生认为阅读就是认识生字、生词的过程,只需能够流利阅读文章内容,认清文章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即可,对待阅读缺乏正确的认知。因此,部分小学生在阅读之际,将重点放在了生字生词上,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字典了解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含义,却忽视了阅读的文本内容,忽略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无法助力于自身的学习与发展。

(二)认为阅读就是一遍遍的练习

小学生的思维思想很容易受教师的影响。由于部分教师在其阅读环节,将重心放在了小学生的分数上,于是便在阅读过程中组织小学生进行一次次地阅读练习,注重讲解相关题型的技巧讲解。教师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的思想带来了错误的引导,部分小学生会片面地认为阅读就是做练习,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正确做出文章下所对应的习题,提升阅读模块的成绩,使其在阅读环节将重心放在了习题上,而并非文章本身上。同时,很多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只是出于凑热闹的心理,在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上,小学生们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小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攀比的心理,只是相互比较“我读了哪本书”,并未深耕于课外书籍的内容,只是一种凑热闹的心理,以致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升。

二、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新课改推行之前,教师的教学方式较单一。尽管新课改进行了改革,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存有守旧的思想。这样导致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开展,通常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小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小学生与小学生之间缺乏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其课堂地位氛围变得压抑。通常一节课下来,小学生都是牢牢地坐在椅子上,被动地听讲,小学生缺乏相应的参与感。参与感的缺失则影响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是造成语文阅读课堂枯燥的主要原因。枯燥的课堂氛围下,小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致自然不高,缺乏主动阅读以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难以有效提升。

(二)在阅读内容上存在着局限性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认识的生字以及自身的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加之教师在其阅读教学上过度地依赖于语文教材,缺乏对课外阅读资料的引入,使小学生阅读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基本就固定在语文教材上,阅读内容的局限无法打开小学生的视野,无法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之中并未汲取一定的养分,使其很难真正地爱上阅读,很难体会到阅读的真正意义。

(三)小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特征,小学生十分喜欢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小学生好像永远都不会觉得累。因此,很多小学生都将课下的时间用在了玩上面,很少有小学生能够认认真真专注地坐到书桌前阅读书籍,对于课外书籍更是极少涉及。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更严格,尤其是在课外阅读方面,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字。纵观小学生现阶段的阅读现状,想要达到上述标准十分困难。小学生的课下时间都是用来写作业或者一起玩耍,这是因为小学生欠缺良好的阅读习惯,欠缺主动阅读的意识。因此,离开了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小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完全放飞自我,只顾玩耍,将阅读和学习完全放在了脑后。

三、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课前预习,引导小学生自主完成文章的预习

课前预习十分重要,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在上课之前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一则能够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二则能够在自主预习环节解决文章阅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课前预习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帮助,教师还需在课前预习环节多下功夫。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开始出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微课便是其一。微课不仅小巧,且重点突出,是小学生自主预习的好帮手。为此,教师可以对微课加以运用。

例如,在《去年的树》的教学时,本篇文章讲述的是鸟儿与树的故事,是一篇童话故事。在课前,教师结合文章内容,将鸟儿与树之间的故事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视频的结尾处,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问题:“鸟儿唱完了歌,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此时鸟儿的心里面在想些什么?从鸟儿的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视频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小学生们在观看微课视频后,能够对鸟儿与树之间的故事有相应的了解,也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小学生们在课前预习环节,能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尝试着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着揣摩小鸟儿的心理与情感。在小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仅仅依靠语文教材中仅有的文章内容是不够的,还需组织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中有着丰富的阅读题材,能够开拓小学生的眼界,让小学生发现世界之大,还有很多未知的事物等着去发现,去探索。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风气,为小学生们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以调动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并逐渐将其兴趣发展成为习惯。

例如,教师应注重班级中阅读氛围的营造,对教室中的一角进行精心地布置,将其设置为班级中的“阅读角”,小学生们在课下可以进入图书角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籍阅读。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爱表现的特征,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组织课外阅读分享活动,分享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以及课外书籍中有哪些精彩的内容,或是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自己从中学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阐明自己分享某本课外书籍的原因。通过给小学生展示的舞台,不仅让小学生获得了自信,获得了成就感,收获了同学们崇拜的目光,也让小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后能够更加坚定地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个别小学生的优秀表现,也为其他小学生做了良好的榜样,让其他小学生想要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带动了班级中积极的阅读风气,以让班级中的小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之中不断增长见识与能力。

(三)注重读后感的写作训练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阅读的数量上,还体现在阅读的质量上。阅读不仅需要认识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流利地阅读文章内容,更需要理解文章深层含义,从文章中汲取营养。因此,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小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完成之后写读后感,注重读后感的写作训练。因为读后感写作,需要认真分析文章内容,领悟文章道理,并将其文章中的优秀思想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与修养。

以《桂花雨》为例。此篇文章讲述的作者对于童年时代“桂花雨”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思考“桂花,带给了作者哪些美好的回忆?”并思考文章之中提到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深层含义。在了解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小学生才能与作者感同身受。而后,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写读后感,小学生在读后感的写作中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能够充分地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能激发其自身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其能够珍惜与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从文章之中汲取营养,将文章中的思想与情感变为自身的品质,是对小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组织小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其阅读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强调小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对其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将小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颠覆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构建积极、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

以《太阳》为例。在此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合作学习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合作梳理文章内容,合作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共同探讨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小组合作探讨中,每个小学生都需要积极思考,提出不一样的观点和见解,小组成员也需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答案进行逐一分析,最后综合各个小组成员的答案,得出最终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们都彼此熟悉,彼此放松,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小学生们在小组中积极参与,也能够在合作中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五)注重课堂互动,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十分重要。因为,良好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小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小学生平均年龄较小,还不够自律,也不能像成年人一样严格地要求自己。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自身的讲解为主,缺乏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课堂紧张又压抑。小学生处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难免会影响其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应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注重与小学生的互动,构建欢乐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爬山虎的脚》为例。很多小学生可能没见过爬山虎,不知道爬山虎到底是什么样子,只能通过文章中并不齐全的图片想象爬山虎的样子。为此,教师可以将爬山虎刚刚长出来的样子、几天后爬山虎叶子长大的样子以及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在小学生的面前,让小学生能够清楚直观地看到爬山虎以及爬山虎的脚,一睹爬山虎的美,成片成片的爬山虎聚在一起,俨然好像一幅美丽的画作,让人不禁想要停下脚步。紧接着,教师可以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在观看了图片之后,能够形容出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吗?爬山虎是依附于墙面生长的,那么爬山虎是怎样不断往上爬的?”小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回答着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肯定小学生们的丰富想象之后,可以让小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从作者的笔下寻找答案。以此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在文章的阅读之中积极专注。有了兴趣的助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注重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学科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新课改下倡导的。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小学生对语言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对逻辑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也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并不是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对于重点词语以及重点句子的分析能力,使其再遇到相同类型的词语或者句子时,能够举一反三,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此篇古诗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友的不舍之情,通过寓情于景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与好友分离恋恋不舍的情感。关于古诗题目中的“黄鹤楼”以及诗词中“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黄鹤楼”虽为地点的代名词,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但是将其放在古诗词中多是用以表达伤感的、不舍的情感。如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展现的则是对作者思乡的情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分析,能够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让小学生以后在遇到相同的词语时能够理解该词语代表的情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着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应注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之中,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及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其在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中逐渐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1] 何永飞,王玉双,徐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上),2018(06):128-131.

[2] 王根生,刘继雄,林海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求知导刊,2019(12):96-99.

[3] 权玉顺,顾云玲.略论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内蒙古大学学刊,2016(28):136.

G628

A

1002-7661(2022)10-0129-03

猜你喜欢
爬山虎课外阅读小学生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